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分钟沟通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1分钟沟通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1-09 23: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分钟沟通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1分钟沟通课》是一本由【日】鱼住理英著作,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1分钟沟通课》读后感(一):一分钟沟通课

  不好意思夸赞别人,面对面时只能相对无言,和陌生人尴尬不得了,没法像别人那些很快地融入社交场合,这些问题促使我买了这本书。读了这本叫做1分钟沟通课的书,感到耳目一新。既往观念里,学沟通自然是要学怎么把话说得妥帖周到,这本书不讲怎么说话,而是教给人怎么好好听别人讲话。

  听起来是相反的,但我们沟通的目的不就是与人拉近距离,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或是在与别人的交流获取我们需要信息嘛。所以与人沟通的要点,不在于自己说了很多话或是话说的很漂亮,让谈话的对象感到亲切舒适是需要注意方面

  与其好好说话,不如学会好好听话实在学习沟通的一种捷径。很多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的小细节可能已经让我们都谈话对象产生不适。比如面对面谈话时喜欢低头躲闪对方目光,比如翘着二郎腿而不面对对方,这些不好习惯都可能影响我们沟通的效果,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本收讲了很多实用的小TIPS,简单好记,非常实用。

  《1分钟沟通课》读后感(二):沟通中有哪些知道技巧

  鱼住理英是日本知名主播、谈话专家,网上也有一些她的采访建议,我在网上看了一下,但是感觉没有这本书里讲的全面系统。她之前已经出版过《会话教科书》,《1分钟沟通课》可以说是她的另一本“会话教科书”,书里面记载了她的很多宝贵经验,非常系统和具有实践性。她认为沟通能力不仅包括表达力,而且最主要还包括倾听的能力。例如倾听的时候如何表现?怎么附和别人?态度动作如何不讨人嫌?如何提问?鱼住理英认为会倾听才算是真的会沟通。所以,学习沟通,实际是要从倾听开始

  书中分为七个章节,加上序章正好八个章节,我把分为四个部分简单总结一下。第一部分鱼住理英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分析了沟通中的问题,以及7种讨人嫌的倾听方式。第二部分作者告诉了我们基本的沟通技巧和附和技巧。第三部分作者强调了“态度和动作”的重要性,以及提问的8个要点。最后部分鱼住理英指出了变危机转机的12种沟通术,以及不同环境场景的不同策略。书中附录部分还有拉近距离的绝技,采访技巧,以及和电视名人的沟通术等等。此外还有一个50条秘诀的总结附录,可以说非常贴心

  《1分钟沟通课》读后感(三):很棒的一本书

  一口气看完本书,让以前的很多思路打开了,书名叫一分钟沟通课,确实会让我们在一分钟内的沟通中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书中先是很好的阐述了倾听的重要性,然后为我们列举了倾听的一些错误方式,以便于我们可以提早知道,及时避免!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情况,却不知道怎么去应对,书中的8个技巧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模板,去进行实践,也让我们掌握了很多去呼应别人的方法,让人际关系好好的发展

  这本书从态度和动作两个角度让我们学到了如何去沟通,这是一个很系统的方式,我们意识到了,就可以不断靠近!

  很多时候,我们的提问会引导出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的提问就非常重要,书中提到的提问的8个要点,帮助我们学会提问,引导好的结果!

  当然,我们生活中,很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危机,这不仅仅考验我们的态,也是考验我们化解技术的时候,12种应对策略,仔细反思,我们会看到背后的心态心法结合技能,让我们无往不利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们再根据不同场景,调整应对策略,我们就已经获得了一份全新的技能!

  作者在书的最后也一次性给出了很多的绝技,涵盖拉近距离,让任何人都笑着作答等,以及50条秘诀,让我们吃了正餐之后,还有甜点,不可谓不丰盛感谢

  《1分钟沟通课》读后感(四):【1分钟,能沟通什么】

  人,是容易相处动物,也是最难相处的对象。这一点是所有人都深有体会的,这其中最难的就是沟通。我也早已把与人沟通列入难度最大的事情,没有之一。所以,看到一本新书,直指我的痛点,就立刻买来看看封面设计纸质印刷不错,另外也不算大部头,看起来没有压力,这是增加可读性的重要条件哈哈。

  沟通,说简单也简单,也就是听和说,这是任何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说难也挺难的,你得听明白说明,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说终身沟通也不为过,因为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最基本的技能。能沟通会沟通,才能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有效的沟通,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给别人说事情说不明白,都是非严重的问题,会给你和跟你相关联的人带来巨大麻烦,所以沟通时需要不断学习的。

  日本的鱼住理英写的这本“1分钟沟通课”,就是对这种主题很实用的书,帮助大把沟通这件事梳理清楚,通过一些关键点解析,和案例甚至是话术解决沟通中的常见痛点。所以认真看看还是特别有帮助的,能够解决不少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知道到实现,全面培养自己的沟通技能,通过这一套有意识的训练,让沟通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内容直接,主题简单,实用有效,书的内容正是《1分钟沟通课》对于沟通的精彩演绎

  《1分钟沟通课》读后感(五):基本沟通技巧50条:3星|《1分钟沟通课》

  作者总结出50条基本的沟通技巧,然后逐条解说

  这些技巧我都认同,说的挺好。不过作为一本书,内容实在是太单薄,解说部分不看,只看50条秘诀,也是能看懂的,也不影响理解。看了解说部分,也不会有太多理解和实际操作技能上的提高

  主要的技巧我读后总结比较重要的是这么几条:

  1:谈话中注意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

  2:谈话不要打岔跑题;

  3:提前准备,问出高质量的问题。

  个人体会沟通技能的提升,光看书是肯定不够的。最好有一个教练来训练,没有的话有一个一起抬杠的好杠友也会有很大帮助。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我认为“倾听是给对方的款待”。通过倾听,我们能从对方口中探听出更多内容,还可以改善谈话氛围,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如果带着“真诚招待对方”的想法听他人讲话,即便无法给出极佳的回答,说不出漂亮话,也绝对不会让对方生厌。P3

  2:本来在和他见面之前,我心里有一点成见:“既然是顶级销售,大概气势汹汹地向我推销吧·.....”“会不会像机关一样讲个不停,我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但现实与我预想的完全相反。顶级销员最有力武器其实就是“倾听”.P5

  3:在我的印象里,不会“倾听”的人当中,“聪明人”意外地多。越是头脑灵活的人,越是不懂得好好听他人讲话。在对方说1的时候,“聪明人”已经理解到了10,所以聪明人才会不等对方把话听完就抢先给出答案。P7

  4:我建议大家有意识地将对方和自己的话语比例调整为“7:3”或“6:4”.如果你感觉到:“我是不是说的比较少?”那就说明你说的比重刚刚好。P27

  5:秘诀11:大部分人的附和节奏过快。停顿“1秒钟”再做附和,能让谈话更稳定地进行下去。P52

  6:秘诀12:“换一种说法”重述对方的话,会让对方感觉到“他的确在听我讲话”.P54

  7:秘诀14:尽量不要否定对方的话。如果有反对意见,不妨先回应对方“是这样的啊”,表示领会对方的想法。P57

  8:秘诀22:一边看手机一边听人说话是不妥当的,即便没有恶意,也会给对方留下“漠不关心”“觉得谈话无聊”的印象。P73

  9:很多人常常会提出“偏离主题的问题”.当你拼命说话的时候,有的人会突然抛出一个与谈话主题不相干的问题。这时你的心情不会有多好。P78

  10:秘诀23:让自己提问的“语速x声调”与对方保持一致。提问时也要分场合使用“快速x高声”或“慢速x低声”。P84

  11:秘诀29:如果有非常想问的问题,建议不要开门见山地问,而是通过“迂回提问”等,从容易回答的问题着手比较好。P95

  12:秘诀30:如果想活跃谈话氛围,不要提对方可以用“是”“不是”回答的问题。P98

  13:秘诀31:面对说话哕嗦的人,抓住对方“喘息的瞬间”,“高声快速,大声”地切断谈话。P101

  14:秘诀37:面对正在发怒的人,首先要让对方宣泄怒气,然后对对方的愤怒表示同感,“慢速、低声”地与对方沟通,对方也会很快冷静下来。P112

  15:秘诀39:巧妙地躲过总是抱怨或说坏话的人。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用声调和劲头掌控对话。P118

  16:秘诀50:面对部下时,“低声x慢速”地讲话能留下亲切的印象,面对上司时,“低声x快速”地讲话能留下知性、有能力的印象。P136

  全文

  相关链接

  3星|《用事实说话》:有效沟通的技巧

  3星|《好好说话2》:77种沟通场景下的更优话术

  沟通交流技巧相关的11本书点评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2月28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2月28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60本书(截至2月28日)

  本号870篇书评索引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new)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1分钟沟通课》读后感(六):多少人都吃过不会沟通的亏?学会这4条秘诀,人脉自动来

  文 / 董小琳

  --我有很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你说什么?

  一个天天在网上和陌生人聊天、写文章、回评论的人,竟然说自己恐惧社交?

  那天,当我把这句话扔到微信群的时候,一时间,四下安静,比发了“禁言指令”还管用

  估计那时,大家的心里,想的都是这句话。

  而这,正是我恐惧症的根源:每次结束话题的,都是我!

  我曾试着跟身边的沟通达人们学习,想找到她们一聊就几个小时的秘诀。

  结果,除了多知道了张三李四家的事,也没学到什么技巧。

  后来,我又找来一堆教沟通技巧的书。

  一本本地看,记笔记,搭体系……写了不少,却疗效甚微。

  就拿昨天来说,中午吃完饭,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

A说:“前年体检大夫说我血压高,建议去复诊。可我后来再去看,都正常……” 我说:“血压高啊,我有一段也是。后来,我注意少吃的,就调整过来了。” 众人:……

  什么情况?

  明明我是出于好心,想告诉A怎么能避免血压高呀?怎么又成了“话题终结者”?!

  也许,你也看过很多沟通类书籍。其内容无非是告诉我们:只要从对对方有利的角度说话,就能愉快地交流,让聊天继续

  可事实证明,即使我们真心为对方好,却仍聊不好一次天。

  最近,我又看了一本书,叫《1分钟沟通课》。

  没想到,这本书竟然彻底帮我解决了“话题终结者”的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高人气沟通达人主持人,鱼住理英。

  她通过总结自己多年的工作、生活经验,提炼出一套叫做“1分钟鱼住式沟通术”的方法。不仅能让读者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息。还能让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既不委屈自己,也不伤害别人。这本《1分钟沟通课》,讲的就是这个方法。

  作者说:一个好的沟通者,不仅要会说,更要懂得听。

  和主动开口相比,被动地听更简单,也更容易被人们默认跳过。

  就像刚才的我。

  同事A想说的是:上次体检被误诊。

  而我回答的是:怎么防治高血压

  两件事完全不搭。

  因此,当我强硬地把话题转移过来时,大家一时不知道该回应谁,干脆也就都不说话了。

  那该怎么办呢?

3个步骤,助你学会倾听

  之所以很多人不重视倾听,是因为我们习惯了不等对方说完,就匆忙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还说刚才我和A的那段对话,正常的对方应该是这样的:

“前年体检大夫说我血压高,建议去复诊。可我后来再去看,又都正常了。” “那后来,你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呢?” “偶尔会有一些头晕,但也都是一下就过去了。” “那恐怕还是有些问题呢。咱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的,可得把自己照顾好了。” “也是。过两天体检,我再问问大夫,看看平时能做点什么预防下。” “其实,之前有一段我也是高血压。头晕得不行了。后来,平时注意少吃咸的,慢慢又调整好了。” “这样啊,那我也开始注意调整下。” ……

  这天,就这么愉快地聊下去了。

  不妨与我之前的回答做个对比

  我听懂了对方想预防高血压的心理,然后跳过了中间的各种环节,直接给出了建议。

  于是,把一片好心变成了尬聊。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倾听沟通的3个步骤——

第一步:听对方说完。 第二步:站在对方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说的主题上。

  怎么样,下次在遇到闲聊,你要不要试试这神奇的3步法呢?

拉近彼此距离的闲聊法

  刚才,我们说的是怎么把聊天延续下去。

  其实真正的沟通高手,是能通过聊天拉近距离,培养人脉的。

  还有这好事?没错。赶紧来看看理英大师是怎么说的吧。

  作为电视台的主持人,原本不擅长闲聊的理英,遇到了经常与第一次见面的采访嘉宾做节目的困难。尤其在直播节目里,如果对方沉默,理英就要找到话题让节目不至于出现“空白期”。于是,她从多年的经验中,总结出了以下4条独门绝招。

  第一,提前查阅 “时事+必胜话题”。

  就算是沟通高手,即兴聊天也很难把控内容与节奏。

  所以,提前做好准备,是成功的必备环节。

  我们可以在聊天前,多关注一些大家都关心的时事热闻,或者是自己熟悉的,能调动起对方兴趣的工作内幕、独家消息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po出这些信息之后,一定要主动引导对方发言。

  千万别让聊天,变成你一个人的消息发布会。

  第二,按照正确的顺序提问。

  你可以根据与对方的熟悉程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逐步深入地提问。

  比如说,和对方第一次见面,就最好从“您所在的行业,这两年有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您怎么看进来汽油的价格波动?”这些问题开始。

  既让对方有话可说,还不容易出现尴尬。

  等你们越来越熟悉了,就可以将话题逐渐向私人方面转移。

“您在这个部门工作了多少年了?” “您业余时间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毕竟,这个话题是他擅长的,而且你在以一种“请教”的方式提出请求,所以当你把话题带到对方的兴趣爱好上时,对方会很容易和你攀谈起来。

  第三,你的观点要符合“大众口味”。

“为什么女性一谈恋爱,就要给对方洗衣做饭?” “为什么餐厅要用新手?做的饭那么难吃,还要收钱?” ……

  如果社会中普遍认为,女性婚后要照顾对方,新手厨师需要锻炼机会的话,你的这些话往往会让对方不知道该怎么答,而冷场。

  所以,在发表观点之前,最好想一想:社会的一般看法是什么。

  从而防止出现尴尬的情况。

  第四,记住上一次见面聊的内容。

  如果你们是见过几次的老友,再找新的话题就比较困难了。

  所以,继续上次见面的话题,是个不错的方法。

“你感冒好些了吗?” “最近,你在哪里打高尔夫球?”

  这样既可以让对方感觉很窝心,还能剩下很多找话题的精力。

  所以,下次当你在见老朋友之前,不妨先回想下:上次见面我们都聊了点啥?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原来不会聊天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善的。而并不是某些人与生俱来的天分。

  要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一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二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三是要勤加练习,以及随时修正调整。

  这样,我们就会离传说中的“沟通达人”越来越近啦!

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 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 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与儿童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最后,送给你一份本文干货导图,希望能够帮到你。

  你又经历过哪些尴尬的聊天呢?

  欢迎留言给我,我们继续讨论。

  —END—

  《1分钟沟通课》读后感(七):所谓高情商就是:不委屈自己,不伤害他人

01.最差劲的沟通:听不进去话

  老王是深圳一家外贸公司的设计师,公司主要是做电子烟,销往欧美国家,公司效益不错,老王的工资待遇自然也还可以。

  有一天,老板安排老王做一个PPT。老王二话不说屁颠屁颠就做完了。

  之后老板又接着安排他做3D渲染图。

  这下老王就有点不高兴了,感觉领导是在给他找茬。

  谁承想,这竟然成了老王辞职的导火索。

  而直接原因,竟是领导在微信上对他说的一句话……

  老王今年快30岁,来这家公司不过半个月。最后却因为老板一句话,气得立马辞职,连工资都不要。

  原来,老板微信上发给他的是一句广东方言,不明就里的老王把这句话理解成了“你这个傻子”。火暴脾气瞬间被点燃,说什么也不愿受这个委屈。

  最后还是老板知道了其中的误会,主动打电话让老王回去。可老王依然说什么都不回去。

  老王说,感觉自己融入不到那个团队。

  这是我下午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事例。老王之后的职场境遇更加不顺,但那已是后话。

  作为旁观者,我们不难看到,老王觉得自己无法融入到这个团队的真实原因,就在于不会沟通。

  老王觉得老板在给自己找茬、说话不尊重自己,于是一气之下就裸辞,之后知道是误会却怎么劝都劝不回去……全程都没有跟老板好好沟通,听不进去话。

  如果老王不转变自己的想法,真的很难在职场混得好。

02.学会倾听,沟通才能事半功倍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老王”:

  ·虽然对方不是坏人,但与之谈话有时会感到不愉快和烦躁

  ·尽管对方工作能力强,但在人群中却没有威望,得不到提拔

  ·对方头脑灵活又是美女/帅哥,但异性缘却不好,朋友也很少

  ……

  相反,还有一些人明明没有什么突出优点,却很招人喜欢,工作也顺风顺水。

  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就在于沟通。

  每个人都喜欢表达,希望别人能听自己说。很少有人真正愿意听别人说。

  这一点绝不是仅仅只是话唠们的特质。

  一些人沉默寡言的人,他们平常话很少,看起来似乎很缺乏表达欲。事实上,一旦环境调节到了他们熟悉的领域,他们的语言系统就会瞬间开闸,变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因此,倾听就显得非常难能可贵,它也确实是高情商沟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我有一个朋友小若,是一个文静、寡言,不会积极找话题的女孩。

  可是,小若身边的每个人都说:“面对小若,我总能说出好多话来。”

  小若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通常只是微笑着听他人说话,恰当地附和,如果对方询问自己意见,她也会合理给出看法。但大多数时候,小若还是扮演“听众”的角色,不怎么谈自己的事情。

  小若身边总有很多人,他们之间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她也非常喜欢这种被朋友环绕起来的快乐。

  所以你看,在沟通中,“倾听”一定比“说话”更划算。

03.高情商沟通,只需3步

  日本作家鱼住理英在《1分钟沟通课》一书中提出,高情商的沟通力,是表达力与倾听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只要掌握其中的秘诀,就能告别说完就后悔、开口就冷场、提问不在点子上这些问题,从而掌握沟通主导权,实现“跟任何人都聊得来”的终极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高效沟通呢?

  我们围绕“附和”“态度和动作”以及“提问能力”三点,分别来看一下。

  ①附和。

  谈话气氛的活跃与否由“附和”决定。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聊天进行不下去,就是因为自己每表达一个观点都会被对方否定,接不来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样的人很容易让人觉得不舒服,成为“冷场王”。

  如何才能让别人愿意多跟你说话,并给出“和这个人谈话很舒心”的评价?

  大家试着从以下选项中看看自己属于哪种。

  ·不停地说“是是是”。

  ·不停地说“原来如此”“的确如此”

  ·每次附和都过于夸张(参考日剧中年轻女性的反应)

  ·随意阻断对方的话语(每句话都做出反应)

  ·在附和中插入“奇怪的笑声”

  如果没有一项中招,那么恭喜你,朋友们对你的评价应该还不错。

  实际上,以上几种附和方式都是错误的,需要加以纠正。

  接下来,我们看看对话高手是如何附和的。

  ·根据内容调整“语调和语速”

  “说话者的印象是由‘语调和语速’决定的。”

  语速调、语速快的人,往往给人兴致勃勃、精力旺盛的感觉,但往往也容易忽视倾听者能不能跟得上自己。作者倾听者,可以用“语调低,语速慢”的方式来符合。

  这样对方会稍作停顿,跟上你的节奏。

  说话的人之间感情会互相影响,通过语调和语速的调节,达成“情感同步”,自然就会给人说话说服的感觉。

  ·不知道怎么办时“沉默地点头”

  “沉默地点头”是最常见的附和方式。不出声,认真地看着对方的眼睛颔首,嘴角适当上扬。

  大家不妨模拟一下这个场景,当自己口若悬河说出一个方案时,对方适时地给予点头回应,自己是不是也会备受鼓舞,接着往下讲了呢?

  当然,在对方明确需要你附和的情况下,明确地说“是的”给人传递的感觉会更好。

  ·“一秒钟”等待

  附和也要把握节奏,大部分的人附和往往是过快的。这就很容易把附和拉回到我们上述所讲的几项错误附和中。

  回应,也要讲究留白。

  对方说话快,回应快,双方都会变得疲惫。而回应速度放慢,停顿一秒钟时间,给对方你在思考的感觉,最后做出的回应会更令对方心满意足。

  ·不要以“可是”“不对”等否定词作开场白

  举个例子。

  ——“我很喜欢那家咖啡馆。”

  ——“可是他家据说环境有点乱。”

  这样的回应显然会让对方失去聊下去的热情。给自己留足时间,了解对方的想法后,再恰当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对方接受起来也会容易一些。

  很多人可能不大了解自己的说话习惯,怎么办呢?

  不妨通过录音了解清楚自己的说话习惯,分析自己在沟通中存在哪些问题,对照改进,从而变得善于沟通。

  ②态度和动作。

  真正的沟通高手从不忽视自己的“态度和动作”。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在沟通的过程中,“话语”所传达的内容只占沟通的二到三成,表情、语调、动作等非语言部分占比更高。

  不少人在跟别人聊天时总会有一些小动作:一边听对方讲话,一边做自己的事情。抖腿。抓耳挠腮。这些被大家忽略的细节,往往会影响到说话人的情绪。

  人人都喜欢与跟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聊天,这样比较自然舒服,也愿意讲更多心里话。

  但实际上,生活中,我们每天要花费八小时甚至更多的工作时间,和不怎么亲近的人说话。

  所以,纠正上述令人产生距离感的小动作吧,和对方变得亲近起来,来更有得聊。

  ·眼神设置

  网上流传着一张吴磊过安检的图,不少人看过之后都希望那位安检员是自己。

  古人说,“眉目传情”,一个人就算不说话,也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很多内容。

  如果广大男同胞能学会吴磊的这个眼神,就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自家女朋友盯着男明星看的问题了(划重点)!

  当然,一般的谈话,我们并不需要这样深情的眼神。

  很多人在谈话时,不敢直视对方,眼神飘忽不定,无视对方与自己的眼神对视。从而给对方自己不自信,或不喜欢、不重视对方的感觉。

  那正确的眼神设置是怎样的呢?

  视线自然地看向对方的眉心、眉毛、眼睛上下、额头、鼻子等区域,切忌直勾勾盯着对方眼睛,避免给对方造成压迫感。

  我自己以前也有这个毛病,因为紧张和不自信,后来被人提了出来,自己也下意识改正了。练习地多了,再跟别人聊天时,就敢于直视对方了。这点在面试中尤为重要。

  ·“姿势”传达一切

  根据下面几点,核查自己有没有相应问题:

  ·不直面对方,身体总是倾斜

  ·一边摇晃上半身,一边听他人讲话

  ·听他人说话时身体后仰

  ·双手抱臂

  ……

  我们一一来看,在与他人面对面交谈中,不直视对方、身体倾斜是非常不礼貌的。总给人“对着空气说话”的感觉,所以不妨对着镜子多多练习。但如果是多人会议这样的场合,则可以选择不与对方面对面而坐,采用扇形围坐的形式,避免尴尬。

  摇晃上半身,很容易让人有晕眩感,造成极大的生理不适。抖腿、转笔等等也是同理。这样会让产生极大的反感与厌恶情绪。

  年纪大或者有一定权势的人喜欢说话时后仰,也有很多人是想通过这样的姿势表达自己的个性。给人极大的随意感。相反,正确的姿势应该是稍稍前倾的,这样传达给对方的信息是,你对他所讲的内容很感兴趣。同时,记得手要放在对方看得到的地方。

  双手抱臂给人感觉是“防卫”“拒绝”,显然与我们想要与对方拉近距离这样的诉求相悖。怎么办呢?站着谈话时,可以双手自然下垂,或者与对方并排站立。

  长期养成的小动作一时半会儿想要改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心里时时刻刻注意这点,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习惯。

  ③提问能力

  “提问能力”决定一个人获取到的信息的多少,要想从对方那里获得更多信息,必须多提问。

  提问的能力决定对方是否想继续跟你聊下去以及说出的信息量符合还是超出你的预期。

  ·好问题不是灵光一闪想出来的

  我们与人约会、面试、谈合作,都是通过谈话,如何掌握提问能力?也许,我们需要跟谈话类主持人学习一下。

  采访前,主持人一定会对对方做一番调查,对方的喜好、家乡等等,他曾有哪些过人之处。如此做一番准备,记录下可以提问的事项。

  那么什么是好问题呢?

  对于记者来说,一针见血能引发媒体争议的是好问题;主持人能提出让对方不难堪且引发倾诉欲的是问题。那么相应的,对于我们来讲,提出“有深度的具体问题”。

  举个例子。

  ——“昨天开汇报会了吧?怎么样,有什么感想?有没有一种过关的感觉?”

  ——“嗯,我感觉还不错。”

  ——“是吗?那太好了。领导怎么说?”

  ——“这个嘛,有两点事项还没确定,领导说只要把这些问题明确好,就可以了。”

  ——“是嘛,那就好。”

  在这个例子就是一个“有深度的具体问题”的对话,提问的人问的是“昨天汇报会”的感受,并设身处地提出自己的感受,让对方有得聊。之后循序渐进地问到领导意见,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关心对方的铺垫,到这里不会打探他人隐私的感觉就会弱一些,从而双方都比较愉快。

  ·即使了解也可以假装不懂

  很多人在提问时会提一些抽象的问题,或者喜欢抢话,也就是那些用“是”或“不是”就可以结束的谈话。

  要记得,我们与人谈话,一切的提问都要围绕“让对方多说”进行下去的。

  所以,有时候可以假装不懂,适当提问,给对方足够信息,多说一些。

  和人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会说话,真正高情商的沟通,就是在聊天过程中彼此觉得舒服,既不让对方觉得受到冒犯,自己也不因为对方的提问觉得委屈。善用附和、倾听、提问,跟任何人聊得来都不成问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