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凡人动了心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凡人动了心的读后感大全

2022-05-13 00:1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凡人动了心的读后感大全

  《凡人动了心》是一本由熊太行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凡人动了心》读后感(一):自古人心不变

  “三言”里面好多故事都很离奇,但奇怪的是它又很接地气,这就是为啥现在都还让人津津乐道的原因。熊太行老师是我混【得到】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名字之一,他讲的东西有趣又有料,而且听他讲完就像刻在脑袋里一样。所以得知他出了新书以后,我搞咆了,飞叉叉的跑去看。看了前两篇,我心里就冒出一句话:你永远可以相信熊太行老师,他实在是太行了!

  《凡人动了心》读后感(二):好书值得一读

  一直想好好读读 《三言二拍 》,无奈原文酸涩难懂,通过熊老师的解读,让我能很容易就理解了原文,通过古人的故事仿佛看到我们自己,从古人的世界里,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子。

  一直很欣赏熊老师,老师的文章诙谐幽默,让人读了就停不下来,这本书他把古代的故事用现在的观点来解读让人记忆犹新。读读这本书了解下古人的智慧,充实下自己的生活,找寻下自己的影子,让我们在内心产生共鸣。

  好书值得一读。

  《凡人动了心》读后感(三):好的文字只有找到合适的阅读者,才会产生共鸣

  很好的书籍,人生在时,除了自己、还有家人、爱人,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有人心、有万物、有各种场景,无论身处何处,都需要看到自己,明心见志。

  文中讨论人心、世道、家庭、职场、生活、人际关系、熟人社会等复杂而微妙的话题,从古人的世界里(过去),看到当代人的影子(现在)。关于未来,是属于创造的。

  每个故事,都能引发思考;每个时刻,都是觉醒的开始。与其说,是文字引发了我,不如说我与文字融为一体,徜徉在自由精神世界里。

  好的文字只有找到合适的阅读者,才会产生共鸣;而这些共鸣,是被触动的心弦,被拨动的生命乐章!

  《凡人动了心》读后感(四):熊太行先生重新给你讲“三言”:通俗好玩实用

  《凡人动了心——熊太行说“三言”》

  当初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动了心。原因有二,第一,在古典小说系列中,我很偏爱“三言”,120篇中,至少有60篇是比较熟悉的,第二就是这个“凡人动了心”的名字很打动我,“三言”当年也是非常流行的小说集,“三言”也算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因为第一本书流行所以约写系列小说的先河,《喻世明言》出版之后,冯梦龙立刻被约写了《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这还不算,由于“三言”的成功,所以连从来不曾写过小说的文人凌濛初也被书商看上,约他改写小说,凌濛初一入手,才发现宋元之际有趣的小说都被“三言”一网而尽,自己只好动手写了二拍。“三言”在当时的影响可见。 这么有趣的一本书,在现今社会却影响式微,一套流行小说硬是活成了“解词”,一个教中文的老师跟我说过,现在很多中文专业的学生,别说看过这套小说,就连跟这一套书相关的知识都所知甚少,许多年来考试中间“三言”基本上都只是以3到5分的解词题出现,连个10分的简答都很少混上。 我曾经寄希望于“三言”的影视化,可惜“三言”也曾影视化不少,但是影响力也非常小,基本上没有出过爆款。什么时候能让“三言”重新回到流行小说的位置上去呢?这真的需要有喜欢“三言”的人为之鼓与呼。 《凡人动了心——熊太行说“三言”》是一个不错的尝试,熊先生并没有完全把这本书当做一个理论的研究,而是以一种通俗化的方式,结合日常生活,重新解读“三言”,用作者的话来说,他是在“三言”中找“适合做人际关系解读的部分”,把小说当作是“人际练习册的模板”,把小说中那些跟人际关系有关的地方,掰开了揉碎了分享给大家。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也有人在其他小说中做过,而且卓有成效。比如六神磊磊谈金庸,你就能发现金庸小说中那些被你忽略的地方,原来是那样有趣。比如河南洛阳有一位老先生叶鹏,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哥哥,叶老先生就是把《红楼梦》和人际关系融合在一起来写,在《洛阳日报》上开了一个专栏,也曾经大放异彩过。 至于从这个角度拆“三言”的,熊先生应该算一位先行者吧。

  熊先生切入的角度真的都非常别致,他不一定从小说的主角出发,不一定从主要故事情节出发,他是把“三言”当做自己的一个故事素材库,在里面选取那一些和我们日常生活关联紧密的故事情节,然后展开叙述,俗话说道理不如讲故事,这些故事,经熊先生一讲,自有动人心处。 另外“三言”中那些叙述语言,虽然是当时的白话,和现在的语言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熊先生讲故事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把它替代成现在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故事的转述性就变得更强了,看完故事的人再向别人转述,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以我最喜欢的一篇《损人不利己的小报告不能打——崔待诏生死冤家》举例,把这两个特点谈一谈吧。 首先我们来看故事的叙述,熊先生在谈到崔宁和秀秀结缘的那一天时,把那个活动称之为王府的“团建”,哈哈,这个词太绝了。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绣女秀秀才和做玉的匠人崔宁遇在了一起,由于王爷的一句要把秀秀许给崔宁的话,让两个人彼此留意,而且彼此有意了。这一段的故事熊先生讲述得行云流水,成功把故事通俗化了,这一下看故事的凡人该动心了吧。

  更让凡人动心的是,在这个故事中,熊先生抽出了一个“损人不利己”的郭排军来做分析的主角,题目就是针对他有感而发的,作者把这个小人的卑劣和愚蠢分析了个底儿掉,文章最后说,这么正义的人,应该打个整数,打他一百棒。 痛快痛快。

  熊先生这本书也只写了“三言”的一部分而已,希望出版社也继续出这个系列,让我们凡人继续动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