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记忆的性别》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记忆的性别》读后感精选

2020-03-30 23: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记忆的性别》读后感精选

  《记忆性别》是一本由[美] 贺萧(Gail Hershatter)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88.00,页数:43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记忆的性别》精选点评

  ●一个足够好的故事并不能让我们对过去有一个完整理解,但出人意料并且引发思考根据听者不同需求而朝不同方向放出线索。一个足够好的故事可供再阐释可以编织进许多更大的叙事里。

  ●就:作者公布了全部译文的PDF文件,可查阅。

  ●六月读的,勾起历史记忆、口述文本联结兴趣,足够清晰,与童年听闻故事印证反思地域差异关怀足够才能动人,历史叙述一样可以做到深刻

  ●居然和《》很像,没有单纯压抑角度讲新女性完全共和国构造物…

  ●20170808/PC/evernote 贺萧教授个人网站上的版本把所有删减用红字标出。

  ●历史关怀理论学习一下...好厉害的访谈调查,尤其是对研究对象的关怀视角、对研究方法的反思批判,力图真正还原了一个典型中国妇女形象。她们被要求、被诋毁、被抛弃,却从未放弃过对自我的肯定。中国妇女的可怜,带有很明显政治因素,无论政治是需要她们还是不需要她们。

  ●时间褶皱有点意思,记忆和历史总是存在间隔回忆同时也在构建着过去。多年后回忆苦难女人记忆的主旋律还是“进步”。接生婆那段太惨烈,居然出现钩子砍柴刀镰刀……= = 作者表示妇女是大跃进时期农业苦力主力军(男的分得了更高级技术活和监管职位等),为了挣工分来了月事也不休息高强度的劳动导致子宫脱垂……但从生肖只是女人熟悉的记忆工具以及男子成年后几乎都自私到只顾小家庭不赡养母亲等观点来看作者有夸大和误读的嫌疑

  ●真是兴女人苦,衰女人苦。17年就读过了。这本书是研究毛时代村妇女的必读书

  ●口述史是完全可信的吗?支撑口述与判断材料来自精准的回忆吗?而回忆本身就与事实性的精准无缘,它到底被什么塑造?女性的记忆在特定语境中呈现出“自我阐释”的多重景观,是重新编码乃至重写,她们的故事因为社会身份的不同被分配到不同的公与私的领域,正是这些多样的、旁斜出的景观悄悄腐蚀国家整体性话语。看到塑造劳模部分模范们“内在自我”的坚定真是感慨,她们不需要被表达了,可是她们还在用别人的话表达自我。“接生员”一章也看得哀痛不已,以国意志话语为代表的“大传统”其实永远无法渗透到渗透着个人历史经验的“小传统”之中,而这种寻找旁逸斜出的声音工作,是福柯留下的遗产。不满意之处,贺萧在前几章的论述中,总是先立靶子敷衍口述资料指向性太明显了,问题在于,这些口述资料本都是存疑的。

  ●过去的本样已经模糊,留给未来人的是被创造的过去。这批人经历了时代的跌宕变革,以一贯的态度夹缝求生,而最终结局的凄凉也让人慨叹。

  《记忆的性别》读后感(一):致那些我们还没来得及说过(足够)话的人

  1、女性美德的谱系。清民易代,知识分子和城市中的女德在四十年后在农民和农村中的女德相遇,“作为领导的寡妇” 的确是集中的体现和突出的例子; 2、公共空间。妇女建国前已经走到公共空间,但无论是事实上还是观念上,直到建国后这个公共空间才是安全的; 3、诉苦。我怀疑城市/中上层的妇女的苦(限于深闺)被投射到农村/下层妇女的诉(实际却在帮农活)中,穿帮的讲述产生了苦涩的滑稽效果; 4、农业女性化。建国前:“男耕女织”还是“男兵女耕”?建国后:“农民伯伯”还是“农民大妈”? 5、不被视为劳动的劳动。尽管生育和纺织不被视为(农业工业)劳动,但是归根结底,“如果没有中国妇女可见及不可见的劳动,中国的革命是否有可能发生?” 6、老年和反向的婚姻自由。养老的现实和观念冲突,集中体现在了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的婚姻自由; 7、生育。不要忘记婴儿死亡率1/3的时代,生育知识折射社会甚多,我惭愧; 8、妇女的记忆,我尤其记得以孩子和生肖来纪年与对国家话语(如旧时代)的再解释; 9、诸君盛年,歌舞议事,高光时刻,至死不忘。 ——每个人都有ta自己的神话,在这个神话里,ta就像诸英雄史诗里的英雄一样,有着高光和痛苦,并就像神话一样,有着无意识和有意识的精的设计。 注:读的是PDF版,红字有珠玑。书评隐隐按照章节顺序。

  《记忆的性别》读后感(二):真实的《娘道》

  我刚刚看完的“家里没人”这一章里,描述了因为农村经济凋敝,男性都被抓壮丁,本来按照社会规范只能留在家里的女性都出来干活、奔波、被贩卖,而生的孩子则因为各种疾病而夭亡。

  突然有点想去重温《房间》,那部电影里描写了一个悲惨而幸运的母亲的故事。里面的母子形象是那么的鲜活,让我跟着生气,跟着哭,跟着感动。

  结合书和电影的体验,我想起了《娘道》,一部讲中国的母亲的电视剧。

  当初听说它收视大爆,还以为是一部像本书一样描写女性随着国运的变数而变的命运,是一部宛如《末代皇帝》般令人感慨历史社会洪流裹挟个体命运的悲歌。毕竟我国也曾经大红过《甄嬛传》,那是一部披着“宫斗剧”的皮,实则批判腐朽权力结构下男男女女为了维护这个结构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悲剧,里面的人物个个鲜活,无论皇帝,还是妃嫔,还是奴才,都表现出了在那个权力结构下的挣扎和无奈坚持。谁知道娘道里的人物个个浮于表面,就像《记忆的性别》里所说的,

许多社会规范如缠足一样,在人们的想象中占据的地位比真正在穷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的作用要更大。

  那些娘的形象全部都是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的,而且是没有去调研过、对女性缺乏同感能力的男性的想象里的。

  我觉得等我看完这本书,我能够想象出一部真实的娘道。

  读完了。

  真实的娘道就是,生孩子很痛,还因为缺乏卫生条件和接生科学知识,风险很高,所以很不想生。一生下孩子,因为要争取工分,所以立刻要去田里干活,导致子宫下垂。即使参与劳动,还是很难做到同工同酬,而且还要照顾家庭,所以疲惫不堪。待到计划生育,因深知生养困难,坚决拥护政策,四处劝说。等到老去,由于分家,而无人照顾,悲惨守寡终老。

  但一直一直,她都在努力地劳动着,身负着“美德”、“模范”的重担而奋斗,她是骄傲的。

  我觉得这很立体、很真实。因为无论男女,在这世上都是艰难地存活,但是他们的故事不乏生命的光辉。而且,这一个个“娘”扛起了家庭劳动和农务劳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资本积累的重要贡献者。

  我觉得娘道之所以让人恶心的原因是它合理化了周遭人和社会的恶劣条件。它通过让女主角毫无怨言地承受这一切,使得好像不这样承受就是女主角的错一般。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就算苦得直骂娘,还是坚强地硬扛,面对困难不断地成长。娘道的女主一开始就是那样,毫无成长,这不是一个合理的故事。

  就算是男性故事,也是这样的逻辑,并不是一开始就见神杀神见鬼杀鬼的。如果拍一部男性自愿社畜片,我觉得肯定也会惹来一片骂声。所以大家互相设身处地理解一下,就可以发现大家都有很多共同被压迫的地方。

  《记忆的性别》读后感(三):属于奶奶那一辈人的记忆

  夏特吕在《论公众幸福》里说,“你们这些生活在,尤其是刚开始生活在18世纪的人应当为之庆幸。”我想把18换成21,说给中国妇女听也并无不妥。

  “一切社会主义都带有地方性”是作者第一章开始写下的,陕西是一个距离我八九百公里的地方,书的开始是讲述混乱的民国时期,战乱,饥荒,旱灾,洪水,女性在那个时代是难民,是被交换的货物,是童养媳,是易受侵害的对象,但同时她们还需要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忍受他人的非议下地干活,每日每夜的织布换钱。

  接着到了49年,妇女领导,土改,互助组,新婚姻法,集体时代与男性同工不同酬,等等。旧的社会观念与新思想的冲撞,女的当领导不被理解,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些女性要离婚却遭受残酷的报复,这是不是侧面说明婚姻在那时中国其实是一个利男制度。不然为什么一提离婚男的如此丧心病狂,毕竟是丢失了一个保姆和X奴啊。还有那个六斤奶奶离婚后干到了乡长的位置,婚姻真是女人事业的绊脚石。这一时期被删减的内容不多。比较奇葩的是“国民党的税,GC党的会”这句竟然被删了,很奇葩。这一时期的中国女性,一边接受了新思想,一边又难以与过去落后的生活彻底分离,就像书中所说“深陷在个人境况里,这些境况与党和国家允诺的世界格格不入”,维持不幸福婚姻的妇女,一边在地里劳作,一边还要有繁重的家务,生养孩子,虽然新的接生方法开始普及,但是农业耕作和不断地生育还是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伤害。当然最过分的还是同工不同分。

  接着就是大段飘红的58年,可以说删的也没剩多少了。许多熟悉的故事跟我奶奶告诉我的差不多,毕竟我奶奶和书中的人物年龄相仿,经历也是类似的。饥饿,浮肿,婴儿死亡率陡升,(我那时十来岁的大姑姑把棉袄撕破到地里“偷青”,偷没有熟的豌豆吃,奶奶的三个孩子在那个年代非正常死亡,我爸爸一直到68年才出生),我皖,官僚主义重灾区,那时比陕西还要惨,书中还 说安徽成人精神分裂症高发可能与孕妇产前遭受饥荒有关,哎…… 最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wg时期男性去打砸抢,女的在地里干活,女性德性高。还有后来这些女性年老时儿子不照顾,村民却把这归因于没有儿媳(所以养儿子有什么用,别家女人欠你的要替你养妈?)

  非常用心的一本书,如果不是作者写出来,可能就永远随这些老人埋藏在历史中,我们这些后辈可能永远无法了解。在那“探索”和过渡的年代,新社会与旧社会,新思想与旧思想碰撞的时候,她们在田间的劳动解放了男人,为国家提供原始积累,孩子不断增多导致家务劳动越来越重……但是,她们年轻时不被公众关注维持家庭运转,当她们年老的时候却被新的时代抛弃。国家的反复无常与家庭的忽略使她们的世界充满艰难,然而这些困苦的记忆很快也要随着老人陆陆续续的离开而远离。

  中国女性的历史是屈辱与困苦的,但她们又常常为历史所忽略。中国的传统是把女性不当人,就算现在对女性也充满歧视,女司机,女博士,女领导,一些恶臭的人永远对女性充满偏见和冒犯。就像现在,机械制造专业的女性被企业拒绝,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体力工作。然而在过去,中国的女性承担了主要的农业劳动以及全部的家务劳动时,没有人对她们说不适合,体力不行。

  男权社会真丑陋,有钱赚的工作就算再轻松也不适合女性,没钱赚的再苦再累都要女性干,最多给你一个虚无缥缈的赞美。

  我奶奶这一辈女性,没有多少文化,在幼时经历动荡,青壮年时在XX主义的浪潮中挣扎,老年时又被社会所抛弃。现在许多人感觉她们愚昧落后懦弱,但其实我们不该用今天的标准去苛责她们。每一代人都很重要,每一代人的记忆对未来都很重要,谢谢作者把他们记录下来。

  《记忆的性别》读后感(四):记忆为何有性别,以及其为何重要

  贺萧教授的《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是一部以口述史材料为主、记录中国红色政权进行农业集体化实践过程中女性的角色变迁及其记忆形成的出色的历史作品。作者的问题意识来源于研究议程上的“空白”:在中共掌权、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最初的十几年中占据国家战略中心集体化进程如何塑造了农村妇女对其自身经历和周遭的结构性变化的记忆,这些过往的经历和后视的记忆又如何体现了地方性特征,在前人的研究中都少有触及。然而作者的野心却并不止与此。在谈到本书的研究计划时,贺萧提到其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从地方层面上看,社会主义是什么?为了谁?社会性别在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纵观全书,笔者认为作者给出了比较让人服的答案:对女性而言,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性别关系的部分重构和妇女价值的重新发现——妇女从共产党意识形态宣传的“封建模型”中深居闺房的被动形象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开始在社会劳动分工中承担起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其贡献往往被国家及其男性干部所低估;社会主义对于改善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促进妇女劳动的多样化、加强女性与社会活动之间的纽带、为部分妇女干部和劳动模范提供政治上的上升空间,甚至通过引入更科学的生育技术和操作流程帮助妇女更好地应对生育风险,但社会主义下的妇女却在官方叙事中“隐身”了,她们在不同角色之间辗转切换的困难、应对传统道德和意识形态宣传之间张力时的进退失据和社会主义美好图景在实现过程中对女性的“压迫”和“盘剥”造成了农村妇女被政权塑造的“受苦”叙事往往不经意地从旧时代延续到集体化运动时期的悖论;社会性别是理解社会主义的关键视角,不仅仅因为妇女解放是社会主义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也因为社会主义蓝图下的理想妇女形象本身就暗藏着集体化中的多重悖谬:妇女既需要参与集体劳动,还需要为家庭劳动做出贡献;既要努力争取婚姻自由,还不能过度破坏传统“妇道”、造成社会不稳定;妇女要像男性一样积极投入建设工作(甚至做得更好),但却很少能得到公平的劳动评估和奖赏;妇女们持续地做出贡献、冲破原有的社会束缚,最终却几乎籍籍无名。

  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妇女的命运,以及她们理解自身命运的方式,都被社会主义政权的政策和实践所深深影响。这种命运和对命运的回忆方式之间的联系,成为了贺萧利用集体化时期解码社会性别在现代中国的意涵的独特方式。一方面,女性与男性在集体化时期的经历本身就并不相同——妇女对过去的记忆多以婚姻的开始与结束、子女的出生、劳动方式的改变与土地的归属相联系,这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化运动所未能完全吸纳的妇女的家庭生活中心;同时,妇女在集体化中承担的社会职责也和男性并不相同,社会流动的机会也并不一致。另一方面,女性对集体化时期的记忆也和男性不同,这和她们在改革开放后的经历密切相关:家庭作为社会的中心的重新出现,却是以当年维持家庭运转的妇女们为代价的;因此,面对婚礼代价的增高与儿媳赡养老人责任的减弱等现象,妇女们在叙述当前面临的苦难时,会和集体化时期自己的牺牲和付出进行对比,以体现自己经历的不公之处。

  记忆并非对历史事实的完整、忠实的再现,这使得任何对口述访谈资料的运用都存在方法论上的局限和挑战;但除了对过去经历进行描述的内容之外,记忆由于受到其后的经历的塑造与影响,本身就体现了命运在个体身上留下的痕迹。因此,探寻记忆中的“真实”与探寻记忆形成背后的逻辑,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就可能成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只有通过访谈、档案、媒体、官方文件和前人研究的对勘,更客观准确的历史才能得到书写;只有在理解了个体对某段历史的回忆方式后,研究者才能真正展现出政治与社会环境对生命轨迹的改变。事实性的历史与回忆性的历史之间的缝隙不仅仅是“错误”,其本身就是发生了的“事实”;关照历史记忆的形成机制,是将片段化的历史融入到更宽广的历史时段进行理解的一个有力角度。贺萧教授对“叙述者”的讨论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使得她的这一项研究获得了更加饱满的生命力。

  《记忆的性别》读后感(五):贺萧《记忆的性别》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分享提纲:

  1.口述史的方法论辨析——优点:最大程度上解决社会史史料的不足;平民化的视角;小人物的生平记录;生动与鲜活性——缺点:跟记忆的状况紧密相连,存在伪饰、模糊和重构的极大可能;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集体认同对于个人记忆的再造;个人记忆与表达之间的偏差(迫于访谈者的压力,迫于个人道德感和形象压力等)。

  2.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妇女生态——客观看待革命带来的现代性:《婚姻法》对于个人解放和打破封建伦理束缚的作用;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对于公共生活参与度的增强;生育与生产方法上的现代化变革——革命的另一面:本书中内容相对较少——女性在新型公共生活中,自我与大我之间的张力:个体之自我与集体之大我。

  3.政治生活对于农村妇女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农村妇女在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不对等位置;当过干部的妇女的价值观与身份认同;政治上的拥戴与服从,与伴随革命而来的现代性带来的主体性和独立意识,两者之间的张力。

  4.革命对于农村妇女的动员机制:诉苦的思想动员方法;《婚姻法》对于女性的解放带来的合法性与政治参与;会议动员与集体化生产的规训;劳动模范这样的树典型机制的引领作用。

  5.作者贺萧的女性主义视角:与《危险的愉悦》一书里关于上海妓女研究的对比;对于口述史素材和社会生活史史料的运用;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以及与男性之间的权力斗争机制的分析。

  读书笔记(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版):

  9以老年妇女的口述个人生活史作为研究的主体素材,P10研究地点——关中和陕南的四个村庄,这些村庄在解放前未受中共影响。

  23官员陪同进村对访谈客观性的影响,P34国家话语对妇女记忆的控制和影响。

  46诉苦故事关于妇女自由的核心悖论,P70解放前经历的动荡与灾难,P79“解放”一词对乡村妇女们的意义,P81事件、记忆和事后的添枝加叶混为一体,P88“家里没人”表述背后的隐喻。

  115土地证以家庭为单位下发,只有男人名字在证上,这跟妇女解放思想之间的冲突,P116妇女在家产布不被算作有酬劳动,P132竹香的坚持不愿再婚。

  143冬学对农村妇女文化的普及作用,P145妇女唱歌与公共空间的融入,P150《婚姻法》的巨大现代性意义,P158《婚姻法》与传统观念之间的巨大冲突,P171关于离婚状况的统计分析,P183《婚姻法》的改造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已见成效。

  214尽管妇女同等条件下,得到的工分比男人少,但她们仍然认为自己跟男人是平等的,因为人们一般将平等看成是公共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特征,而非经济领域,P223妇女对集体化的不满与日俱增,P225怠工现象在大跃进之前就已出现。

  228从痛苦的生产经历到成为接生员,P231女性生殖功能的不雅与难以启齿,P238相比国民党,共产党在中国农村地区的生育方法改革更为普及和深入,P248中共在生育变革上的现代性特征与巨大成就,P251生育变革的成果之一,是产妇死亡率的大幅降低,P265生育方法现代化与关于接生员的迷信传说之间的张力。

  285女性的家务劳动也被认定为生产劳动的一部分,P304反思计划生育运动的成败和付出的人力代价。

  307女劳模的故事跟古代具有美德的女性故事之间的类比,P309相比古代,女劳模必须被创造,P316劳模的讲话成为重要的动员机制,P336劳模记忆中,对毛主席光辉形象的深刻印象,P338寻求真正过去的真正自我,是一种空想。

  348妇女在大跃进期间成为主要劳动力,P370大饥荒里,寻觅食物的经历。

  380记忆与现实,记忆与政治的关系,P383生活两次变得更好,都源自把土地分给家庭,P384五十年代的诸多进步特征,P388当过干部的妇女仍然关注国家进步的问题,P393婆媳关系——“翻身翻得太厉害了”——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2018.10.29晚整理于竹林斋

  (本文是蓑翁为社会学吧精读会2018年10月份共读书籍《记忆的性别》一书撰写的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配图来源于网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