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母乳与牛奶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母乳与牛奶读后感锦集

2021-11-03 00:30: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母乳与牛奶读后感锦集

  《母乳与牛奶》是一本由卢淑樱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20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母乳与牛奶》读后感(一):母职与人职间的艰难平衡

  母乳和牛奶的选择,很小的一个切入点,展开后是40多年的思想冲击和重塑的过程(1895-1937,从清末至抗战前)。奇怪的是读起来感觉竟不是特别陌生。100年后女性,依旧没有逃离母职与人职间的艰难平衡。

  当年,难以逃离的除了社会舆论及父权(丈夫及其家族)的评价标准,还有生产方式转变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和商品广告冲击。大城市中开始出现小家庭,但自己带娃的女学生或女职员,不得不中止学业或工作重返家庭;或者,求助乳母帮佣或家人继续工作(今天和100年前似乎没什么区别)。独立育儿是懵懂无助的,但相比受困与姑婆妯娌大家庭,前者似乎更自由些,但就更容易被牛奶、奶制品的广告吸引了去。母乳和牛奶的选择有时是不得已,有时是富有阶层的特权,但至少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虽然背后免不了是反复的权衡。

  除了旧数据和旧影响,作者还引用了许多“母亲经验”的文学叙述。这些女性(因为会写文章所以大多数为大户人家和新式女性),她们的个人经验在100年后依旧出现在我自己和身边人身上。除了科技进步了,文化程度题设鞥了,除去时代的烙印,妈妈们依旧在社会上艰难前行。

  100年前,“强国强种”的口号让女生们牺牲自我回归家庭做起贤妻良母;100年后,“职业家庭两头顾”的社会期望又把女生们劈成两半……所谓“理想的母亲”从来就不存在,这些艰难和纠结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理解才好。

  《母乳与牛奶》读后感(二):女性与母亲角色

  哺乳方式是如何从母乳到牛奶 在此过程中如何重新塑造母亲角色

  清末强国强种的大背景下 对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严复和梁启超都将清朝的衰落归咎于女性 但给出了不同的道路 严复仅强调女性对孩子尤其是儿子的影响 归根到底还是要培养优秀小国民

  梁启超则指出要兴女学 培育女性

  五四运动的浪潮下 鼓励女性走出家庭的私领域 走进公领域

  但面对生育哺育与父权社会的压力 很多女性都回归家庭 也有女性在公领域继续运动 但家庭上还需要翁姑或娘家人的帮助才能维持

  从束胸到放奶乃至大奶主义 甚至介入政治话语要求女性放胸 都是通过对女性的塑造 改变整个社会风俗 乃至整个社会

  母亲之所以选择牛乳 一个是社会风俗的改变 科学知识的传播 还有就是乳母的衰落(害群之马梅毒乳母) 而在选择牛乳品牌的过程中在阶段中受到爱国运动的影响(抵制洋货)

  女性何时成为真正的“人”

  独立女性与母亲角色 似乎有着某些方面的 不兼容 独立女性更追求公领域的成就 对社会生活的参与 而母亲角色 至今 似乎也仍然被困于家庭私领域中

  女性视角下的社会变迁 还是从经济入手 小农经济解体 资本主义的入侵 留给农村女性自给自足或在家织布贴补家用的道路被封死 女工的兴起 农村妇女的进城 造成了对乳母不洁的刻板印象 女性的经济条件也制约着他们是否选择母乳喂养或奶粉喂养 奶粉喂养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维持

  社会变迁还体现在科学知识的传播 尤其是西方医学知识的传播

  不过更重要的是一种研究的思路与范式 参考文献相当的丰富 学术回顾值得多看几遍

  《母乳与牛奶》读后感(三):《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书评

  第一章 牛乳东来

  中国已有兽乳哺育婴儿的传统,但普遍要等到西方传入。

  第二章 母乳哺育与良母标准

  把妇女与国家联系起来,母乳哺育成为良母的标准,强国强种的方法。家政学从日本传入中国,育儿是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白中中产妇女的理想母亲形象如何演绎成强国之法?运用自然律和科学知识来阐释。

  反对束胸,乳房如何成为了政治议题(国家政权对女性身体的控制)。但是,由于社会对天乳以及女性线条美的重视,引发部分妇女以保养乳峰之美而拒绝哺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女性乳峰的起伏由健康的标记成为两性情欲的象征。(张竞生)

  现代母亲的角色,与国家对妇女的归训不一致

  第三章 牛乳哺育的兴起

  从不得已的选择,到文明的象征。作者探讨的其实是观念如何被塑造的。牛乳被塑造成改善民族智慧的秒品。因素:科学化、西方科学知识、广告宣传(牛乳哺育论述的建构)

  奶粉逐渐从舶来品到国货。广告的宣传策略。(文字、图像、国货运动);宣传活动(婴儿健康比赛) 苏州的群婴赛会 提出育婴支援服务,实以推销奶粉为实。其实也反映出家庭的变化。

  第四章 母亲的抉择

  社会调查的对象不同,一个是社会群体,一个是在校大学生,没有太多意义,但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即倾向于自行授乳,不赞成代乳品和雇乳。

  母亲主权——男性父权,虽然有牛乳,但传统家庭观念和性别分工仍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未发生根本改变。

  总结:作者从国家话语、母亲角色与经验之间的不对等、现代性三个方面来思考母亲哺乳这一现象。其中强调的话语的规训给人启发。

  个人看法:中规中矩的一本书,会给人一些启发,但没有特别惊艳。讲的东西似乎都知道,可以算作是一种新文化史写法指导下的物质文化史,探讨的是哺乳方式与母亲角色重塑之间的关系。但太过扁平,同时问题的关键也并非哺乳,哺乳方式只是角色认知或社会规训以及诸多实际情况综合影响的一种行为方式选择,角色的塑造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以及因素,可能我的想法也不一定准确。

  《母乳与牛奶》读后感(四):母职与人职的冲突,哪里是最近出现的话题,一百年前的中国就有了

  因为自己怀孕,即将成为母亲,我才对“如何成为母亲”这一问题产生认真思考。而思考的方式就是先于实践的理论学习,这本名为《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无疑是我正需要的。

  虽然还没卸货,没进入哺乳期,但对于“要不要母乳”“母乳多久”这类关乎“好母亲”的任务,在家人给我压力之前,我也要先建立自己的原则了。怀孕前,我对母乳没有任何概念,但听生育过的女性朋友抱怨过不少母乳的辛苦,流血、乳腺炎、涨奶,甚至工作时间不得不随时“背奶”,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那一口营养;也有截然相反的,没奶,又不得不陷入深深的自责,加上家人的压力,很容易产生“自己不是好妈妈,因为连奶都给不到”的心理负担。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至于母乳时间,要重返职场的妈妈们通常复工后就不得不想办法人为断奶,否则大人孩子都辛苦,比较夸张的是听到全职妈妈的朋友母乳到两岁的案例。

  直到我自己的身份开始转变,包括生理变化,比如,日渐肿胀的乳房,我才对“母乳”有了切实感受。只是,在和小生命亲密接触前,我终究无法判断自己的母乳情况,量的多少,生理的辛苦,以及心理的接受度……我目前想的很简单粗暴,奶水好就母乳,不好就加奶粉嘛,至于时间长短,视乎到时候的具体情况。先生从男性更简单粗暴的认知里安慰我,喂到半岁就行了,他听说身边很多女性都是这个时候断奶的。

  在我们有限的认知里,喂奶,不过是辅助婴儿成长的一个行为,也许母乳比奶粉更有营养,但也没必要为了母乳而把自己逼到极限。产检时和医生沟通这一点,她很直接地告诉我,如果母乳情况好的话,建议喂到孩子两岁,能自然离乳更好。我惊呆了,和我之前听说朋友喂到两岁时的惊讶不相上下,我还一度认为这样做挺溺爱孩子,会不会对成长不利。但医生从专业角度和我解释,母乳到两岁的意思是从出生到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六个月后配合辅食到自然离乳。母乳充足的孩子抵抗力更好,更关键的是,母乳是建立母子亲密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国内提倡母乳喂养很多年,但落实的程度似乎比欧美国家薄弱很多,加上奶粉商的商业利益驱使,不断给新生家长灌输奶粉与母乳没有差别,还有女性在“母亲”与“自我”身份之间的矛盾,对事业的追求,对美丽身材的执著……这些都成为母乳难以落地生根的“阻力”。

  可看看身边朋友们的孩子,无论自愿母乳到两岁的,还是伴着疼痛母乳到一岁的,半岁的,甚至直接放弃母乳的,孩子们的发育似乎没有呈现出明显差异,又或者说,差异也不全是“是否母乳”引起的。于是,带着无法确定的疑问,我翻开了这本学术论文写成的书。

  本以为我会因为自身需求的动力去“啃”这部专业著作,没想到完全被书吸引着读得停不下来。无论是内容的切入点,资料的有趣性,还是话题的现实性,都让我边读边对“如何成为母亲”这一母题时刻联系着。

  内容如书名,从牛乳进入近代中国的历史谈起,突出了奶商在此过程中的商业需求,尤其是对牛乳的科学概念包装,强调牛乳功能如同人乳(和现在的奶粉广告如出一辙),结合清末民国讲求强国强种的宏观背景,兴女学兴起,又从日本引入西洋的家政学,来教导妇女治家兴国。而家政学标榜科学育儿,就包括如何使用牛乳喂养婴儿。然而,对妇女教育的普及也对个人、身体以及家庭制度的觉醒,为她们放弃母乳、使用牛乳埋下了伏笔。

  和我们目前遇到的职场妈妈的两难问题一样,当时的知识女性在有偿职业和无偿家务的鸿沟之间,轻视家内工作包括哺育婴儿,母乳喂养作为理想良母的光环逐渐退色;同时,和我们目前经常听到的“母乳会影响乳房的美感”“母乳会影响身材”的说法类似,当时也有舆论提出新女性的标准是健康。时尚。性感,其中少不了对女性乳房的崇拜。

  于是,女性角色和母亲角色的分离,意味着女性可以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发展加剧了婴儿哺育方式的转变。但这毕竟不符合父权家长制背景下对女性的期待,这也正是当时的母亲们面对的”母职”与“人职”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传统的贤妻良母之外的职场妈妈和“现代母亲”。

  这不正是我们当下仍在热烈讨论,且总也找不到完美解决方案的难题吗?“选择职场还是回归家庭”似乎成了每一个人女性都绕不开的人生哲学难题,连“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都成了不受待见的伪装,因为从来没有平衡,只有倾向于一方的二选一。在这场“哲学”讨论里,其实女性才是主题,她们怎么想才是最主要的,而不是男性,或者社会觉得她们应该怎么想。

  厉害的是,这本书也收集到了当时部分知识女性写下的日记,成为珍贵的参考资料。有人更热爱工作,主动放弃母乳喂养,选择牛乳和乳母,但也有人这么做了之后承受不来内心的自责,最终选择回到孩子身边;也有人苦于母乳喂养的辛劳,不得不放弃亲自喂养,转而交由娘家,或借助于其他女性的帮助,完成育儿任务;有女性内心认可哺乳孩子是母亲的天职,主动选择坚持母乳……但无论哪一种情况,即便像丁玲这样政治立场鲜明的新女性,也会更多地站在母亲的角度,从婴儿身体健康出发选择牛乳,而不是所谓宏大的强国强种。

  也就是说,一旦成为母亲,女性的“人职”便无法完全脱离“母职”,即便用牛乳替代母乳,也不代表母亲获得了自由,因为冲奶、清洗仍旧是母亲或者其他女性照顾者的工作。甚至更进一步地说,无论母乳还是牛乳还是乳母,始终是女性在承担“母职”,无非是从一个女性转移到拎一个女性身上。这让我想起香港普遍流行的菲佣,以及我们大城市日渐普及的住家保姆,当她们减轻了妈妈的“母职”压力时,又远离了自己的孩子,缺席了自己本应该在场的“母职”完成。

  读完整本书既有醍醐灌顶之感,发现历史不过是重复,我们以为的新课题早在一百年前就出现过;同时又涌起一股无力感,既然早已有之,为何至今难以解决。或许,如作者在书中引用的一个观点,“强调母乳哺育可为母亲赋权”,换句话说,女性能成为母亲不是性别弱势,而是性别优势,女性应该利用这一“特权”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福利和支持,无论是小家庭的私领域,还是全社会的公领域,唯有如此,我们才会在“母职”与“人职”间不被拉扯得那么辛苦,在更好地完成双重角色的前提下,也能有更友好的环境吸引更多女性成为母亲。而这正是当下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社会需要的吧,否则,一胎都无法达成,何谈三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