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关自我的三个新概念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有关自我的三个新概念

2016-03-15 作者:大明 来源:大明投稿 阅读:载入中…

有关自我的三个新概念

  我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有关自我的一些问题。这个“自我”,诚如你们所能够隐约察觉到的,是作为“我”自身,当然,用“灵魂”、“自我意识”这样的说法一样可行。我本人无法在一开始就大发议论,作出让你们正确理解“自我”的言论、定义,并且实际上本人就算是已经写完了《自我》一书,也不一定能向你们精简的定义“自我”。因此,我放弃了开门见山的叙述方式——在论文方面这种方式为我所惯用——采用了一些假设条件(或者准确地说是现象的假设性归类)。也就是说,我为了讨论自我的一些问题,建立了一套独有的理论体系。自然这种做法将带来论文难以理解的特点;为此我必须在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理论框架尽可能细致地呈现出来。

  我的中心理论围绕“自我认知”这点。首先,自我对一件事物的认知过程,其实一直都被大多数人所误解(这个“大多数”,包含了所有的唯物论者、实用论者以及无知者)。对于自我来讲,其与被认知的对象的关系,并不是一个定论。对象所呈现的仅仅是与自我发生一定关系的那一个方面。被自我所认知的那个对象实际上并不被自我所认知,自我仅仅从对象那里获得了一种“相关性”。这个“相关性”,局限于自我的认知形式。打个比方:我们看到一块石头,是因为我们有眼睛,可假如我们闭上眼睛,就不能看见这块石头。以此类推,当我们丧失了所有感官,就意味着几乎所有客观世界的物体都不能被我们所感知了;相反,是否存在一些新的对客观世界的物体的感知方式呢?——显然是存在的,但我并不是在探讨这个问题。我所希望你们能够记住的,是“相关性”这一概念。

  有过一些哲学教养的人一定会发现,我上述强调的“对象并非自我所认知的那么简单”这点,实际是康德的理论:他认为事物永远不被真正认识,因此称它们为“物自体”(不过说实在的,这一概念毫无用处,按照我的说法,这个“物自体”根本不在相关性之内——虚无不是不存在,而是无法被认知)。

  与自我产生相关性的对象我称之为第一作用对象。为什么这样称呼呢?因为我发现自我在认识对象时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导致我们对认知对象以“第一作用”来区分的意义重大。我说的认识对象,并不是在强调对象的完整性:我们看着桌子上的一些物品,并不意味着我们想逐一认清桌子上的每一件物品,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们仅仅是在确认一种我们需要的相关性,比如从桌子上拿起自己喝水的杯子。也就是说,惟有桌子上的杯子,才是我们希望产生相关性的对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桌子上的其他物品完全没有相关性可言;凡是视觉范围内的可视对象皆与自我产生了相关性。我从与自发生相关性的对象群当中提取最能体现自我意志的一个,称之为“第一作用对象”。意思也很好理解,即最能体现自我愿望的那一个作用对象。(这种说法意味着认定自我同样有一个“第一意愿”,但是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第一意愿,就像不存在1厘米一样;“第一作用”是一个理论设定,不存在实际可能,有关的解释你们可以在第二章的章末找到)。但是,当我们仔细分析时,我们会发现对象与自我意愿并不体现为一种单纯的因果关系(因为渴,所以拿杯子喝水),而是自我意愿为了得以实现而被动的对对象进行相关性的连接(我们为了补充水分需要确认各种各样现实条件,才能实现目标)。这一点又被叔本华冠以“世界意志”的称呼。

  也许叔本华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世界意志”根本上是一种否定,刀的尖锐体现的是客观世界的意志,但认识到刀的尖锐的是自我,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无疑是将现象论推至毫无意义的极端,致此,往下探讨的必要已无,因为“世界意志”的确立,自我的作为仿佛世界认定,便只能悲观的顺从。

  我这样理解叔本华,自然是对其高论有所保留,并认可着“自我意志”。但是自我意志也罢,自我意识也罢,都不是我所认同的表达方式。我前面提出的两个概念:相关性与第一作用对象,皆是以自我的认知特点来命名的。而自我既然是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那么自我方面也自然有一个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的感知机制。这就难以从生物学意义的各种感官以及大脑反应机制等当中总结一个表现自我意愿的处理机制。对此我们需要大胆假设。

  我们先思考一下人类作为生物个体所具备的信息接受与处理机制与自我意愿的关系。显然,两者是关系紧密的。自我若想其意愿得到满足,就必须先依赖其自身的生理机制(包括大脑),但并不是说自我就等同于这些生理机制。自我并不等同于人类个体的生理机制,期间最重要的因素是自我维持并不是人类个体生理机制的维持(这点我以后会讲到)。在饿时我们会想到各式各样的食物,但想到各式各样的食物并不是人类个体生理机制所能直接察觉到的。自我呢,即能察觉哪些是可充饥的食物,又能对人类个体生理机制所表现的不适冠之以“饿”的感觉经验。也就是说个体实现生理机制的维持是以自我为媒介的——是这样吗?可是,这不就意味着自我仅仅是人类个体生理机制在于客观世界建立相关性时所不断获取的经验吗?也就是说……我们乃是出于自身的生理机制才有各种行为的,但是这解释不了“自我”,自我在许多情况下都没有去选择符合生理机制的行为,比如:我正在这里写作——这就已经无法用“自我受生理控制”来解释。建立相关性的自我意愿并非完全是人类个体生理机制的选择。那么是什么呢?难道我们必须使用“自我意愿”本身来描述?——并不需要。我们只需假设一个概念,认定其作为表达人类个体生理机制需求与客观世界建立相关性时所不断获取经验的综合意志为自我意愿即可。这番描述显得繁琐,实际上,我们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智力。

  但“智力”并不令我满意,因为这个词语被狭义的限定在一个区域内,导致它与各种感官脱节;这意味着我们在描述相关性过程时需要更加繁琐的程序。我当然能够绕过感官来谈智力与相关性,但实际上就算是最基础的感官也是智力的体现。我们能够看见桌上的杯子,就算省略掉经验的“认知”过程,光是杯子的成像本身就是智力的体现。于是我设定自我是根据“相关性的敏感度”来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的。“相关性敏感度”这一概念并不具备单一性,它既体现生理(相关性自然需要像各种感官的敏感度来联系),又作为自我的绝对实行方式(自我所能“察觉”的也不过是相关性,而“敏感度”也仅仅是在强调自我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的强弱,而无其他限定)。另一方面,在自我以内并不存在什么人类个体,所有作为人类个体的特征都被自我所同化,因此从自我的角度阐述问题时根本不需要在意什么人类个体,后者只是它意愿的一个参考,自我完全可以忽视个体生理需求而满足自我的其他需求。所以,相关性敏感度这一概念也完全是作为自我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的执行方式。(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wenzhangba.com)

  这三个基础概念我姑且算是已经向你们说明。现在来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很显然我在阐述第三个概念时已经向你们大致的提过它们之间的关系:自我通过相关性敏感度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 。但是光凭这句话我们根本无法清楚三者到底如何运作。我们遇到了这么几个问题:

  1、相关性如何建立?也就是说相关性敏感度怎样才可以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建立好相关性的依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

  2、自我如何根据建立好的相关性来满足自我的意愿?

  3、建立好的相关性将作为经验存在吗?

  实际上最主要的问题是第一点,即:相关性如何建立?我们可以联系实际现象来解决这一问题。如:我们如何确定桌子上的一杯水可以解渴?这就很明显了,因为首先我们能看到桌子上的一杯水,其次水能解渴对于我们来讲是个常识

  ,并且我们知道这杯水的来源,以及其他一些证明桌子上的水能解渴的信息;如此我们才确认桌子上的水是可以解渴的。相关性建立正是因为相关性敏感度通过一些经验、一些已获得的信息才得以成立;不仅如此,自我还会有建立相关性的意愿。但这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误区,即:我们会认为相关性的建立是因为自我意愿首先存在。并不是,相关性的建立并不受限于自我意愿(首先自我意愿在表述上就存在错误,这涉及自我特性的问题,以后会讲到)。我们看到一棵树,并不意味着我们希望看到这棵树,这很显然。相关性无时无刻不在自我存在时建立。自我意愿不过是相关性敏感度受到比一般情况下更多的信息干扰,故而建立的相关性更加的符合自我意愿而已。“相关性敏感度怎样才可以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相关性建立并不需要太多依据,自我存在即可。

  但聪明读者此时一定能发现相关性建立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即:相关性必定是在“现在”存在,因而也是在“现在”建立,它并不等同于一件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完成的麻烦事,而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永恒的“现在”。这个时候你们也许联想起了“意识”,没错,相关性建立的过程接近于“意识”的过程,但是意识的意义过于狭窄,相关性建立则意味着整个“现在”都囊括其中,无论“行为”还是“意识”、“情感”。此外,相关性建立的最为显然的条件就是相关性敏感度。自我存在、世界存在,但是相关性敏感度却因自我的差别使建立相关性有所不同——但是这又涉及其他问题了。

  第二个问题。自我通过相关性敏感度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并不是自我意愿的过程——这点必须清楚。至于像我们自身能感受到的自我通过各种行为来满足自我的现象,那是因为自我首先能通过相关性的建立来察觉意愿。只有在受到较强的相关性影响,自我才能显示出所谓的“意愿”。我们只有在渴时,才会有想要喝水的意愿。相关性的建立与自我的意愿并无因果联系。我们只能说意愿首先在相关性中产生,接着又在相关性中表达。就算是一些简单的生理需求,也不能说是自我本身具有的意愿。

  ——我再次强调,“自我意愿”这个词表述的意义是含混的。此外这个“意愿”尽管存在潜伏期,但如果相关性无法启动该记忆时,自我意愿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

  第三个问题既然提到“建立好了的相关性”,便意味着其已经作为记忆了。对于记忆的有关讨论,我把它留在了下一章节。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性敏感度首先具有一定的总量,其次与第一作用对象建立相关性时会有一个分配量。但理论上讲总量与分配量都是无限的,导致这种区分的意义不大。因此这种分法之后多半不会再三提及,只以“相关性敏感度的强度”来针对相关性讨论。

  本章讲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因为受到一些后面才会逐一讲到的问题,对一些细节部分就不做解释了。

  一个问题:既然相关性只在现在,那就是说相关性敏感度也只能在现在发生作用?自我呢?事物是永恒的,但自我却只能在现在察觉,自我也是只出现在“现在”吗?

  驳:显然这与自我包含个体不一致。个体首先是在世界中,世界并不是只现在存在,那自我作为个体的包含者,同样是不只现在存在。

  再问:那为什么相关性只在现在?

  答:“现在”究其本质,只是一个假设性词汇,就运动的特点,“现在”是物体运动中的一点,并且是接受自我感知的一点。自我不可能感知到“单位一的物体”的两种运动,实际上,就自我的这个认知特点我们甚至不能确认“现在”以前的世界是否存在。有一种叫“世界前三分钟诞生”的假说。

  再问:那自我观念中又如何认知出世界的运动?知道过去几百、几千年发生的事?

  纠:物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参照物。我们在现在感知到的只能是现在的。并且我们自身也处于运动中。但是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却能看到它的状态——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算是我们因为参照而感受到世界的运动,但是对运动的过程却需要依靠记忆来储存(而不是像胡塞尔所说的狗屁意识绵延),假如不能储存,我们就没有办法确认世界的运动,也就是说在下一个“现在”我们不能确认上一个“现在”存在。自我不可能知道几百年前的事,只知道书上的事(见后面的“标记”)以及凭一些自我所能感知到的运动来推测几百年前的事。

  “现在”是一个假设为与自我运动不存在运动差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必定在现在不是因为只能在现在,而是“现在”就是自我的运动描述之一,假如说真有一个“现在”,就意味着我们与“现在”平行。我们不能越过“现在”感知自我本身,因为我们的感知永远与“现在”平行、与自我平行。但是我们仍能了解到自我的存在,这就像我们们了解世界一样,自我同样在我们的记忆里表现出其运动的大概过程、尤其是前一个现在——我们能较为清晰的记起,这会让我们确定自我的存在,而较远的,我们遗忘的,则不能为我们所确认,我们面对幼年的照片,根本不记得这件事发生过,仿佛是在同一时间维度中别人的行为。但这无关紧要,我们只要能确认记忆范围内的自我就可以了。但是这个确认实际上是一种猜测:我说过自我首先包含个体,这个时候我们也许会猜测自己身后有什么脏东西……

  到底有多少人会清楚这点:时间只是运动的假设……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