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真实世界的纸牌屋》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5-12 04:44: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经典读后感有感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是一本由[美]马克·列伊博维奇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一):一个泊车小厮眼中的名利场

  这本书的中文版名字是《真实世界的纸牌屋》,作者是大报记者,讲述了华盛顿(This Town)的政治-媒体-游说集团的生态圈故事:大腕们是怎么get ahead的,怎么在pecking order上生存的,华盛顿的政治秀场是如何运作的……可能是之前同类题材较少的缘故,这本东鳞西爪,道听途说,浮光掠影的杂烩其实没有写出有深度的东西来。顺着作者的第一人称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他本人也不过是个valet parking的一个小角色,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炸响自己的机会,最终通过一本书来抖一抖名人的“猛料”,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其实我们都不难猜到,一个泊车的小厮确确实实看到过名流来来往往,叫得出张三李四的名字,可是他又掌握多少真正的“猛料”?让人吃惊的不是书中的料,而是作者与其说是嘲讽他人(他除了嘲讽,看不出他自己对于新闻报道有任何“指南针的原则”),不如说是希望自己成为自己的话题主人。大报记者尚且如此,新闻业一江春水向沟流的趋势就怎么也阻挡不住了。书的调子不高,但作为吃外国瓜的中国读者,能够看到高端政治秀场的一角,多少满足一下偷窥名人言行,补充一下对传统、经典美国政治教科书/西方政治学的理解,也算开卷有益,所以我慷慨奉献两颗星出来。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二):评论真实世界的纸牌屋

  在看这本书之前又重温了一下《纸牌屋》美剧。电视剧里面权色的交易,谋杀以及各种阴谋,让人不寒而栗。书中的内容似乎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没有那么丑陋与残忍的场面。更多是对于权利、名声、社会地位的觊觎。每个人都在华盛顿这座城市里面寻找自己的机会。但是,这一切并不是那么容易。

  书中以以为德高望重的人物的死亡开始,然而这却成为了很多人的机会。认识更加有权有势的人物的机会。死亡即开始,永远的轮回,无法挣脱的宿命。

  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繁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前途奔忙着。

  这里面有政客、商人还有节目主持人、记者。无论是那一种职业,都在不遗余力想要获得更多。

  作者以自己的角度在看待这个华盛顿是事态发展。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真实世界的纸牌屋是错综复杂的关系,因为在这座城市里面的人都希望获得一席之地,都希望自己的排名能够更加靠前。每个人都在为了这个而使用各种办法,不好的或者更加恶劣的。

  如果你不想办法,就会被人们遗忘,就是失去自己的价值。

  其实,我始终看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前仆后继的奔向这座城市,一个人消失了,马上就会有另外一个作为替代,周而复始,经久不衰。或许,这诱惑力太大了,没有人会不心动吧。

  书里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最让我头疼的事情。因为总是会有新的人物出现,他们都在使用各种办法使自己可以抓住更多人的视线,从而获得更多。

  这是一座贪婪的城市,被一群贪婪的人占据,他们游说,他们表演。生活成了一场喜剧,看客们眼花撩论,表演者各出本领,有人谢幕了,有人还在继续。没人剧本的剧目,没有人知道下一场将会演出什么。而我们只管看就好了。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三):一个知名记者眼中真实的华盛顿

  “对于那些想在全美范围内寻求自我价值、个人再造、出人头地的人而言,华盛顿是全美最受欢迎的三个城市之一。不管他们曾有过怎样的经历,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曾有过那样的经历,他们工作起来才非常投入。通常情况下,大家都在玩儿命地干。对我而言,这才是华盛顿故事里最精彩的一幕——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欲壑难填的人性需求,给我们带来无穷尽的烦恼。”

  作者的工作,决定了他要经常经历或了解许多普通百姓无法接触的政治、人物,他用他独到的眼界和洞察力给我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城市,和城市中努力生活着的人们。

  就如作者说的,他的工作不仅让他在隔着玻璃观察外界时有个好位置,还让他有机会跑到玻璃外面,近距离审视一切重要的和可笑的人与事。

  过去的日子里,作者有机会和几百位政治人物接触,报道他们,还有了和他们长时间相处的机会。他们可能会发生一些搞笑的事情,可是却也是真实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他讲了美国的参议员,讲了总统大选,用幽默的口吻将政治变得轻松和活跃,有的人物甚至有些滑稽。华盛顿不断吸引着那些有野心的人,人们在这座城市打拼,表演,有可笑和可悲的地方。可他依然是吸引人的。

  看过几集《纸牌屋》,在想美国政治是否真的如此风云变幻,大家都那么情商高。看了作者的这本书才了解到,情商不高的人在美国似乎没办法从政的,那好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各路人马展现自己的实力,自己的特色,让民众看到他们的亮点,使他们的表现获得认同。在美国这个国家,政治中不仅带有竞争的激烈气味,还带有表演的滑稽与轻松氛围。人们享受着这种氛围,同时也被这种氛围感染着。这样的生活未尝不是好的,人生本来如戏,在能折腾的时候折腾一把,也不枉自己年轻过。

  与其觉得这些政治人物可笑,我更觉得他们更值得我们尊敬。真真假假,到底谁能辨别出来,当事人可能都不知晓。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不容易,每个人都在探索之中。有人说他们是在表演,我觉得那也是真实的他们。真实的人才会有喜有怒,有哭有笑。

  真实的华盛顿到底什么样?为什么每个想改变它的人,最终会被它改变?《纽约时报周刊》首席记者马克·列伊博维奇,描述了一个真实的华盛顿,一个现实版的纸牌屋。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四):现实比小说更残酷

  “拉瑟特死了,整个华盛顿都活了。”最开始读到这句话,我颇有不解,作为“市长”(最有权威的人,并非州长)的拉瑟特去世了,华盛顿为何因此“欢腾”呢?

  原来,在拉瑟特的葬礼上演了新的权力角逐。罗伯特·吉布斯、戴维·阿克塞尔罗德、乔·斯卡、米卡·布热津斯基、克林顿夫妇道格·班德……两千多名位高权重的幸运来宾在葬礼上既激动又不能表现过头——毕竟这是拉瑟特的的葬礼。另一方面,作为“市长”的拉瑟特死了,权势名单的第一位空了出来,名流们都削尖了脑袋向上挤:《华盛顿大事记》的迈克·艾伦、接替拉瑟特担任《与新闻界对话》节目主持人的戴维·格雷戈里、拉瑟特的儿子卢克……很多人想取代拉瑟特,登上权势排行榜的巅峰。

  作者马克·列伊波维奇将本书分为14章,每章又分类刻画人物,有详有略,且幽默风趣又一针见血,以巅峰人物拉瑟特的葬礼开篇,以小见大,揭露了整个华盛顿的“规则”。没有真正的友情,名流们结交权贵只是为了吹嘘提高知名度,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当然,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不只是拉瑟特,任何金字塔尖端的权贵召开的排队都将是名流们扩大交际的绝佳场所,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才能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上《与新闻界对话》节目获得大家认可,正式成为“俱乐部”的一员。并且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赚更多钱。(美国的两党竞争很激烈,对于影响力很大的人,两党竞先投资,仅仅为了让该人物不为对手服务。因此有影响力的人物只需在家里坐着,便可以每月获得不菲的收入。)

  华盛顿的肮脏众所周知,“俱乐部”以外的人(没有上过《与新闻界对话》的人)做梦都想改变华盛顿的“规则”,但最终都被规则改变了。奥巴马其中的激进派,他极力反对游说业,并扬言要彻底消灭这一阶层。但不得不承认,没有游说,他又如何得到选票,如何得到投资呢?游说业在华盛顿臭名昭著,但从事游说工作的人只需要把游说改称为“战略传播”或者“战略公关”,便得以继续游说。无数的人又成为了金钱与权势的扈从。

  在本书中的美国,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都市霓虹灯闪烁、性观念开放、消费欲望极强的国家,而是充满尔虞我诈,每个人都渴望权势与金钱的角逐场,读完本书,你能了解到光彩民主制度下美国资本的腐朽。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有美剧《纸牌屋》珠玉在前,这本《真实世界的纸牌屋》想必也会吸引不少政治迷的目光。本书副标题是《华盛顿政治圈背后的隐秘力量与规则》,刻画了一个个权力圈、名利场、新闻界的生动脸谱,最关键的是,这些脸谱都是有名有姓、活生生的真实人物。在新闻界,还有什么比揭露名人八卦更振奋人心的吗?

  作者马克.列伊博维奇用生动的笔法、辛辣的讽刺描摹了华盛顿政治生态的众生相,特别点出了“旋转门”作为政客在职和在野时利益交接的切换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性贪婪和索取的本能在每一个政治圈中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不唯独美利坚如此。而美国的特殊性在于,法制的相对健全以及民主、舆论监督的发达使政治博弈和利益交换处于一种可视化的状态。一旦政客有丑闻泄露,则是政敌、媒体乃至全民的狂欢。这种公开透明也是作者能撰写本书的根基。

  因此,与其说华盛顿这座城有多么虚伪,不如说两百多年来美国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演进为政客、说客、投机者们提供了沃土。首先,国会的运行规则中允许议员们互投赞成票(logrolling);其次,美国法律允许对竞选活动的资助,即便设有许多限制,但依然为利益集团的资金源源不断流向竞选活动保留渠道。再次,新闻媒体和政客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共生关系。

  所谓的民主从来就不是最好的制度,只不过暂时没有更好的制度取代它而已。在精英政治下,政治的关注点始终是被操控的,而不是出于民生的目的。在精英媒体下,民意也是可以被塑造的,而不是被代表的。所以说,华盛顿是小圈子人士的盛宴,把这些一个个big name联系起来的是权势、影响力和潜在利益。正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在《穿prada的恶魔》里对初入职场的安妮.海瑟薇说的:“everybody wants to be us.”

  对于政客来说,长袖善舞、左右逢源是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实现“政治资历货币化”的求职攻略。美国的好就好在,能被货币化的只能是政治资历,而不能是当下正持有的政治资源,否则事情一旦败露,则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而国内则恰恰相反,官场中人人求上位,正是因为能实现政治资源的货币化——“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不仅仅是抽象的影响力或资历。至少华盛顿运行的那一套还是明规则,而我们玩的是潜规则。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六):那座城

  那座城是美国的首都华盛顿。

  那座城很热闹,也很冷漠。是政客们喜欢追逐的地盘,是新闻大享们发光发热引人注目的江湖之地。

  真实世界无比残酷,像纸牌屋里的博弈,政客们的野心纷纷展现,竞选战争一碰即发,各种势力互相过招,各种人物嘴脸及其背后的交易不言自名,新闻人玩政治,政治家们玩新闻,政治怪圈背后的隐秘力量与规则像丛林一样真实存在于华盛顿,你需要了解丛林法则,否则你很难在华盛顿的上层社会呼风唤雨,功成名就。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是一本让我无比惊詫的书,因为书中评判的是新闻与政治,而且就是当下的美国国家政治圈和新闻界,里面谈到的各色人色正是当下在美国电视上或者国家活动中抛头露脸的大人物,连大人物背后的关系及幕后推手都批露出来,作者用了无比犀利的词句来评论这样政客和新闻官、总统竞选团队及粉墨登场的电视新闻大亨。

  正值壮年的呼风唤雨的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员蒂姆·拉瑟特死了,这是华盛顿大佬的葬礼,同时也是拉关系的大好时机。来宾肃穆的面容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大约2000多位位高权重的幸运来宾在肯尼迪中心的红地毯上逡巡。当时奥巴马还不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是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是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大选还没开始,所以这位未来对手第一次一起参加这个集体活动,被死者家属安排了平起起坐。当两位相见的时候,还拥抱并且相谈甚欢。

  作者的言论非常犀利,大量的揭露真是很过瘾。想必他从来不忌违任何事,就算是总统的黑幕事件也敢拿来说事,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他说克林顿和希拉里的势力令许多人讨厌,他也承认不喜欢克灵顿和希拉里。对他们一贯的强硬作派嗤之以鼻。从不看好希拉里的竞选。还有,他谈论另一个共和党派的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也是很直接很出彩:他是一个破坏性人物。我上次和麦凯恩见面是几个月前的飞机上,当时他正忙着竞选,马上就赢得党内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他主动向我爆料,说坐在旁边的竞选班子的女发言人布鲁克在开曼群岛存在巨款,这些钱是靠贩毒赚来的。还说她是帕特·布坎南的私生女,患有狂躁抑郁两极失调症,是个酒鬼,滥交男友,刚刚从贝蒂戒毒中心出来。果真是口无遮拦哦。我想说,亲爱的作者,你也一样,果真是口无遮拦哦。

  这样口无遮拦谈论国家政治和权势人物的书,在中国是极少见的。至少我还没有见到,中国的新闻记者还没有这样的胆量,也没有这样直接犀利评判政客的魄力和习惯。其实我不太了解《真实世界的纸牌屋》书中众多的新闻人物和政要权势们,如果是写中国人物,那读起来要有趣多了。只是中国的新闻评论员们很少对官员这样直接批判评论,中国人的新闻没有这样的激烈,我都不敢谈更多了,我现在就担心豆瓣敢不敢把这篇评给放出来。

  我怀念柴静。可是她已经从央视离职了。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七):一个魔都,住着一群妖魔鬼怪

  文/何德恺

  在之前,一直都深信西方国家的政治是较为清明的,因为执政方式和理念不同,取得的成效也有所不同。和某大国不同,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的垄断,也导致了国内官僚主义膨胀,各种政治上的弊端也昭然若揭。相对于一个政党,两党制在吏治方面其实还是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的,相互监督甚至相互揭发检举,所以相较而言会清明稍许。

  既然说到意识形态,那就离题的说一下我对某大国文化控制上的些许意见。早在三四年前,小说上来说,符合小姑娘们看的故事无非就是高中生的情啊爱啊的,当然我个人是不提倡小孩子情啊爱啊的,但是肯定也不反对。多美的事儿呀,十七八岁的年纪,荷尔蒙分泌得那么充分,不对异性表达一下爱慕之情多遗憾呀!更何况有次坐公交的时候,看到穿着某小学校服的两个小娃娃在公车上公开么么哒。可是某大国说,小说故事里中学生不能出现谈恋爱的情节。我刚刚大学毕业,大学期间我同宿舍一哥们儿一年完成了二十人斩。有次周末晚上和朋友喝酒回来晚了,准备去学校附近的酒店宾馆招待所随便找个地儿睡一晚,可是尼玛我整整找了六家,才终于找到一个双人间,由此可见大学生已经是周围酒店宾馆招待所老板的摇钱树了,啪啪啪在大学生中那不就是家常便饭嘛。可是某大国说,大学期间不能出现性方面的描写。掩耳盗铃至此,我只能说,我也是醉了……

  当然这只是某大国在文化控制上的冰山一角,你写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来,那肯定就和谐啊,肯定得X国梦啊!鬼神类,妖魔类,鬼怪类,那您就别想了。我一直想着高中政治书上是这么说的,要积极构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要雅俗共赏,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是现在只开了一朵花,只鸣了一家。

  以上全是题外话,写这么些也够了,太多吐槽的话,和谐事小,破坏安定事大。我还想活到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那天呢。回到正题。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是我第一次接触西方国家关于权利关于政治角逐的书籍,而且是一本纪实类的书籍。在这之前,我一直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圈感到好奇的,也自我觉得他们一定存在他们显著的优势。看完这本书之后,看法开始有了些微的改变。可能与自己工作有关,接触的人,少不了“铁饭碗”们。溜须拍马,构建势力范围,结党营私,阿谀奉承,两面派,冷酷无情,笑面虎这些词来形容那些看似光鲜亮丽高高在上的华盛顿原居民们毫不过分。作者手法巧妙。从一场葬礼开始,开始介绍华盛顿的各色人物,嬉笑怒骂,各色人物开始在读者的脑中成形,虽然大多数的政客们作为外国人,我们并不熟悉,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看完全书的时候甚至都记不清名字,但是那一张张嘴脸还是在脑中挥之不去。

  作者作为一名记者,在与这些政治大鳄多方接触的过程中,必然是走出了那个隔着空气的玻璃窗的。对这些暗涌的角逐力量也领略一二,所以对华盛顿这座充斥着金钱与政治的城市想必也是有一番感触的,敬重但是又对这座城市的规则鄙视,深爱但是又对这里人们的嘴脸感到厌恶。

  这本书无意算得上一本好书,至少向大家展示了一场完美的美国式政客们的登场show,让我们对这个超级大国的政客们有了一个基础而全面的了解。

  但是我同样也很好奇,如果此类书籍在某大国,是不是还有出版面市的可能呢?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八):小城市里的大圈子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英文版原名This Town,作者是《纽约时报周刊》首席记者马克•列伊博维奇。本书由一个一个有据的传闻构成,虽不及美剧《纸牌屋》般云诡波谲,但因为真实,更加津津有味。书中一个一个华盛顿人的故事,他们置身于一个政治场中,玩着自己的”硬球“。

  书出版前,其中涉及的很多人希望避免写入关于自己的内容过于生硬(肮脏),并威胁提出诉讼。但列伊博维奇手中握有谈话记录或录音,因此虽然赔上了自己的人情 ,但在可能的诉讼中立于不败之地。换个角度想,也许人脉也并无损失,反有助益。

  政治是根据权力界定的利益。书中写道:“你依然能听见人们提起‘公共服务’,但通常是带着嘲讽口吻,且深知目前‘自我服务’才是体制内人士的真正游戏。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座城“里的典型人物就是国会议员伊萨的新闻助理巴尔代拉。巴尔代拉是韩裔弃儿,出身贫寒,年轻气盛,野心勃勃,到处寻求机会。成为伊萨的助手使得他进入了“圈子”,而圈子才是权力的象征,让人无法自拔。因为树大招风,加之向本书作者透露其他记者的邮件,遭受开除厄运。巴尔代拉随后继续同揭露其行径的媒体勾肩搭背,半年之内再次回到伊萨身边。这才是华盛顿的政治动物,在我等凡人看来“没皮没脸”的特质,这就是专业。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一个更大世界的缩影。“华盛顿就是一个混杂了权力与利益,欲望与野心的城市,作者还提到了纽约和洛杉矶,但谁说北京或者上海就不是呢?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就是这些人的全部,特别是他们的生计手段。“卸甲归田在这里没有市场,很难想象政客公职期满后,会返回老家,重操旧业,再去经营农场、商店或从医。”这与美国的国父完全不同,当代政客以政治为生。这一典型即是罗伯特•巴尼特。此人是代理各种问题的王牌律师,帮助下台的政客通过“旋转门”,特别是通过代理出版帮助政客获得收入。巴尼特是典型的华盛顿人,会因为任何时候出现自己名字而兴奋。他可能同时“吃了原告吃被告”,也会帮得罪过自己的人spin。而那些对其深恶痛绝的人,例如奥巴马阵营的普洛夫,也会对他的帮助甘之如饴。总之一句话,都是买卖。

  奥巴马团队是逐渐适应华盛顿被华盛顿同化的例子,这点像极了英剧《黑镜》第一季第二集里面的男主角(碰巧也是个黑人)。在愤怒反抗大众媒体的同时,他们也逐渐被绑架了。其圈子里的高官们,一边高唱着反华盛顿的论调,一边也同游说团体、媒体、社交圈子勾肩搭背,这岂不像极了《儒林外史》中的角色们?中国人人格分裂,美国人更是如此。

  社交是华盛顿生存手册里的头条技能,“性格孤僻者在这里很难出人头地。”这也解释了华盛顿的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圈子,以及政界与媒体的勾肩搭背。社交中“姿态”的作用至关重要,这方面的“大拿”首推参院民主党领袖里德。穷苦家庭出身并曾参加街头拳击的里德,政治手腕高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靠的就是做足姿态。无论是敌是友,都能通过他的姿态(细致入微的关怀)感觉到他的存在与关怀,这就是人脉建设能力。社交的目标是名望。无论是媒体还是出版还是社交,都是名望的孵化场。正如马歇尔•魏特曼所说:“在华盛顿,没有哪个词比你自己的名字更甜美。”

  中文版书名很吸引人,封面设计也很抓人,翻译很用心,值得学习。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九):人人都在玩同一场游戏

  鉴于没看过美剧,《纸牌屋》书籍买过没读,所以也无从比较。纯粹从本书来看,“真实世界”实至名归。没用国内小说含蓄的隐喻,直呼其名甚至揭短评判。只能说,对于华盛顿这个神秘的圈子,作者熟悉极了!

  本书篇幅一般,个别词汇翻译不佳,却及其耐读。多数章节多读几遍才能明白作者的用心,没有惊心动魄,没有刺激惊险。但这些由华盛顿的权利追逐者上演了一幕幕日常,如同悬崖边行走般透漏着惊险与上瘾。没错,对权利与金钱的向往,永远会是华盛顿不朽的主题。而书中的一切,正围绕它们展开。

  列伊博维奇身为作者与记者,自然消息灵通。常年混迹华盛顿的名流圈子,也让他知晓许多隐秘。很多政治的手腕,发布会的手段,从政者的虚伪。透过他心照不宣的描述,更完美的表达出想在华盛顿最权势又最隐秘的圈子里混,需要多么的聪明与圆滑。

  新闻通常是杂乱的,作者也并未刻意把书糅合成一个长篇。所以,形形色色的人,通过各自的努力,用几年乃至一生的时间,让我们好好观赏到,华盛顿的典型逐利者是如何生存并且日益壮大的。

  其中,有几个堪称经典场景的画面,更是让作者描述的栩栩如生。

  盛大聚会:

  不同于频繁举办的法国沙龙,这里的聚会罕见且盛大无双!形成的条件也苛刻异常,譬如:某位泰斗级人物的送别仪式,总统竞选,年度晚宴。能来参加聚会的每个人,都为这份被邀请的荣耀自豪无比。即使现场是送别的气氛,或者年会前刚刚击毙了本拉登。没错!来聚会的人们才不在意聚会的初衷,他们的目的只是彰显自己身份,同时充分利用好这份机会扩大自己影响力。赤裸裸的权利交流让这冰冷的城市更加阴暗。而我仿佛看到一只只秃鹫,用饥饿的目光寻觅任何能果腹的东西,才不管那东西之前跟自己关系如何亲密。

  游说公司:

  中国古代,商人是最低劣的职业。类似的,华盛顿的圈子早先也讨厌掮客。但掮客们通过包装,把自己过渡为金光闪闪的明星,还把掮客的勾当改称为游说公司,为权力者们创造大量财富。如此一来,当今的华盛顿倒是处处可见这帮明星的身影了。而从政坛卸任的人们,也往往干起了掮客的行当,日赚斗金不再是梦。

  政党纷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且不论之前的际遇如何。当08年奥巴马成功当选总统后,他的团队分分钟变得炙手可热。但讽刺的是,随着2012年爆发的枪击案,与今年美国枪支的滥用,虽然多人呼吁管制枪支的政策出台。但连奥巴马本人都说这条法律在掌握50%美国枪支协会的干预下,绝不可能成功。而数年后,奥巴马机密会议的内容又被他的团队泄密,失去信任并遭遇背叛的这一幕,在华盛顿又再度上演。而历史上曾发生的这些,无疑透漏出一些不变的真理:对于权力与金钱的追求,让人变得无比可怕。

  作者没有大篇幅描写人性,毕竟他不是那些人。只是单纯把太多的事情拼凑出来,可让读过本书的人,无不了解到华盛顿那隐秘规则的强大影响力。

  庞大的人物体系,基本每章都需要百科。政党纷争的描述虽少,也需要及时充电。即使如此,本书依然是优秀的,因为它足够真实,足够贪婪。人性的恶,简直被解读的不堪又不能不看!

  《真实世界的纸牌屋》读后感(十):一座城,几群人

  华盛顿是一座怪诞的城市。在这里,有人死了,但是他的葬礼现场,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社交舞台。“很明显,不应该在追思会上表现过头,这很容易让人识破,然而华盛顿大佬的葬礼的确是拉关系的大好时机。”本书的开篇,就以这荒诞讽刺的一幕开场,预示着这本书,更准确的说,这座城——华盛顿城,还有许多出乎人们想象的事情发生.那么就随着作者的笔调,跟着他的引导,像是跟在一位尽职尽责的管家身后走在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大宅中,由管家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有故事的门与窗,对于这座对于所有对政界向往的人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城,有那么一点点靠近了解的机会。

  对华盛顿有所了解的,有所向往的,滞留过的,都会耳闻华盛顿的金科玉律:这座城有一座城,一个俱乐部;一位私下里的市长,一位俱乐部长。开篇那位死去的人,蒂姆•••拉瑟特就是这座城的私下里的市长。本书还有个小小的副标题:“两个党派和一个葬礼”,说明了蒂姆的死对于这座城起到了影响深远的作用。由于死去的人太非同寻常,在政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第一章中,作者用冷酷的文字记录着这一场堪比社交派对的葬礼,其画面感之真实,让读者好像亲临现场,看到满脸堆着假笑的希拉里克林顿仿佛人生赢家一般挽着丈夫迎来送往。

  然而,在这座城中,“俱乐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作者同样给出了它的答案:“追思会也验证了‘俱乐部’的影响力。俱乐部成员是政界与媒体的重量级任务,也包含为这些人服务的人员。这些人不需要经过选举,没有任期限制,也绝对不会主动弃政归田。该俱乐部在华盛顿的影响力不亚于国会,其成员甚至比连任10届的国会议员的影响力还大。这些人是这座城的教父,他们不是什么坏人,背景和目的各异。”“没有什么比成为俱乐部的一员更重要了,其资格具有决定性意义,意味着成为体制内的一份子,而该体质最看重的是永远保住这份地位的能力。”接下来,作者以在这座城来来去去的人们为例,详细的说明他们是如何踏入华盛顿的圈子,踏入了圈子之后又如何努力永远保住在这里的一席之位。如果你对于踏入华盛顿俱乐部有兴趣,该书可以说是一本入门指南。譬如:“确实,大家都很喜欢他——是那种华盛顿式的喜欢,包含畏惧、需要阿谀奉承之意。你需要上《与新闻界对话》节目,才能在体制内获得认可。”“米切尔说,自己一直都在避免利益冲突,但在他们夫妇二人生活的上流设备小圈子里,各种利益犬牙交错。”当然,来到这座城市,不可避免的要遵循它的游戏规则,受它的影响,这一点连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团队都无法幸免。在总统先生竞选之时,他是很鄙视华盛顿的浮夸之风的:“朋友们都说,奥巴马总统很鄙视华盛顿的‘衍生文化’,矛头直指用名人和大机构的亲疏远近来衡量人的风气。”然而在大选期间,奥巴马的团队不得不借助华盛顿最强关系网的拥有者——罗伯特•••巴尼特的力量。依靠着巴尼特强大的人脉以及他的公司强大的宣传和推广能力,当竞选结束,或者从白宫卸任之时,巴尼特能够帮助他们高效的达成“从公职到私营部门任职”的交易。没有人愿意跟钱过不去,所以当理想主义遇到现实的吃饭问题,曾经的鄙视瞬间变成了跪舔的交易。然而这是在华盛顿,为了利益,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应当。

  这座城有着媒体大亨,政界显要,资本巨头这些星光熠熠的主角,然而更多的是镁光灯照射不到的默默无闻的配角。无数的人涌向华盛顿,只因为这里“已成为轻易致富、迅速成名、达成谅解、通过议案的大熔炉。”但是赤手空拳的年轻人,他们是如何在这座城市立足的?作者专门用一章来描写华盛顿的一个典型草根——库尔特•巴尔代拉。

  巴尔代拉,用作者同事的话来说,“他是国会山上气焰最嚣张的一位新闻助理,甚至比许多国会议员还要摆谱。”“巴尔代拉或许应该算是国会山上效率最高的一位新闻秘书。”巴尔代拉是个很有特色的人,作者在他身上着重笔墨展示他矛盾的方方面面:他身上有一种无助的脆弱,可是却又撒谎撒得习以为常;他有着不惜一切为老板服务的决心,可是却为了出名把跟老板有关的相关邮件转发给作者。在作者眼中,这样的人是很值得注意也很有趣,因为“巴尔代拉开始自视为说真话的人或裁判型人物,这种人是华盛顿城里非常危险的一类人。”巴尔代拉的攀升之路也是非常之有技术含量。他会给名人寄出表达崇拜之情的信件,使得他在华盛顿城里的联系人名单不断变长。他善于包装自己,在政治中获得满足感和喜悦,从而寻找到新的老板供他服务和吸取养分,等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他再向下一个目标迈进。当然他自己想要出名,不惜违背国会山的基本原则,身为助理不但不退居二线反而频频在媒体上露脸。巴尔代拉在新一代的华盛顿人中间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年纪轻轻就来到华盛顿,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去学习如何适应这座城,“他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超级职员,有本事令华盛顿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从而让自己在这个俱乐部中的位置不断攀升。”虽然在后期因为邮件转发巴尔代拉给作者惹上不小的麻烦,但是看作者为了他专门写了一个章节,作者对于巴尔代拉的欣赏由此可见一斑。

  这本书中文名《真实世界的纸牌屋》,借助了电视剧《纸牌屋》的巨大影响力和其内容的直观表达来概括华盛顿城的运作。在我看来,《纸牌屋》主要讲诉一党“党鞭”如何利用各方利益从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展现个人魅力的,然而透过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鞭辟入里的描写,这座城,华盛顿城,并不是《纸牌屋》表现的那样的简单。那其中的某位“党鞭”有可能只是这座城众多“电影”中的一个主角,一个配角,甚至是一个路人。在这座城,没有永远的领导者,没有永远的得势者,当然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拿来形容华盛顿城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这座城每天上演着千千万万有着不同开头不同结尾但参与者都心照不宣的故事,唯独缺失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那一面,想想也是讽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