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

2021-11-02 10:04:56 作者:夜雨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阅读:载入中…

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

  中缅边境小城瑞丽在过去一年经历了三次“封城”。

  近日,在国务院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的媒体直播间里,一些瑞丽网友发布留言,呼吁外界关注当地疫情;一些公众人物也公开发文,希望社会为瑞丽提供必要的帮助。

  2020年9月,云南省瑞丽市瑞丽东收费站

  10月24日,《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一文刷屏,其中提及,“长期的封城,形成了这个城市发展的死结,政府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兼顾大局和局部、民生和管控的各个侧面,综合考虑治理方案”。“国家应该给予瑞丽大量的财物支持”。

  据了解,该文作者戴荣里曾在2018年挂职云南德宏州瑞丽市委常委、瑞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并在一年后离职。“前副市长”的身份使得这篇文章备受关注,也让瑞丽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28日,瑞丽市委书记毛晓回应称,目前上级给予很多支持,接受援助需要相关程序和审批;瑞丽市长也回应,戴荣里已不是当地副市长,不代表组织,其文章资料过期,目前暂时不需要援助。

  10月29日凌晨,瑞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疫情仍有零星散发。10月1日以来,瑞丽共检出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19例,其中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17例,发生社区传播扩散的风险仍然存在。

  瑞丽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尹忠德介绍,按照每人补助1000元标准,为抵边村民、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大病家庭、下岗困难职工、自然灾害受灾群众、企业困难职工等八类困难群体总共68780人发放救助金6878万元。为疫情期间生活困难的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发放大米、面条、食用油、肉类蔬菜等生活物资23000份,餐饮、农贸商超、日用品消费券300万元,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爱心包”7万余份。

  另外,为确保瑞丽边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瑞丽市在距边境线50米~200米的范围划定了疫情防控缓冲区,将缓冲区内的居民临时转移安置。同时,对被转移的群众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临时安置补助,对卧病在床等特殊情况做特殊照顾。

  瑞丽市长尚腊边也在发布会上再次表示,将进一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困难问题。

  10月29日,戴荣里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虽然早已离开瑞丽,但一直在关注当地疫情。他只是以普通写作者的身份写下《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这篇文章,没有任何企图或目的,也无意炒作,“把我炒作为前副市长,这个有点拔高了”。

  戴荣里说,他的建议可能也不太准确,但总体上还是希望瑞丽有所改进,希望这个城市能尽快变好。

  以下是戴荣里和《中国新闻周刊》的对话。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怎么想到去写《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这篇文章的?

  戴荣里:我发这篇文章的初衷,既是想给政府解难,让老百姓知道政府的不容易,也是帮百姓反映实际情况,让大家知道瑞丽现在很难,并没有其他任何的企图。

  那篇文章中,我在前面写了瑞丽原来的美好,后面也写了瑞丽在疫情之后的停滞。如果你看过瑞丽原来的优美风光和生机勃勃,与疫情之下的状况形成强烈的反差,你会作何感想?我觉得当一个城市开始沉寂或者停滞,对于它的长远发展来说还是不太好的。

  中国新闻周刊:发这篇文章之前,你是看了近期一些公众人物的发声,以及一些网友发布的“求助”信息吗?

  戴荣里:是这样的,我在发稿之前,并没有关注网上所谓的呼声。但是我每天都在关注瑞丽疫情变化,我在瑞丽的朋友也一直在跟我反映他们在当地的情况。所以我得到的都是客观、如实反映当地情况的一些视频、信息,而且我是综合了很多信息反馈,加之严格的甄别之后,才发了这篇文章,我写的都是老百姓正常的诉求。

  中国新闻周刊:你何时在瑞丽就职的,这篇文章是以什么身份发布的?

  戴荣里:我是2018年到瑞丽挂职,2019年初回到北京。我去那里挂职常委副市长,其实只是个锻炼,并没有做什么,把我炒作为前副市长,这个有点拔高了。

  事实上文章和这个(“前副市长”的身份)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写作者,在我的公众号上发布了篇很平淡的文章,并没有说是出于什么企图或者目的,或者是一种拔高的社会责任感,不是这样的。清者自清,我也不是一个喜欢标榜的人,只是平铺直叙地陈述了当下瑞丽的客观情况而已。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公众号之前发过不少关于瑞丽的文章,看得出你对瑞丽怀有很深的情感。

  戴荣里:兼而有之。我是山东临沂人,当时一到瑞丽就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反差——瑞丽之美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欢愉,让我非常震撼。在挂职期间,我看完了瑞丽的市志,也几乎走完了瑞丽的山山水水。

  除了自然风光,那里还有传统革命、历史文化、少数民族特色、佛教文化等等;那里的老百姓也很质朴,他们对你的喜欢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还有一些民族和原始村寨,他们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的民族习俗和风情。那个地方特别适合写作者去,你不可能不喜欢。

  虽然已经离开,但我对瑞丽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也经常会收到当地朋友的信息。最近瑞丽很多朋友发来关于疫情的信息,我看了很有感触,所以写了这篇文章。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是怎么发布、火起来的?

  戴荣里:这篇文章我写了不到1个小时,因为写作是我的专业,写这个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早上9点多发出来,到了中午12点左右,阅读量就接近10万了,很多朋友,甚至很多陌生号打电话给我,我一看,感觉太惊人了,完全意想不到。

  这里说明几个问题。一是疫情本身带来的政府和老百姓感受的错位,就是政府防疫工作的不容易,和老百姓在防控之下的心声,可能是这篇文章成为热点的主要原因;二是这个公众号在我去瑞丽挂职之前就在运营;三是媒体的关注,以及“前副市长”名头的推波助澜,使得文章很快得以传播。

  我需要澄清,“副市长”这个也不宜炒作的。如果把它(“前副市长”的身份)作为宣传的由头,那我觉得就失去了这篇文章的分量,这会严重误导公众。事实上瑞丽市政府也一直在关注和解决民众的诉求,这两年来,他们做了大量的努力工作,一些公务人员也很辛苦,他们要值守巡逻,真的很累。

  中国新闻周刊:你了解的瑞丽目前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戴荣里:这些我都在文章里提到了,而且政府也对外发布了信息。根据官方的信息,目前瑞丽生活安定,秩序正常,疫情正在有序开展,这是瑞丽的客观事实状况。但瑞丽也存在困难,疫情之下,老百姓生意无法正常持续经营,孩子没法正常上学,还有人出现了生活上的困难,很长时间不能回家,这些也都是客观事实。

  中国新闻周刊:写这篇文章,是希望瑞丽得到哪些关注和支持?

  戴荣里: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反映老百姓当下的实际情况。

  我国其他一些地方的疫情防控做得相对比较好,是因为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力、财务、科技等各方面的支撑。但瑞丽作为边境城市,它的特殊性使得当地疫情防控确实很难,而且瑞丽的人财物相应的还是有一点匮乏的,比如先进的科技人才的支持、大数据的运用、心理疏导人员的介入、医护人员力量的支持等等。

  当然,我的建议可能也不太准确,但总体上我还是希望瑞丽有所改进,我们都希望这个城市能尽快变好。

  中国新闻周刊:虽然“副市长”的信息造成了误会,但这篇文章确实也让瑞丽得到了关注。

  戴荣里:对于昨天的热点,瑞丽市政府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今天早上还专门开了会,我觉得这不仅是应对舆情事件的一大转变,更重要的是,这对当地老百姓是有好处的,他们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瑞丽是一个很美好的城市,只要政府和民众同心协力抗击疫情,现有的一些抗疫方案作以调整改进,我想民众也会理解政府开展的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后续你还会继续为瑞丽发声吗?

  戴荣里:昨晚我也对这篇文章发布了声明,里面已经说明了。如若我的这篇文章未能真实、深刻地描述瑞丽的真实情况,今后我还将会适时推出我的相关后续文章;如认为我发文章有其他企图的,请看完我的文章再做表态、批评发言;如以各种名义想阻止我发相应文章的,请免开尊口。

  延伸阅读:

  戴荣里《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原文:

  瑞丽市原副市长戴荣里。受访者供图。

  您听过《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支优美的歌曲吗?这是著名音乐家杨非所写的。歌词描摹了动人的边疆小城的美景,委婉动人的曲调令人心醉,您知道歌曲描述的那个小城是哪里吗?

  您到过一寨两国吗,这处美景,有可以在两国间飞荡的秋千,有陈毅先生书写的诗歌,也有异国寨子里到中国学校读书的儿童,还有脖颈上挂满项圈的少数民族妇女……您知道那个寨子属于哪个城市吗?

  您知道独树成林的美景吗?它像一个撑开的大伞 ,遮蔽着阳光的投射。树影布开的面积,超越了您的想象。每个村寨的村头,会有一棵硕大的榕树,村民与自然和谐相生,您知道这种美景会坐落在哪个城市?

  有一个森林深处的瀑布好像自天而降,湿滑的道路旁,流泻着轰鸣的山溪水。树林里生长着各种珍稀动植物。蝴蝶会停在您的手心里不会飞走,孔雀在听您召唤它的声音,几搂粗的大树,您可能叫不上它的名字,这个被称为动植物王国的大森林啊,您知道它属于那个城市吗?

  曾几何时,它作为抗日的战场,吸引了众多抗日的力量。远洋机工、抗日远征军——这个英雄的城市啊!曾为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您知道这个城市现在还保留着这一段壮美的历史吗?

  这座城市,它曾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忆了中缅友谊的开端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细节;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品尝到中缅友谊结出的硕果。有全国最大的翡翠市场,从事宝玉经营的商人,有人一年可获利千万元。清晨和傍晚,时有庆贺的炮竹声响起,那是赌石者又碰到了欣喜。您知道这个城市的名字吗?

  如果在大街上行走,您不仅可以看到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群众,还可以看到远从缅甸首都而来的罗兴亚人等其他民族的群众。这个城市近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曾吸引众多外国人和内陆省份的人来淘金,国内以浙江、福建、湖南、河南人居多。您知道这个城市的文化具有多么强大的包容性吗?

  这个城市有手抓饭,有粑粑包,有小锅米酒,有酸酸的柠檬,甜甜的百香果,有腰杆挺直起来两米多高的香稻,有大榕树下的小酒店,有傣族村庄里供行人解渴的水缸,有吹葫芦丝的少数民族兄弟,优美的孔雀舞,传统的丝织品……还有闲散漫步的小花狗,湖心落满白鹭的弄莫湖……您知道这个城市还有多少美景吗?

  倘若您去过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一切,会给您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说这是一个灵动的城市,天堂一般美丽的所在,如今却成为一个让生活在其中的生命感到恐惧,让外地的羡慕者牵挂,让所有喜欢这个城市、热爱这个城市的人揪心的城市,您相信吗?

  一座曾经美丽优雅的城市,一座令人向往的怡人之地,一座具有少数民族风情历史的文化之城,一座拥有巨大贸易量的边疆小城,一座扼守着国门而让中缅人民感到欢欣鼓舞的小城,顷刻间就定格成一座沉默、幽咽的城市。

  疫情,无情地劫掠着这个城市,一遍又一遍,榨干了城市的最后一丝生机,吞噬着无数人刚刚燃起的希望。让很多人在希望中等待,又在等待中感受着无尽的折磨和煎熬。无情的病毒,一次次袭来,五次封城,已经让这个城市自然与人文、历史和现实、边疆和内地、中国和缅甸,发生了无数的错位。一次封城,就有一次严重的情感和物质的失去,一次抗疫经历,就有一次怨气层层的叠加。公务人员习惯了长期的边疆线上的坚守,也在这种劳累中经受了更加严酷的一轮又一轮磨难;老百姓也在一次次的折磨里耗尽了维持生活的所需,当又一次疫情来临时,这个城市的百姓,终于再一次无奈地成为被动生活的接受者,缺少了歌声,缺少了希望,缺少了维持生计的经营延续。尽管政府部门做了千方百计的努力,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极度的折磨,即使是内陆城市也勉为其难。瑞丽曾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城市,政府的公共财政,缺少雄厚的经济基础,绵长的边境线防护,一轮又一轮的疫情支出,已经让这个城市不堪重负。尽管几次疫情都会有尽心尽职的干部被免职处理,但平心而论,捉襟见肘的财政和人困马乏的折腾以及承担的艰巨的国门防护责任,让这个小城无法再承受其重。于是,百姓的抱怨,随时而起;政府的谨慎,越加小心,恶梦和虚幻此起彼伏,这个小城,正承受着千载难遇的大劫难。

  让一个小城在承受更多责任的同时,应该给这个小城更多到位的关心。既然小城承担了国门的防控责任,祖国母亲这时候就要伸出有力的大手,护卫一下这个饱受折磨的孩子。

  铁丝网挡不住求生的欲望,到位的防护才是救济之本。疫情无国界,这个小城,需要国家换防强有力的军队支持,一可让当地公务人员得以喘息,再可预防个别当地防护人员的欲望窗口;长期的封城,形成了这个城市发展的死结。恢复生产和必要的经营显得十分急切。政府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兼顾大局和局部、民生和管控的各个侧面,综合考虑治理方案。求生重在自救,恢复生产和贸易是十分必要的,在保护措施相对严密或者可控的情况下,适度开放一些经营场所是必要的;国家应该给予瑞丽大量的财物支持,大量公益组织,也应该在这时伸出有力的援手;回国自首者,则应该设立独立的识别区和防护区,不应引发这个城市更多的社会动荡;大批医务人员和心理疏导人员应该输送到这个城市的各个环节里去。

  请救救这个英雄的城市吧!请关注这个美丽的边陲小城!请给这个城市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吧!未来的疫情谁都无法预料,要让那些适龄儿童有学可上,让情窦初开的男女拥有爱情,让每一个想拥抱大自然的百姓有一次与飞鸟对话的机会,让小城再恢复昔日的生机与可爱……这需要全国人民施出援手啊,也需要小城人们开动脑筋、行动起来。

  期待当您再谈起这个美丽的城市,不再揪心,我真期望啊——瑞丽的瑞丽!

  (2021年10月28日星期四写于翠城游燕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