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仁德上人开示 真修要超越三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仁德上人开示 真修要超越三关

2021-06-15 04:56:46 作者:仁德上人 来源:仁德法语 阅读:载入中…

  ​真正的实修行分三个过程,也就是要过三关:第一就是认知见性,第二就是保任起妙用,第三就是称性妙用不出差错。

  菩萨们要体会,心有高潮低潮,有低落和兴奋,有愉快、烦恼、忧恼、思虑,有清净烦恼。总之,心是多变的,但是在多变的心的妙用之中要见到你不动不摇、不生不灭的佛性的知知道知道,这个是不变的,这是至关重要的。这叫什么呢?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你光知道变,而不知道是谁在变、谁知道变,那就麻烦了。你一定在认了知道知道的基础上再来变化,认了灵知再来变,这就奇妙了,这叫万变不离其宗。

仁德上人开示 真修要超越三关

  任意地变,不管怎么变,千变万化不离根本,没有知谁在变呢?比如说,你的起心动念,高潮的时候、低潮的时候、愉快的时候、烦恼的时候,是谁在这样变呢?明白了这个心的变,那再来明白身体的变化。身体有健康的时候、生病的时候,高兴的时候、不高兴的时候,舒服的时候、难过的时候,疼痛的时候、快乐的时候,它总会有身体的变化,这是自然的。在身体变化的同时,要找到是谁在知道这个身体的变化,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们光是跟着身心的变化而不找到主人公,没有找到自己的主人公,没有见到自己的清净本性,也就是说没有随顺觉性、没有时时认知的话,那就是凡夫一个。不管你怎么变、不管你怎么想,不管你的身体的健康也好、有病也好,不管你心里的变化是善也好、恶也好、美也好、丑也好,那都是凡夫的心,那都是业障习气罪恶。只有你认取你这了了灵知,找到了你的主人公再来面对这个变化,那就叫称性妙用,明白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见性,认知见性的重要性。你不要小看这一个认知,确实太厉害了、太神圣了、太神妙了。你们如果没有在这一点深入地体会的话,你们就是空过。一定要在这一点认识清楚,为什么六祖大师翻来覆去地强调只论见性,不讲别的?八万四千法门的目的都是为了明心见性。

  心是多变的,性是如如不动的,透过现相见本质,现可是身体,见到清净无相的法身那是本质,就这么简单。性时时在,只因你多了一个我我把它盖,心中若不动我我我,了了灵知自自然然地就显现出来。你为什么没有认知,你知道吗?就因为你心中多加了一个我我我,我我我就是魔鬼。所以你要时刻体会你的人生有两大要素,一个是佛,一个是魔。佛就是知道,没有我我我;魔就是我我我。所有的烦恼、动乱、矛盾、纠结、放不下、牵挂、自私自利、淫欲等等,都来源于你那个我我我。只要你心中动了一个我我我,谁都怕你、谁也不敢惹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你就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没有我我我,你就随顺觉性,你就是称性妙用。这个你要去体会,不体会是不行的,必须要体会、必须要体验,佛法在于体验。我每天给你讲这个道理,如果你没有去实践、没有去实证、没有去体验,这些道理就是空道理,对你来说,就像东南风西北风吹一阵子过去了,没有用。你要是把我讲的这些,当成饿得快要死了时候的一个法食饭食吃下去,你就不饿了,就管用了,知道吧?他不会落空的,我讲的这些道理不会落空的,都能起用的。你为何没管用,就是你没有去实践、没有去实证,所以天天给你们讲,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说的讲的装的都没有用,那都是自己骗自己,唯有自己按照这个道理真正去落实。怎么落实?放下我我我,随顺觉性,就没事了。放下我我我、随顺觉性说着容易,真正做起来还是不那么容易。所以这个有点难度,为什么?因为那个我我我它习惯了,随顺觉性,时时刻刻认知不着相没有我,这个不习惯。所以佛法讲转生为熟、转熟为生,要有一个转识成智、转凡成圣的转化的一个过程,在转化这个过程,你的知见要坚定,这些理念、这些知见要坚定,不要有丝毫的含糊。

  不要再去求那些什么神通啊、感应啊,那些和这个见性成佛没有多大关系。你慢慢地再体会,什么神通呀、感应呀、功夫呀、道理呀,凡是相上的这些东西,都障碍了你的明心见性、障碍了你的大彻大悟,因为凡是有相皆是虚妄,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唯有你这个般若智慧。心经怎么讲的?十方三世诸佛皆以般若波罗蜜、皆以般若智慧。什么叫般若智慧?就是你既不要着空,也不要着有;既不要执着事,更不要执着理;既不要执着性,也不要执着于相,不要偏执就是般若智慧。没有般若智慧的人呢,总要偏执一边,现在你哪一边都不能偏执,要去亲身体会。

  为什么这两天我一点一滴地告诉你们,就是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穿衣吃饭,如何面对人生的点点滴滴,走路啊、说话呀,面对时时刻刻的当当下下怎么来见性,就是没有我我我。没有我我我的当下就不需要再去见性,当下就是性;没有我我我的当下不要再求智慧,当下就是般若智慧;没有我我我的当下就是清净自在解脱,不要再求什么清净自在解脱。所以你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烦恼、麻烦、障碍、放不下、舍不得,都是你心中多了一个我我我。这需要你的亲身体会、需要你的印证、需要你的实践,不然的话,你不服气,你不会踏实地认可。你如果是从实践当中体会过来的,比如说一样的事,师父让你去做的,你去做了,你那个就没有负罪感、没有烦恼、没有挂碍,你试一试!听了师父的话,按师父说的去做了,不管什么事,你那个都是称性妙用;如果你自己主观意思地去做,你这里边可能有欲望、可能有私心杂念、可能有傲慢、可能有争斗、可能有自我表现,就会夹杂很多的烦恼痛苦,就会有很多的业障习气。这个话不是说的而是你亲身体验的,一旦体验过来你才知道,原来依止师这么重要,听师父的话这么重要,不动自我的意思太重要太重要了。说的这个重要啊,不是你随便说的,是你亲身经历的。

  这样,你一旦亲身经历体验了,你自自然然地就不想再动自我的意思,就自自然然地就想听师父的话,按师父说的去做,如理如法地去做。慢慢的你的人生、你的命运、你的行为、你的思想、你的人生观,你的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慢慢地在转变。怎么转变?原来是起心动念全是我我我,现在的起心动念完全是按照师父所说的如理如法、不动我我我、随缘做事。不再动我我我,真的没有牵挂,真正地体会心经上的话,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什么叫究竟涅槃呢?涅槃是空,究竟涅槃就是证到空性不住空然后再起妙有。这个妙有、这个妙用不是自私自利的、不是为了我我我的,是大慈大悲的、是舍己为众生的,所以这个妙用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慈悲的、是洒脱的、是没有障碍的,这就叫不生不灭。凡是为了我我我、有我我我的心,一念不生了;但是为了大家、为了众生、为了法界、为了极乐大家园的,这样的好心善心、慈悲心、爱心、菩提心也不能把它空掉,还要照样起用,不但要用,要多用、要大用特用,这就叫究竟涅槃,这就叫不生不灭。我我我的心不生,为众生利益慈悲心不灭,这就叫究竟涅槃。

  如果每天都这样讲一点,你们都用生命实心实意地、真真切切地用你的生命去实践、去体会,这一天你都受用无穷。你感觉到师父讲的太真切了,不管师父是讲事讲理、讲方便讲究竟,不管是怎么说、怎么讲,对你都有切实的受用,都有说不出来的帮助有多大。因为这些都是你经过实践实证,是你的亲身经历,如果你按照你自己的我我我去听法、去修行,你修二十年、三十年没有什么进步,还是老样子。只有你现在去实践了、体会了、实证了,才是你自己的亲身体会,才是你自己的证量。

  昨天呢一个修心中心的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他这十几年来都没有跳出来一个什么有一个附体的,有一个冤亲债主来找他的麻烦。我告诉他根本就没这个事,你能叫魔鬼附你的体,你为什么不能叫佛菩萨来加持你,来和你合二为一呢?你本具这个能力啊,你能叫魔鬼附你的体,那就能让佛菩萨也可以加持你。都是你自己心造出来的,太着相。他们虽然在听最高无上的法,大手印,什么见性,可是他们的心还是喜欢着相,二十多年来还是着在相上,什么功夫呀、神通呀、感应啊、道理呀,什么就是附体呀、什么魔鬼呀,这些事有吗?有,这些有怎么有的,你要明白,都是你的心有的。十法界有没有?有,都是你的心有的。十法界有没有?没有,从性上讲十法界都是空的。

  所以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一切的有都是你心性的幻有、假有、妙有,并不是真有。你明白了这个,既然都是你的心变现的幻现的假相,你只管游戏、只管玩,你执着它干什么?佛也是你自己的心变的,魔也是你的心变的,佛与魔在你心中,由于你的分别就产生了好坏善恶。如果你用平等的心性来面对佛魔,也就是说你用平等的心性来面对这一切的事情,因为这一切的事情、一切的人事物,都是你的灵知而变现的、而知道的,你没有我我我来面对这一切,那都是平等的,就没有好坏、善恶、美丑、错对,你去体会。如果你加上一个我我我,你面对当下的事,就会有好坏、善恶、美丑、亲疏、远近,就会有这些分别。这些分别不是性,而是你的心、你的我我我无事生非搞出来的,从性佛性的知是没有这些事的,他只是知道而已,你体会了吗?如果你不去体会的话,天天听,听得再多都没有用,那都是空道理。所以你体会了你着相的可怕,你体会了你起心动念加个我我我的可怕。你体会了你在人生的生活当中,只要一动你自我的爱憎取舍心,马上你的心就不清净,马上你的心就会动乱,马上你的心就不得安宁,这都是你可以亲身体会的。你的了了灵知无论到什么时候,他都是清净的、安详的、自在的、洒脱的,方便说清净的、自在的、解脱的,他连这个清净、自在、解脱也没有,方便说只是知道而已,他连个知道而已也没有。你去深刻地体会体会再体会。

  现在说,说什么呢?修行分三个过程:第一是认知见性,第二是称性妙用,第三才是至关最重要的恰到好处,不出差错。这个第三条好像简单,不就是用吗?不出差错吗?怎么叫个恰到好处?就是不落空、不落有;不执着事、不执着理;不执着性、不执着相,就是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无所住就没有障碍、就没有我我我、没有一切的烦恼矛盾,还要动心、还要起心动念,就是怎么把这个心用得恰到好处,不出差错,这是最后一关。

  有的人注重于认知见性,就认为了不起了,其实那只是初级幼儿园的,如果你连这个知都没有认,也就是说你连我我我放不下,你怎么认知见性?所以放下身心、放下我我我,这都是基础的基础,算不上修行、算不上悟道、算不上明白,那只是打基础。如果你连放都没有放、舍都没有舍,就谈不到什么学佛、谈不到什么智慧、谈不到什么明白。那个彻底全放下只是打基础的。第一步就是要时时随顺觉性,认知见性,这是幼儿园的第一步。如果这个第一步你都没有进去,那你怎么进入第二步的称性妙用啊?你见了性你得妙用啊,你虽然会用了,你用得恰当不恰当、圆满不圆满,那就是最后一关。所以这三关你都要过好。第一个是见性,第二个是保任和妙用,第三关就是妙用得恰到好处、不出差错,你们明白了吗?这就是我们极乐大家园常讲的,每一个菩萨都要超越这三关,这三个过程、三个步骤,不管怎么说都要经过这三个过程。不要认为认了知见了性就万事大吉了,那才是幼儿园的,不要认为会起心动念、会思想行为,用点慈悲心就完了,你是不是用得恰到好处,是不是用得非常的圆融圆满,无论怎么想、怎么看都是最圆满的最佳方案,都是最佳的成绩,都是用得恰到好处、不出差错,这才是最完美的、最圆融无障碍的。

  我把我们极乐大家园修行的原则告诉你们,前边的那些听经闻法,什么明白空性、明白不可得、明白都是梦幻泡影,那都是初级的,那都是打基础的,明白了吗,那个不叫修行。怎么放下身心,不着幻相,都是虚幻的,这些都是基础的东西,都是为了实修打基础。真正的实修,第一步就是认知见性,第二步就是保任起妙用,第三步就是称性妙用不出差错,明白了吗?这三步需要多长时间呢?有的人是一步一步地来,有的菩萨不需要,是一步两步或者三步同时进行,看你达到了什么程度,看你喜欢怎么样的,你怎么样把这三部曲搞好,运用得恰到好处,那是你个人的事。你也可以先要认知见性然后再来保任,保任完了再来妙用,妙用完了再来把握自己的心,看用得怎么样,是不是恰到好处。你可以一步一步地来,你也可以在认知见性的同时就保住这个了了灵知,在保任这个了了灵知的同时就称性妙用,在妙用的同时就把握自己的心,起心动念、思想行为是不是有差错,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时刻观照自己、把握自己。明白了吗?就这样地来体会吧,看谁能第一个走到终点站,看谁能真正地大彻大悟,得到真正的大圆满、大自在、大解脱、大智慧。

  要记住,世间法的这个理,它是有它的道理,究竟圆满的解脱道的理,它有它的道理,有时候能融会起来,有时候它之间还是有些差异有些矛盾的。比如说吧,你们关心师父会说,师父你要少说话,保护好身体,将来好更好地说法。这个理对不对?对!但是你再仔细地分析一下,如果我还有保护我身体、保护我的这个心,那我所讲的都是有我的、都是为了我的,那我怎么能讲出来救度众生、让你们大彻大悟的这样的道理呢?那我所讲出来都是为了我有我的,就算讲出来的也都是废话。我如果还有我我我,那你们要我这个师父有什么用呢?我把我自己保护得很好很健康,那还是为了保护我呀。 但是按世间法,那作弟子的爱护师父、孝敬师父、关心师父也没有什么错呀?所以这些都要明白。

  就像你们在家居士,你不把家庭搞好、关系搞好,那家里不开心哪。首先佛法要慈悲的,你首先要对你的家亲眷属要慈悲,要让他们开心高兴,如果你做出来的事情让他们家亲眷属都不高兴、都不满意,怎么证明你的慈悲、你的善良呢?这是一个道理。那反过来再说,如果你让你家里都高兴了,你就忽略了众生,你保护了你的家庭、保护了你的家亲眷属,你保护不了万类的众生啊!因为你的心总会抓住你的家亲眷属那一段,就忽略了万类的众生啊,那你的家亲眷属高兴了,万类众生不高兴啊。所以总而言之,有些道理呢看站在哪一方讲。有些道理听起来很好听,其实它和解脱道是十万八千里;有些道理听起来确实难接受,它确实越体会越究竟、越圆满、越透彻、越真实,你们要在这一点下功夫。

  那些方便的道理还不能说没有,因为我们在人世间,人世间的这些方便的道理还是要有的,不可能说一点都没有,知道吧?但是你心中要知道,方便的道理、世间法的道理它是不究竟的。作为人家世间人世间法的道理也是有道理的、也是对的,你没有必要和人家去争,没有必要反驳人家的道理,没有必要和人家的道理去斗争、去对峙。你心中明白他的理也是对的,只是不究竟,明白这一点最重要。人家没有想修无上的解脱道,人家按照人天道的道理有什么错吗?你是修解脱道的,你听了他的道理,只是点头认可随喜,但是你不会按照他的道理去做,因为你走的是解脱道。这就是人天道和解脱道的道理有分歧的地方,在你心中要明白,但是你不能反对人家人天道的道理,明白了吗?人家没有想究竟,你想让人家讲究竟的道理,那是不可以的。那人家有方便的道理,人家也有人家的道理呀,人家按人家的道理去面对人生有错吗?所以为什么说作为一个真正发了大心菩提心的菩萨,他能包容一切、他能理解一切、他能原谅一切,因为他的心量广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再聪明的小婴儿也没有办法体会妈妈的心,再笨的一个妈妈也能体会那个婴儿的心,她会爱护自己的孩子,你明白吗?大智慧、大心量、大胸怀、大慈悲、大愿力的菩萨,能包容小心眼儿、小聪明、小伶利。大的能包容小的,小的他没有办法包容大的。所以为什么我们每一个菩萨,要发无上的大菩提心,要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们明白这个道理了吗?因为只有你的心量广大了、愿力大了、智慧大了,你才能包容一切。你的小智慧、小心眼、小圈儿圈、小弯弯、小勾勾、小套套,你只是在你自我的那个小范围转,你跳不出来呀,你怎么转都是你的我我我呀。你必须要跳出来你那个我我我的小圈圈,进入到整个的一真法界、整个的宇宙法界,你才能包容一切,都能包容,明白了吗?

  有些道理呀只管明白,不能计较。比如有一个人他讲了很多的事情,另外一个人就告诉他说你太着相了,这个人就说了,正因为我着相我才要学佛呀,那我不着相了,我没有我我我了,我一切都不执着了,我就清净自在解脱了,我还有需要学佛吗?这个理对不对呢?对呀!那再往下都是他的对,那还再说什么呢?永远解不开他的心结,他认为是对的。有人说,你要想解脱就要放下,他说,我放不下呀,我要能放下我不就得大自在了?可是,你放不下你怎么能明白呢?你怎么能大彻大悟呢?所以菩萨们明白,好多人生是矛盾的,每一个人都想按照自我的意思、我行我素。所以你要知道,真正的佛法不是你的自我所想的那样的。你真正地走过来以后你才知道,哦,原来佛法不是我原来想的那样的,原来是这样的。是哪样的呢?是你经过了实践体验,彻底放下了身心、彻底化空了我我我而体会过来,原来是没有我我我的。你有我我我呢?总认为按照你的我的意思想象佛法是个什么样子的,那都是你自己臆想的、妄想的、幻想的,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子。就是这么平平常常,没有我我我的当下就是真正的佛法。

  这个话说到这个地方,有我的人会说了,谁没有我我我呀?没有我我我就没有必要学佛了。你说我有我我我,对呀,我是有我我我,我才要学佛呀,我才要放下呀,我才要发菩提心哪,我没有我我我了,我连个佛都不执着了,我还有什么可执着的?那别人只能说,你对你对,你都对,还有什么话可讲吗?所以就连这个最究竟圆满的理都不能执着,执着这个理那你都是对的,没有谁能给你再说什么,那你都是对的喽!你说我有烦恼,我当然有烦恼,我要没有烦恼,我还学佛干什么?对呀,你的烦恼也是对的。你说我有执着,那我当然有执着,我没有执着,我就不用再学佛了啊!那你也是对的。你说我放不下,我能放得下我就不用再拜师父了,你也是对的,那你认为你都是对的,别人还能说什么呢?别人要说你不对,你能接受吗?你认为你是对的。

  所以为什么说修行的过程要知错改错!你认为你都是对的、你认为你都是正确的,别人谁也不敢说什么,别人说了你也不服气、也不接受。你认为你们说你们的,你们嫌弃我,说我这不对那不对,我承认我是不对,那我要都对了还要你干什么?我要都大彻大悟见性成佛了,那我还要学佛干什么?你的理对呀,那你都是对的、都是正确的喽。你放不下也是对的,你自私自利也是对的,你情爱名利也是对的,你一切的烦恼执着傲慢都是对的,谁敢说你的错呀?谁敢说你的错,你就会说,之所以我有错我才修行呢,我没有错了我还修行吗?你又是对的,总起来说你怎么说都是对的,谁能把你这个对的人怎么样呢?谁能把你这个对的人说服过来呢?因为你都是对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修行要在这矛盾当中,尤其是有些话是听起来是矛盾的,超越这个矛盾。放下,要都能放下那就不要修行了,这个理对不对?对呀!正因为放不下、舍不得才有牵挂、才有烦恼,那要都能放下、都能舍得了,那就没有牵挂、没有烦恼了,这是矛盾的。人人虽有佛性,要都能做到那不都是佛了吗?正因为不是佛,才要学佛、念佛、求佛,才要见性成佛呀,这个也是对的呀!可是你放不下这些执着,那怎么样的才能大彻大悟见性成佛呀?看谁能把这些理翻来覆去地思维透彻,看谁能把这些矛盾的东西从你的智慧心中融化成和合,圆融在一起。好像这些问题都是矛盾的,其实在矛盾当中求得它的和谐,这就需要一个高度的智慧。

  比如说有一个傲慢的人,他自以为是,他认为都是对的,他要向你求法,你给他讲什么呢?你讲什么他都不接受,因为他是对的。他所谓的向你求法是假的,他是想在你面前炫耀卖弄,那你敢教育他什么呢?你说他什么他都不接受。对待这样的傲慢的人,他没有诚敬心、没有想超越的心,但是他满肚子的都是佛法、满肚子的都是道理,都是对的、都是正确的,你拿他怎么办?你想帮助他,他不会接受你的;你不帮助他,明明你看到了他有问题、有毛病、有习气、有业障,但是你不能说。第一,你说了他不接受;第二,你说了会伤害他,本来你想帮他了,结果你把他伤害了。他认为他都是对的、他都是正确的,他表面上向你请教,他实质上是向你来挑战的、是到你面前来发泄的,你敢说他吗?你说他一个错字,他就能给你闹翻天,他也不接受。你顺着他不对,你违背了他的意思也不对;你说也不对,你不说更不对。面对这样傲慢的人,你应该怎么办呢?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对待低下诚敬的好办,对待傲慢的人你怎么办?你说说!

  (摘自真有护法群2021年6月2日仁德上人语音开示,推荐收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