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数学面前人人平等》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15 00:04: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的读后感大全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是一本由[加]约翰·麦顿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 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读后感(一):数学面前,人人平等

  在中学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还称得上是名列前茅,可是等到了大学学高数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我又觉得高数很难。于是在大学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并没有学数学的天赋了,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也大幅度下降。

  最近看了《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当时认为自己并没有天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虽然无法否认的是,每个人在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或许会有天赋上的优势,但对于数学来讲,每个人都可以学的很好。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简单点说,就拿学习数学为例,倘若老师对某个同学有比较消极的评价,觉得他没有天赋,而他又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这样的评价,就会导致他最终的表现确实不如人意。

  当我们相信自己做不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更可能真的做不到。当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获得成功。

  “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机会能看到他们自己有多优秀。他们没有遇到相信他们的老师。他们被说服从而确信自己是愚笨的。”

  所以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我们所缺少的只是合适的方法以及切实的行动,而并非学习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有一个较为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对于数学学习来讲,学生多做题是很有必要的。作者还提出了刻意练习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最初由埃里克森提出。

  在这种练习中,个人会设定清晰的目标,并花费大量时间逐步增加难度,将自己推出舒适区。有目的的练习者常常能看到自己技巧的提高,但因为没有人指导,他们的进步可能是无计划的或有限的。

  我的个人经验来看,我非常认同大量的练习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掌握某些数学方法,有的时候我们仅凭某种奇妙的感觉就能够判断对错,看出答案,这也离不开我们大量的练习。当然这里说的练习仍然不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而是用合适的方法去不断的让我们去思考,去理解。 关于刻意练习,作者也提出了几个很独到的观点——

  通常,人们通过刻意练习而获得的许多技能并不能迁移到更多的领域中;有些技能只能通过刻意练习来培养,而且这种练习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刻意的练习可能是乏味而累人的,也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有的时候还需要忍受孤独和孤立;在某些领域,一个人通过刻意练习所能学到的东西,可能会被身体或大脑的条件严格限制。 每一个对数学感兴趣,或者是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学好数学的人,都可以认真的读读这本书,相信大家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读后感(二):作者没有说的背后

  在本文中你可以看到:1.作者的观点论据以及我的看法。2.书中一些问题的解答。3.书中一些可能性错误的讨论。

  首先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人们往往“低估了儿童和成人的智力潜能”这点完全正确,而且我觉得可以把这个观点套用在多数的学科上,那为什么只提了数学?按作者说一方面数学是很多人害怕、觉得难的学科,另一方面数学很重要它有不可思议的有效性,我们需要更多的人理解它。感觉上与之前看过的贼叉老师观点完全相反,其实不然。

  第一个就是天分与努力的问题,以我的经验在初中之前完全不能区分出天分,即便高中的学习更难在此应试教育下,成绩很大程度上代表的也是努力程度,天分能让人更省力的达到目的。当我看到作家林奕含的文笔、看到吹哥设计的游戏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差距,我承认多数人是可以通过努力去得到比较高的成绩,但能有新的突破、推动发展的永远是少数人,我们没必要为了可能的遗珠去费心尽力。

  作者一直在像广告一样推广的学习方法,其跟班根本逻辑是正确的,实施效果一般,我不认为一个数学基础很差的人可以通过书中的例子理解概念甚至喜欢上数学,更别提学会二进制转换了。有些学校会直接放弃“笨的人”来提高自己的整体成绩,作者也有几个最终反超的例子,一是不具有普遍性,二是不划算。相比于玩学生能否喜欢上学习?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这是两个很致命的问题,乡村学校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基本都是“被迫”“混”过来的,基础知识极差的他们即将面对未来的学业,开发兴趣是否已经来不及。

  数学界有没有故作高深?技术锁死?我觉得不是,就像以向量为桥梁让几何变成了一门计算的学科,让更多的人可以插上一手,作者会这么想也证明了数学需要天分,而且他忽视了大量数学普及者的工作。像棋盘放米,对折7次这些指数级的数量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而概率问题是反直觉的大坑,以三门问题为首,包括检测概率等等问题(这个最后会说),推荐看一下《Matrix67的数学笔记》里面有一章解释的很棒。

  日本写过轻小说数学女孩系列,其内容就是从定义本身出发加深理解,本书第六章中通过反例来强化定义,而且我们要相信所有给出的题目都是可解的,因此就会要求人去发现特点,这也是竞赛题的思路。关联记忆是好的,书中要乘法表找规律,对这种底层基础工具未必有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十进制是学习性的还是习惯性的,就好像我们说中文学了语法吗,那我们会理解进制本身的意义吗?关于复数乘法的附录似乎在描述复数让运算更完备了,然后告诉你不用管结果是否有意义,有些草率。

  P98答案

  P168答案

  21页“在有90%正确率的检测中得到阳性结果,真正患有乳腺癌的概率大约10%”。资料显示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可以达到每年10万分之70左右。我们用条件概率来计算

  其中默认准确率是0.9, 是人群中患病率,代入得到结果约0.0069,不足0.7%。这里我们还需要考虑多少人会去检测乳腺癌,惯例去检查的人与不舒服去检查的人,总之稀释的道理是没错的,但作者同时给出了并不靠谱的数据。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读后感(三):世界越复杂,我们越需要有数学思考能力

  你有羡慕过学生时代那些经常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同学吗?你会在生活中一遇到和数字有关的问题就感觉头疼吗?或者手里捏着孩子的数学作业,看着他渴求的小眼神就是不知道该从哪里给孩子讲明白做错的数学题。

  我们从小就被打上了标签:“你可能在某些学科上有天赋”。这种思维模式也被用到了自己孩子身上,“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不会,太笨了,你真是一点儿数学天赋都没有。”《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这本书的作者约翰·麦顿说,被打上“没天赋”标签的孩子常常会停止或者减少在这项学科的努力,而如果这样的问题发生在数学上,可能的结果就是错失一些关键的概念理解,就很难再跟上和理解接下来的知识。

  作者是一位数学家、剧本作家。他二十多岁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在学校里教授哲学课。后来担任一家辅导机构的数学老师时,才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逐渐对曾经感到困惑的数学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作者30多岁的时候重返校园学习数学,最后拿到了加拿大最高的博士后奖学金。

  这本书是作者基于自己的实际学习经验和数学教学经验而写,书中,他一再强调重建自信、保护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如果能够掌握学习的策略和数学的结构化技巧,再加上自己的学习毅力就能够很轻松等化解数学难题。“数学不是少数杰出的人才能学习的东西,而是一个创造更公平社会的有力教育工具”。而这些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或者领域的学习。

  非凡的成就在于目标清晰的刻意练习

  日本心理学家曾经设计过一个非同寻常的实验,检验孩子们能不能通过持续的训练掌握只有音乐”天才”才能掌握的“绝对音感”。结果显示,每天对孩子们进行4-5次几分钟的训练课程,大部分的孩子在不到1年时间就发展出了“绝对音感”,剩下的孩子用了不到1年半的时间也掌握了这项技能。还有很多的实验反复证明,在任何领域,我们看到的佼佼者都比这个领域里的其他人花费了更多时间来练习。

  这项实验让我们明白对于大多数没有非凡的智力或者“天赋”的普通人来说,通过潜心练习也能获得超常的能力。作者把这种“刻意练习”运用到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他在为1位6年级女孩作辅导时发现,她连乘法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被评估为轻度智力障碍。经过3年的不间断辅导,这个女孩实际上只用了100个课时就从1年级进不到了9年级的水平。还有1个自闭症男孩每两周接受作者的1次辅导,7年以后他的数学能力大概提升了20%。

  运用结构化思维更好地理解数学

  不少时候我们会发现,对于一些问题孩子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好像做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可是为什么呢?如果孩子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生搬硬套,没有理解那些规则和过程的话,大概率他会在这个问题上经常犯错。所以,在书中,结构化这个概念反复出现。

  寻找数学问题中的模式或者打破这种模式;或者通过对数学运算结构的了解来排除一些错误的可能解;运用“猜测与检验”来做出有根据的推测,都可以引领我们找到答案,并且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规则和限制。书中列举了数学中常见的用字母代替数字,题中给定一些已知条件,需要解出每个字母分别代表哪个数字的代数题,作者详细解释了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如何一步步推导出问题答案的解题思路。这种结构化探究不光可以运用在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如果我们也能掌握这种思维方法也能让我们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

  用数学的思维习惯激发更多创造力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物理、化学这些理工类学科的基础,可你发现了吗?大多数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得主同时也是颇有成就的作家、音乐家或者艺术家。作者在书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数学的结构性非但不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相反它还常常激发创造力。他们用数学的思维习惯来筛选、整理自己在艺术或者科学上的经验,并且把这些经验转化为原创的科学理论或者是艺术作品。

  贝多芬创作乐曲的时候有时会在一个乐句上写出六七十种草稿,这个过程和解数学题的过程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是通过反复试错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在正确答案出现之前一直保持执着。他们也通常运用事物之间的类比、联系来跳出思维定式,不断进行持续的探索。爱因斯坦就是在分心看维修屋顶的工人时,想到用类比的方式洞察到怎样在相对论中谈论引力。马斯克从数学的推理演绎中找到减小隧道半径、缩短施工时间的方法,创办了“挖洞”公司解决堵车问题。

  人们常常严重低估了自己的数学潜能,《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这本书中的例子让我们相信通过刻意练习来训练自己或孩子,是可以像数学家那样思考的,书中讲到的学好数学的方法适用于每一门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能为我们的实际生活提供指导性,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财务问题、做出周密决策。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读后感(四):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说的只是数学吗?

  多少人上学的时候被一句话所累,学遍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很多人因为不喜欢学数学,认为数学太难。而转为了学文。但是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天下学科是一家,跨学科成为了现在的主流。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数学?是不是真的学不懂数学呢? 麦顿认为,世界越是复杂,数学认知就越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对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

  加拿大的数学家约翰.麦顿,开设了一项名为jump( Junior Undiscovered Math Prodigies)的项目。并且写了这本书,《数学面前,人人平等:数学为何能让世界更美好》,对大多数人来说,理解数学,无论是否行特定的数学学习项目,当我们理解了研究的全部含义时,智力平等这个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

  适用于99%的解决方案—— Jump教程 作者说,很多人都相信数学就是困难的科目,只有天生对数字有天赋的人才能掌握。而作者认为,数学适合所有年纪的学习者。并且举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二零零八年,多伦多的一位老师玛丽.简.莫罗让她的学生做了标准化测试。分数如图所示,可以看出来,这个班的分数差异。

  最后经过一年的JUMP教程之后,重新进行测试的学生成绩,让我们看到了惊人的差距。

  什么方法,仅仅一年就可以有这么大的改变。这是“结构化探究”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自己发现概念,并且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而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细致的指导。 结构化探究 作者认为,在数学课的设计上,如果采用对各种年龄学习者都适用于的刻意练习课程是可能的。就如同国际象棋、音乐或者是运动这些高度竞争性领域培养专家的方式一样。 所以,如果训练人们解决像数学竞赛之类的问题是可能的。通过训练就能独立地解决此类问题,并且消除认为数学能力是天生的这种观念。 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思考,而而结构化探究的方法正是为思考而设计的。老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指导、概念框架。而学生则需要进行思考,自己探索和提出想法。 如此这般,看看书中的简单例子。而再变换一下呢?是这样的。

  通常认为儿童的大脑可塑性更强,儿童几乎学习任何东西都比成人更快。而作者关于成人学习者的看法却与之相反。如果成人能够唤醒他们儿时曾有的惊奇之心,并愿意进行定期练习,那么他们学习数学也会很容易。 其实这不就是兴趣吗?任何人做事都离不开兴趣二字。有了兴趣才会有了持续坚持的动力。 《数学面前,人人平等》这本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定性。掌握了方法,一切都有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