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用”,有“心”的老师
今天听了王教授的讲座,感受很深刻。这节课主要讲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是天底下最普通却最神圣的职业。从古至今,赞美老师的话不计其数。我们不能因这些赞美迷失了方向,而是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真正“有用”并且“有心”的老师。那应该如何做到“有用”,“有心”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我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回首往昔,每个人总能找到一个或几个对自己深有影响、为自己传道授业解答人生困惑的导师。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答疑难的人。师德高尚,源远流长。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者必须依法执教,以德育人,爱岗敬业,尽心竭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
身教重于言传,与其滔滔不绝讲些道理,不如用实际行动感染孩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举止文明、公正无私、品德优秀的老师,他本身就是活的教材。当孩子面对这样的教师时,他们的言行必然会有所收敛,他们首先是在老师的面前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再次是在离开老师的时候也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则是将这种约束转化成为内在习惯。作为老师,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同时要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培养出有爱的孩子。
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有人说:要想给孩子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教师的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了,现在教师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走向一条河,甚至一条江。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教师应更新观念,潜心研究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反思,博采众长,虚心学习。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不忘初心,坚守初心。做一个“有用”“有心”的老师,做一个幸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