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6-05 09: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经典读后感有感

  《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是一本由梅蘭妮·查林傑Melanie Challenger著作,商周出版出版的2021-1图书,本书定价:32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读后感(一):厌恶自己是动物的人

  将人类价值建立在自身和自然界其他生命之间的绝对界限上,本来就是值得怀疑的做法。汤姆斯 潘恩写“人的权利”时,演化论还没有出现;米兰多拉想象上帝依理性把人置于宇宙的中心,当时距发现DNA还有400多年之遥;时至今日,人类已经没有“无知的本钱”,科学已经证明我们就是动物,从远古形态慢慢演变成现在的模样。1859年前,我们可以自认是神的子民。现在我们应该知道自己只是概率上的上上签。在解析基因组前,人类依旧认为自己美妙非凡,非自然界常态。二十一世纪我们把重心放在创作人工生命,对既有生物做改造,梦想逃离生死,这是迷失方向的表现,不应该轻忽。

  《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读后感(二):人类意识要独立?

  自从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一个魂牵梦绕的问题就是人本身和自己意识的关系。无论什么XX论,也就是“自由意识”和实体关系的范畴。到了20世纪以后,这个哲学问题出现奇迹般的变化,变成了“科学”范畴。人的意识是否可以脱离身体独立存在?人是否可以永生,永生的话应该活在哪一个阶段永生?

  哲学问题现在变成了科学问题,有很多科学家在日新月异的研究-“人工智能”,“神经系统研究”,“人类行为模式研究”,“长生不老机制”等等。所有被认为好的,坏的研究结果都有充足的证据支持。

  最中庸的就是人体和自身的意识是互相依存,不能各自互相独立。而目前的科学研究方向明摆就是冲击这个观念。有趣的悖论是,如果人真能长生不老,意识的独立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不能长生不老,那谁可以决定什么人的意识可以被独立出来,永存于世?

  科学要变成“神”,是“神”错了,还是“科学”错了?最终还是要有一个“决定的人”决定谁留谁走。这都是反对或是支持“人文主义”的理由。

  《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读后感(三):人文主义宣言

  第一部问世于1933年,当时整个运动被称为“宗教人文主义”。追求人类成为自身存在的创造者,目标是“完整实现人类的心性”,并且设计许多制度以“增进人类生活”。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个运动式微。

  第二部宣言到了1970年代才出现。内容抛弃宗教字眼,承认工业科技的泛滥和误用催生出集中营,然而又声称迎来“新时代的黎明,人类准备探索太空,或许移居其他星球”,以及“科技可以控制环境,.....,开发崭新的能力”,最后目标依旧是“全人类的心性”成长,并从中发现“个人意识与人的生命定位”。

  2003年,第三部“人文主义宣言”发表。他们宣扬人文主义是一种进步哲学,进步体现在科学上,于是科学获得神一样的地位。而伦理观源于人类生命“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强调天赋价值,不可分割的道德原则的基础来源于人类这个物种的独特性。然而,只要试图否定人类的动物性,任何意见都经不起科学的推敲。

  人文主义运动的错误在于不愿意放下“人类卓越”这个梦想根基。人文主义者需要有生俱来,非宗教性但有独特的人类特质以维护阶级观念。那就是心智活动。问题就在这里,“心智活动”是否是人类独有的?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改了6版,最后把书名都改了,原来的“On the Origin of Species”变成了“The Origin of Species”,直接“想法”变成了“科学”。

  人这只动物,不光造了神,还不过瘾地把自己变成了“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