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师的读后感大全
《机器人大师》是一本由[波兰]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5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机器人大师》读后感(一):想象力的盛宴
莱姆的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不无聊,每一个故事都充满新奇,甚至在结尾时意犹未尽。他在作品中的一些设定放到现在也是毫不过时的,总是让人惊叹于他蓬勃的想象力。读他的作品有时候会觉得,人和非人的界限只是结构上的不同,并非情感上的鸿沟。译者的翻译水平很不错,能看出是读透了作品的,语言也得体,是西式译文,但没有很重的翻译腔,流畅不拗口。
《机器人大师》读后感(二):有趣的背后尽是思考
如果说所谓“科学”的预言或是科幻片等等所带来的是对当下的把控,那么什么又能把控未来或控制人的脑和心呢?
去年又有人把爱因斯坦的预言搬出来,2060年人类将灭绝,是的,离不开的是瘟疫与战争。这与20年至今发生的一切都有些契合,新 冠和政治格局。而这样科幻的预言对于人类当下的选择又有怎样的影响。我想这是科幻类型的作品对于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警示。
我们无法控制的太多,而却又想要控制更多,不断的工具、技术、机器、在不断改进,《机器人大师》中的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却在离经叛道中做了很多奇怪的机器人,它们的功能很偏离人类的主要需求而是更多的创新与鲜活甚至是荒诞与危险,在天马行空中有无限的可能。那么要如何控制人类思维意外的脱离逻辑的机器人呢,答案是不能或只能破坏,这背离了我们的初衷,却也带来开启了新奇与思考。
莱姆一直以来都是以科幻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其中的有深刻映射与启示,他涉猎广泛,包括医学、哲学、天文、物理等专业领域的学科,这在他的小说中都有所体现,他对于科学技术是热衷的,却并不因此迷信,他用幽默睿智的笔触理性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失控的机器和不可能实现的功能都在一些作品中显得很虚无,在极度个性化的专业领域里显得极具冲击,我们不用过度解读,也无须深究技术,我们只需感受莱姆的精神。
这有别于其他科幻作品的理论基础,而更多的回归人性和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个主题是与时俱进的,它从不缺席在任何时代,在莱姆的年代遭遇人类最大规模战争,它所带来对于世界观的建立是意义非凡的,我们在前进的科学技术中行进的十分残忍与悲哀,却又在其中收获人类智慧结晶带来的福利,无法想象在这种悖论中存活要通往何处,这与时空之旅和崩坏的机器中都有所映射。
小说的创作是失去创造自由的一种形式。……于是,书评是更加欠高尚的奴役。 我在莱姆的这句话中看到一些哀伤,而更多的是洒脱。那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仇视与抨击,而对我来看是更具有指导意义的人生方向和自由意志,它并不以任何形式和任何机器来代替,它是无形的,随心所欲的,是无限可能的。
莱姆的书是要看一看的,他给你很多有趣的想法,就在当下。
《机器人大师》读后感(三):赛博大师笔下的机器人大师历险记
最开始听说莱姆是因为《索拉里斯星》,老早放在了想读清单里,却一直没有安排上。当看到《机器人大师》上架之后,就趁热打铁看起来。
这本书真是让我小看了莱姆!我怀疑,他是不是有一颗赛博大脑。
这是一本中短篇合集,但主人公都是两位机器人大师——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他们有时候一起冒险,有时候也会为了证明谁是更好的机器人大师吵架,尽管他们也会犯错,但是永远对世界充满爱和热情。
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这两位机器人大师之间碰出的火花,既令人捧腹,又给人以思考。你以为它是科幻,但它也是寓言;以为它是冒险,却也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前瞻;以为它只是讲述一些故事,但却发现哲学可以用这样有趣的方式讲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看哲学头疼了)……
这本书里我喜欢的东西特别多,就单说一下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关于幸福的《幸存机》。
特鲁勒希望创造一个永远幸福的宇宙,但却只得到了一个又一个鸡飞狗跳的宇宙。整个过程他受够了相对冷静的克拉帕乌丘斯的嘲讽,但仍为了梦想中的小宇宙不停尝试,最后还叫醒了过世已久的导师,真的是耿直得可爱。
不过这个故事里最值得思考的是智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仿佛随着智慧的增长,人/机器人就会更难获得幸福,因为他们会开始质疑现有的生活,而去打破现有的平衡去追求更高的理想。而如果一个人/机器人相对容易满足,便也容易获得幸福,但是这样的人/机器人更容易走向平庸……
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增长更多智慧好还是享受更多幸福好呢?
这个平衡似乎特别微妙,就像毕业之后选择留一线还是回家乡这类问题一样。我个人的看法是,永远不会有最好的选择,只会有更适合自己的。
机器人大师们的故事充满了幽默与讽刺,如果你懂得其中故事的背景,这些故事会更有意思(比如我就不知道疯莱特林的梗)。
从语言上来说,莱姆用了大量的形近词和谐音梗,我想如果以波兰语阅读,会有更大的乐趣。好在这本书的译者挺不错,尽可能给我们保留了一些这样的乐趣,像我这样对波兰文化并不了解围观群众,也能学到很多有意思的文化习俗。
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是机器人大师,他们什么都能造;而莱姆,是一位赛博大师,他什么都能写!
《机器人大师》读后感(四):太!有!趣!了!
封面很优秀
这版《机器人大师》的颜值很高,金色与黑色的封面首先带来浓重的科幻金属气息。而达尼埃尔.姆鲁滋的插画更是吸引眼球,不仅在封面上,在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后面都能见到大师极具想象力的精美插画作品。而且书的装帧跟纸质也还不错,可以说是很良心出品的一版了。
插画也很精彩
至于小说的内容更是精彩有趣。莱姆创造出了一个天马行空般的科幻世界,并安排了特鲁勒与克拉帕乌丘斯两位能建造各种伟大机器的机器建造大师作为主人公。两位大师既是好朋友有是竞争对手,互相帮助又互怼互损,总是能擦碰出绝妙的火花。通过他们一次次不可思议的机器制造与惊险刺激的外星历险,我们将伴随欢笑与惊叹,乘坐作者伟大的想象力飞船完成异世界的冒险。
书里具有各种神奇功能的机器着实有意思:能制造一切以字母n开头的物品的机器造出了“虚无”,模拟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后的电子诗人写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诗歌,变成警察掳走国王的怪兽……我不仅惊叹于作者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更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学识渊博。书中大量的机械理论跟物理学、数学知识的引用随处可见,即便是以“电子诗人”的身份写出来的诗歌也很出色。作者通过他极为娴熟的语言组织能力,把机器制造讲得一看就高深莫测,却又不需要读者深入理解,让每个人都赞叹大师的伟大,满足了大家对科幻这一主题的想象。
好喜欢这首诗
最有趣的莫过于作者对人物的安排。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这两个好朋友一个鲁直,一个精明,总是想要超过对方,成为最伟大的机器建造大师。他们的明争暗斗总是闹出许许多多的笑话,让人捧腹。此外他们的每次冒险也总是遇上奇奇怪怪的人,有狂妄自大的国王,也有虚伪丑陋的大臣,书里的每个人都个性鲜明而又真实。作者通过对书中人物的刻画,暗地里讽刺着现实中相似的人物,那种阴阳怪气式的描写和人物糟糕的结局让人看了直呼过瘾。每一篇故事都像是寓言一样,让人在欢笑中叹息,深刻地揭露着现实。
如果可以的话,我很希望这本书能改编成动画,这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有足够的空间发挥想象,同时让人有所思考。
《机器人大师》读后感(五):莱姆用他那究极的想象力和难以置信的前瞻性构建了这些故事
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有多疯狂,有那么多的出人意料随时发生,这是充满想象力和创新力的世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毕竟,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创新思维的,越是离奇古怪的想法,越是匪夷所思的策划,越能够引起世人关注,并琢磨、反省。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是一个纷纷扰扰的世界,由近及远,从地球延伸出去,那无穷尽的宇宙空间,承载了多少的想象力呢?
在看由波兰著名作家、未来学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创作的《机器人大师》的时候,脑海中不时想起美国著名的科幻情景喜剧动画《瑞克和莫蒂》,尤其是书中的主人公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两个人简直可以说是创世纪的搭档,他们被称为机器人大师,是著名的发明家,互相竞争,互相讽刺,互相整蛊。他们非常有能力,通过异常的想象力和科学制造能力,他们会创造出各种各样功能的机器人。同时,他们的性格又非常的执拗、偏激,小气,有的发明竟然是创造出来调侃对方的,真的是相当洒脱、不以为然的作风啊!
《机器人大师》创作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二战后的秩序进入一种快速重整、各方抱团、全面对抗的阶段。莱姆生活的波兰在二战中被摧毁,战后成立波兰共和国,并在1949年10月7日,波兰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夹在各方势力下生存的波兰令莱姆有一种向往,他的一生涉猎甚广,人工智能、控制论、宇宙学、基因工程、博弈论、社会学和进化论,探讨事物的本质,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而是放开式的畅想。
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作为伟大的机器人大师,他们创造各类机器,并赋予相应的意义,虽然有时候并不尽如人意,但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主见。他们维护人类以及宇宙的和平,并不惜为之努力。在他们的这些故事和发明中,充满了各种警示和讽刺意味,对这个世界,对这个时代,都是如此。虽然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但同样对当今的世界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作用,甚至是对过去的一种反思和强调。
《机器人大师》共计包含20个中短篇的故事,同时收录波兰艺术家达尼埃尔·姆鲁兹绘制的25幅精美的插画。莱姆用他那究极的想象力和难以置信的前瞻性构建了这些故事,即使身处二十一世纪的人们看到也仍然被吸引其中。这些具有寓言和预言以及超脱想象力的创作,在引起人们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引出了深深的思考。
很多故事简单、直接,具有讽刺意味,莱姆就是要通过这些简单的故事警示人们,他想要做的,《机器人大师》全都做到了。
《机器人大师》读后感(六):莱姆的机器人世界
莱姆的《机器人大师》真的是一部非常难以被定性的作品,是科幻作品?抑或是寓言?莱姆本人也说过并不希望自己被定义为科幻作家,也不希望给自己的作品定性。毕竟这位作者是智商180的人,可能主要是因为地球以内的事情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写的价值了!?
莱姆写于1974年的这部作品是中短篇集,一共包含了十几个故事,并且还配有莱姆亲自绘制的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插画。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机器人大师特鲁勒和同样是机器人发明者的他的朋友克拉帕乌丘斯。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既是携手合作的伙伴又是互相攀比互相拆台的宿敌。特鲁勒的性格比较张扬、莽撞一些,而克拉帕乌丘斯则相对沉稳和内向。在这些故事中,特鲁勒研发了很多机器,比如能制造所有名字以“n”开头的东西的机器、八层智能机器、实现愿望的机器、电子诗人机器等。这两位欢喜冤家有时利用各自发明的机器人互相PK,有时一起去其他星球旅行。这些故事里充满着幻想,带有些荒诞色彩,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哲思,能给人带来思考。
比如在第一个故事《如何拯救世界》中,特鲁勒发明了一个能够制造出所有以字母“n”开头的东西的机器,当然这个是以波兰语为准的。然后这台机器非常顺利地制造出了天空、科学、反物质等。克拉帕乌丘斯对此非常嫉妒,他让机器制造“虚无”。机器静止了一会儿,就在克拉帕乌丘斯嘲笑它制造不出来“虚无”的时候,机器说是想让他们好好欣赏一下这世界,因为过一会儿很多美好的东西都要消失了。果不其然,许多东西都一下子不存在了。莱姆写道:“直到今天,我们所拥有的还是这样一个充斥着虚无的千疮百孔的世界,……后来也没有人能够做出可以制造一切以其他字母开头的东西的机器。……所以我们恐怕再也见不到……那些世间最完美的存在了吧?”这个故事寓言感非常强烈。他将我们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归咎于一个荒诞的故事,非常有超然之感。
此外莱姆的很多故事中都充满着讽刺意味,比如《第一次远行(A):特鲁勒的电子诗人》中特鲁勒不再满足于制造单纯的机械机器人,他给一个机器人编写了一套写诗程序,从而造就了一位电子诗人。特鲁勒先是制造了一台模拟混沌的机器,将地球从诞生到当前的历史全部输入到机器程序中,然后又加上了逻辑回路、情感网格和语义回路。这位电子诗人从儿歌开始尝试,最后做出来的诗无人能及,让全世界的诗人都黯然失色,甚至有诗人为此而自杀!特鲁勒受到诗人们的强烈谴责,而且电子诗人作诗的高涨热情带来的高昂电费让他也吃不消。最终他将电子诗人大卸八块后放逐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行星上。诗人的脆弱神经和多愁善感都跃然纸上!
莱姆的插图充满了童趣和金属感,各类机器人让人忍俊不禁又引起读者的幻想和思考。也有人说《机器人大师》这部作品在思想探索上超越了《1984》。读完之后你就会知道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机器人大师》读后感(七):瑰丽的幻想铸就科幻,来追求现实中的理想道德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是波兰著名科幻文学作家、哲学家。他曾获得波兰文化与民族遗产部颁发的艺术荣誉勋章和波兰国家最高奖励“白鹰勋章”。一颗绕日小行星和波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由此可见,斯塔尼斯瓦夫·莱姆在世界科幻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大师。他大部分的作品都写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这部《机器人大师》写于1965年,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所以在这部作品中,你能很明显地感受到隶属于那个年代独有的思想。
《机器人大师》原名应该是《赛博利亚特》,主要描写了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两位机器人发明大师的奇幻经历。两位主人公在整个宇宙星球间制造有各种奇怪功能的机器人。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却也经常互相抬杠,互相捉弄,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就让我对斯塔尼斯瓦夫·莱姆深深地倾倒。文中,特鲁勒发明了一个“能制作出一切以字母n开头的物体”的机器人。特鲁勒洋洋得意地请克拉帕乌丘斯来欣赏,没想到克拉帕乌丘斯十分不服气,刁钻地提了很多古怪的东西让机器人来制造。比如说制造“零”。
作者是这样形容“零”的:
虽然我完全没看懂作者在说什么,但是不妨碍我马上觉得斯塔尼斯瓦夫·莱姆是一位哲学大师。哲学可以说是一切学科的升华,科学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斯塔尼斯瓦夫·莱姆的小说中,哲学和科学完美地进行了融合,加上东欧独特的讽刺口吻,使得这部《机器人大师》极具深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有在读俄罗斯作家布尔加科夫的错觉。两人都喜欢用荒诞搞笑情节来讽刺现实的手法简直如出一辙。
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两位机器人大师虽然天才非凡,却也有普通人的缺点,爱钱,怕死,畏惧权势。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用这样的角色代表我们大多数人。用瑰丽的太空幻想来衬托人们心灵深处的弱点和自私。对于当时社会中某些丑恶的现实予以讽刺和揭露。所以我们读到的故事是一种荒诞的,不可思议的未来。这种带有社会批判性质的科幻小说本质上其实更接近于“魔幻现实主义”,或者我们称它为“科幻现实主义”。
两位机器人大师在小说中常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这种境地很容易看出来是映射的现实问题。比如,无论怎么做都难以满足的国王,最后靠警察才解决了问题。
只抢夺知识的海盗,最终被海量的信息纸带拖入深渊。虽然书籍成书于几十年前,这几十年中科技飞速的发展,但是科技带来的海量信息正在试图裹挟每一个人。不得不说,就这一点,斯塔尼斯瓦夫·莱姆是具有前瞻性的。
这本《机器人大师》当之无愧是科幻界的佳作,科幻海洋中的一颗闪耀明珠。其中深刻的哲学思想与科幻的瑰丽想象相结合,真实的现实与虚幻的荒诞交织,成就了这样一本令人倾倒的作品。
最后夸一夸这本书的设计与装帧,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中配了很多线描黑白风格的机器人插画,非常贴合原著的风格。设计师用金色的特殊纸为上下两本做了一个封套,看上去非常的有质感。黑色和金色的配色华贵又理性,让整套书看上去特别值得收藏。加上这套书是难得的波兰语直译作品,翻译也比较流畅,确实是一套值得收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