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效阅读法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精选

2021-05-10 00:14: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精选

  《高效阅读法》是一本由[日]本田直之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一):摆脱对于“存储”的执著,迈出大量阅读的第一步,去邂逅更多的1%

  改变了之前的一些读书观点,之前读书虽然不慢,但是为了“复制”,还是有好多书闲在一边。读书明白作者讲了什么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可能是作为读者的我们获得了什么。无需担心没有逐字阅读而漏了什么,我们能获得其中的20%就不错了,甚至只为邂逅那1%。作者希望讲明白的内容就那些,但是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去陈述,往往也会在书中多次呈现出来。既然是如此,有技巧有方法的大量阅读,是需要的。至于方法,在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里已经大量练习过了,不过那时是如何阅读一篇文章,现在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道理是一样的,主要观念上要改变——摆脱对于“存储”的执著,迈出大量阅读的第一步,去邂逅更多的1%。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二):高效阅读法简介

  在使用金钱上,我认为再没有像读书籍这样棒的投资对象了。

  因为读书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日】本田直之

  第一章是写何所谓多读商业书

  善加利用时间,才会经常有充裕的时间。————— 歌德

  某个人获得卓越的成功,表示别人也同样可以成功。————————林肯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三):读完书了你还该干点啥

  此书是指导有效的阅读商业书,商业书就是工作的实用书,也算工具书的一种,所以跳着读或是挑重点读都无所谓。

  看书首先就是要学会选书,我刚开始选书时总是挑一些看起来内容很全很大块头的书,总觉得那样买回来才值。但事实上那些书要么艰涩难懂要么重复啰嗦,价格也偏高 ,以致最后大多数都没耐心读完。现在我明白除非是要做研究,平时最好还是先阅读同类经验型或是图解型文字少的书。这些书的特点是好读易懂且价格不高。把这些书看完了,如果还有兴趣深入研究,再找那些专业性或理论性的书阅读也不迟。毕竟看商业书的目的还是能够马上运用起来,如果都没法读下去,更谈不上吸收了。

  书读完了就完了吗,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书中的金玉良言,受到大大的鼓励,变得非常有冲劲,但是人是健忘的动物,过不久就忘了。我自己就是这样,读完当时觉得是很好的书,到想跟别人推荐时却说不出到底哪里好。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停在知道的层面,读书就是把知道的东西反复提醒与刺激,其实最有效的就如书中所说,读完书后提取要点到笔记本,反复阅读其中的诀窍,连续不断地加以实践,活用,最终能力直觉反应实践在事务上,变成自己的东西。现在写书评也是一个让自己留下印象的方法。各位,读完书了该行动赶紧行动起来吧,不要读死书,死读书。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四):看着目标来投球

  这本书真的是可以快速翻阅,读书有多么的重要就占了一半的篇幅,这也是好事,有时候你知道的东西,还是需要反复的提醒与刺激。当你看完后,立马充满激情滴来到书架前,这也是发挥了他最重要滴作用。

  印象最深刻的是,带着目的去读书。他提及的”考具“里的色彩浴是个很棒的概念,怀孕的人看到更多孕妇,一直所想的事,你也会千方百计地去完成,这不就是吸引力法则吗。所以在我的工作生活中,就是要时时刻刻找机会,只有准备好了,心理有这个铺垫了,你才能做好。

  ~尽可能多发现自己立即能模仿的点,注意想运用在会话中的措辞。`

  ~我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东西吧,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書讀到最高潮或讀完後不久,你多情緒也高昂,會想要馬上去實踐書裡所寫的技巧。但是,認識健忘的動物。在現代社會裡,新的資訊一個接著一個地湧入腦中,舊的記憶就會完全被趕出去。學習書中的知識,反覆去做,就能百分百變成自己的東西。

  槓桿效益筆記

  將書中重要的部分摘錄出來做成筆記,把內容輸入電腦,然後在打印出來,偶爾拿出來反覆閱讀。成功是一種習慣,是慣性能力的聚集,進而,在慣性能力上,必須經常努力致力于“學會”。把樹種所得的訣竅拿出來反覆閱讀,並且鏈接不斷地加以實踐活用,以期能夠成為直覺反應。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五):杠杆阅读术

  这本书我折了了30多个“耳朵”!有几个很棒的点要分享:

  1、“杠杆效益”融汇了整本书,30块一本的书里面蕴含了许多作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和智慧;从30块的书里学到的智慧和促进自己改变的行为,让它发挥超出100倍的价值;读书就是回报率最高的的投资;从书中吸收很多经验积累很多“个人资产”,灵活运用

  2、带着目的去读书,比如近期我在进行高效阅读的主题阅读,我会从书中寻找如何能提高效率。

  3、主题阅读,把想要了解和提升的知识进行主题阅读。至少要阅读5-6本左右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独特观点。比如8月我进行了时间管理的主题阅读,我对自己的精力管理、时间安排、时间规划、GTD等都做了一些表格进行统计和规划,让24小时发挥更大的价值。

  4、二八定律,读书不用从头读到尾。200叶的书可能只有40页是核心有价值的内容。每本书控制1-2h读完

  5、读的快不如读的多,把知识都运用起来才更有效果。就像《这样读书就够了》的RIA方法一样。

  6、读完书之后别忘了做“杠杆效益笔记”把学到的东西用电脑笔记记下来,随时翻阅,达到融会贯通。

  7、选书的方法也很有意思,首先可以从文字检索开始圈定书,然后再从一些媒体、专家、知识IP、朋友推荐把内容再次圈小,最后根据自己阅读的喜好和吸收再把有用的书读起来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六):有操作性的读书指南(书摘)

靠读书更新自己的常识。事实上,多读几本书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仅仅做输入的动作,只不过是自我满足而已,如何能说出使用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人生最有害的词汇是明天,用这词汇最多的是穷人,不成功的人,不健康的人,他们常说明天开始减肥和运动,明天开始读书等。对工作上有帮助的书,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实践技巧,所以不该选专业类型,而应该选经验类型的书。读书的目的要明确阅读示意图。一边读,一边试着把书中的角色换成自己,也就是认真的进行自我模拟,例如如果是我的话会怎么做?用画框来替代划线。只画线还不行,还要在书上折页。读书的流程不要等待,没有所谓的最佳时候,就从你现在所在的场所开始,利用自己使用的工具。

  准备考试的用功法配合读商业书的应用。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七):总结九个要点

  适用范围:商业书

  1. Why多看书?

  1. “杠杆阅读术”:看书就是不把时间放在放在摸索上,而是直接去产生成果

  2. 书的回报率很高,很值得花钱和时间

  2. How选择商业类书籍?目的明确—筛选(看书评)—购买方法(书店、网购)。确认作者是谁,他的经验和成果

  3. 主题阅读:相同类别的书,大家都提到这个观点,说明是有普遍意义的

  4. How读书流程:哪些该读哪些不该读—设定时间限制—了解结构,浏览前言目录—读书分轻重缓急—做标记

  5. 限制时间,在1-2小时内读完

  6. 二八定律:一本书的重点是20%,掌握这其中的80%就够了=16%。舍弃完美主义。

  7. 序言无趣或和目的不符的书,放弃。离谱的,放弃,浪费时间更不值得。

  8. How读完后:多看笔记,做到内化;但不要再读这本书,经典的除外

  9. How做笔记:

  1. 划线的打在电脑里,打印出来随时读,反复读

  2. 按类别管理(如:时间管理、健康,附录1)

  附录1:

  extract:

  1. 除非改变了交往的人与所读的书,否则五年后的你与现在完全一样。—查理琼斯

  2. 以我朋友的妻子为例,由于丈夫不喜欢读书,她把自己读的商业书的重点归纳出来,做成“终极本”,给她先生读,结果,他在商业上大展宏图。这真是“终极的伴侣”,不是吗?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八):高效阅读的7个策略

  不得不说,日本人写方法论的书都很浅显易读,整本书的核心内容不多,但会不厌其烦的给你做全方位的描述和讲解。比如《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思维定式的病》、《麦肯锡工作法》都是内容很不错、但略显啰嗦的书。

  这本《高效阅读法》也一样,一不小心就读完了。在读过两遍之后,我归纳了七个高效阅读的策略。

  明确目的、限制时间

  不要读一本书就读的没完没了。明确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学会某个技能?解答某个疑惑?或者干脆就是读着爽。不同的目的,安排不同的时限。解答某个疑惑,也许3天,也许一个月,但不要拖太久。读起来爽的书,就可以把时限拖长一点、优先度靠后一点,反正不急。

  全面了解,看清不需要读的地方

  虽然传统的说法是:开卷有益、要多读书;但现在信息爆炸,知识更迭太快,所以当我们带着功利的目的去读书,就要剔除那些用处不大的地方。

  毕竟我们需要读的书很多,没必要去浪费太多时间,解决问题要紧。

  带着问题读书,记下重点

  不然,复读的时候就不知道重点在哪,只记得这是一本好书。

  当然,也不必读一页就记一页的笔记。捡重要的记,还要融合自己的观点进去。

  学会一部分就好

  彭小六、赵周老师(拆书帮)、战隼老师都说过,一本解决问题的商业书,读到几个有用的观点,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接下来应该马上去执行,而不是反复读、反复感叹。

  (参考RIA拆书法)

  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

  安静的地方适合读书,但也要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试试回忆一下,你在哪些地方、或者哪个时间段的阅读效率高?我猜是没有wifi的时候。

  另外,如果状态不好,或者今天读书的时间已经够多了,那么剩下的时间就玩吧!

  输出内化

  读完了一本书,记得去输出笔记。可以是一篇读后感、一篇书评,或者思维导图。

  输出就是最好的内化方式。

  不好的书马上丢掉

  出书的门槛越来越低。如果你读了十几分钟,还是没有发现这本书有值得记笔记的地方,建议不要读了。别心疼买书的钱,时间更值钱。

  (参考“国王阅读法”)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九):理解一本书16%的内容就是成功

  《高效阅读法 》本田直之 0219 BEN

  本书主要教怎么读商业书。作者提出要把阅读商业书当成投资,有策略地实行,就能创造出100倍的回报。里面有很多内容也是其他讲快速阅读的书反复提到的,比如要带着目的读、主题阅读、八二法则、设定时间限制等。

  我比较受益的是主题阅读的分类法、要经常复习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en文彬

  大路教育学员

  分享:

  郭大路

  大路教育创始人,12年+教育经验,知乎大V,年度数百本书

  善于通过活泼泼的教学方式,帮助人看见真正的问题,刷新心智模型,改变行为模式,构建正向的人际关系。

  大路教育:

  一家崇尚爱与自由的教育机构,服务于人的成长和人格完善。

  有升维阅读、止语徒步、定制教育、情商课、家族课等精品课程。

关注【郭大路说】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高效阅读法》读后感(十):《高效阅读法》读书笔记(归纳总结)

  

摘录: 多读书具有防止思想偏差的功能 多读书能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读书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收获能有一百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前人走过的路,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形成自己的方式。 在读书前带着目的去读,一个一个写出来在书前的空白页上 1.核心内容是什么? 利用杠杆效应去读书,把一本书里的内容应用出来,发挥百倍的效益。

2.逻辑是什么? 杠杆效应在哪里都适用,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并且一定要去实践,发挥出书本的作用。走过前人走过的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这个世界,并且形成自己的见解。

3.疑问或者启发是什么? 启发: * 带着目的去读书。在读一本书前,想两个问题:我能从这本书学到什么是可以去实践的?我想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是什么?(两个不一样,一个是可以马上实践,另一个或许是启发) * 改变一个观念:不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阅读。学会扫读,跳读。挑对自己有用的读(带着目的读,读到相关的,就会更加有印象),如果从头到尾读,那么你很快就会忘记。自己一个月前读的《把时间当做朋友》,现在只记得是本好书,会推荐给朋友的,但是其中的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

*养成一个观念:书一本一本的读,不好的书一本一本丢掉。当你觉得这本书没有什么价值你学不到什么的时候,马上丢掉,不要看了,或者选择搁置一段时间。当你觉得这本书你现在看不懂的时候,也搁置下来,不然你会看得很痛苦。 * 学会选书,并且专攻一个类别的书:书本是自己的,书本是最廉价也是最高效的投资,实体书在阅读前先把自己的目的写在书本的空白页上。例如我想知道如何投股,那么就这个领域的书去读,挑重点读,读一本书只有一种方法,但是10本这个领域的书,10个作者有10个看法,总有一致的,那就是它的原理了,而10个作者或者更多作者中你总能找到一个和你现在情况差不多的。要学会画线做笔记,并且有想法马上记录下来。 * 给自己规定时间阅读,养成紧迫感,一本书1-2小时是最基本的。我阅读慢,刚开始可以3-4小时,后面慢慢缩减。快一点一天一本,现在先养成一周1-2本。 * 先看作者,想着能从他这里学到什么,然后看前言,序,目录,后记。判断自己对这本书有兴趣吗,大概能学到什么。因为一本书的这些内容是包括整本书的大致概要了。 * 80/20原则 * 一定要去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惯性,之后别人一说到这个方面,自己就能弹出这个方面的很多想法。 * 不能看完就算了!!!一定要总结归纳,去看不同人看完的书评,自己一定要写书评,用自己的话表达出看法!这样才能算输出!(先从现在的这个5星笔记法开始,这个方法是阿猫推荐,加上前面自己加的摘录) 疑问: * 到底该把这个方法运用到什么样的书?有时候即使自己有目的,也会忍不住一个一个字阅读。

4.背后的思维模型是什么? 这本书更加适用于商业型的书or经验型的书。 80/20原则:一本书只有20%的内容是精华,在从20%的精华记住80%,即16%。不断去实践!

5.可以应用实操是什么?即可以马上行动,应用于实践的? 马上去阅读,用杠杆阅读法(这本书的本质就是杠杆阅读法,让一本书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务必牢记:带着目的去阅读,规定时间阅读,读完必须总结,摘录。

欢迎交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