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是什么感受
我个人一共参加过两次大学生挑战杯,目前第二次正在进行中,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的感受是什么?
参加“大挑”(挑战杯的简称,下文统一运用)的刺激程度绝对是小白或者“零基础”绝对无法想象的,“过山车”就是“小儿科”,密室逃脱就是“新手村”,“大挑”绝对是高难的通关BOSS。
首先,最令人头疼的是就是申报时间的提前。队长刚组织队员确定选题,分配好每个队员的任务。基本上队伍的讨论时间会在一周以上,毕竟还有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需要不断地修改。
正在我们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的时候,一个通知“甩了一大巴掌”。一般通知都是这样的,“下面有一则紧急通知,请注意查收……”,这样的表述都没有什么好事,都是通知参赛队伍提前上交申报书和有关材料的,这感觉是什么样子的?我个人认为这就像是已经确定预产期的孕妇被通知马上把孩子生出来。实在是太荒谬了,但是没法子。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硬着头皮上。
但是不得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因为队伍中有一群可靠的战友,一群完全可以并肩作战,可以放心把后背互相托付的优秀的人,我清楚记得当时过完深夜早上十一点就要提交申报书了,但是指导老师在半夜十一点钟才把指导意见发给我们队伍,迫于无奈之下,我们只能“熬最深的夜,敷最贵的面膜”。队长有条不絮地安排没一个队员的的任务,同时每个队员都将指示贯彻到底,我们知道凌晨三点才大致完成修改,然而队长为了减少申报书的错误,自己一个人还在查漏补缺直到凌晨五点,凌晨三点过后,备战群一直是他的信息。
出现“凌空七百二十度旋转”的大转变的是干部在早上八点的时候,干部通知提交时间延长一天,我们当时五味杂陈,有些队员直接开骂“xx正尿性”,同时有些理性的队员表示。我们应该将修改之后的申报书交给老师(本来是想要直接提交的),让老师给意见,有意见继续修改,同时继续查找资料,让申报书更加完美。
我们最终顺利提交科研立项申报书,我们正在紧张等待结果,我们当然希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