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挑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挑水

2021-10-29 09:38:51 作者:万水九衣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符老二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小山村依山而建,山前一条小河婉转而过。

挑水

  村子主要有四姓村民相拥而居,张、符、覃、杨四姓家族。张姓家族人最多,住在村子的中间平地处,约有300余人,符姓家族人少一些,约有100余人,住在张姓左边的山坡上。杨姓家族又少之约有80余人,住在张姓的后面,覃姓家族人最少约有40余人,住在更远的一处接近山峰顶端的地方。

  符老二家所在的山坡叫符家寨,一排排的木房子从小河边直修到半坡上。一层接着一层,符老二家住最上面。小时候,印象最多的记忆就是每天都要去河边挑水。

  清晨,鸡鸣刚过,太阳的光芒才出头。符老二就起床了,挑起木水桶就往河边走。小河边上,大人挖了一个独立的水坑,一个晚上水就会渗透进来把水坑填得满满的,供大家挑水。村子里也有向个水井,但是出水量不大,晴过一段时间后,就没有多少水了。

  为了日常用水,住在小山村最上面的符老二家就成了挑水的主力军。屋后的水井经常没有水,春天的时候,雨水稍微多一些。雨水多的季节也会坚持几天,但一年的大多数日子都要到小河里去挑水。

  来到河边,符老二先是在河边洗把脸,就是用双手捧些水往脸上浇两下,然后用手掌在脸上摩擦几圈,当然把眼睛要摸几下,至少要把眼屎洗干净了。

  然后,到水坑边用“瓢瓜”轻轻的把水舀进木桶里。两支木桶水满后,就用带有两个铁挂钩的扁担挑着往坡上走。沿路都是上坡,路全部是用河石垒起来的,高低不同。稍不小心就会把水担漏了。

  第一次担水的时候,一路上都左右摇晃,到家的时候只剩下半桶水了。

  慢慢的,越走越稳了。最后,能够把一担水滴水不漏的挑回家。

  进家后,把水倒入灰色的土烧制的大水缸。 符老二家的大水缸要担两次水才能基本盛满。所以,每天符老二都是雷打不动的担两次水。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符老二上小学二年级。

  因为,三年级以后符老二就到镇上去上学了。

  符老二参加工作的时候,村子里来了扶贫工作队。村子里的路铺上了水泥,上坡的路也砌了整齐的台阶。后来,五叔修房子把一段老路改了道。

  随着打工的热潮全面铺开,儿时的伙伴大多都去了南方。家里留下了几个老人,村子慢慢的冷清了。担水的小路也长满了清草。

  后来,村子里每家每户铺上了自来水管。水可以直接到大水缸里,但是遇上酷热天,水源的出水量减少,供应不足,还是要到河里挑水补充。

  现在,符老二偶尔也回村子里。依然是到河里去挑水,但是却找不到儿时候那种挑水的韵味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挑水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