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6-17 09: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经典读后感有感

  《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读后感(一):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

  提到宋词,有一位宋代女词人是不可忽视的,她就是李清照,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最近我读了《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这本书,这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以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为论述点,较为详细地介绍这位宋代大才女,让我们对于她的一生以及她所创作的诗词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李清照写的词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首词极具画面感,在脑海中仿佛真的看到一个人在寒冷的夜里喝着淡酒,借酒浇愁愁更愁。 实际上,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她与丈夫赵明诚的故事一直以来为人津津乐道。据说最开始让赵明诚注意到她的是那首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种因文学相识的故事,总是让我感到非常的浪漫。不是爱财,也不是贪富贵,而是出于对于一个人才华人品的认可。 赵明诚为了追求李清照,想了一个办法,说是赵明诚午睡做梦,梦中读了一本书,醒来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连起来便是“词女之夫”。 原来在我看来,这个办法其实挺不靠谱的,要是被揭穿了,可就很尴尬。那也许李清照正是被他这种单纯所打动,愿意进一步的去交流发展。现在我又觉得,这个方法虽然有些冒险,但是为了能够和对方多一些交集,唯有交流的机会来了,进一步发展才成为可能。 宋代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说明,成年男女的生活并不总是遵照儒家规范。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大概算得上是自由恋爱了。只可惜这段感情没能一直走到白头。后来金兵入据中原时,李清照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当李清照经历了诸多事事的波折,也难免会感叹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回忆起往事,总是会让我们觉得怀念,也会觉得有很多遗憾的出现。 作者说,李清照以她超凡绝世的才华、深婉丰厚的情致、超旷弘毅的志行树起了一座丰碑。如今,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我们只能在回顾她的一生过程中,永远怀念她。

  《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读后感(二):《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 李清照的婉约词意人生

  《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 李清照的婉约词意人生

  初识李清照,是在语文课本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语句简洁精妙,非常有画面感,场景渲染力极强,溪亭,日暮,小醉迷路,夜色小舟,藕花深处惊飞一滩鹭鸟。这样的神来之笔,这样的才华盖世,这样韵味无穷的词句。

  《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不是普通的人物传记,而是搜罗李清照的词,预测所处的年月,从十三、四岁李清照的第一首传世之作开始,纵观李清照的家世、所处的内外环境和生活上的来往朋友,渐渐由她的作品,品味出这个人的个性、喜好和那些并不普通的日常。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进士入仕,还是苏轼的学生。其母也是读书人,且有一定的学识造诣,文学修养极高。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与父母的熏陶有关。她出名很早,作品惊艳了很多人,少年诗名,才女的名头满天下,令她越发自信。并因才情卓绝吸引了名仕赵明诚。赵明诚家世比李清照还好一些,其父官品三级,李父才官品六级,相关三级,却也算门当户对,很是般配。据说赵明诚高且帅,而且也有文学才情,也能写诗写词,虽没有李清照诗词清丽,也算是能并驾齐驱、互相欣赏。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那段时光非常轻松惬意,二人词画人生,非常完美。

  作者结合李清照的作品,重点分析解读其作品中的优美文化意境和文学养分,将李清照的传世作品都解读的非常优美,且文字华丽流畅,同俱才情。一边分析评读李清照的作品,一边结合李清照所处的年代和生活环境、人生际遇等,带领读者重回久远的历史年代,好似来到了李清照的身边,旁观那些佳作产生的瞬间。全书读来非常美好,让人觉得文学和人生有此关联,实在美极。

  作为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最惹人关注的佳名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等等,把个人情意表达的淋漓尽致,偶得的佳句惊艳世人,无人能极。据说有一个小故事,因李清照才名远播,将其夫赵明诚比下去了,有一次赵明诚不服,把自己关在书房三天三夜,写下五十多首词,然后混入几首李清照的作品,拿给朋友挑选,而朋友挑出的几个句子,皆是出自李清照作品。想必当时的赵明诚,也是压力山大,内心一大片阴影晕开来。家有如此才妻,把他比下去了,而且这一比,高下太过清晰,伤人自尊啊。

  《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以细腻唯美的笔触,详尽地还原了李清照才情四溢又波澜起伏的一生。另外,书中还收录了李清照的一些经典词句,专业与趣味并重,让你尽享宋词之美。

  《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读后感(三):从她的词中浅析,还原一个真实的李清照

  曾出版过《总有一个人,陪你走过无声黑夜》《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等作品的林潇,在这个夏季带来了新作——《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

  翻译过来就是要来喝杯小酒赏赏花便来吧,明天未必就不会起狂风。不难看出李清照嗜酒如命。看来是有钱有闲,还有生活情调,这种品酒的女人别有一番风韵。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点绛唇 蹴罢秋千》

  翻译过来就是荡完秋千,慵倦地起来整理一下纤纤素手。不难看出为李清照很会生活,懂得生活,也能发现不起眼的美,这种女人一看就是典型的大宋小资派代表人物。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翻译过来就是昨天夜晚的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不难看出,昨天李清照担心雨中的海棠叶会飘花会飞,担忧最后酝酿成了入肚的消愁之物,也让我们看到这个人对于花的怜悯和担忧。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翻译过来就是我这就将花插在云鬓间,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是花儿美,还是她美呢。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在爱情关系中,非常懂得把握分寸的女人。爱喝酒懂生活,爱看书有豪气的人,一旦爱上他,甘愿为他变软弱。爱情里的小女子。

  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庆清朝 禁幄低张》

  翻译过来就是对着花儿飞觥举觞,快些把金杯内的美酒喝下,别管它金乌已西坠,黄昏将袭来,筵上还有未燃尽的残蜡。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懂得及时行乐,纵享人生的女人,懂得把酒言欢,今朝有酒今朝醉。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翻译过来就是不要说这酒杯太深,如琥珀般的酒太浓,而未醉即已意蚀魂消。不难看出,这是李清照在白天,一个人,对酒独酌,一杯又一杯饮料美酒,倒是没有慢慢品酒。哪怕是愁意浓浓,却不减她的小资气质。

  共享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

  翻译过来就是让我们一起举起金盏畅饮,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吧,请不要推辞酒量不胜,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不难看出来,李清照夫妻两个又在一起饮酒,这小日子过得惬意,还悄悄撒糖,炫耀她的幸福生活。

  正如胡适所言,李清照之所以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最高地位,自是因为她肯定说实话,敢写她的生活。随着一首首的词,让我们走近李清照,重新认识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