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兰花与蒲公英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兰花与蒲公英的读后感大全

2021-05-13 03:36: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兰花与蒲公英的读后感大全

  《兰花与蒲公英》是一本由托马斯·博伊斯著作,68出版的25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兰花与蒲公英》读后感(一):你的右耳温度更高吗?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充满学术味道的科普类心理书籍,我是做好了慢慢啃的准备才开始读的,然而它出乎意料的不是那种艰涩难懂的学术书籍,而是像一位朋友坐在旁边,给你讲,他的家庭,他的研究,他对保护孩子们童年的期许和建议。

书中把孩子分为了两种类型,兰花型儿童和蒲公英型儿童。

其实这两种类型并非限于儿童,我们曾经都是小孩子,有脆弱也有坚强的多面性,基因、家庭、社会关系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即便这本书在分析孩子们的类型,其实对于成年的我们也很有启发作用。

蒲公英,大概占据了80%-85%数量的孩子,他们像蒲公英一样能够随遇而安,他们坚韧,勇敢,适应力强,面对困境时往往具有强韧的克服能力,但他们的成就往往平凡普通。

兰花,大概占据了10%-15%数量的孩子,他们对环境,对情绪,对周围人的反应十分敏感,也更加脆弱,他们像是兰花,对成长环境的要求极高,若是没有得到足够的照拂,他们便会渐渐枯萎,但若是得到充满怜悯与善意的照顾,他们也会像兰花那样,开出珍贵、美好、精致、优雅的花朵。

书中分析了这些孩子之所以成为兰花或蒲公英的原因。到底是基因决定性格,还是成长环境决定性格?作者认为两者皆有,单靠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足以成为影响一个人人生的全部关键。

书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实验是“测耳温”,按实验数据来看,那些右耳温度较高的孩子,更有可能像兰花一样容易受环境影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兰花般的敏感特性与右侧前额皮层剧烈活动相关,越是剧烈的活动,右侧前额皮层活动就需要更多的血液流向右侧大脑,由于为右侧大脑供血的动脉同时也为鼓膜供血,所以右耳温度会升高。所以从表象来看,右耳温度较高的孩子,就越是容易出现敏感、脆弱、消极情绪和害羞的行为……

作为一个对心理学基本一无所知的人,这个实验确实令人惊奇,原来很多性格上情绪上的展现都是和生理结构息息相关的。不过作者也说了,这只是一种关联性而已,而不是既成事实或天定宿命。

这本书读下来,更像是对自己的一次剖析,我到底是哪种类型的人,是什么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成就了现在的我。虽然书中呈现了很多实验,很多数据,很多案例,也有一些比较专业的名词,但在我理解看来,作者更想传达的是,我们如何与自己,如何与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理解自己也共情于他人。

非常喜欢书中引用的一句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所说的“狂野而珍贵的人生”。

愿我们都能接近或过上心目中“狂野而珍贵的人生”。

  《兰花与蒲公英》读后感(二):如何不成为田雨岚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近期,《小舍得》连日霸占热搜榜。每一个热点话题,几乎都触碰到了鸡娃家庭脆弱又敏感的神经。剧中萌新家长们会相互交流教子心得,但却时常忽略每个孩子都性格迥异,所需的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最令人揪心的莫过于#子悠抑郁了#,这背后的原因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是虎妈田雨岚的“填鸭式”教育出了问题。不仅是剧中,现实生活中从家长到孩子,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教育式内卷”并因此产生焦虑。

美国加州大学儿科和精神病学资深教授的博伊斯通过临床数据和大量案例,创作《兰花与蒲公英》,既权威科学又通俗直白地让大众了解到不同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差异,揭示不同性格基因的孩子应对各类环境与机遇,面对挫折与痛苦的生命样态。

书中提到的抑郁症、躁郁症、社交恐惧症等当代社会常见的精神疾患都滋生于童年的土壤,为情绪问题所困扰的成年人也能跟着作者寻根溯源,发现童年时期埋藏在心底的病根。

接下去,我们与大家分享本书作者创作此书的原因和目的。

一、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牵挂

最令我们担心的孩子们,会不会恰恰也是最前途无量的呢?

那些生活在不安与困顿中的孩子,是不是也继承了最富创造力的光明未来呢?

如果能得到鼓励与支持,他们是否能摆脱看似多灾多难的童年,拥有正常的人生,取得事业成就,建立起丰富的人际关系,并且捣鼓出一番鼓舞人心的大事业呢?

如果儿童能在积极回应的环境下成长,那些极度脆弱的缺点,是不是也能变成一种韧性?

简而言之,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善于教育的家庭或社会,以及具有改造能力的关怀,能够魔法般地将孩子们从无法忽视的弱点与困顿中拯救出来呢?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种令人惊喜的救赎故事。

一位曾经的年轻儿科医生用近乎一生的时间仔细观察,从一系列儿童发展研究中挖掘出了这个故事,这名医生也幸运地成了父亲、祖父,最后在头发花白时,成了身经百战的儿童与家庭咨询师。这个故事原本是科学的、个人化的,如今它成为一份代表着鼓励与希望的礼物,被赠予所有教育、保护、关心、抚养或者担心孩子的人,以及所有从幼时便努力了解自己“与众不同的苦难”的来源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和我的有几分相似,那么你可能曾因为孩子的健康与将来忧愁不已,曾思索他们经历的考验是否遗传自你自己。你可能曾因他们的成功而兴奋,为他们的喜爱而欢呼;因他们的成就而自豪,为他们的困难悲伤而苦恼。

二、阅读《兰花与蒲公英》,你将知道……

《兰花与蒲公英》的标题采用了比喻,兰花与蒲公英,神秘隐喻背后藏匿着深刻且实用的,涉及苦难的起源与个体生命的救赎的真相。家庭里、班级中以及社会上的大多数儿童,或多或少地与蒲公英有几分相似——无论身处何处,他们都能生机勃勃地成长。这些儿童数量占大多数,和蒲公英一样,他们都因为与生俱来的坚强与坚韧而蓬勃健康。然而也有一些儿童,更像是兰花,若是没有得到足够的照拂,他们便会渐渐枯萎;但若是得到充满怜悯与善意的照顾,他们也会像兰花那样,开出珍贵、美好、精致、优雅的花朵。

传统观点认为,儿童面对摆在他们面前的磨难,要么是脆弱的,要么是坚强的。该观点可以说是有缺陷的。我们的研究和其他人的研究渐渐揭露出,关于脆弱性和坚韧性的“二元对立说”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是有误导性的。这是个有缺陷的二分法,将儿童分成“脆弱的”和“坚强的”,从而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真相,即儿童就像兰花和蒲公英一样,面对周边的环境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大多数儿童就像蒲公英,除了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之外,他们都能茁壮成长,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儿童像兰花,要么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要么逐渐枯萎,令人伤心,具体取决于我们如何照顾呵护他们。这个故事揭露出一个救赎性的秘密:那些兰花型儿童虽然容易失败受挫,但也能焕发出非凡的光彩。

读者也可能会为了其他原因探索本书中的科学故事。可能你是家长,当你费尽心思,想要有效地抚养你那群各不相同的孩子时,却失望地发现,“单一的模式并不适合所有人”。或许,尽管你的直觉告诉你,孩子是优秀的、前途光明的,但是他或她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中却苦苦挣扎;也或许,你就是老师,正努力摸索更好的方式来理解你班上迷途的孩子;当然也有可能,你自己就曾是兰花型或者蒲公英型儿童,你感觉到了自身的特质,却无法清楚地理解或表述它。

在这本书中,我将会讲述科学研究的结果,给出可行的意见,其中不仅涉及兰花型儿童的生活,也关乎蒲公英型儿童。虽然蒲公英型儿童承受的风险比兰花型儿童少,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身心特点,理解这些特点可以唤起我们的警觉意识,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成功与满足。而且,蒲公英型儿童依旧要面对痛苦,应对各类环境与机遇。我们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植物就可以知道,不论多强壮坚韧的物种,都可能在生命的任何阶段枯萎凋零。因此,虽然本书的出发点在于儿童对社会情绪世界的敏感性,但是一直到中老年时期,我们的生命起源与敏感性都会一直影响我们。这不是让人类成为脆弱的物种,而是不断给予人类更多的机会,能够不断改进更新自我。

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希望能为各类读者提供有用的知识与帮助,虽然力量微薄,但也是真心实意的。我们将会探索压力和逆境对儿童成长与心理健康影响相关研究的起源。坦白地说,科学发现有时带有偶然性。我们也会看到,研究者是如何初次窥见儿童对不同社会环境的神经敏感性的。我将会追溯兰花型儿童与蒲公英型儿童的起源,也将探讨为什么世上没有属于两个家庭,但成长环境完全相同的孩子,甚至会分析表观遗传学1是如何颠覆我们对“基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理解,又是如何决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的。我将会总结至今为止所发现的证据,证明人类的兰花型与蒲公英型表型差异如何影响健康状况与慢性疾病的发作,影响成长状况与学习成绩,影响对预防措施的积极反馈。我将会思考目前我们所知的如何关爱、支持与鼓励兰花型儿童——不论他是你的子女、学生、病人还是你自己,以及如何创造出适当的社会环境,让这些儿童释放出最大的潜能。对于兰花型儿童来说,世界有时是可怕的,是无法承受的,但是我们也惊喜地发现,如果能得到充满爱与支持的帮助,他们可以和蒲公英型儿童一样茁壮成长,甚至比蒲公英型儿童更加出色。究其根本,兰花型儿童的显著特征并不在于脆弱,而是敏感,如果给予适当的支持,这种敏感能让他们的人生开出喜悦与成功的美丽花朵。

三、“不完美”理应被呵护

当我一个个找到兰花型儿童的显著特征时,也会反思与大多数蒲公英型儿童相契合的特点,同时记录下这些个体对于乔治·艾略特所说的“世上善的增长”而言有多重要。虽然蒲公英型儿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但是他们也会遇到困难与挑战,理解并定义这些困难与挑战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也会发现“兰花型”与“蒲公英型”两种分类之下还隐藏着一个更加真切的事实:我们对外界的敏感性是连续分布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分布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后,我们将会证明并牢记,这两种类型之间有着引人注目的互补性,两者往往互相有利,彼此关爱。他们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扮演着对称、互补的关系,就像交响乐;他们共同进化,面对人生的困境,采用彼此不同但同样具有说服力的对策。

最后,从更广泛的全球范围来看,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又一次忽视了对敏感者、无权无势者的关心与保护,这在我们这个时代可能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中,手无缚鸡之力者遭受欺凌与嘲笑,穷人因贫困而被指责,无家可归者被嘲懒惰无能,躲避暴力的难民被拒之千里,地位低下者受轻视,无名小卒被排斥和遗忘。这些情况在美国尤为明显,令人不安。全球范围内,最边缘化的、最无权无势的、最弱势的群体的困境与需求正在加速转变,令人悲伤。

尽管本书的关注点众多,但最具说明性的依旧是缺乏力量的、仰仗他人的恩惠与善心的、最敏感易损的儿童。他们无法独立生活,离不开旁人的保护与帮助,面对国家的无能与轻率时也最为脆弱。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读者们或许会发觉,兰花型儿童对保护儿童的方式非常敏感,但假如是从广义的、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其实所有的儿童都是这个世界的兰花。

是问题的熊孩子,还是未发现的天才?

你、我、他,本可以是另一种人生。

爱不是束缚,是尊重和接纳。

翻开这一本《兰花与蒲公英》,你收获的是来自作者一份带着鼓励与希望的祝福,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兰花与蒲公英》读后感(三):你的孩子会成为《小舍得》里,不堪重负的子悠还是坚强乐观的米桃

  

热播剧《小舍得》掀起了“教育内卷”的讨论狂潮,大家与蒋欣、宋佳、佟大为这样焦急的父母共情的同时,更为剧内外无数的孩子们叫苦。

剧中,有这样反差的对比,生长在温馨之家、乐观开朗的夏欢欢与重回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米桃的对比,衣食无忧却被逼着上各种奥数班的子悠与家境窘迫却是数学天才儿童的米桃的对比。

夏欢欢一直生活在有爱、主张孩子释放天性的家庭,周末时父母就带孩子们去游乐园玩,支起帐篷野餐,爱好广泛的她,身上洋溢着自信,可以去电视台当小主持人,穿漂亮的裙子。

而米桃没有吃过那么贵的哈根达斯,没有穿过艾莎的公主裙,更没有见过满柜子的娃娃,但是,这并不影响她考试考第一,并且迅速融入了同学之中,还高票当选了班长。

子悠看惯了母强父弱的家庭模式,顺从母亲的安排,没有数学学习天赋的他,被一个望子成龙的妈妈逼迫去上各种大神的奥数班,心里只想偶尔踢踢足球养养小昆虫的他,学得吃力又痛苦。

剧中几个小孩子的成长之路,受家庭内部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基因本身的影响,好的坏的都被呈现了出来,成为家长们反思自己的范本。

这也恰恰与一本书描述的主题契合,《兰花与蒲公英》一书,是托马斯·博伊斯博士编写的教育学笔记,十个章节,17万字。书中收录了他与妻子四十余载的儿童发展研究成果,对于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等疾病有卓越贡献。

乍一看书名,并不能明白作者的意思,为什么要用两种植物来命名两个儿童群体,这两种植物代表的儿童有什么特点,他们的人生走向又会有什么不同?

兰花与蒲公英,代表着什么样的儿童?

蒲公英和兰花的比喻,源于作者和一位瑞典老人的短暂交流。“蒲童”是瑞典语中的习语,用来形容那些不论在何处都能健康成长的孩子,像“蒲公英”一样,坚强、勇敢、不易受到伤害,具有随处都能盛开的强大生命力。

作者受此影响,创造出了“兰童”这个词,就是兰花型儿童,来形容像兰花般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孩子,他们孤独、敏感、脆弱,如果精心养育,他们能焕发无限光彩,但是如果受到忽视和伤害,他们就会枯萎凋零。

很多人会问,研究兰花型儿童和蒲公英型儿童有什么用,书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病痛与苦难并非随机分配。

作者因为自己和妹妹的亲身遭遇,让他意识到,即便出身相同、成长在完全一致的环境中的两个孩子,各自的境遇也可能千差万别。作者是哥哥,学业有成、好友知心、婚姻美满、生活富足,亲妹妹却常年饱受心理问题和病痛的折磨,私生活混乱,生活里满是绝望。

而如果我们能早些了解这两种儿童的起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就更能帮助兰花型儿童将他的敏感性化作利器助他成长,帮助蒲公英儿童将他的坚韧不拔在人生的第二、三个十年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对压力和逆境时,兰童和蒲童的个体偏差如何?

在电视剧《小舍得》里,子悠在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时,想通过踢足球等方式去排解,可是他的妈妈却用大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些,认为除了学习,其他一切皆无用。

他也曾在家长会上勇敢地站到讲台上,向妈妈表达自己的不开心和期望,他说,我妈爱的不是我,是考一百分的我。他说出了多么无奈又让人心酸的想法……

子悠妈妈不断变本加厉,把他的一切课余时间剥夺得所剩无几,终于在子悠爆发了情绪,把精心培养的生物标本摔碎后,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折了,抑郁的孩子,在竞赛考场上把试卷撕毁,跑出了考场。

子悠就是典型的兰花型儿童,孤独、脆弱、敏感。但是,与生俱来的超强感知力也赋予了他们卓越的天资和无限的前途。

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恐惧》一诗中写道:“每个儿童都应至少有一次深夜散步的记忆。”了解恐惧,面对未知的黑暗就是童年经历的一部分。

作者对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幼儿研究中心学前班和各幼儿园进行了实验调查,调查围绕孩子的压力和长期逆境、呼吸系统发病率两个方向,如家庭经济问题、暴力问题、夫妻不和、父母患有抑郁症等。

调查结果显示,生病最严重的就是那些身处高压、有害的家庭环境的孩子,他们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与严重性都显著高于常人,这是内在生理敏感性与外在的家庭压力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子悠在每次竞赛考试前都会发烧,兰花型儿童会将恐惧、无助不自觉地转化为生理性疼痛,觉得这是唯一安全可行的宣泄途径。

作者在《兰花与蒲公英》一书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建议。

我们暂且提出,高反应性儿童的核心特征可能不是脆弱性,而是对外界环境特征的极度敏感性。 对于这些兰花般的高敏儿童,压力与逆境对她们的健康发展而言是莫大的负担,但是支持性的、利于成长的环境会让他们茁壮成长、出类拔萃。

兰童与蒲童并不是非此即彼,父母要如何教育来帮助孩子化腐朽为神奇?

米桃在《小舍得》里,是个独特的存在。从农村来到城市,无比珍惜眼前的一切,能和父母团聚,能在明亮舒适的教室上课,能见识到从未出现在生活中的事物。

她也格外感恩,理解父母的艰辛不易,从不提出过分要求。即便跟夏欢欢尝过了哈根达斯,吃过了西餐,穿过了漂亮的连衣裙,她也没有迷失自己,而是果断和这些切割,不让自己变得贪婪和混乱。

有人说,孩子或坚强或脆弱的性格来自遗传。事实上,兰童和蒲童十有八九都是基因作用与环境影响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兰花型、蒲公英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类型,既受基因差异的影响,又与我们的成长环境相关。

那么,父母要用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来使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茁壮成长呢?

无处不在的关注与爱。几年前有一个车尾贴这样写道:“你能在子女身上花费的最好的东西就是时间!”由于兰花型儿童对社会环境更为敏感,如果父母双方都能关注他们的需求,鼓励他的兴趣发展,那么,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且,当他们成年后,也会去找同样充满共情能力与爱的伴侣。认识并尊重人类差异。能够辨别、指出并称赞孩子的特殊才能和长处,看到这些差异,并且承认其合理性,才能让兰童和蒲童都茁壮成长。达到慎重保护与大胆体验之间的平衡。抚育孩子,尤其是兰花型儿童,父母不仅仅要提供庇护,同时还要鼓励孩子进入未知的,甚至是有些不适的生理或心理领域,不是过分的保护儿童,不让他经历一切艰难险阻。要游戏,要想象。富有想象力的游戏,就像一个诱人的假期,能让孩子暂时远离烦恼。当然,不是电脑、手机游戏,而是父母与孩子都能有参与感的现实中的游戏,既天真烂漫,又满怀希望。

兰童和蒲童,其实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温室里的花朵”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他们各自的身心特点,都值得被探讨。《兰花与蒲公英》,给让父母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知识、案例,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了解孩子,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和更新自我,同时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

  《兰花与蒲公英》读后感(四):《生育率可以被国家强制提高吗?》

  这本书不是说育儿,可能在说我们自己的处境。“为什么成长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一对兄妹,经历同样体贴的父母之爱,而且是亲生兄妹,带有相似的基因的儿童,生活轨迹差异如此之大,令人悲痛又深觉不公:一个生活富裕,拥有无限可能;另一个却一辈子受疾病困恼,处境不断恶化?真相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认为把这本书定位为“育儿笔记”是有失偏颇的。这本书并不像是一本育儿指南告诉家长怎么怎么做会让自己孩子成才的鸡血鸡汤文,作者由一个现象:“在儿童群体内发现的胜利和心理疾病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5%-20%的儿童身上,即大约每5名儿童中,就有一名患有此类疾病(易患感冒、癫痫、呼吸困难、青少年类风湿炎。。。)”,引发出的探寻,把我们引导向了,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有人健康成长成为优秀的人才,而有的兄弟姐妹却会一生饱受各种生理心理疾病的困扰而陷入绝望和灾难。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验,研究出“基因”和“环境”对一个人塑造的影响。普通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对号入座,把自己带入,从而明白是什么塑造了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解释了为什么周边人会做出种种行为的根源。

纳粹德国“生命之泉”计划痛苦与苦难并非随机分配回想一下,身边总有些朋友从小体弱多病?

作者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最终把孩子分为两类:“兰花型儿童”和“蒲公英型儿童”,兰花儿童专指“对外界环境极其敏感,若身处逆境则异常脆弱,反之则能散发出无限活力和创造力,前途不可限量”,蒲公英儿童专指“具有强大生命力,不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茁壮成长”

兰花型儿童天生敏感,在充足的关爱和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中,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智力发育都强于其他孩子,可以看做是成为天才的潜在因素,但是在逆境中,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下,就会变得非常的脆弱,身体也会做出各种反应,来回应环境,比如性早熟,精神疾病,身体素质极差,等等,这就像最近热播电视剧《小舍得》里面,优等生被妈妈硬逼着努力学习最后精神失常了,每次重大考试,孩子都会发烧,发烧在他身上变成了一种应对压力的宣泄口,兰花型孩子“不自觉的将这种痛苦转化为生理性疼痛,因为这是唯一安全可行的宣泄途径...”

优等生每次考试都发烧

儿童在暴露在压力源下引发的结果呈分散状的,大众与科学界也有传闻,认为一部分被称为“高韧性儿童”的孩子,他们的毅力与生命力不容小觑,即使面对极端困境也能顽强成长,举个例子,“二战”期间有孩子经受住了纳粹集中营的残暴,成长为德高望重的教授和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但也有另外一种鲜有记载、更为模糊的想法,认为也有一些格外“脆弱”的孩子,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能力,挫折会损害其健康,不利于其成长。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风雨都可以见到彩虹,有一部分兰花型儿童,经历过多的风雨,不但不会成才,反而可能人生就此被毁掉!!!

这并非在说有一部分孩子天生就是温室里的花朵,造成有人误认为这些孩子注定是“弱者”,令我们始料未及、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发现是,兰花型儿童,若是生活在低压力家庭中(因此其家庭环境也更易预测、更和谐,会给予孩子更多支持),兰花儿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在所有实验儿童中最低——甚至比生活在低压力家庭中的蒲公英型儿童还低!这些儿童的发病率不仅低于生活在高压力家庭中的兰花型儿童,而且低于其他所有接受实验的儿童。兰花型儿童可以是最体弱多病的,也可以是最身强体健的,具体视家庭的社会性情绪基调而定!

分化源自何处?

塑造孩子成为“兰花型”还是“蒲公英型”的根源,不仅仅是家庭环境一个力量造成的,研究证明,甚至可以追溯到孩子出生之前在肚子里的那段时期,基因的改变,也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表现。我们知道婴儿即便是在出生之前,也能很好地适应周边环境的动态特点,从妊娠期第5周至25周期间,胎儿大脑中的神经干细胞以每分钟高达250000个的速度生成神经元细胞,紧接着以每秒高达40000个的速度开始大量生成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结结构。如此庞大的增长,其中包含超过100万亿突触、860亿神经元和850亿非神经元细胞,它们共同组成了宇宙中已知最复杂的物体——人类的大脑。

胎儿或新生儿的大脑一旦检测到重要的环境变化挑战,就开始了生理调整的过程。这是一种对冲赌注形式,即谨慎行事,不冒险,此类早期规能提高短期生存可能性,至少能持续到青春期具备生育能力的时候,但是存在弊端,会增加成年慢性疾病患病风险,例如冠心病、肥胖、糖尿病和心理疾病等。这是一种进化策略,以寿命变短、活力下降的代价换取短期生存。其目的是确保基因得以延续,而不是增加健康长寿的可能性。

说白了可以理解为:胎儿受到太多负面刺激,就会早熟,并且增加成年后的患病风险,甚至是寿命变短!

更有研究,人类中最著名的条件适应例证可能是母亲精神问题与女儿青春期初期紧密相关,而女儿在发育成熟时的调整期可以归因于动荡的家庭关系与父亲的缺失。根据进化理论,若是儿童(特别是女孩)早期家庭经历让他们感觉别人不值得信任,认为恋爱关系是投机取巧或者利己主义的,或者说生存资源稀缺且不稳定,那么他们会发展出一套生殖策略及行为模式,使青春期提前到来,首次性行为年纪减小,且倾向于发展短期而非长期恋爱关系。因此,若是儿童在人生头几个月或头几年里感觉到家庭不和,他们可能会在无意识中加快生殖发育,通过这种生理策略尽早传播自己的基因。

可怕吧?这一切是进化的本能,无法通过后天改变,这就是俗话说的“打娘胎里带的”。。基因和环境相互影响,早期的压力让基因改变了细胞的功能,你的性格可能源于在母亲肚子里收到的待遇!也是一种风险的代际转移。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生育率可以被国家强制提高吗?

答案是:可以

有实例吗? 有,但可能后果是惨重,不可预估,风险极高的。

成长期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关心,其神经发育会被彻底改变。

1967年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 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成为国家元首 。1974年3月当选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 齐奥塞斯库领导的罗马尼亚政府企图通过强制提高生育率来增加国家劳动力,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其后果是,许多家庭经济困难,无力供养子女。被抛弃的罗马尼亚儿童高达170000名,他们涌入孤儿院,致使儿童与看护者比例近15:1。试想ー下,一个家庭里只有1个母亲,却有15名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能得到多少关注来满足需求、保证健康呢?这些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有时候他们会困在床上无法走动,一连几天只能安静地进食,流水线式地洗澡,日复一日地过着这种高效却毫无生气的生活。

纳粹德国“生命之泉”计划与罗马尼亚的情况非常相似,其目标是按照纳粹种族优生理论进行试验,以提高“雅利安人”子女的出生率,当时至少有8000名所谓的雅利安婴儿以这种方式在欧洲诞生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由于战争、经济问题或者流行疾病,全球超过1.5亿儿童失去父母中至少ー方,1300万儿童父母双亡。一方面,父母双亡、进入托儿机构的儿童可能会患上严重的发展缺陷,包括智力受损、类似自闭症的严重精神障碍与行为问题等。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心理学家哈利・哈洛进行的那个著名研究中,与没有生命的铁丝妈妈建立起生理与情感联系的幼猴,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表现出自闭症行为。和哈洛研究的幼猴一样,在托儿机构长大的儿童会产生异常行为,例如摇摆、撞头、吸吮手指、发声像动物、极度需要关注等。人们发现他们异常冲动,愿意跟随任何对他们表现出关注的陌生人。这种行为十分危险。而且,此类儿童患有发育迟缓、慢性生理疾病与重度精神疾病的概率极高。

感兴趣还可以阅读我的其他书评:

《清代是昆丁塔伦蒂诺也写不出的《低俗小说》啊》

《那些你可能都不敢吃的奇葩美食?》

《 奥秘的道教文化:“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注我,获取新书最新评论,豆瓣账号:kurillaz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