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川端康成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川端康成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01 0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川端康成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川端康成传》是一本由[日]小谷野敦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5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川端康成传》读后感(一):全宇宙最孤独的男人,却治愈了整个人间!

  他在人间留下了很多优美的文字,治愈了很多抑郁、想要结束生命的人,可他自己却没能走出来,选择了离开!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川端康成在他的名作《花未眠》里这句话,陪伴无数孤独的人在漫漫长夜里找到了活下去的力量,但他却选择在四月芳菲的时间里,送自己离开人间。

  他是日本侘寂文化的代表,也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他作品总是能够读到一种岁月美好的感觉,即便他本人是斑驳又孤独。他的文字是会给人带来力量与希望的,所以他在中国也很多的粉丝,我是其中一个。

  有人说他的文学底色和他的作品一般,既幸运又孤独,和他的人生也差不多,但我对他了解不多,于是选读小谷野敦撰写川端康成传记。他深度研究、分析根据川端康成的遗存的日记、书信和相关资料,客观的展现川端康成的一生。

  1899年川端康成出生,他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大户小姐,但他的人生开端却不尽如人意,3岁之前父母双亡,小学时祖母去世,后来姐姐去世,到了16岁时祖父去世,全世界就只留下他孤独一人。小谷野敦把他人生的每一个轨迹、每一个细节都写在纸上,读来很是为川端心疼,也让我们窥见这位日本文坛上风云人物悲惨、难过的一生和他内心的世界,展现一个双面的川端康成。

  恰逢今年是川端康成逝世50周年,更适合读这本书,当我们倍感生活的无力感或者无常感越来越重时,但我们的内心越来约孤独时,我们更加应该读读川端的文字,去了解了解川端,看透这个给予了我们生活希望与力量的、全宇宙最为孤独的男人。

  《川端康成传》读后感(二):是是非非,留有后人去说

  川端康成,响彻日本文学天空的名字,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却在1972年以含煤气管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曾说:“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他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无言的离开这个世界,有关于他的争议自然留给后人去说。自1972年至今,川端康成已经离开50年,关于他身上的许多谜团,似乎还没有被人解开。幸运的是,川端康成留下了大量日记、书信以及他的作品,日本比较文学学者、作家小谷野敦通过研究相关资料,以客观冷静的笔触写就了《川端康成传》一书。

  《川端康成传》以时间顺序,一点一滴的剖析川端康成的人生经历和相关作品,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相对立体的双面的形象。其中有褒有贬,有关于他双性恋、失恋、代笔、自杀的谜团,也有关于他某些作品人物原型的揭秘。这对于想要了解川端康成或是他作品的人来说,是一部不可错过的传记。

  对于川端康成的人生经历,广为人知,他自幼失去双亲,跟随祖父母生活一段时间,其后姐姐与祖母相继去世,在他15岁那年,祖父也离他而去。成为孤儿后,川端康成被富裕的、家有同年龄表兄妹的亲戚收养,因在书店买书赊账太多他后来被送到学校寄宿。中学年代的川端康成成绩优秀,不过在一高时,因读书写作问题成绩有所下滑。

  然而不管怎样,因大量的阅读,对川端康成的写作有巨大帮助。17岁的一次偶然经历,他在日记中写道:“无论如何,我要通晓英法俄德等各种语言,用外语自由写小说,而且我现在都在想得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究竟学没学会多种语言,尚且不知,但他的确在有生之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终在人生暮年得以实现。也正是因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此后多年,他影响了几乎整个日本文学的发展方向。

  人生或许真的是有失就有得,川端康成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与他年轻时的失恋有关,如若不是因为伊藤初代的悔婚,川端康成也不会以此为素材创作出十多部文学作品,《伊豆的舞女》不会诞生,也不会有《雪国》的出现。至于伊藤初代为什么会在短短时间内与川端康成悔婚,这不是爱不爱的问题,书中有详细的分析,想要知晓答案的可以去书中寻

  至于川端康成双性恋、代笔、自杀等谜团,书中也有讲述,在此只简单说一下代笔的问题。川端康成的确存在代笔问题,这其中有的是池菊为了支付川端康成稿酬有意为之,也有川端康成为了提携后人故意为之。虽然这理由情有可原,但是从对待作品的角度来说,仍然是不可取的。也可能这是当时社会环境所致,放在今日,川端康成或许会更珍惜自己的羽毛,不过事实就是事实,代笔的川端康成也是真实的川端康成。其中让人唏嘘的是,池菊对他的爱护,让他代笔,也与他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有关,如果他有计划地花钱,或许就不会存在生活贫困的问题了。

  有人说川端康成是孤独的,不善社交的,如果读过这部《川端康成传》,自然会发现,其实川端康成并非如此,他的作品唯美,隐隐透着悲凉的气息,这与他生经过无数次生离死别有关,也与日本美学所倡导的“物哀”有关。其实不难想象,参加过无数次葬礼的川端康成,在面对死亡这件事已然变得十分冷静,他并非对亲人朋友没有情感,只是这份情感被克制了,它是冷静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眼中也有不同的川端康成,我想川端康成自杀前只字未留,大抵也是不在乎外界如何评价,是是非非,留有后人去说!

  但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川端康成及其作品,不妨读一读小谷野敦的《川端康成传》,至少它是客观分析川端康成的作品。

  《川端康成传》读后感(三):川端康成:凌晨4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作为诺贝尔奖文学家得主,川端康成的传记不算多,除了《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国外读者阅读除此之外的其它作品也不多。

  读川端康成的《雪国》,会被诗意一样的文字感动,进而会陷入无法用言语表述那份心有戚戚的唯美和悲哀,讲男主角岛村代入为川端康成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岛村是个虚无主义者,没有正当的职业,靠祖辈留下的财产过着悠闲慵懒的日子,精神极度空虚,没什么追求和人生目标。

  川端康成就没岛村这般幸运自然躺平。日本学者小谷野敦在其所著的《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用大量史料还原了一个川端康成:他的人生并非可多选,走进顺遂的虚无。

  川端康成一岁半失去父亲,两岁半失去母亲,十岁失去唯一手足姐姐,被祖父祖母接替抚养,15岁,唯一亲人辞世,成了孤儿。

  英国文学家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成为了孤儿,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

  孤儿的悲惨命运的底色,似乎是成为小说家的良因。

  生老病死之事,人人都在学会接受面对。但对于孩子,还未见过人世间的美好,过早面对,一切蒙上了暗色滤镜,难免患得患失,身发世事难料之感。

  毛姆弃医从文,独闯天涯,在战争中游击作战,做间谍、做战士,而后为了创作游历世界,结交各阶级名流名仕,创作素材源源不断,转而以文赚钱,继而理财投资,成为了最有钱的作家。

  川端康成没有毛姆仗走天涯的豪气,在东大读文学,一心创作。他一直都在搬家,从繁华之都东京搬到伊豆、麻木、高圆、热海、浅草、大森,择美而居,择净而栖。一生清贫,但多数是不懂节制开销,他说“我比什么都喜爱孤独”,川端康成活成了毛姆的反面。

  如果说失去挚爱亲人,奠定了他善悲的人生基调,那么一路上各位亲朋好友的相继离世,就是生命无常的检验。

  从巨大的灾难人生里走出来,需要一定的勇气,川端康成表面上过着正常人的人生,在学校住宿,阅读大量文学作品,也是内在修复的过程,他表现的即不阴郁、也不阳光,双子座的川端康成是双面之人,有关文学的研讨积极参与,有关自己的人生泛泛而过。

  同时代日本作家太宰治、三岛由纪夫、谷崎润一郎等人的私下生活莺莺燕燕的爱情氤氲缭绕,川端康成的爱情,在人生最美妙的时刻戛然而止后,之后就是一场场旅行驿站的短暂花开。

  《雪国》:“所谓难过,可能是担心跟旅客的关系陷得更深吧?”

  过客、隧道、雪国、徒劳,川端康成叙事笔调中,有着一种纤巧细腻的诗意,有指尖记忆,唯独缺少一生的相守,亲密关系在不断的面临崩盘,内因外患,做好了随时抽身离去,丢下整个世界的准备,犹如漂浮在水面上的荇藻虚无飘荡。

  川端康成在《花未眠》里讲述了人与自然相撞的刹那感觉;

  “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 要活下去!”

  因为太累,早早地睡了,意外看到了凌晨四点多的海棠花开。因为过早的成为孤儿,早早的体会到人生无常,一切都是虚无,看待世界读了一份孤独和独美,成为了日本文豪。

  然而惊艳过后,才明白海棠花一直开在那里,不离不弃,只是幸福的人从未在意,而痛失过而具有美感的人,才会对凌晨四点的海棠花而赞叹不已,是幸运还是不幸?

  川端康成的爱欲,大概一辈子都停留在了少男时期,那个叫“初代”的女子身上。

  在川端康成第一高等学校的学生,学校旁边咖啡馆的女招待伊藤初代,引起了他和好友的注意。在得知他9岁丧命的命运后,川端康成爱上了她,也许是一种同病相怜的命运,从而,显得不那么孤独。

  22岁的川端康成考入东京大学后,向初代求婚,这一英勇的决策,却引发了更大的悲凉。昭之若揭的订婚仪式,在等待中,换来的是初代的悔婚。

  悔婚的因由众说纷纭,那擦肩而过的姻缘打开了川端康成的情感文学之灵源,小故事改写了无数文学作品。《南方的火》、《新晴》、《篝火》、《海的火祭》等代表作,研究川端康成的学者无法绕过川端康成眼中的“海棠花”初代。

  暧昧以上,恋人未满的川端康成和初代的故事,以多种形式不断变换流向日本文学刊物,经久不衰。川端康成的妻子秀子满怀醋意地说:“喋喋不休地老调重弹,把一个恋爱小事件当素材写成小说,他自己都在否定吧。”

  川端康成真的是一直活在痛失所爱的惆怅里吗?

  不然,我倒认为川端康成一直缅怀的是一个命运交叉口,一生唯一想谋求命运知己、相互取暖携手共存的那份渴望,天启关闭,用虚无之情不断描摹那份渴望。

  就像《雪国》中岛村凭借洋书上的图片和文字,幻想出遥远的西方舞蹈的情况差不多吧。看上去对过往情感带有强烈的憧憬,但其实已经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之中,白雪皑皑里,唯有女子脸上的红晕浸染,一切都是“徒劳”。

  川端康成偶然的“凌晨四点就醒来”,发现了“花未眠”,促成了“千代情结”,以文字的孤独之美,流向大众之心,传承了日本物哀之美,我想这也是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之一。

  日本的糖不甜、烟不烈、清酒也不过20度,和服色彩素雅,言语与微笑总是透着淡淡的味道,若即若离的情感,透着克制与敬远,川端康成的凌晨四点的发现,恰是一种静置的绽放。

  作者:荣荣—

  用每本书探索一个根本问题——

  深长缓慢地阅读,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行为

  《川端康成传》读后感(四):(转载自《收获》公众号)川端康成逝世50周年:揭秘名作《雪国》诞生的真相

  这是川端康成小说《雪国》的第一句。小说以穿过县界的隧道为开始,暗示着空间的转移,目的地“雪国”则是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

  《雪国》讲述的是一位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来到了雪国的温泉旅馆,分别与艺伎驹子、少女叶子产生了情感纠葛。

  作为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该小说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却描绘出了极其细腻唯美的情境,极致地体现了“美丽、脆弱、短暂”的日式审美,因而被誉为日本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

  2022年特别电视剧版《雪国》摄影剧照

  时值川端康成逝世50周年之际,这部享誉世界的名作《雪国》将首次被拍成特别电视剧《雪国-SNOW COUNTRY》,该剧由日本人气演员高桥一生和奈绪主演,于3月28日在日本预先播放,并于川端逝世之日,即4月16日正式播放。这是《雪国》问世80多年后首次被特别电视剧化,当代人将如何演绎这个弥漫着怀旧气息的昭和爱情物语,不禁令人期待。

  1957年版电影《雪国》

  在此之前,《雪国》在1957年和1965年曾先后两次被拍摄成电影。其中由演员池部良、岸惠子主演的1957年版电影《雪国》入选日本电影史上“百部电影”。如“大和抚子”般的女性美、如轻纱拂面般的忧郁气质,使其成为了小说《雪国》影视化的经典范本。

  川端康成 晚年于镰仓

  那么,这部带有“川端康成式忧郁”的小说名作是如何诞生的呢?

  在早期日本学者所撰写的川端传记中,这部作品一直被认为是作者在冬季前往日本新潟地区采风后的产物。闪耀着光芒的白雪、层叠交错的云海、穿梭在雪原中的蒸汽火车,处处是令人惊艳的美景,足以成为川端康成笔下细腻而唯美的长句。

  也有研究者认为《雪国》是作者在温泉旅社观看艺伎表演时产生了创作灵感。

  日文版《雪国》插画

  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日本学者小谷野敦在其所著的《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一书中,通过对川端日记的分析给予了明确的答案。

  为给《文学界》杂志送稿件,川端去了水上站。由于清水隧道已经开通,他(川端)便直接坐火车穿过了隧道,抵达越后汤泽,并入住高半旅馆。当时在水上站发生了男女私奔事件,这让他想到了“投河殉情”的构思。……就在这样的奔波中,《雪国》诞生了。

  《雪国》创作灵感其实来源于当时一起普通的“男女私奔事件”。这样的真相多少有些出人预料,也颠覆了不少读者的浪漫幻想。

  不过,这也是《川端康成传》这部传记写实风格的魅力所在,即无论有趣与否,它都把事实放在第一位,极力以客观的笔触还原真实的人物和历史。

  《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预计4月15日上架

  这部传记的作者小谷野敦是东京大学大学院比较文学学术博士,在撰写这部传记之前,已著有《久米正雄传》《谷崎润一郎传》等多部著作,对大正、昭和文坛的人物有着非常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

  不过在这部传记的开篇,作者一反客观常态地承认川端是他最喜爱的作家。可能也正因为是“最喜爱”的作家,作者小谷野坚决反对把川端传记写成歌颂式传记,他不顾川端后人“为逝者讳”的要求,通过编写《川端康成详细年谱》和分析研究川端大量的日记、书信和相关历史资料,力图在其笔下呈现一个真实的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作者小谷野敦

  因此,在这部集川端研究之大成的传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异于传统认知的川端康成:他并不孤高,反倒很擅长社交;他在婚恋场上的奇葩事有一大箩筐;他痴迷养宠物,对日本的温泉旅店了如指掌;不写作时,他开始不务正业,去炒房经商;他护短又记仇,“独裁”日本文坛十七年。

  自然,对于影响川端一生的失恋故事真相和突然自杀身亡的谜团,作者小谷野在书中也进行了独到的探究和解答。

  名作《雪国》的起点或许不够浪漫,但是青年时期失恋的苦闷,让川端将自己的爱情理念和对于美的极致追求,以情感投射的方式寄托在“雪国”这一不同于现实的乌托邦世界之中。

  生活中的私奔事件并不少,但能脱胎于现实,将其构建成极致唯美主义的虐恋爱情,这便是川端康成的独到之处。

  1968年川端康成出席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

  纵观川端充满争议的一生,从童年孤独到青年失恋、从蜚声文坛到突然自杀,这起伏跌宕的过程,似乎正映射出日本大正、昭和时代长期战争和社会动荡的“悲剧性”困局。

  对此,作者小谷野在书中指出了在川端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演讲之中就已明确表明自己和时代尖锐的矛盾关系。

  现今我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像冰一般透明的、又像病态一般神经质的世界……我什么时候能够毅然自杀呢?这是个疑问。

  跳脱出日本学界的传统视角,重新审视川端与时代的关系,以大正、昭和时代为背景基础,按年月日串联起他的具体生活,摒弃兼论作品的评传式写作手法,这正是《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区别于以往专题片段式川端传记的鲜明特色。通过还原其人生轨迹中的每一个细节,作者让我们自主地重新去认识时代困局中那个有着喜怒哀乐的川端康成。

  这一刻,这位昔日的文坛巅峰人物,将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孤高文士,而是一个有趣又有些古怪的小老头,一个传奇又充满矛盾的多面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