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读后感1000字

2021-11-23 00:39: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读后感1000字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是一本由[爱尔兰] 希内德·格利森著作,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读后感(一):为了举杯,致无畏磨灭

  我试图以问诘的方式来验证,这本书所带来的无可名状的哀愁究竟始于何处,但可明确的是并不将其划分至心绪纷扰的那类,更像是无可排解的哀愁。低沉贯穿着整本书,驶至书末,则愈加浓郁,至深处到底为人类想要替珍爱之人磨平蹉跎的心所震动,正因为这份爱是那么可怜与可爱,才得以在疾病、死亡、遗忘与斗争中保有温柔,在社会身份认同的偏颇中持有自我。

  疾病是可怕的,她并不避讳谈到自己的痛苦;死亡是突如其来的,她毫不掩饰的记录下自己的惶恐;遗忘是心碎的,她并不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斗争是饱受质疑与无落脚处的,她却从不刻意忽视未来的假定性。正因如此,一个女人半生的生命经验晦暗繁华与共,盛丽颓丧相依。

  痛苦是可消解的,一生的漫长(短暂也是一种漫长)是值得有几分精彩来消融疾病所引发的痛楚,骤然的闪光也未必不能解读为赖以存活的理由,人是值得去冒险的,不是吗?死亡是可追忆的,肃穆的画面当中不断重演的细节容不得大脑做简单的马赛克处理,心灵时常传来的阵痛是日常形式的默哀,一个人来过、留下,在另一个人心中就是永远,仓促同冗长几乎没有分别。至于遗忘,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死亡所带来的恐慌。遗忘,将一个本就支离破碎的人推向了深渊,没有人记得自己曾是谁、将是谁,仅仅记下的某个瞬间也是回过头来再也找不到的当下,消失,一切都不复存在。到了斗争,在一场宣告女性人权的战争中,在那个闷热的日子里,我仿佛也步入了有一微风游走的大厅内,跟姑娘们手牵手,为了改变未来。我想,这就是这股莫名哀愁的源头:为了不同形式的勇敢而致敬。

  敬世界的不公,为勇敢的女孩儿们举杯。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读后感(二):“身体是唯一无法用答案消灭的问题”

  审读书稿的过程中,无数次地,我感觉自己需要停下来缓一缓,叹口气。

  身为女性,我或者我们,无法不对此中细数的性别痛楚感同身受,被浸入又被救起,那么疼痛又那么美丽。她像拆解俄罗斯套娃一样细致地拆解女人的身体,从头发、血液、脸庞再到子宫,并发出诘问:“哪一个独属于我们的部分该被保留?”

  她展示着自己身上无数的伤口,那些来自手术的、生产的、生活的与文化的,同时也告诉你——伤口并不沉默,“伤口释出自己的光”。

  这本书既像是一部个人回忆录,是与疾病共生的成长史,同时又有着无数美丽的外延,她谈论历史与艺术,谈论性别也谈论个体普遍性,在医院里,在手术台上,在将一切打碎抹平的病痛面前,人被还原成肉体,甚至还原成器官与器官的组合。所以,这本书也不仅仅关乎女性,更是讲述一个人的生命如何能够多次得救并活得精彩。身体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毕生战场,不分性别与年龄,无关健康与否。当代医学发展至今,身体叙事也变得含混不清,我们的大脑可以打开,器官可以移植,血液可以注入,但我们生命的故事仍然是关于这个身体的故事。不论是病痛还是心碎,我们都生活在同一张皮囊底下,知晓它的脆弱,同时与死亡搏斗。

  格利森首先是一位诗人,其次是杰出的散文作者;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是爱人、母亲、女儿;首先是一个独立个体,其次是病人、是写作者、是战士——“我不会死,我会活着并写下一本书。”在经历了无常与病痛的侵袭之后,她说:“因为致力于写作或艺术,就是致力于活着。”

  我很爱这本美丽的小书。它如此难以形容,是诗与思的混合物,是私人的也是献给所有人的身体颂诗。现在,也把它郑重推荐给你。愿你读完后给自己的身体一个拥抱。

  ——试读本推荐信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读后感(三):伤口释出的光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具有强烈公共意识的作品。

  尽管只读了试读本,也就是完整作品中的《十月怀胎的原子能属性》《哪里疼?——与麦吉尔疼痛指数有关的二十个故事》以及《伤口释出自己的光》这三篇内容。

  ■

  爱尔兰作家 Gleeson ,青少年时期即经受疼痛乃至痛苦的关节炎,28岁查出身患血癌,随后经历了半年的化疗和并发症,以及长达两年的伴随着头晕头痛、视觉障碍等多种副作用的药物维持治疗。可以说,她的前30年经历了大量的疾病和药物带来的痛苦。

  到了32岁至34岁的两年多中,这位诗人、作家、记者,先后生下一子一女。在《十月怀胎的原子能属性》中真切地记录和描述了从怀孕到分娩过程中,女性在生理、心理上所承担的痛苦。这些痛苦不止源于生物意义上的生育,也源于文化。

  分娩之痛,是以麦吉尔疼痛指数衡量下最为疼痛的一种。以怀孕、分娩为重要线索,在《哪里疼?》中,作者关注了更多的疾病、创伤带来的痛苦。如果分娩之痛是一种“独特的”经历,那么到了这里,作者以其诗性的文字带我们在更为广泛的光谱中穿梭游走。

  这是一部具有强烈公共意识的作品,因此作者绝不会止步于痛苦的体验。在《伤口释出自己的光》中,作者把疾病、创伤、药物带来的痛苦放到了更为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进行深入的反思。这篇文字开篇的诗精炼地阐释了这种反思——

  “伤口释出自己的光

  外科医生说。

  如果屋里的灯全都熄灭

  你能借着伤口发出的光

  把它包扎起来。”

  仅从试读本的三篇文章来看,这首诗无疑是作者写作动机的生动隐喻。

  ■

  伤口,是痛苦的出口,也是反思和创造的入口。

  人生活在一个庞杂的社会环境下,会受到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在精神和生理上,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因此具有群体属性。同样,一件事,也是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发生的,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层面被解读,也因此具有多种意义。因此,任何经历、任何事情,都是去理解自身境遇、反思公共生活的契机。

  创伤、疾病、药物,作为能同时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给人带来深刻痛苦体验的事物,也最能激发人们对其背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空间进行反思。正如她在书中提及的弗里达、格里利和斯彭斯等艺术家,她们在遭受严重的疾病和创伤后,诉诸了绘画、摄影、诗歌、散文等艺术形式,通过创作把原本十分个人的体验投放到了公共空间,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体验和反思“痛苦”。对作者而言,这三位艺术家、战士,是作者在黑暗中的光,或者用这本书的名字 Constellations 来说,是浩瀚宇宙中的星座,是路途迷茫中的大熊座和小熊座。在这种力量的感召和指引下,作者选择了诉诸文字,以诗性的笔触和手术刀式的手法,锋利地解剖痛苦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像激励她成长的偶像一样,把身体作为战场,开始了一场对生命的反思(reflections from life)。

  ■

  作者意清楚地识到,关于痛苦的经验,是非常个人的。以女性怀孕分娩为例,这个过程十分痛苦且漫长。生理上的恶心、疲倦、阵痛、肌肉和骨骼疼痛,精神上的持续不安、焦虑等,让作者“从来没有像当时那样在意日历,在意日子的流逝,在意钟表的运行”。同时这种痛苦无法被分享。“痛苦——不像激情——不能与另一个生命共通,它没有可以被分享的片段”。

  其次,关于痛苦的经验,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文化的。在“十月怀胎”的开篇,作者就这对生育直言“关于女性的身体是什么,应该怎样,或者可以做什么的假设已经很进步了,但是让她们最终选择做母亲的期望却一直存在。”同时,“在孕育另一个生命的过程中,你变成了公共财产。全世界都有权对此发表意见”。更为深刻地,作者关注到一直以来(历史地看),女性在父权话语体系中的束缚和失语。作者在文中也多次发表观点,比如“女性艺术家很容易被她所处的父权文化所收服:被物化、女性化、性感化”。这在制度上、观念上、社会运行上涉及女性群体方方面面的权利,从女性运动开始至今已有十分精彩且激烈的讨论。在这里需要指出一小段颇具象征意义的文字,在作者的第二个孩子即将降生的时候,联系自己的丈夫:“在手术室外的一辆推车上,我再次打电话给他,怀疑他又睡着了(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最后,关于身体的主权,是需要用战斗去捍卫的。高光时刻依然是来自如星星般闪耀的艺术家——被扶手贯穿的弗里达、身患面部癌症的格里利、身患乳腺癌的斯彭斯——面对生命中的残缺,不是选择消沉,不是选择逃避,而是拿起艺术的武器向现实世界宣战,去解释、解构并重建世界,重夺掌控权,重新掌控痛苦的感觉,重新掌控肉体的物权,重新掌控生而为人的权利,打破父权文化的束缚,争夺更大的话语空间。

  与她们相比,如今社会上生理指标“健康”的人,在精神上或许早已“脑死亡”。

  “人可能患病,但不能成为疾病”。

  致敬伤口释出的光。

  -

  (省略了若干对书读本装帧设计、签名信的有种赞美和配图。) (“摸到就是赚到!”——姜饼鸭)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读后感(四):为“雪花石膏雕塑”般的自己斗争

  近几年女性题材备受关注,每一部优质作品都像是黑暗中的一束束火把,召集着一直以来善于用腹语诉说悲伤的女性们。无数微弱的声音汇聚成呐喊,回声激荡,终于有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她们的声音。

  获2019年爱尔兰图书奖非虚构大奖、2019年爱尔兰年度畅销书NO.1的作品——《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与以往的女性主义作品有所不同。

  这部作品并非“火把式”作品,它发出的是星光,微弱却温柔。而给读者指引的,是由作者身上的伤疤组成的地图。

  爱尔兰作家希内德·格利森在少女时代便罹患单关节炎,28岁时又患上白血病,她在病痛中度过了大部分青春岁月。她逐渐把身体里的金属视为“人造的星星”,并将身体上多达两位数的伤疤称为给她指引的“地图”。

  她既没有讲述给你女性主义的宏观概念,抑或聚焦于某一微观局部。而是关注身体体验,结合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发展中与身体相关的内容,以手术刀般精准的笔触书写着,身体在女性生命经验中的意义。

  她是她自己的雪花石膏雕塑,她观察自己,吸收美好,并温柔地传递观点与生命的意义。翻开这本书,一起寻找与身体、病痛和解的“药方”吧。

  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具象化的样子:)

  药方一:紧握身体主权

  “头发”一章,相信会勾起很多女生的儿时回忆。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写道,女孩在“他我”的形成上,可能偏向于依靠一些外物,比如洋娃娃。当洋娃娃因头发或着装而被称赞时,女孩们往往希望自己成为那个“洋娃娃”。

  这也就是物化的开端。

  另外,在广泛教育上,男孩受到的对待往往与形成自我之间没有太大的冲突。比如父母希望男孩少哭,学会勇敢。反之,女孩的“自主生存”和“他者存在”之间存在对立。

  还记得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我首次接触到的充满秩序的外部世界),我发现短头发的女生是要和男生一起给长头发女生伴舞的,并且老师格外偏爱衣着可爱的女孩。也是那天放学回家,我对母亲说,“我要留辫子,我要穿裙子。”

  甚至一度觉得短头发耽误我事儿了。

  小时候的格利森也有过倾慕长发的时期,她曾用编织的毛线和围巾假充长发,渴望过别人齐腰的长发。青春时期的她受文学作品以及时尚潮流的影响,选择将自己的秀发剃短。虽然是在“主观能动性”下改变了“自己的头发”,却还是总得为“自己的行为”声辩。

  头发会带来刻板印象,其中很多都与社会性别有关。面对上述提问,解释自己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竟然也被视为平常。

  而格利森最后一次剃去头发的初衷和方式都不由她做主。

  头发对于患病后的格利森来说,早已变成不重要的符号。

  它或许是众多女性表征中,最为细枝末节般的存在。头发是每一位女性的所有物,而不是修饰词。

  神圣的身体啊,请让它仅属于我们吧!

  药方二:珍视每一秒,趁活着!

  Into My Arms

  9.0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 1997

  这一部分,强烈推荐你一边听《船工的呼唤》(The Boatman’s Call)这张专辑一边读读看。这是格利森在书中提到的,和初恋男友罗布还是一对情侣的时候,可以用作背景音乐的专辑之一。

  格利森和罗布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与艺术审美,成为情侣仿佛是一场意外:

  在一起之后的数月之间,哪怕“口袋里空空如也,只有空气和光辉,等待着被填满”,他们也依旧是令人艳羡的恋人。

  就像很多书写初恋的作品那样,“很少有人在进入一段感情时知道自己想从中得到什么。有些事我们不会明白,直到我们打开它们的门。”虽然两年后,二人分手了,但仍是交换着唱片和故事的好朋友。

  可是意外没有时间表。

  罗布爬上了一间平屋顶,设想把那里当作一个放置唱片盘的大舞台。可下一秒,房顶塌了,罗布往下坠的时候撞到了头,当场死亡。

  在罗布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直到下午五点才起床,格利森对这个细节念念不忘:如果他知道这将是他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他会做点别的事情吗?埋在羽绒被里的他不会知道,他生命的时钟正在倒计时。

  格利森最后与S结婚生子(罗布是他们的共同好友),他们为儿子的中间名起名为“罗布”,也会和孩子们谈论起罗布来。

  站在死亡这个更大的课题面前,什么都变得渺小。

  现在的我刚好是二十四岁,正好和遭遇意外的罗布同岁。读到这章时,我把上述的小诗抄在了手账本上。并翻到年计划那页,选出了两条,决定将它们提上日程。

  想到了萨冈写过的一句话,“人生匆匆,我在这里,你在这里,我们共舞。”不要站在舞池旁边等待邀请了,共舞吧。趁活着!就现在。

  药方三:哪里痛?——请观察它,体会它,并讲出来吧

  就像珍妮·奥菲尔对这本书的评价一样,“这些精彩的文章读起来就像格利森在向她的读者发誓,要揭示在她生命中的所有日子里,寄居在一具人类躯体里意味着什么——无论好坏,无论贫富,无论疾病还是健康。”

  你疼过多少次?

  格利森将自己的二十次疼痛经历与麦吉尔疼痛指数相对应,用诗的方式,跨越性别、国籍与身份,使你没经历过也能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共振。

  其中,疤痕缝合起来的感觉,属于麦吉尔疼痛指数中的“轻柔的痛、绷紧的痛、刮擦痛、劈裂痛(Tender,Taut/Tight,Rasping,Splitting)”。

  而“累人的痛、使人筋疲力尽的痛(Tring Exhausting)”的代表则是妊娠。

  格利森的身体虽然承受着痛苦,但她丰沛的心灵是治愈自身的一味良药。她鲜活饱满,把自己的一切都以一种近乎散文诗的方式,轻松地讲述给你了。

  紧握格利森的“地图”,凭靠她亲口传授的“药方”,按图索骥,无论你的问题是什么,我相信答案就在不远处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