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学巨人(全七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科学巨人(全七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9-29 00:54: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科学巨人(全七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科学巨人(全七册)》是一本由[美] 凯瑟琳·克鲁尔 著 / [美] 鲍里斯·库利科夫 绘著作,浦睿文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9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巨人(全七册)》读后感(一):“熊孩子”也有出息

  人的成长,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看上去平庸、木讷的孩子,或者爱捣蛋的“坏小孩”,长大了却有出息,这种故事在科学界尤其多。

  爱因斯坦不是“好孩子”,据说他脾气很大,总爱朝人扔东西,把家庭教师都气走了。牛顿的学习一度落于人后,学校报告说他“注意力涣散”、“懒惰”。达尔文把校长惹得很生气,当着全校的面,骂达尔文是在浪费他的时间。居里夫人小时候很顽皮,她每天往亲戚的牛奶里掺水,看他什么时候注意到,还把别人的房间弄得很乱,在角落里放上很多大头钉。

  不能放任“熊孩子”。怎样好好指导他们?很多“坏小孩”其实都是自我意识强烈、热爱自由、好奇心旺盛的正常儿童,“出格”往往是童真的表现,反抗那些试图箍制他们的“规矩”。我们的教育应该容许一些“破坏分子”的存在,而不是一味地把所有的孩子都模式化。

  阅读《科学巨人(全七册)》,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牛顿、居里夫人、达·芬奇、达尔文、富兰克林,好像小时候都不怎么“正常”。我们的“儿童”观念,是有历史的局限性的。因为私生子的身份,达·芬奇无法在意大利任何一所著名的大学学习,没人期待这个孩子取得什么伟大的成就,达·芬奇还是个左撇子,在那个时代,左撇子被认为是邪恶的。

  这七个孩子身上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的自学能力都非常强。达·芬奇一生都靠自学;弗洛伊德从小坚持将梦记录在笔记本中,一直想要搞懂这些梦意味着什么;牛顿对奇怪发明和机械操作充满兴趣;达尔文活力满满,热情高涨,是一个喜欢收集昆虫的少年;爱因斯坦从四五岁就对科学感兴趣了,对大人们的回答,他总是感觉不满意;学习是让玛丽上瘾的事情,她的恶作剧总是带着科学实验般的精准;富兰克林,是公认的“自学成才的发明家”。

  我们应该庆幸,他们的生命能量从来没有被有效遏制,甚至因为外部的压制而迸发出更大的能量。这个世界流行的社会法则,强调秩序和人的谨顺,它保障了社会的安全和有序发展,可是,长此以往,社会也会变得停滞、麻木,失去活力。我们应该庆幸,有一些“熊孩子”毕生保存了他们无畏的勇气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他们引领雷电下了天空,他们洞穿生物进化的秘密,他们定义了我们看待自身的方式,他们以伟大的牺牲践行科学的信仰。

  《科学巨人》是童书,但绝不只是童书。这套科学家传记斩获了美国图书馆协会荣誉图书奖、波士顿号角书奖等各大好书奖项,作者名叫凯瑟琳·克鲁尔,她为青少年撰写的人物传记广受欢迎。作品的笔致优美柔和,发乎内心的温柔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

  这不是一套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励志图书,它在召唤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它是一套以叙事为主的作品,插图不多,大一点的孩子大约能读懂,小不点儿们可能不喜欢这么多字的童书。较好的方式,是家长陪着孩子,或者家长看了,讲给孩子听。大人们也是要学习的。大人们要意识到,孩子不是“白板”,可以任意涂抹。大人们需要改变很多刻板的印象。

  七位伟人都不是完人,没有谁是完美的。他们不是道德标兵,有时私生活违背社会规范,或许在专业上有一些“黑点”。达·芬奇嫉妒米开朗琪罗的才华,牛顿身上笼罩着“剽窃”疑云,富兰克林是个种族歧视的奴隶主。不能因为他们做出的丰功伟绩就把他们捧上神坛,也不能因为他们有缺点,就一概否认,甚至侮辱谩骂。

  在这些科学巨人身上,我看到的不只是他们的成就,还看到他们作为人的存在,作为人的复杂性。

  《科学巨人(全七册)》读后感(二):画蒙娜丽莎的达·芬奇竟是科学家?“科学巨人”的秘密都在这里了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科学巨人们都是怎样的形象?严肃刻板?一丝不苟?在实验室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实验?或者在纸上一次又一次地写下公式?

  诚然,这些是科学家们必不可少的一些特质,对待科学严肃认真,对待知识积极求索。但这只是他们生活和性格的其中一面,在探索与求知的科学之路上,科学家们经历过许多艰辛,但也不乏很多颇具趣味性的尝试,他们坚韧让我们感动,他们的成就让我们震撼,他们的智慧让我们钦佩,他们的“苦中作乐”又何尝不是一种力量呢。

  对于成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正处于性格和品质的培养、定性时期的青少年而言,“站上巨人的肩膀,眺望未知的世界”就更显得尤为重要,正如这套讲述科学家生平的传记丛书《科学巨人》的明明初衷,它是源自牛顿的一句谦逊的话,“如果我有什么成就,那只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阅读,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一套好书的价值就在于此,这或许成为他们奋斗路上的指路明灯,或许成为他们形成坚毅品质的强大力量,或许会成为引发他们好奇心、求知欲的“伯乐”,即便这些科学巨人的故事对他们而言仍然只是“故事”而已,那么作为故事来拓宽阅读面、知识面,也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助力。

  《科学巨人》就是立足于这样一种积极的出发点,全套丛书一共分为七册,通过对达芬奇、弗洛伊德、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达尔文、富兰克林这七位科学巨人生平故事的生动描摹,让小读者们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感受这些科学家们的伟大之处,从而深谙科学成果的得来不易,也是对于严谨、坚毅的美好品质的一种培养,激发孩子对科学知识探索求知的兴趣。

  对于孩子而言,即便是故事也要分“好玩”与“不好玩”,“好玩”的故事语言诙谐幽默,情节生动有趣,同时对于他们而言 ,要通俗易懂,才会被孩子更好地接受、然后消化吸收,在《科学巨人》这套丛书当中,科学家们的传记通非常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既立足于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历史,又不乏专业性和趣味性,其中有些内容连大人们读起来都不禁大呼“意想不到”,原来,那些被“圈进”我们刻板印象中的科学家们,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竟然还曾经历过这么精彩的故事!

  以达·芬奇来说,他有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身份——画家,孩子们一提达·芬奇:哦,就是那个“画鸡蛋”的小孩嘛!大人们一提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绝就一个字!

  你可知,其实达·芬奇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且“出圈”的身份?事实上,达·芬奇不仅是一位天赋极高又很努力的画家,更是一位科学家。达·芬奇这一分册的标题就是《飞向宇宙的全能天才》,正应了他曾经说的那句名言——“画家必须努力成为全才”。

  而他也确实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这句话,在达·芬奇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强烈地吸引着他,这个世界充满着那么多的未知等待他去发现,尤其在那样一个物质、科技和精神都相对匮乏的时期,探索未知是一件多么艰难但有意义的举动。

  达·芬奇用自己可以想到的一切办法,可以做到的一切事情去寻找自己渴求的答案,书中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被科学深深吸引着的达·芬奇,“他非常善于观察,就像他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人那样去观察”,这不仅需要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同时也传递出一种难能可贵的责任感。

  在好奇心与责任感这双重驱动力的作用下,达·芬奇发现并提出了很多科学问题,同时也留下了很多非常珍贵的笔记,他的很多想法和创意,即使放到现在社会当中,也是非常前卫且具有开创性的。

  同样,在弗洛伊德、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达尔文、富兰克林这六位科学家的身上,也同样存在着与我们通常印象中迥然不同的另外的闪光点,他们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道路上更多的可能性。

  想象力与好奇心是孩子珍贵的羽翼,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可能找到属于他的更多可能,以兼具兴趣性和科学性的真实故事来作为那把打开孩子探索之门的钥匙,既是对于知识面的一种拓展,也是在阅读能力上的一项提升。

  《科学巨人(全七册)》读后感(三):一起走进七位伟大科学家的世界

  以前提到偶像,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歌星、影星乃至如今的网红。2020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也刷新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形象,钟南山爷爷成为了孩子们心中最崇拜的人!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发表致辞时讲到:相信青年人会以很多科学家,包括这次的参会科学家为偶像,但是我们成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试想,如果没有那些科学伟人,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如果没有爱因斯坦,还会不会有“相对论”的出现。如果没有牛顿,那万有引力将会被谁发现吗?

  《科学巨人》是一套科学家传记的童书,里面包含了爱因斯坦、费罗伊德、牛顿、居里夫人、达·芬奇、达尔文和富兰克林七位伟大科学家的生平故事。

  作者凯瑟琳·克鲁尔是美国知名童书作家。她为青少年撰写的人物传记系列广受欢迎,尤其是这套《科学巨人》系列。这套融合了传记、社会历史和科学发明的科学启蒙书,被公认为一套专为青少年打造的杰出作品。书中插图由美国知名插画师鲍里斯·库利科夫所绘。

  稻盛和夫曾说:“我不太看好聪明人,因为聪明人喜欢自以为是,急功近利,事事都是喜欢找捷径,并缺少了踏实能力的精神”。那这些响当当的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的天资聪明,还是因为他们拥有着远大的抱负。

  世纪伟人,爱因斯坦:

  说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爱因斯坦,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了“天才”的代名词。你想象不到的是,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好孩子”,五岁时朝家庭教师扔椅子,朝妹妹扔东西,甚至被家里的女仆私底下叫”笨瓜“,高中提前退学。

  经过不懈地努力,最终爱因斯坦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被列为20世纪人类科学家之首。他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关于成就,上述提到的相对论只是其中一项而已。

  现代科学之父,牛顿:

  你会相信一个在感情上深深受伤,拥有着孤独的、遭遗弃的童年生活的孩子可以成为科学家吗?牛顿从童年开始,大部分时间就都在沉默和孤寂中度过,但是,他一直在思考……

  提起牛顿,我们不由得想到那个掉在他头上的苹果,也是因为这个苹果,通过他的努力,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如果用一些词来形容牛顿,你会想到哪些?神秘、孤僻、偏执、爱记仇……对,牛顿还是个心胸狭隘爱记仇的人,与莱布尼兹进行了持续30年的“数学之战”,与英国首任皇家天文学家约翰·弗拉姆斯开展了长达20年的“星星之战”。他总是疑心重重,担心自己的成果会被泄露,又嫉妒和阻挠他人成果的出版。不过,不论牛顿有什么奇怪的习惯,人们都认为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更多。爱因斯坦称牛顿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

  飞向宇宙的全能天才,达·芬奇: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一名画家,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达·芬奇因为是个私生子,不能上著名大学学习,没人期待他能有所成就,他的一生完全靠自学。

  达芬奇曾写下:“画家必须努力成为全才”。真正了解达·芬奇后你会发现他在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哲学、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成就。所以,在达·芬奇的每一幅画中,无论是山水还是地质结构,都不会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曾受到种族歧视;唯一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生活中包括心碎的恋爱故事、死亡的威胁、劲爆的丑闻……

  你会发现这些伟大的科学家的一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七位科学伟人也同样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不足,但是他们都拥有着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歌星、影星也许有机会凭借自身的先天优势一夜成名,但在这些科学伟人的世界里,孩子一定可以遇见改变一生的力量。

  《科学巨人(全七册)》读后感(四):科学家绝妙的想法和发现都来自何处

  以往的学习经历曾告诉我们,当自己对一门学科或者一个知识点兴趣较大的时候,往往对其学习效率会比较高,学过之后印象也会比较深刻。而当你觉得所学的内容枯燥乏味甚至感到厌恶时,效果则反之。 现代社会,人的生活节奏变快,各方面压力与日俱增。这不仅仅体现在成人身上,连孩子们在学习阶段也被迫早早进入“内卷”模式。尽管多数人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但面对课业的负担、时间的紧密和升学的压力,有些家长或许仍会觉得,学生们阅读的书籍还是应该以教材为主,以教辅书为辅。但大家是否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提到牛顿总能想起那个砸到他脑袋上的苹果?学到万有引力,我们也总能将这个苹果与重力联系起来?这种关联对孩子们的学习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身为人父,我曾留意过与孩子相处时的一个趣事:每当在孩子面前做事,无意中发生失误时,总容易惹得孩子发笑甚至惹他学我“尴尬”的样子。孩子的笑声中充满着善意,那个时候他与我之间的关系要比起辅导他作业时密切得多。这也给我带来另一种思考,孩子对待他们觉得有趣的事物更容易亲近和接受。那么对于学习呢?是否我换一种辅导方式,会能让他从作业中找到乐趣呢?随着孩子对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是否又能从各类读物中,找到与学习相互促进的书籍呢?

  《科学巨人》是一套面向青少年的科学家传记丛书,它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记录了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牛顿、居里夫人、达·芬奇、达尔文、富兰克林等人的生平故事。这些响当当名字,每一个都是各领域顶尖的伟人,他们都改变着这个世界,给人类创造了难以估量的财富。

  科学是渐进发展的,没有人能够闭门造车,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从来都不是在一夕之间取得成功的。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是得益于前人所发现的成果。根据牛顿的观点,科学家们的发现不仅是需要花费数年辛苦工作,而且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的。那么,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达尔文是站在了哪些巨人的肩膀上呢?又是谁帮助居里夫人、达·芬奇、富兰克林看得更远呢?几个世纪以来,牛顿运动定律足以解释一切。牛顿其本人的发现又是受惠于谁呢?《科学巨人》就给你讲述了诸如此类的有趣的小知识。

  这套丛书轻松而富有乐趣,对青少年的课外知识是很好的补充,对提高对应学科、知识学习兴趣有较大的帮助,书中的内容我们成人读起来也能饶有趣味。从中我们能够很轻松了解这几位科学巨人所处的年代,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生活条件、生平趣事,他们身体上的病痛、生活上的困扰、生命中的插曲等内容,以及他们不断尝试解决问题的经历,他们为科学研究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世纪伟人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好孩子”,他脾气很大,五岁时就敢朝家庭教师扔椅子,家里的女仆甚至私底下叫他“笨瓜”,15岁时他就提前三年从高中退学了;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有“收集癖”,但他不余遗力收集的却是虫子,贝壳、鸟蛋、蝴蝶、鹅卵石、矿石以及其他小玩意儿;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而被歧视;现代科学之父牛顿学习上总是落于人后,在班里中经常排名垫底,曾在学校报告中被贴上“注意力焕然”和“懒惰”的标签,而且,男孩子们似乎也都嫌弃他;天才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小时候喜欢对他人玩恶作剧,曾经把一年的光阴彻底在胡闹中虚度过去;全能天才达·芬奇是个私生子,他一出生就是局外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科学家——富兰克林只上过两年学,12岁时就选择了当一名印刷学徒……

  这其中的许多标签如果贴在如今任何一个孩子的身上,相信他们的父母都会大伤脑筋,他身边的人或许不会觉得他会有太大的出息。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些事情竟然确确实实是发生在这些科学巨人的身上。

  从这些故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科学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们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经历过在实验中的失败,事业和情绪上的低落,身体健康上的困扰,心灵上的挫败感和来自他人的质疑。对于他们来说,科学是美的、是需要冒险的,他们享受于科学实验其中,而我们享受着他们带来的成果。他们都是天才,但他们更是勤奋的人,他们一生都被好奇心驱使,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他们或许沉默寡言,但他们坚毅不屈,在科研工作中有着优良品质、耐心,他们善于观察、勇敢无畏。

  求知是人的天性,这些科学巨人的成就和发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现代科学铺平了道路。如果一个孩子能对一个科学家的生平产生兴趣,相信在学到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时,会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渴望。这些科学家的视野和对待科学的热情或许能给孩子们有更好地启迪,引导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是把这些科学家身上好的品质融入自己今后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之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