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神》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女神》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30 09: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神》经典读后感有感

  《女神》是一本由郭沫若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1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神》读后感(一):谁还曾经不是个爱念诗的文艺少年呢

  这本书中很多诗都入选中高中生必读课外读本,因此看这本书的一大乐趣是品诗,另一大乐趣就是读诗的时候回忆学生时代的念诗趣事。

  初中的时候特别特别喜欢每周二和周四的早读课,让我这种走读生起早去学校上晨读课的动力就是读现代诗(走读生的晨读课是可免的,但周二/四从不缺席)。念着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仿佛我也能拥有一幢海边的房子,感受到那份“诗歌与远方”的情怀与追求;读到舒婷的《致橡树》里那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直接就开启少男少女们对爱情的启蒙,那会的少年们真心盼望一场势均力敌的爱情。念到余光中的那首“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时寄托了远方游子的无尽思乡之情,就想着以后绝对要守在家乡,守着父母,不去远方。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声呢喃写尽了爱国青年对祖国的深情厚爱,爱国之情就蹭蹭的,升国旗的时候特别认真。那会我们也很喜欢郭沫若的诗,念着《天狗》就贼有气势.” 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班上男生们最喜欢齐心协力把这首吼的震天响,别说,就特别有范儿,特招人稀罕,学校早读的纪委最喜欢来我们班检查,大概是喜欢来听他们念诗吧,“我是全宇宙最energy底总量“这句话大概了也代表了青少年时期少年们那独有的自信,尤其那会的少男少女们最喜欢用郭沫若的诗来改写情书,甚至有人每天创作一首改写的《晨安》来向心仪的女生表白,回忆起曾经真是好光景!

  《女神》书封

  郭沫若在自序中说,后来的他依然还是会写诗,但是像《女神》创作时期那种火山爆发式的情感没有了,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有些人是特别喜欢,但我始终是感觉着只有在最高潮时候的生命感是最够味的。确实,每每读到郭沫若《女神》同时期的诗作时,也总能感觉他内心磅礴的情感爆发,那种遣词造句中,形成天然气势,跟古典式较为含蓄的表达方式不一样,郭沫若的诗大部分都是白话直抒胸臆,句式不求对仗工整,但诗词中热血喷张,解放天性,咆哮派表达方式的表达还是很吸引人的,虽然现在看起来郭沫若的诗中有过度舞台剧的戏剧夸张效果,谁又能否认这真是拥有别具一格的美感。

  郭沫若的诗词赏析也是初高中的课本里必考考点,因此,初高中时期常常会把《女神》,《天狗》,《凤凰涅槃》等诗词拿出来反复翻翻,也算是调剂压抑的考学生涯的小乐趣,现在的我偶尔陪小朋友读书,也会偶尔会念一些郭沫若的诗词,3,4岁的小朋友也是懂得,虽然不懂赏析诗的创作背景,单从韵律感和遣词造句他就是喜欢的,大概也是郭老的诗天然亲和,又比较招人喜欢的原因吧。

  《女神》读后感(二):郭沫若:站在时代前沿吹响战斗号角

  在互联网上,郭沫若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上世纪特殊时期的一些言论和作品,一直被网友们不断揶揄。不过有一点值得警惕,那就是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流传的一些所谓的事迹,因为无法考证,所以真假难辨,总不能人云亦云,随意评价一位为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学界、历史学界、社会学界等学界的前辈。

  文如其人,评价一位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作品,而认识郭沫若,还得从《女神》这部诗集开始。这本书收录了郭沫若在1919年到1921年间的一些主要诗作,初版于1921年8月,至今已经有百年。从历史地位来说,《女神》确实鼓舞了好几代年轻人,以至于不断再版。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女神》的豆瓣评分并不是特别高,同它的历史地位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反差,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出在诗的风格上。以著名的《天狗》为例,天狗吞月是中国民间一个极其有名的典故,象征着狗的勇气与力量。郭沫若采用了这个象征的意义,又赋予了它一些时代精神。比如这个段落,“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了个乖乖,请问您能读懂吗?您的上一辈能读懂吗,80后90后00后能读懂吗?可偏偏这么让人一头雾水的“中英并用”的诗作,却在上世纪20年代爆得大名。原因我想也很简单,那就是新潮。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偶像那都是李白、杜甫、王维、陶渊明、苏轼、欧阳修之流,讲究平仄,赋比兴的手法深入人心,不是豪放就是婉约,要么就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并且学英语懂英语的学生也不少见,谁有胆子这么写?

  说到底,还是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胡适提倡白话文,鲁迅写出《狂人日记》跟上时代潮流,诗歌也不能落下,先别说写得好不好,只要大胆、新潮,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闻一多的激动,他并没有单独评价郭沫若新诗的艺术水准,而是大加赞赏其时代精神,《女神》是一部完全符合上世纪二十年代精神的作品。

  那个时代的青年需要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呢?从《觉醒年代》中可以得知,二十世纪是个反抗的世纪,不需要才子佳人、帝王将相,青年人的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有苍生、心系国家,能够点燃热血与激情的文学作品,必定受到欢迎。这一点,郭沫若做到了,用闻一多的话说,是真艺术与真科学携手进行。

  比如《女神》的《诗序》写道,“你去,去寻那与我的振动数相同的人/你去,去寻那与我的燃烧点相等的人”;《凤凰涅槃》中写道,“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净的污浊/浇不熄的情焰/荡不去的羞辱”,这些诗句充满的不甘、挣扎、激愤乃至激情,是“救亡压倒启蒙”思潮中的奋力呐喊,在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北洋军阀时代特别亮眼,震撼人心。

  历史也早已证明,郭沫若曾经投笔从政,为北伐做出过贡献,他也是“觉醒年代”中的一员骁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女神》的革命价值高于文学本身的价值,我们不能吹毛求疵,因此就觉得郭沫若不过如此。胡适也曾经写过《中国哲学史》,从西方哲学的角度阐释并构建中国哲学体系,虽然学术价值不如冯友兰写的,但其敢于吃螃蟹、勇于探索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学术转型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同样的道理,阅读《女神》,除了文学价值,我们更要感悟其时代价值,以及时代价值带来的思想价值、史料价值,甚至语言和民俗价值,这样我们才会感受到百年前的风云激荡,对郭沫若也会有一个更全面和更清醒的认识。

  《女神》读后感(三):《女神》心中燃起爱的火花,世界就有了光明的希望

  面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鲁迅喜欢用激昂犀利的文字去揭露和抨击,因此给人留下锋芒毕露的印象。也有人喜欢用绵里藏针的方式去展示文字的力量,看似温柔却杀伤力极高,郭沫若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女神》就是以女神之名,去抒发自己的心声,用以唤醒青年人沉睡迷茫的灵魂,号召他们去创造新的光明,而不是在壁龛之中做所谓的神。

  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最明显的成果就是人人会背诗。热播剧《庆余年》里,范闲随随便便背的几首诗,就把当时朝代的文人给唬得一愣一愣的,还以为天降奇才。回到现代社会他背诵的那些诗,只能算小学水平。

  中国人对诗词有独特的情感,文人见面要写诗,送别也要写诗,高兴时要写诗,悲伤时也要写诗,庆祝节日时要写诗,缅怀亲人时也要写诗,诗句仿佛就是人们骨子里最高贵的灵魂。

  岑参遇到京史时也不忘作诗一首:“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张九龄《望月怀古》里流露无限思念:“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孟郊登科后的喜悦心情“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句成了人们传递情感最好的表达。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中国诗词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随便谁都能说出几句诗词来,它早已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虽然学识不高,但从词句中也是尽显开国皇帝的大格局。难怪他能在秦末群雄征战中笑到最后。

  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句“歌以咏志”道尽称霸之心。虽然《三国演义》更多的是赞颂孙、刘政权,但是曹操也有他的能力与个人魅力,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三国中最强国的君主,拥有那么多的支持者。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看到伟人的风采与豪情。

  抛开格局与政治,纯文人的诗句也同样打动人心。

  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下子让人生出对田园美好生活的渴望。

  读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慨瀑布的气势与磅礴。

  读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叹美好事物被破败后的凄惨景象,从而懂得感恩和珍惜。

  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人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不同的年代,都有不同的诗句,在传达情感与思想,让人类的生活充满着光芒。

  郭沫若年轻时,中国正处于最混乱黑暗的时代。文人最大的力量,就是拿起手中的笔,用它点醒沉睡的中国人民。正因有像李大钊、闻一多、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爱国的文人,笔耕不辍地抒发着自己心中的热血,让更多的中国人逐渐看清时代的洪流该走向何方。他们为付出艰辛的努力,有的人甚至是生命。

  中国青年的烦恼悲伤,像火一样烧着,潮一样涌着,他们觉得这“冷酷如铁”“ 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宇宙真一秒钟也都羁留不得了。

  他们厌这世界,也厌他们自己,于是急躁者归于自杀,忍耐者力图革新。革新者又觉得意志总敌不过冲动,则抖擞起来,又跌倒下去了。

  但是他们太溺爱生活了,爱他的甜处,也爱他的辣处。他们决不肯逃跑,也不肯降服。他们的心里只塞满了叫不出的苦,喊不尽的衰。他们的心快塞破了,忽地一个人用海涛的音调,雷霆的声响替他们全盘唱出来了。这个人便是郭沫若,他所唱的就是《女神》。

  《女神》在特殊的年代,给予中国青年特殊的力量,至今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

  《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浪漫主义新诗的“奠基之作”,它开创“一代诗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每一个喜爱诗词的朋友都值得读一读。

  诗中的很多思想拿到今天也依然适用,比如:思想应时代同行,旧了的皮囊承载不了新时代的重量。鼓励人们勇敢地接受新热、新光,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介绍:豆浆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好读。

  ∽˜欢迎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