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植树节里漫谈植树文化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植树节里漫谈植树文化

2018-03-12 11:34:09 作者:千之 阅读:载入中…

植树节里漫谈植树文化

  正月开春,父亲带我去山里植树,父亲说这是造福子孙事情。春回大地,山里已满是沁人心脾绿色气息,鸟鸣宛转,更衬出了山林幽静。我负责挖土挑水,父亲负责扶苗填土,父子齐心协力,一天便开辟了一大片绿荫。父亲对我说:“农业与林业生产都要符合时节雨水节气过后,至惊蛰、春分之间,正是植树的好时候。”

  通过植树,我既体会到了劳作的艰辛收获喜悦,又在大自然充分享受了一场十分清新、十分芬芳的绿色大餐,而且我的思绪随着那山中雾岚的飘荡,穿越了时空,以一管之见窥视了一番中国的植树文化

  《山海经》里有夸父追日,拄仗化为森林传说,这在一个侧面反映了远古人们植树造林情景。尧舜时代设立了管理山林的“虞官”、夏商周三代都制定了保护山林,鼓励植树的法令;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广修驰道,道路两边都种植了树木。以后历朝历代都提倡以农桑为本,劝导百姓种植桑、枣、桃、柳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渐渐形成了一种优良传统

  近代意义上的植树节始于1915年,当时的政府颁令以“清明节”为植树节。后来为了纪念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1928年国民政府将孙中山逝世之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49年以后,新中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绿化运动”。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正式把3月12日确定为植树节。此后历年都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树木与中国文学发展更是息息相关,是诗人笔下最有灵气形象。如诗经》以桑榆桃柳等作比兴、《楚辞》以橘树香木等自比、《古诗十九首》中有“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的诗句;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李白、杜甫与白居易等诗人于植树之后作诗描写了当时的感受

  另外,传奇小说中有《南柯太守传》的大槐树、散文中有归有光怀念亲人的“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现代有茅盾热情礼赞的力争上游的白杨树、当代有舒婷笔下象征伟岸男子的橡树。

  而在世界思想科学史上,孔子手植桧树在杏坛讲学、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等。

  从民俗文化方面来说,中国人习惯以树为喻,以树寄怀。如槐树在风水上代指官禄、桃树可辟邪可祝寿、柳树可借以表达离情别绪、榉树与石头并列寓意“应试中举”、与科考中举相关的另一个词语是“蟾宫折桂”、桂树有富贵之义、银杏和松树有长寿之意、梧桐是忠贞爱情的象征、桑梓是家园的象征、枣树不仅寓意繁衍子嗣,在《烂柯忘归》等神话传说中还有长生不老含义······

  由上述可知,树木不仅在形体上很早就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精神上已融入了我们的民族血脉气质之中。可以说,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一棵年久根深、枝繁叶茂大树巍然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进入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在又经历了一番劫难之后,终于浴火重生,迎来了充满希望春天。我认为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古与照搬,而是要对我们的国学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弃恶扬善的工作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僵化的,而是发展的。它不应当成为束缚人性发展、压制独立人格的桎梏,而应当是引导人自由舒展生命力、充分发挥创造力智慧,并为我们的两个文明建设提供精神支柱与思想指导

  春天来了,植树节到了。让我们每个人不但去种植一片有形的绿化之树,更需在我们的心中种植一棵无形的文化之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人人研习国学,并且做到知行合一,中华传统文化就有望成为一棵与时俱进的常青之树。二者皆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事情啊!

  作者:周海坡,号千之。

  (“千之”取自《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里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