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懂教育的父母对孩子这么重要?看到这个明白了
写在前面
“孩子熊,好脾气没一分钟就要被磨光”、“作业都超级多,哪有时间搞温习和休息,我都要疯了!”
更有父母直接说:
“我真做不到啊!”语气里的无力和无奈感觉都满满地溢出屏幕了。
小编都能想象出家长们在面对孩子写作业时该有多么气急败坏。
当然,父母们的出发点还是有好的,可方法不得不说还是有点问题的。最近小编看到了一篇很有代入感的文章,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也一样特别感同身受呢?
如果导航真的是这种风格,哪怕声音美如天籁,我想大家可能都有砸掉的冲动吧?那大家再代入一下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如果耳朵旁边也一直有这么叨叨叨的声音,孩子是不是也受不了呢?还能有心情好好写作业吗?
No.1
为何辅导作业这么难?
“辅导作业是难事,但暴躁解决不了问题”,小编相信,道理父母们肯定都明白,奈何就像上面的家长留言反应的一样,好脾气太容易被磨光了!
为什么呢?
在同一部分父母交流后,小编发现,父母们普遍都对孩子的期望值设得有点高,比如一个知识点学校教过了,父母一看,这知识点挺简单啊。
结果呢?
孩子没学会,一写作业就错,父母就急了:这么简单你怎么学不会?你用心了吗?上课听讲了吗?我难道生了个傻子?
一急就生气,一气就爆炸,辅导作业往往最后就变成了批斗大会,鸡飞狗跳不欢而散。
所以要辅导作业,第一步就是父母先把期待值降下来,不要认为孩子和你的理解力是一样的。辅导作业时,父母对孩子的基础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明白自己该从哪教起。
No.2
教育有技巧
明了知识点与作业的意义和定位:
当然,明白了从哪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落在“如何教”上,就像评论里另一位家长的留言,小编就觉得很有道理:
在小编看来,父母辅导作业和老师在课堂上教学,重要性是没有高低之分的,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需要父母为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作业,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
父母不能光指责孩子拿着工具还不会做事,而是先得让孩子搞明白这个工具的用法,虽然课堂上老师教过,但就像上面说的,孩子不见得能在短短一堂课的时间就掌握。
因此回到家,父母就得担起责任,先帮助孩子回忆这工具叫什么、怎么用,即讲明白知识点;再让孩子去练习使用,这就是写作业;最后评价结果,了解孩子学得好坏,再去做修正。
帮助孩子回忆知识点,其实就是复习:
这是在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生涯的小学生们来说,这是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方法。
不复习,一放学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就很容易模糊。上课时听得挺明白的,结果一提笔写作业就记不清了,我相信大家在学习时也经历过。孩子同样也会如此,因此在开始写作业前,复习至关重要。
也有家长留了言:
“作业超级多,哪还有时间复习?”
小编认为这位家长搞错了因果关系,复习是为了更快更高效地完成作业,复习是前提。复习做好了,作业虽然多,可孩子效率提高了,他写作业的速度只会快不会慢。
相反,复习做不好,哪怕老师只布置了几道题,孩子在家长的暴躁指导下做一道题得花一小时,没有效率,又有什么用呢?
复习实际上就是加深孩子对工具使用方法的记忆,这样孩子在上手使用时才能用得更快更好。
克制情绪:
父母教育孩子需要非常大的自制力来防止情绪激动,人一生气就特别容易跑偏。
本来是想监督作业,结果气起来就是把孩子骂一顿,等骂完了孩子作业一个字也没动,想想也够浪费时间的。
如果能克制好情绪,骂孩子的时间可能已经足够把作业题讲清楚了。
就跟导航一样,不管我们怎么跑错路,导航也只会修正方向重新指路,不会情绪爆炸,最终我们也还是会跟着导航走。虽然这只是个电子器械,但我们也应受点启发:对孩子少一些过激的评价和情绪。
毕竟父母也是孩子的导航仪,孩子最需要的,是你给他指一条最好的路。
*文章内容系村长讲故事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