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杀医血案”令人心寒 医生为何成了仇视对象?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杀医血案”令人心寒 医生为何成了仇视对象?

2018-07-14 12:00:34 作者:风青杨 来源:青杨有话说 阅读:载入中…

“杀医血案”令人心寒 医生为何成了仇视对象?

  文 风青杨

  7月12日上午,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47岁医生赵军艳在出诊时被3名歹徒刺中数刀后身亡。事发后,医院组织学科专家全力抢救,但赵军艳终因伤情过重,于当日17时10分不幸殉职。经核实,犯罪嫌疑人并非赵医生收治的患者。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案情正在调查审理中。(中国青年报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该案件中被刺死的赵医生,此前根本没有为凶手进行过任何诊疗。当事人之间并不存在任何过节纠葛,只是纯粹暴力伤害案件。这既不像是那种医患关系长期紧张之后处心积虑的报复,也不是当场爆发激烈对抗后的失控之举。凶手很可能是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始终无法看到治愈的希望精神焦虑过度,求医不顺之后心理防线随即崩溃,以一种报复社会疯狂心态,向无辜的医生举起了屠刀。

  近年来,我国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如今患者杀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而患者辱骂或殴打医生的事件,每天都在全国各地的医院里发生着。中国医者,人人自危。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需要在心里提醒自己: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尽管此刻彬彬有礼,但下一秒钟就可能成为一个可怕敌人,轻则把自己告上法庭,重则结果自己的性命

  这些都让中国年轻一代开始重新审视这一职业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据媒体公布的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他们常常自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医学生学的比别人多,花的时间比别人长,从5年本科到3年硕士,从实习医生到住院医师,人家三十而立,而医生三十岁才刚刚起步。然在即便如此,他们不仅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且还要在一起起杀医血案中评估自己的职业风险

  医患曾是社会里最亲密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关系之一,但为何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变得如此脆弱甚至可怕?医生和患者之间之为何“互不信任、互不理解”,原因之一就是当下医患已部分异化为一种金钱交易关系。再加上“看病难、看病贵”,医院里人满为患,排长队成为一个普遍现象,高昂的医疗费压得患者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医患关系能不紧张吗?

  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复杂的,依法维护医疗秩序,应该与打击非法行医,治理医德不端、过度医疗等现象同时进行。毫无疑问,医生行业是中国最苦最累又最受气的职业之一,76岁老中医边啃烧饼边加班、医生连续加班晕倒手术台等新闻,让大家感动感叹医护行业的不易。然而,也有像“手术中遭两次加价”“能动手术就不开药、能开贵药就不开便宜药”等失序行为刺激公众神经

  关于医患关系的舆论风向,随着这些极端的个案,不断发生着周而复始情绪化摇摆:患者被伤害了,就同情患者,谴责医生;医生被伤害了,就批评患者,同情医生。这样的舆论摇摆中,带来的不是宽容与和解,不是理性反思,而是不断强化的敌意和冲突。医生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患者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这种“受害者意识中都会选择报复对方,对对方充满防范和敌意,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医患关系在摇摆中自然不断恶化,这一次的伤害事件,可能就埋藏着下一次对对方的报复和伤害。

  在美国,不论是医院、医生,还是病人更依赖保险公司。医生每年都会购买医疗理赔保险。购买了这个保险以后,如果出现了医疗纠纷,病人就会直接和保险公司交涉,交涉不成还可以将医生告上法庭。如果法庭判定病人胜诉,保险公司将会依据法庭判定结果赔偿病人的损失。这样,医生不会遭受巨额索赔,病人也可以顺利得到相应的赔偿。在整个诉讼过程中,除了在法庭上,病人和医生几乎见不到面,争执也就极少发生了。

  毫无疑问,医生和患者,本该处在同一战壕,携手迎击共同的敌人——疾病。只有医生人身安全了,病患才有尊严可言。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对病患没有一丝好处,只能使得医生胆子越来越小,为自我保护检查越来越细,既不利医学发展,也加重患者的治疗负担、延误治疗时机。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加速推进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拓宽医疗保障覆盖面,解决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相对匮乏的问题,才能实现医患和谐

  试问,如果每位医生都战战兢兢地为我们看病,能指望疗效会更好吗?如果没有人愿意再当医生,我们还能靠什么来守护健康

  作者风青杨 :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微博@风青杨V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