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7-09 09: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是一本由韩东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读后感(一):苏北利亚往事

  94年上大学时,作为祖籍苏北的西北人,第一次回盐城的小镇,乌烟瘴气的长途汽车在坑坑洼洼的村镇公路上抛了锚,下来透气,路边是一排低矮的茅草房,一个老太佝偻着身体拿把蒲扇给门口的小煤炉生火,土墙上刷着褪色的红字“大学哲学著作”,想了好久才明白这不是卖书的广告,而是时代的遗存。 看着这本小说,忽然就想起了那排草房,书里的那些我的兄长长辈们,是不是就是在这些草房里,在这些莫名其妙的口号下,在阴沉沉的苏北利亚野蛮生长,然后,被时代的车轮慢慢碾压为碎屑或粉末,消失在虚无的历史之中?

  20220630开卷,20220706读完。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读后感(二):慢三评《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宿命是一首诗歌 慢三 读完韩东新作《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我有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宿命感。我为朱红军的死感到难过,为丁小海的贫穷感到伤感,为“我”的功成名就感到茫然。不知为什么,这个虚构的小说令我有着切肤之痛,使我不冷静地认为他们的果皆无因,所有人的命运都由神秘的老天掌握着,我们只能等着被安排。 事实上命运在一开始就有着预示。从朱红军手触电闸,爱上玩枪,以及张新生的被毙后,他父亲说的那句“将来,你要是不被枪毙,老子就心满意足了”。谁不想这竟然是一句预言,最终灵验了。我觉得,即使没有八十年代那场“严打”,朱红军的下场也只能是饮弹而亡。还有丁小海,这个曾经一度发迹的人经历一场车祸差点丧命,之后竟鬼使神差地输掉了一切,化财消灾,结果才归于平淡,贫穷的人似乎只有贫穷到底生命才能得以延续。这些当然是作者“制造”出来的。学哲学出身的韩东写出一部诠释神秘宿命论的小说,除了让我看到其在戏剧性方面的执着外,更多的还有一种特属于韩东本人的诗性。“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它形成了我性格中温柔的部分”,我相信韩东的诗性是在这个苏北乡村中形成的,因此他在写这些“往事”的时候,往往会打上自己的烙印,而宿命或许在他看来是再恰当不过的诗歌了。这么说吧,人的命运神秘得如同一首诗歌,无法言说又意味深长,我们在老天的面前都显得办法不多的话,伤感和绝望只能是最后的机会。 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是把“背景”忽略掉的。这样的好处在于,我可以时常把自己假想成他们中的一员,或是匍匐在雪地里抬枪瞄准前方的朱红军,或是赶着鸭子在河边惬意栖息的丁小海,我不停地在各个“小城好汉”中切换角色,十分痛快。这不是一次精神的冒险而是旅行。我的身体在二十一世纪北京的某幢居民楼里躺着,心却飘在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苏北县城上空。在这个阅读的夜晚,我不再承受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痛楚,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直到屋外天空渐白。 韩东的小说一向简约、准确、自然,读来舒服且轻松愉悦,是最佳的文学读物。他不卖弄语言,不强调情绪,不刻意“深度”,不追求意义,是一种大师气象,所谓“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也就大抵如此。要说本书与作者前两部长篇(《扎根》、《我和你》)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本质上是没有的,而从另一个侧面上看,韩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一个完整故事的结构当中。合理的铺垫,精彩的细节,以及我前面所说的“宿命般”的结尾。这些读起来都有点像我某次在饭局上听人说起的趣事。有趣,好看,我觉得是对这本书特征的最好概括。自然,这也是一名读者最想在阅读中得到的东西。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读后感(三):落寞的小城或草芥之传奇——读《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有感

  一座穷僻的小城,三个少年的成长,以及延续至今的世俗生活,构成了《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读完我不禁觉得,他们的故事似乎还在继续,却又早已湮没其中。

  作者笔下的故事迥常而精彩,不是夸张,也非随意想象,而是作者对那段特殊年代的真实描绘。小说中除了刻画朱红军、丁小海、张早三个少年的友情,还记述了他们身边众多人物的生命轨迹,可以说《小城好汉》是一幅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城镇精神风貌的风俗画。

  就像作者的第一部长篇《扎根》一样,《小城好汉》探寻的主题仍然是特殊历史境遇下的个人命运。在作者笔下,展现的并非是概念式的“人随社会草随风”的无奈的生存图景,作者触及的是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人类情感最细微、最真实的部分,所以呈现出来的人物都秉持着智慧的生存策略和自在的抗争精神,每个人物都透露着单纯、鲜活的个性。时常游离于政治边缘的张梅生,喜欢在湖边速写并到乡间收集胎盘的李春,还有才华出众的任杆子等等,他们的生存境界以及精神上的自给自足让人嫉羡。

  《小城好汉》在语言上,跟作者以往的作品有了悄然的转变。小说叙述仍不失冷静、克制与幽默,但更多的是一种质朴的、无意于雕琢的话语。这种民间的叙述姿态,是经过岁月洗涤后的平静,就像一个老人在回忆,一个说书人在评书,让真实的叙述飘逸了起来,让回忆演变成了传奇,已然超越了悲喜,在严肃与戏谑间构成张力。螃蟹成群结队地穿越河堤找寻故乡,朱红军踏雪夜猎引而不发,一贫如洗的丁小海将藏有名画却无以为用,还有朱红军临死前刻在肥皂上的遗嘱“弟弟要孝顺父母”,这种依托于真实之上的传奇不仅仅让人感动,更是摄人心魄,焕发出照亮悲凉的光彩。

  《小城好汉》在叙述方式上也与作者以往的小说迥然不同,作者在情节处理上不再整体推进,而是采用人物传记的方式,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故事,但又相互关联,并在不同的场景中交叉跑动。小说分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似乎是作者有意筑起的一道堤坝,众多人物在此汇聚,冷与暖、善与恶在此交融,表面平静却暗流丛生。第四部分以时间为序,情节像水流一样一泻而下,冲刷掉记忆中所有的物与事、悲与喜,似乎来不及让人回头。侠肝义胆的朱红军死于非命,生性懦弱的丁小海随波逐流,淡漠世事的张早却意外地功成名就,还有朱红军与伍奇芳若有若无的爱情缥缈而散,就连霸道专横的魏东也不知所踪。这种巧妙的结构强化了小说的主题。《扎根》写的是亲情,笔调厚重,读完让人感到有一股凝于一团的力量挥之不去;《我和你》写的是爱情,作者对爱情作以细致而残酷的剖析,像把刀子;《小城好汉》写的是友情,那种对时间流逝,一切被抽空、被消解的锐利,让人恍若前世。

  当时空转换,二十二年后作者再次回到共水小城,看到发了疯的朱红兵“狂吼怒骂被广大的虚无吸收”,在桥头为死者朋友点上一支烟,看到“烟头微微的红色在桥风的吹拂下,一顿一顿地后缩,真像有人在吸食一样,然后留下又长又白的烟灰。”读到这里,我们感到不知是该哀悼斑驳的往昔,还是该诅咒这座荒诞的小城。也许小说无意于此,但这种锋利与敏感的确反衬了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当下的孱弱与虚无。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作者似乎在提示我们,即使你我为卑微之草木,生命中也定会发生一个真实的传奇,或流传或湮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