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是如何思考的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读后感锦集

2022-06-06 09: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读后感锦集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是一本由[英] 朱利安·巴吉尼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0.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读后感(一):随感

  按本书的目录进行整理,内容稍作总结修改。

  1.诚然,上述分类的模式只能代表一种“倾向”,而不是“必然”。如果把各个地域当作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看到其文化本身对一些哲学问题有非常有意思的思考。

  2.西方传统能发展出庞大的科学系统是有其必然性的。首先,是信念。其认为自然可以被解释,语言逻辑可以通向真理。其次,以“还原主义”的思路从个体(原子论)出发解释整体,能够对自然有更精细的观察。最后,理性主义所发展出来的逻辑(数理),在科学领域确实是很好的工具。

  3.非西方传统的哲学更倾向于人生哲学,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在传统中寻找答案,从先哲的视角看到真知。也正是因为东方人普遍看到了本质的虚无,也让先哲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求解脱之道。无论是印度人的轮回、中国人的德治、日本人的物哀审美,都可以看作是解脱。

  4.作者最后说俄罗斯人没有哲学,有点意思。是因为俄罗斯人被监管得太严,只能通过诗和文学来表达?还是俄罗斯人太相信东正教的教条,以至于不能写下哲学经典?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读后感(二):这部硬核哲学读物帮我们处理人与世界关系

  .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德经)

  ~~~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

  作者: 朱利安·巴吉尼

  出品方: @后浪出版 智慧宫

  .

  作品新颖,视角独特,去中心化。它是一种比较哲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比较中呈现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寻找世界范围的对话可能。行文平易,许多有意思的点。

  .

  非洲有哲学吗?非洲没有伟大思想家撰写书面著作的深厚历史。作者认为,应当承认非洲原始人或毛利民族口头传承文化的哲学思想,应当关注哲学如何嵌入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价值观、类别和假设中去,这些都隐含在非洲文化的语言、实践和信仰里。

  .

  西方哲学家不屑于口头传承的哲学思想,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目里,只有书面语言才使得分析和逻辑更强的话语得以出现,而这些话语反过来又加强了创新和客观。相比之下,口头文化的概念更加具体,传播方式更为保守。

  .

  西方的想象构建于崇尚进步、创新和新奇。所以在西方人看来,中国和印度的哲学传统往往显得原始、固守过去,而作者认为,传统并不妨碍创新,甚至会引发创新的可能。

  .

  该书对希腊哲学、启蒙思想、中国、印度、日本、伊..S兰都有不分轩轾的论述,作者强调哲学本身和其他地方哲学的特殊,克服盲目的普遍的错误理想。

  .

  *印度哲学擅长诠释,中国哲学也强调“圣言量”,即“可靠之人的指导主张”。东方哲学以洞见作为知识来源,透过美学而非理性的手段来洞察自然的本来面目。

  *梵的不可言说。对语言局限的深刻理解,拒绝将世界本身与人类的概念相混淆,这是亚洲哲学经久不衰的优点。

  *排中律(非此即彼),线序时间与循环时间,空、无我、自然主义、和谐、美德、瞬息……这些概念阐释都引用了大量典籍,并立足于当下现实情景。

  .

  “关系性自我”的论题:

  自我在本质上是如何被理解为与他人相关的。结合日本社会人际情形(见图)。任何一个人的本质都是由他与他人的关系决定的。

  西方崇尚个人主义,我们强调社会网状结构,现代社会,“关系性自我”趋向于“原子化的自我”。

  作者指导我们处理亲密与完整。我们之所以成为自己,是因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个性并不反对亲密,个人需要群体,自主需要归属感。

  .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读后感(三):世界是这样思考的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人民的交流日趋频繁,然而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显著,这源于不同种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外显于宗教、艺术等,而其内在本质则是看待与思考世界的方式,换而言之就是哲学。足以上升到民族、国家的矛盾追根溯源往往是不了解、不尊重彼此,因而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思考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哲学的研究都被西方片面的观念所主导,也缺乏对于西方以外地区的哲学的系统性论述。而《世界是如何思考的》抛开了这层桎梏,几乎没有代入任何立场,也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客观地总结和分析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哲学。作者大部分时候都在客观细致地陈述事实,而少量的思考也都是从辩证的视角展开,这在当代哲学研究中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现代哲学的主支起源于西方,而近年来西方哲学逐渐将自己视为哲学的本源和唯一正确的真理。不可否认,当今世界的主要格局仍被西方所主导,而政治和军事上的霸权逐渐转换为了文化输出的霸权。长期的优势地位让西方哲学对自身的理论产生了过度的自信,其他地区的哲学普遍被西方视为玄学和错误观点加以批判。然而,作者在书中强调西方的许多哲学看法乃至于一些基本定义本身都是需要捍卫的观点,而非理所应当、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故步自封、唯我独尊,积极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并奉之为唯一的正义乃是极其狭隘的观念。

  事实上西方哲学也只是哲学的一小部分而已,但强烈的优越感蒙蔽了西方哲学家的双眼,无法尊重包容不同的哲学思想。作者认为需要摆脱狭隘的哲学研究观点,中华文明中的儒家思想、印度文明中的哲学、伊斯兰宗教中的哲学乃至于非洲土著的朴素哲学,世界各地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哲学。在全球化的视野下 哲学也需要系统化全局观的思维,哲学的研究不该是孤立的,割裂的,而该是多元的。此外,西方哲学还存在着大量的偏见和误区,例如西方哲学界往往会争论伊斯兰哲学究竟算不算哲学,将宗教和哲学拆开,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思考问题。然而,忽略了在讨论是不是之前应该先反思下需不需要,和宗教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就不能算是哲学了吗?为什么哲学和宗教观点必须是割裂的,非黑即白的?再退一步说宗教思想也并非全部都是错误的,为何必须被定义为黑的?

  作者在本书中用了一定的篇幅探讨哲学究竟是什么?究竟意味着什么。之所以他要做这种不言而明,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是因为他发现哲学渐渐变成了一个大染缸,政治、宗教以及大量的主义说塞进去就塞进去,什么都可以往里扔,染完色之后都自诩哲学家。不可否认,哲学的理解是多元的,上一部分也提到了作者本人的视野和格局都具备很强的包容性。哲学可以包含一定的宗教、政治的观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宗教、政治以及谁的一些想法就能成为哲学。打着哲学的幌子最后只是给自己的文化输出制造一个附着点,哲学成了万能的傀儡道具,这显然和哲学本身追求的东西背道而驰。

  哲学是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理性思想的集合体,其实观察本书的目录编排就不难发现作者所认为的哲学的定义。世界是怎么样的,世界中的我们是谁,任何哲学不论是最朴素的哲学,还是现代哲学,归根结底都无法跳脱出这个范畴。哲学就是人类认知世界,认知自我的方式,我们常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对哲学定义的高度抽象浓缩与概括。在拥有了认识,或者说拥有了哲学的基础上,人会采取各种方式能动地改造世界。拥有不同的认知,必然导致不同的行为延伸,从一个人的三观可以预测他的行事准则,从一个民族的三观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文化根基。

  作者虽然质疑了西方哲学的狭隘视野,但也肯定了西方的哲学的一些固有观点在现代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例如,与东方哲学的不可知,不可言说的理论相对,西方哲学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康德认为人并没有必要去追求能够完全地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只需要尝试追逐人类的认知框架束缚之下的世界的规律。在某些方面,这些规律可能无限接近于客观世界的原来面貌,但终究会被人类的认知极限所束缚。哪怕是高度抽象出来的,摆脱了主观性的规律也无法摆脱人类思维天生的局限性,例如数学语言已经拥有了高度的客观性,但仍然是现象的世界的产物而非客观世界。

  当今的西方哲学过度注重了普遍性,而忽视了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哲学不仅源远流长还蕴含着有趣的文化基因。作者在每个章节都罗列了不同民族看待世界、看待自身主要的观点,这既是哲学理论的记录,也是对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概括。世界上有许多有趣的哲学观点,例如,日本禅宗认为语言会破坏真理,大道至简,通过语言来认识真理等于多了一层介质必然失真。以语言总结的智慧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面貌,真的智慧需要体悟。此外,还有关于空的概念。许多人将其简单理解为无,事实上空指的是事物不存在内生性的状态。万事万物都是彼此依存的,依附于整体,需要其他东西作为支撑,一旦整体或者一个重要的依赖消失其本身也会消失,这样的物体的存在本身就是空。

  与西方推行普世价值(其实也是一种地方主义)相对的,哲学研究在其他地方存在以地域、人种为界限的小圈子,即所谓的地方主义。不同种族的宗教、政治、文化盘根错节,一旦哲学的学术理论和这些挂上钩,不可避免地沦为证明自身优越性的方式,而一切对于学术观点的理性讨论都会成为质疑宗教神圣性、政治合法性的攻讦。而在不同的圈子之间则充斥着非理性的排外与谩骂,没有人能跳出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实在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死循环。作者强调在思考问题的本质内核暂时无法改变的前提下(甚至本质也许不需要改变),也许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态度来和其他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此外,当我们真的掌握了其他文明看待世界的观点之后,就获得了一个新的视角,这对我们大有裨益。当然,不仅仅在哲学观点的探讨上,在其他的层面亦是如此。大同世界需要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