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拖神》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拖神》读后感1000字

2022-03-08 00:08: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拖神》读后感1000字

  《拖神》是一本由厚圃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6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拖神》读后感(一):对,就是那种手不释卷的感觉!

  两次鸦片战争是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事件,汕头开埠是《天津条约》的重要内容,但直到多年以后,串联了很多历史性事件,才充分了解到家乡梅州与这段历史的紧密相连、深刻相嵌,譬如足球兴盛、华侨遍布。而直到看了这本书的小半部,才可以深切感受到家族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息息相关、生死相依。有文采,有深度,有故事,有历史,是那种手不释卷的感觉!

  《拖神》读后感(二):对,就是手不释卷的感觉!

  两次鸦片战争是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事件,汕头开埠是《天津条约》的重要内容,但直到多年以后,串联了很多历史性事件,才充分了解到家乡梅州与这段历史的紧密相连、深刻相嵌,譬如足球兴盛、华侨遍布。而直到看了这本书的小半部,才可以深切感受到家族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息息相关、生死相依。这又印证了一位长者的名言,一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有文采,有深度,有故事,有历史,是那种手不释卷的感觉!

  《拖神》读后感(三):对,就是手不释卷的感觉!

  两次鸦片战争是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事件,汕头开埠是《天津条约》的重要内容,但直到多年以后,串联了很多历史性事件,才充分了解到家乡梅州与这段历史的紧密相连、深刻相嵌,譬如足球兴盛、华侨遍布。而直到看了这本书的小半部,才可以深切感受到家族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息息相关、生死相依。这又印证了一位长者的名言,一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有文采,有深度,有故事,有历史,是那种手不释卷的感觉!

  《拖神》读后感(四):创作谈 | 闭上眼睛你能看见什么 厚圃

  文学于我,犹如老家的潮剧对于旧时的乡人,能让平庸乃至艰辛的人们看到另外的人生,唤起蛰伏在内心深处的愿望、情感和想象,从而延展了生活和生命的时间和空间。我的写作肇始于有“话”要说,并在这种叙述中找到自己人生更为深沉的体验——写作不但让一个人得以生活在自己的信念里,用自己的眼睛去洞察他人的命运,并和各色人等一路行来,探索各自命运的不确定性。我最迫切想知道的,也正是未曾尝试过的命运中的各种“可能”。这种“可能”与“不可能”引领着我往社会人生的更深层去剖析,让我的思考与人生变得立体起来,不再是二维或者三维的,而是往更多的维度去拓展。这样的写作让我和读者都获得了对生命的崭新认识,虽然这种认识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歧义的。

  毫无疑问,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生活的丰富性与人生百态本身就足以令一个作家穷尽一生,我只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撷取其中的一些旁枝末节。有时我觉得自己是个建筑师,将现实的诸多材料组合运用,赋予它以新的生命和寓意,构筑起各式民居,风情街巷,让更多的人进来观光逗留,或者长久居住。

  我的童年是在潮汕平原一座古镇上度过的,由于地处城乡交界,我既可以与乡村的孩子一起融入原野,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小市民的生活气息。对于故乡,她就像门前的樟树林,特有的气味缠绕着我的童年少年,并一直绵延至我的青年时代直到今天,给了我认识现实世界的独特经验和解决生存的特殊智慧。对于每一位作家,故乡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资源,不但可以回顾还可以远眺,并通过人生的种种体验赋予它专属的想象,这是一种独特的养分,一直滋养浸润到骨子里,绵绵不绝。

  无论是童年还是长大之后,我的周围多是些命如草芥的小人物,表面上看时代的强音在他们的层面上被简化,毫无回响,他们似乎成天被鸡毛蒜皮的琐事所缠绕,对生活的束手无策和仓促应对成为了生命的常态,但是,无法磨灭的人性本身还有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呼唤,又使他们的生命充满了特有的张力,而超越时代意义的对命运的抗争,更构成了一种没有立场的立场,它是民间的,是底层的,是微不足道的,但同时也是神圣的,有了它生命才得以展现勃勃生机,这也是我创作时所真正在乎的东西。

  对于自己的小说创作,我将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乡土题材,我对它的着迷,与其说是对昔日时光的眷恋和对乡土朴素、积厚的文化价值的神往,毋宁说是一种文化自觉,由着情感的本能所驱使,如鱼儿溯源般重返精神的故园,捡拾记忆的碎片并将其缝缀成一个片断,或者局部,以昭示生命存在的痕印,寻找精神的归宿。反过来,作品中的人和事又映射了现实,赋予于现实更多的意义。我的长篇小说《拖神》《结发》《我们走在大路上》以及系列的乡土类中短篇小说,正是从故乡那片土地拔节生长,成为纸上的庄稼而被我一茬茬地收割。

  另一类是城市题材。与“过去时”的乡土叙事相比,我把城市书写归为“现在时”。所谓的城市文学,我以为并不仅仅因为作品中出现了林立的高楼、红男绿女这样的城市表象符号,而要看其本身是否反映出城市人的思考、立场和生活模式,传达出现代城市文明的精神和矛盾。我的《契阔》《前妻》《我们能否相信爱情》一类的小说,里面饱含着我在深圳这座城市个人的生存和生活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几乎所有的城市题材创作都是对深圳的书写。

  犹太人重典《塔木德》中有言:“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所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能通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我小说里的人物,无不艰难地跋涉在生活那条长长的邃道里,有的最终走到尽头光亮乍现,有的却永远被黑暗所屏蔽而无从追寻。我有个小说,题目叫《闭上眼睛你能看见什么》,它虽源于孩童的“脑筋急转弯”,我却能理解到它里面更深一层的含意。

  在我们睁开眼睛时,现实的影像纷至沓来泥沙俱下,我们眼中的世界似乎再真实完整不过,然而眼见未必为实,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更需要我们闭上眼睛用心体察,现实世界的梦幻、泡影,如露如电般地消失,我们的心湖在万籁俱寂中终究会找到世界的本源,人性的本源,我们用这些本源去构筑我们的内心世界,并将之最终投影到现实的人生之上,这时候的世界才能纤毫毕现。当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在我们闭上眼睛之后刚刚开始,我想要描述的人生及世界也才真正开始。

  真正伟大的作品是有维度的,于时间的纵轴上能无限跨越,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磨砺,历久弥新;于空间的横轴上能完全突破地域、民族、行业,反映人生和人性的共性,唤起普遍的共鸣;于意识形态的层面,能自由遨游,影响或改变人们的精神思想。我知道,穷尽我的一生,也未必能写出这样的作品,但是我愿意,先闭上眼睛,用内心去聆听来自世界的真实声音,用心去探究现实的人生,并付诸于笔端,还原我眼中的一切。

  来源:作家出版社公众微信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