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了一种名叫王者荣耀的“毒”
假期回家,弟弟在我家玩,悄悄地走到我跟前说:“姐姐,我想玩会儿王者,你给我玩一把吧!”
看着他撒娇卖萌的样子就心软了,想着给他玩会儿。
突然间,一个犀利地眼神儿向我抛来,“再敢给他玩游戏,我就连你的手机一起收了。”
我赶紧让他别玩游戏,把手机收了起来。
弟弟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像是要哭出来。
“我爸爸在家就是吃饭、睡觉、打游戏。他都已经打到星耀了,也没人阻止他玩游戏,我就玩一小会儿你们就一直管着我,这是典型的‘双标’。为什么大人可以玩,就是不允许小孩子玩?”
听着他有理有据的陈述,我觉得又搞笑又惊讶。原来哥哥在家一直玩游戏,所以弟弟才会深受影响。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王者荣耀也发布禁止未满12周岁的用户充值,并对青少年玩游戏作出了明确规定。
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愈加普遍,网络游戏不仅对未成年人造成影响,对成年人的伤害也不可估量。王者荣耀的出现无疑是精神鸦片,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更有未成年人胡乱模仿行为,给家人造成伤害。
2018年6月,一个名叫王者荣耀的游戏火了,朋友圈刷屏最多的就是XX获得三杀,战绩优越。
身边的朋友一直跟我说:“快,我带你开黑。”
我当时很疑惑什么是开黑,什么游戏这么大的魔力以致于周围的人都在谈论它。
我不以为意,可后来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玩这个游戏,饭后谈资都是王者,并调侃我说年轻人没有不会王者的。为了跟他们有共同话题,于是我也加入了游戏大军当中。
通过微信登录后才发现,我的微信好友好多都在其中,更有甚者段位在星耀和王者。不玩的时候没发现,原来这么多好友无时无刻都在节省时间玩游戏。
午休时刻,还不断有好友邀请我玩游戏。晚饭过后,数位好友在线排位上星,聊天的话题是你知道最近XX英雄又上新皮肤了,我昨天上了几颗星,掉了几颗星,遇到的队友好坑啊……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这款游戏有多么大的魔力,在几次和朋友开黑后才体会到这款游戏巨大的魅力。它通过微信、QQ将日常好友连接在一起,游戏简单易操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将大家置于一个平台,凭借游戏的可操作性让大家放松,在游戏中只有共同的敌人,目标是推塔,这种强大的参与互动给了用户完美体验,它逐渐彰显了网络游戏的巨大魅力。
可这种强大吸引力背后的是无数人因游戏而沉迷,深受其害的便是未成年人。从几岁到十几岁,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这个游戏贯穿了大部分年轻群体,无数人一起参与到这场游戏的狂欢盛宴当中,乐此不疲。
青少年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电竞选手,游戏主播,许多未成年人偷偷拿父母的钱给自己爱好的主播打赏,动辄上万。这种乱象背后不仅展现了我们的家庭没有好好的去引导未成年人,还展现了放任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无疑对他们的未来会造成巨大伤害。
游戏成瘾随处可见,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觉得自己的自控力应该处于及格线上,刚开始接触游戏的时候浑然不知,几次三番下来,我开始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游戏上。我不再把多余的时间用来看书、写字、思考,只想把那一点点空闲时间挤出来娱乐,和好友一起开黑。
在不知不觉里,我意识到自己开始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游戏段位上分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只管自己high起来爽。我表面上说自己是为了放松,可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除了游戏其他事情好像都没干,专注力在长时间持续玩游戏才管用,对其他事情都没法保持高度的专注。
我开始放下游戏,意识到这种游戏实质上是对精神的一种麻痹,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很难抵抗它的诱惑,更何况是未成年人呢?
在游戏禁令发布的当前,我觉得游戏不仅要限制未成年人,更多的是那些孩子身边的家长,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陪伴和引导孩子上,他们才是未来的希望,如果今天我们放任其随波逐流,深深地陷入“王者农药”的毒无法自拔,就会毁于一旦。
所以说:适时的引导和良好的自制力才是抵御巨大诱惑的终极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