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毒害了谁?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束光,但请你思考,这束光是否照亮了你前行的路。
——题记
“饭圈、爱豆、粉头、应援……”是经常从学生口中听到的词汇,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学生对娱乐圈的了解颇深,几乎班里的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偶像。
近日,网络上关于某位明星“吴某凡被刑拘”的新闻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掀起了一股讨论的热潮。关于针对其行为的评论,我也有所关注,总体来看,大部分网友有自己正确的、理智的评价,但仍有少数网友为自己所谓的“偶像”辩解,其不理智的言论显得尤为可笑、幼稚。
为什么他踩了法律的红线,仍有粉丝愿意为其行为买单,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有些人把对方看的比自己还重要。
我们班曾经就有为了自己的偶像和同学大打出手的案例:
小蓉同学是班里一个大大咧咧的女生,她很喜欢一个当红小生,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小鲜肉”,有一次几个女同学在一起讨论起这位偶像时,班里一个男同学说了两句对这位明星很中肯的评价,小蓉就不乐意了,在她眼里这是在侮辱自己的偶像,任何人都不能说一句他的不好,因此恼羞成怒,两个人撕扯在一起。
后来当我问小蓉喜欢这位偶像的哪些方面?她告诉我的无非是“长得帅”、“唱歌好听”之类。
仿佛很多人对偶像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人云亦云、容易随波逐流。一但某种错误观念扎根于脑海,便会影响自己的言论和行为。
学生更是如此,小学和初中是他们树立三观的重要阶段,观念决定行为。
追星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不理智追星”就成了问题。
很多人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从自己的生活费里克扣出来,给自己的“爱豆”打榜,换来的只是自己内心的愉悦,感动了自己而已。
因此,小学阶段对学生理智追星的教育必不可少。作为老师,要抓住任何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三观,让他们明白,哪些人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
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明星”?
是袁隆平、钟南山、陈薇……这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也是我们身边那些“最可爱的人”。
2021年7月,郑州市暴雨来袭,洪水肆虐,一瞬间城市瘫痪,居民无法正常生活。各地得知郑州灾情,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驰援郑州。消防员、解放军不畏艰险、奋力向前,他们是明星。
市民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为救援官兵提供后勤保障,还有跟随救援队到一线抗洪救灾,他们,是明星。
十几岁的少年利用暑假,在社区参加搬运任务,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们回答:“我们这个年纪不能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是明星。
这些人是真正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并学习的偶像。
让我们一起对那些不理智的,盲目追星行为说不,自觉抵制没有营养的“饭圈文化”。
找到心中的那束光,朝着它指引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