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减少群众的疾苦
除夕之夜, 67岁的王家帮老人一夜未眠。从凌晨两点起,他就三番五次地出去转悠。外面大雪飞扬,天冷路滑,老伴儿不放心,怕他有个闪失,就生气地堵在门口,拦住了他:
“好天好地的都翻轱辘,这深更半夜地出去滚雪球呀?”
“今年雨声身体不好,我怕他初一来给咱拜年,就先去看他。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家雨声看了我四十多年,我今年去看他一回,难道不应该吗?!想当年受穷时,三斤白面过大年……”
说着说着,勾起了辛酸往事,老两口哭成一团。
天蒙蒙亮,响起一阵熟悉的敲门声。王家帮老人一开门,泪水夺眶而出:
——吴雨声在爱人的搀扶下,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
作为德化村的第一任老支书、老党员,王家帮老人对吴雨声的人品了解最深。他不止一次地说,自己这一辈子对父老乡亲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吴雨声,并当他的入党介绍人。
吴雨声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德化村的父老乡亲们一提起他,无不交口称赞,至今还拿他作为教育子女励志成才的优秀榜样。
但雨声内心深处一直隐隐作痛。一想起因为缺医少药而过早离世的严父慈母,他就感到伤心和内疚,他觉得自己欠父母太多太多了!——老人的病其实并不难治,可是在20年前的穷山村,要么有病没钱治,要么有钱没处治。他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己善良的父母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甚至在父亲的弥留之际,他还远在广州与外商谈判,连父亲想看一眼儿子创办的企业的小小愿望都没能满足……
那一幕,成为雨声终生的痛苦和遗憾。
“自己的生身父母带着遗憾走了,可是还有众多的衣食父母--人民群众,他们需要我去孝敬和赡养。我不能再留下遗憾了,真的。替人们解除一分痛苦,我就增加一分满足,减少一分遗憾。只有努力去减少群众的疾苦,我吴雨声才有真正的幸福……”
在一次人大代表报告会上,吴雨声这样谈起他创办康辉坪洲医院的初衷,在场的人们都流下了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