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8本消失的书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8本消失的书读后感精选

2021-11-08 00:51: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8本消失的书读后感精选

  《8本消失的书》是一本由(意) 乔治·凡·斯特拉坦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19-11图书,本书定价:46.8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8本消失的书》读后感(一):失落的手稿:八卦与谎言

  今天我们经常会在图书市场上遇到因为各种原因而绝版的图书,导致洛阳纸贵,一书难求。然而这些书纵然被炒作到价格不菲,至少还是可以寻到的。但在意大利学者乔治·凡·斯特拉坦所著的《8本消失的书》中所提及的这8本书,大概无论如何是买不到的。至于原因,且看作者为你一一道来。

  乔治·凡·斯特拉坦用悬疑推理式的叙述,讲述了八个作家惊世骇俗的别样人生。与传奇人生相对应的还有悬疑故事,那就是他们消失的手稿。这些作家中,有大概在意大利本土知名而我们没有译介的作家罗曼诺·毕兰奇,有众所周知的拜伦海明威、本雅明等。即便是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畅销全球的世界知名作家,也还有失落人间的作品。

  在这8本消失的书中,“火”是出镜率最高的一个字。传统中文字常以纸张为载体出现,因此毁于大火之中自然不稀奇。即使是同样的结果,过程中也有主动焚毁和被动受灾的区别。有的作家亲属担心自传性质的书暴露了太多自己和作家本人的隐私,更多地是担心自己的声誉受到影响,为了绝对的安全起见,焚毁了书稿,让这些秘密永久地消失。至于究竟是怎样的事情吓得家人焚书,还请在《8本消失的书》中寻找。

  很难评价作家家人的这种行为,出于自我保全的目的无可厚非,但完全可以订下协议在所有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去世后再出版,大可不必一烧了之,让所有喜爱这个作家,渴望更多了解他的读者们抱憾不已。

  除作家去世后被家人焚毁的手稿外,也有因房屋发生火灾这样的客观原因被毁的,不过考虑到大部分成名作家实在是难称得上良好的生活习惯,发生这种事,偶然之中也有必然。还有自己主动焚毁的,但是究竟是不是事实,仅凭一个仆人之口,实在是真伪难辨。果戈里和普拉斯近乎癫狂的完美主义,对读者来说自是文学艺术上美的享受,对作家本人来说,则是残酷的身心折磨。

  除水火无情与遇人不淑外,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人类大浩劫——二战,也是几位作家手稿被毁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是犹太人,也有很多伟大的作家是犹太人。这些非作者主观意图被毁的手稿,也许还可以抱有一丝期待,它们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某处作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同古人埋藏的宝藏一样,被深埋在地底。虽然,这也许只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罢了。

  除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外,即使作为官方的作家的法定继承人对这些手稿遗失的回忆录,也并不是完全可信的。人性的弱点使他们不想把责任落在自己头上,随便推卸给某个死去的人,死无对证又完美脱身,岂不妙哉?

  手稿被焚毁这种事,在无纸化办公大力推广、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大概根本不会再出现了,想必现在大多数作家都是鼠标键盘上的工作。但硬盘也不见得比纸张靠谱多少,一旦硬盘损毁,一切也都化为乌有。笔墨纸砚,一时还抛弃不得。

  《8本消失的书》读后感(二):文学是包装精美的八卦?

  关于标题里的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据说这是小说《赎罪》的作者麦克尤恩的一句话:“文学,不过是包装精美的八卦罢了”。 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我们来看看这本小书。这本书很精巧,再加上仿皮质的封面,拿在手里感觉像一本记事簿。封面上火舌正在舔舐着纸页,不用过多久,纸连同纸上的文字就会一同消失。这正是《8本消失的书》这本书的主题。在没有媒体平台和电子储存空间的年代,书几乎等于纸,而纸最直接的消失方式就是被火焚烧。那么消失的是哪几位作者的哪几本书呢? 这其中包括拜伦的回忆录、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果戈里的《死魂灵》第二卷,以及本雅明的著作手稿……!本书作者本身是一名小说家及文学评论家,因此作为圈内人他能够接触到许多有关书籍及作家的秘密信息或者说八卦。第二次提到“八卦”这个字眼,还是先绕过去。我们看看这几本书都是怎么没的。 1922年海明威的全部草稿被第一位妻子装在手提箱里带到火车上,然后莫名其妙地被偷走,三年内的心血全部丢失,仅留下几篇当时被出版社退回的稿子;果戈里则是因为惧怕当局审查而不得不亲手焚毁自己的《死魂灵》第二卷,但是读过这部作品的托尔斯泰将其评价为“文笔拙劣”;本雅明是在为躲避纳粹迫害从法国逃往西班牙的路上自杀于一个小村庄,而他随身携带的装满手稿地黑箱子也不知所踪。本雅明是《单向街》的作者,是一位非常有见地的哲学家,设想一下如果这些作品得以保留,那又将是怎样振聋发聩的文字! 最后来看大诗人拜伦的《回忆录》无法见天日的原因,据说其中记录了拜伦真实的双性感情生活,因此被他的编辑及朋友等人在商量之后焚毁。本书作者感到很遗憾,他的看法是应当将其保留下来但是不公开,而烧毁它等于让拜伦又死了一次。 现在我们来面对“八卦”这个词。喜欢一位作者的作品是不是就非得去了解作者背后的八卦?这是出于对作品理解的必要还是出于人类自身泛滥的好奇心?在这里我想到了维姆萨特提出的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已死”的观点,以及英美新批评的“本体论”。总而言之我们能不能只关注文本本身,而不去从文本延伸出去去探究那么多的背景或者作者八卦。拜伦的回忆录就算被保存下来,那么它有被公开出版的必要吗?以及联系到现代,比如说很多名人的书信被拍卖或发表,其中要说有多大的文学价值还真说不出来。又比如说《红楼梦》养活了一批人这个现象,我们能不能不去分析这个作品到底是谁写的,这个作者到底是不是在写他自己的经历,而专注于《红楼梦》本身。麦克尤恩在说“文学,不过是包装精美的八卦罢了”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他的意思是将文学看作是虚构的艺术,每个作品都是对道听途说的别人的故事加工。从狭隘一点的角度上去理解,如果大量文学都聚焦于作者或者名人的八卦,那文学也太可悲了。当然如果要是大家真的都这么想那当前这本书或者很多所谓的名人传记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对此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

  《8本消失的书》读后感(三):书,可以被毁弃,却不能被遗忘

  尽管对于现代人而言,写作是一件很随意很轻松的事情,既可以孤芳自赏,也可以广而告之。但是,在并不久远的历史中,写作仍然是一件耗费时间、精力、金钱的事情。产生如此悬殊的差距,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不再将写作作为表达自我、理解社会与他人的唯一手段,另一方面是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经过初步训练的人可以在电脑面前,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甚至炮制出一本标新立异的书籍。

  从毕兰奇的《大道》、拜伦的《回忆录》、海明威的早期书稿、舒尔茨的《弥赛亚》,到果戈理《死魂灵》第二卷、劳瑞的《空船驶向白海》、本雅明放在黑色行李箱的那本书、普拉斯的《双重曝光》,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故事,与故事相关的作者与读者、环境与条件,常常被忘记,却始终在那儿。 《8本消失的书》引领读者去回忆写作的艰难,真正的爬格子不仅需要才华,而且离不开毅力。当你面对一张白纸。固然可以画出最美的图景,但也不易避免出现“满纸荒唐言”。更何况,从菜鸟到大咖,不知要经过多少次尝试,正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类比的,所以一些作品不能进入现代人的视野,是显而易见的。

  除此,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类社会战争频发,连高耸的建筑物都可以在炮火中倒塌,那些以纸为载体的记录文章,在生与死、真与伪、善与恶的角斗中,并没有神灵保佑它自始而终的安然无恙。无论你是在前线还是后方,士兵还是平民,在战争环境中除了怀念昨天、珍惜今天,是不可能展望未来的。如果我们今天有幸看到断章,不要怀疑作者是否用力用心去书写,而要置放于宏观的社会视野中,以平常心去阅读,庆幸这些断章苟延残喘,让我们透过一字一句去了解先人生活的时代。 记忆失真,不仅仅会发生在代际之中,而且在每个具体的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记忆力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质疑作家的同时也应该想到自己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写作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吃得饱、穿得暖,才有能量去舞动手中的笔。那些有故事,并且愿意以文字形式记录的人,往往都经历丰富,在家庭没有温情的感受,在社会没有求生的技能,由此产生的记忆多半是支离破碎的。正因为历史是人书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所以残留在书中的记忆,既有可能被后世的继承者所篡改,也有可能因为语言自身的脆弱与虚伪而被埋葬。 完美主义者总是加持自我毁灭的倾向,在作品流传之前,作者就可以站在时间的对立面,以焚烧、涂抹等形式让作品自生自灭。尽管不是所有消失于现代的作品,都是如此命运,但至少这是一种可能性。文人首先是人,是生活于具体时空的人,因此他的性格与其说是先天赋予,不如说是后天环境所决定。不过,我们理应相信,你所阅读的,至少在此时此刻,是真实而永恒的。

  《8本消失的书》读后感(四):《8本消失的书》:纪念那些未能流传下来的书籍,缺憾也是一种美

  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财富就有遗失的可能。而书籍的载体是纸张,是一种最脆弱的存在,稍有保管不善,就会损坏或遗失。纽约意大利文化研究所所长乔治·凡·斯特拉坦通过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和对历史的调查写下了这一本《8本消失的书》,追寻历史,探索8本书消失背后的故事。

  请记住这8本书的名字毕兰奇的《大道》、拜伦的《回忆录》、海明威的早期手稿、舒尔茨的《弥赛亚》、果戈里的《死魂灵》第二卷、劳瑞的《空船驶往白海》、本雅明放在黑色行李箱里的那本书、普拉斯的《双重曝光》。 任何书的消失,都是一大遗憾,任何一本书消失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极为离奇的故事。这是他们个人的损失,也是整个人类的损失。但也许正是消失本身,让我们对于这些书籍、这些作家、这些故事有了更多探索的兴趣,消失本身成就了这些书的传奇的过往。当然消失了的书籍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热爱其他书籍。 都有什么原因会让这些书籍消失了,首先这些书籍还没有发表,还没有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都还是处于手稿阶段,都是独一份的存在。手稿消失,书籍就整个都消失了。 书籍都是易燃之物,让它们消失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用火。但为什么要烧毁它们呢?理由就千差万别了。毕兰奇的《大道》,是他的妻子玛丽亚烧掉的。她去世前,把和毕兰奇的所有书信和手稿一起烧掉了。这是她死后才被发现的事情,具体因为什么原因,她会把她丈夫的手稿带走,也成了千古之谜。而这本书还被作者阅读过,就这样的消失在了历史之中。曾经接触过的宝贵东西却无法得到保留,我相信这是作者心中最大的遗憾,也许这就是他写这本书,整理那些曾经消失的书籍的初衷所在。

  同样因为这种原因消失的书还有拜伦的回忆录。拜伦一直是以花花公子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而他的回忆录也许有着太多不合时宜的东西。但这也是他人生的一部分,回忆录是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虽然不合时宜、不宜出版,但完完全全的毁掉真的不是一个好办法。 这是两部被别人烧毁的书籍,而果戈理的《死魂灵》第二部却是被作者自己烧毁了,原因是对于作品的不满意。果戈理有着追求完美的倾向,也许《死魂灵》第二部真的无法达到他预期的目的;也许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一座高山存在,成为再也无法跨越的坎。《死魂灵》第二部具体写的怎么样,我们已经无从评说,毕竟它已经化身火海。 烧毁是纸张消失最好的办法,遗失则是一种无奈。但遗失却给人留下了一种念想,也许它们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也行这些手稿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虽然近百年过去了,海明威在火车站遗失的那一箱手稿至今没有被发现,但我们却无法说他就没有被发现的可能;同样的本雅明在逃亡过程中的那一箱书稿,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能够重见天日呢?遗失的书,至少有一个回归的念想,这比烧毁,给人的感觉要好很多。

  在人类的历史上,并不仅仅只有这《8本消失的书》,人类的宝贵财富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消失在我们的世界之中,这是缺憾的人生的最大遗憾。但人生本就是有缺憾的,唐僧取经都会留下遗憾,书籍留下遗憾无法完美,也就说的通了。认真阅读现存的好书,才是最好的选择。

  《8本消失的书》读后感(五):大师那些失于世的经典,追其背后奇特的原因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

  今天读的是一本比较有趣的书——《8本消失的书》,就是这本书中所提到的书都是不存于世的作品。

  本书一共讲了八本因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存在于世的诸如海明威等八位大师的作品。而这本《8本消失的书》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读者的好奇心,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

  《8本消失的书》的作者是乔治·凡·斯特拉坦,一位纽约意大利文化研究所所长。

  第一本是罗曼诺毕兰奇的书——《大道》。在罗曼诺毕兰奇死后,他的遗孀玛丽亚整理东西时,发现了一份还未完成的小说手稿。于是我和另外两个朋友都读到了这份手稿,同时了解到手稿副本被捐给了帕维亚大学的手稿中心。

  罗曼诺毕兰奇曾在战乱时弄丢了许多作品手稿,其中一部小说叫《特蕾莎的清白》,与《大道》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爱情故事,源于罗曼诺毕兰奇与玛丽亚。而在2010年佛罗伦萨的维耶于修斯图书馆举行诺毕兰奇学术会议,得知玛丽亚在去世前烧掉了她与罗曼诺毕兰奇之间所有的书信,包括手稿。而曾被捐到帕维亚大学的那份副本也在多年前被她要了回去。

  第二本书是乔治拜伦的书——《回忆录》。乔治拜伦将《回忆录》手稿将出去预支了费用。而他死后,他的遗嘱执行者约翰卡姆霍布豪斯和其姐认为手稿《回忆录》应该烧毁,只有诗人好龙托马斯穆尔认为这记录了诗人的人生和热忱而不该烧毁。

  拜伦以往的作品,都能看到人生经历的点点影子。那或许《回忆录》里也曾有他的人生经历,或许就是他的情感世界。要知道拜伦的爱情世界非常的丰富,包括各种挚爱,与其姐姐的恋情,甚至卡姆霍布豪斯也是其情人之一。1824年5月,这部《回忆录》手稿永远的消失了。

  除此还有海明威的书,因为整个手提箱里装满了书稿,在火车站被偷了;舒尔茨的《弥赛亚》等等。

  这些曾经在世上一现的手稿,那些曾经在大师笔下呈现出来的手稿,就这样消失于世。每一个的消失,都是它消失的理由,而这些理由又构成了这本书。

  《8本消失的书》作者还著有多部小说,如《世代》《以舞为生》《我的名字:一个活着的记忆》《真相即无用》等等。

  本书不仅用消失的书讲了它们消失的原因,更为我们讲述了这些大师生活中的有趣之事,让我们更近距离接近这些大师。

  《8本消失的书》读后感(六):每本消失的书都有自己的故事

  《8本消失的书》一下子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了,一张泛黄的书页,正在被火吞噬着,看到这里你会有一种亲眼看着某种珍贵的东西正逐渐消失的无力感,同时也有一种对消逝事物的探索欲。书籍是人类文化必不可少载体,文化的传承,必须要通过竹简和书籍等载体来记录,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类先辈的智慧,是后人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不过可惜的是,有许多著名典籍和文化艺术,在时代的战火、人祸中逐渐失传。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损毁了无数典籍甚至很多不知道名字的典籍,至后世便彻底杳无踪迹。在世界历史上也有不少消失的书籍,如荷马的《麻吉兹》、《圣经》失落的卷宗、简·奥斯丁的《桑迪顿》、赫蒙·梅维尔的《十字岛》、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初稿、厄尼斯特·海明威关于一战的一部小说等等。

  如果这些消逝的书籍还在,一定对某个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后来人们似乎对失传的书籍也总有一种求知和探索欲。比如拜伦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如何湮灭、海明威早期手稿写了些什么;果戈理为何要毁掉《死魂灵》第二卷;舒尔茨和《弥赛亚》的传奇故事;普拉斯的《双重曝光》是否有重见天日的可能……对于所有热爱文学和书籍的读者来说,这些就像是谜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和了解。

  《8本消失的书》就像一趟寻宝之旅,从19世纪的伦敦、莫斯科到20世纪的巴黎、波兰,再到21世纪的佛罗伦萨,它带你探索消失背后的故事,找寻失传的原因。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只为那缥缈的一丝希望。

  比如海明威曾经因为手稿的丢失伤心的一蹶不振,还因此与妻子离婚。

  据了解,海明威一共结过四次婚,第一位夫人是海德丽·海明威。1922年,海德丽将丈夫写的几个短篇故事和部分长篇小说的手稿放进旅行箱。她搭乘火车离开巴黎,前往瑞士的洛桑与丈夫团聚。但是,旅途中,妻子因为口渴放下箱子去买水,转眼间,箱子便不见了,大家一致认为是都被偷了。

  海明威一直心疼这个损失。他曾经说过,如果动手术能忘记这件事情,他都愿意去挨一刀。根据《失传书籍书话》作者斯图亚特·凯利的说法 ,很多人都知道海明威喝了一两杯酒后,通常会提及这件事,说这最终导致了他和海德丽离婚。

  他从未打算重写丢失的作品,包括那本小说,据说是根据他在一战中的亲身经历写的。但是,凯利说这样更好,“如果接下来十年,他一直努力完善当年不成熟的涂鸦,我们就永远无法看到他究竟能写出怎样的作品。”

  每一本的消逝书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在《8本消失的书》中你将了解到,拜伦写过一部记有诸多秘闻的自传性回忆录,里面有关于自己是同性倾向的回忆,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因为审查的原因,消失在编辑的壁炉里;罗曼诺·毕兰奇的手稿因为记录着关于自己一些婚外情的爱情故事,因为担心此事被传出影响名声也被烧毁;海明威在成名前丢失过所有手稿,差点一蹶不振;果戈理烧掉了万众期待的《死魂灵》第二卷;布鲁诺·舒尔茨失传作品真真假假的故事和他本人一样传奇;西尔维娅·普拉斯去世后,《双重曝光》不翼而飞……

  这本书的作者作者乔治·凡·斯特拉坦(Giorgio van Straten),纽约意大利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Nuovi Argomenti的编辑之一。著有多部小说,如《世代》《以舞为生》《我的名字:一个活着的记忆》《真相即无用》《战时爱情》,以及两部短篇小说集《错误的森林》《消失的承诺》。此外,他还翻译了知名作家拉迪亚德·吉卜林、杰克·伦敦和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等人的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