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懂孩子的情绪》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读懂孩子的情绪》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7-08 23: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懂孩子的情绪》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懂孩子情绪》是一本由朱芳宜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4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读懂孩子的情绪》读后感(一):终身成长《读懂孩子的情绪》

  

《读懂孩子的情绪》这本书对于我来说,读得完了点,孩子有点大了。本书主要是针对0-6岁的婴幼儿,我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期。因为本书前言中就讲到

“孩子在5岁时,大脑基本成型,其脑重量几乎与成人一致。因此,我们需要生命的最早期帮孩子塑造积极影响,而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否拥有良好思考能力沟通方式。”

到这里,我是有点失望的,因为我的孩子已经过了最佳的塑造期,读这本书还有意义吗?于是又往下看“在本书中,你将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帮助你的实现这些转变。你将透过孩子的行为了解到行为背后的感受需求。”是呀,我要学会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恐怕什么时候学都不算晚。因为孩子永远是你的孩子,有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我们会陪他们长成,我们虽然错过了婴幼儿期,可是还有以后,我们总是要做孩沟通交流,为以后,更方便,我们也要掌握这样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难道不是这样子吗?

《读懂孩子的情绪》提到一个例子让我触动很深。

子生气时,我们不会像他学习走路说话那样让他体验愤怒的情绪,而是告诉他不可以脾气,或者马上哄好他,让他别再生气。我们绝对不会对一个学走路时跌倒的孩子说:”别走了,要不又跌倒了!“我们会让他有充分的体验机会,因为我们以为走路跌倒是正常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人类本能愤怒情绪看作不正常呢?

也许就是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的切入点。一如我们的愿望。当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出生时,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他是康健的,出生后孩子是健康的的,我们又希望孩子漂亮聪明;孩子上学了,我们又希望孩子学习长绩好;再大些,我们又会希望孩子,工作好,庭好;而这些后来的希望把我们的思搞得很,让我们了我们最初的愿望——只要孩子健康!

《读懂孩子的情绪》就是让我们把孩子成长中的各种行为看成是正常的,成长必然经历的,让我们用平常心对待。用我们自己正确的行为,恰当语言引导,让孩子在安心中成长,学会各种技能,正确处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让我们的孩子活的更健康,更阳光

《读懂孩子的情绪》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读懂孩子的情绪,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吼和哄会让孩子的情绪消失吗?这里告诉我们这是处理的两个极端方式,并不是正常的方式。第二章先面对情绪,再解决问题。第三章 帮助孩子增强情绪调节能力。第四章 帮助孩子面对负面情绪。第五章 与孩子共情。不但指知道孩子的情绪并说出来的认同,而是感同身受的那种。这个是个慢慢体会学习才会做到的。第六章 应对孩子常见的情绪问题。第二部分共五章内容:第七章 安全感是养育的根基。第八章 读懂孩子的”独立宣言“。第九章 孩子在用各种行为告诉你”妈妈你要看见我”。第十章 不要担心孩子犯错。第十一章 一味地接纳和鼓励不会让孩子更优秀。这好像和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所不同。其实是一样的,不是你掌握好鼓励的分寸。第十二章 帮助孩子解决社交难题。第三分部虽然只有四章可是我要好好的认真的看,只因这部分讲述了“掌握支持引导型的沟通方法”,方法永远有效。第十三章 控制孩子行为的沟通方式为何无效。第十四章 以支持为导向,耐心引导孩子。 第十五章 做支持引导型父母,需要管理自身的情绪。这就应征了那句老话“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第十六章 有效的“RULER沟通模型”。其实就是情感联结——读懂需求——积极引导——重复练习——正向强化,沟通的五个步骤。

《读懂孩子的情绪》告诉我们其实学习要终身制,因为孩子在一天长成,社会一天天在变化,我们不学习,怎么能与孩子与社会发生更的联结呢?

  《读懂孩子的情绪》读后感(二):读懂孩子,你才拥有为人父母的最大收获——陪伴与成长

  读懂孩子,你才拥有为人父母的最大收获——陪伴与成长

  当一个崭新的生命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会怎么去面对,从了解孩子开始,然后逐步开始了解你自己,还是从理解自己开始,逐步站到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想,很多时候人们都是不太明白这个世界的运行的规则的,我们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就深深陷入自己的小世界,人们也许不知道,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愿意被深深地看到,然后被深深地理解,也只有进入彼此的小世界,我们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改变呀。但是人与人之间是多么地难以接触,所以,你需要一本书来打开彼此世界,给孩子与父母架起沟通的桥梁,也许,《读懂孩子的情绪》就是一座不错的桥。

  如果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幼稚、任性、烦恼……这些词语随时可以贴上孩子身上,也的确如此,但是我们少了一些专业的角度的分析,比如:“吼与哄”是压制性的情绪控制方式,其实孩子只是因为畏惧,但是很难去接受你的情绪表达,于是,这本书比较好的一点就是给一些专业性的意见,从引导性的沟通方式来告诉,其实,孩子的愤怒、任性,是内心恐惧的表现与流露,我们要如何观察他的眼神,然后从他的行为中找到他真实的情绪究竟在哪里体现,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是在渴望并且需要你的帮助;再如“帮助孩子增强情绪调节能力”这一节,很有意思的是告诉你,其实当孩子在遭受到挫折、失败或者莫名的苦恼的时候,孩子的发脾气、愤怒、哭闹并不是情绪的表达,而是在遭受无所解答时的困惑时必要的动作,是属于孩子的专属语言,我想,这一点应该很多人就很难意识到了吧?也许,当我们自己觉得很多时候因为生活的烦心而发泄自己情绪的时候,孩子的情绪也是如此,他的表现,其实也是语言的一种。

  我想,愿意去阅读的人总是可以发现的,我们总是觉得孩子还小,很多东西都不明白,都需要大人来帮助,但是忘记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情绪其实也是他必须要饱含的一部分,也需要我们人的理解与帮助。《读懂孩子的情绪》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心理学”部分的阐述,从孩子的成长轨迹开始,然后以生长特性来告诉每一个家长,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进行教育,然后达到理想化的教养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纯粹的育儿的书籍,他告诉你的,远非孩子的那些事,他告诉你的其实是一个教养的过程,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去根据孩子的成长来修养自己的身心,同时告诉你,要加深我们与孩子的联结,仅仅只是教养还不够,我们还得拥有更多更深厚的亲子关系,让我们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以一个专业的心理师来看,教育其实应该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其实都是在面对教育的考研,他们认为孩子必须“听话”“规矩”,所以潜意识里都是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做事,一旦满足不了自己的想法,又缺乏必要的沟通手段,“吼”“骂”“打”“哄”就成了生活必备,对孩子和自己的情绪缺乏必要的认知与了解,所以情绪管理与情商培养自然就不够理想。这本《读懂孩子的情绪》比较高明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他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从生活的实际着手,通过场景化的培养,然后和孩子对话,同时深入分析出了家伙的心理活动,以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而且还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阶段发展和认知来告诉我们,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什么样的情绪发展特征,以此来给出切实可靠的指导建议。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与孩子的成长一起成长,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妙的事情呢?

  顺带介绍一个作者,听过她的直播,感觉很好,因为在给孩子讲解的时候,完全是站在孩童的视角来解读的,和孩子一起听直播的时候真的是很开心的事情哦,不错的资深育儿专家,值得一读的好书。

  《读懂孩子的情绪》读后感(三):读懂,理解孩子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在陪伴不同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开心的时刻,也有烦恼的时刻,当我和孩子一起品尝陪伴的时光,享受我们之间的小互动,我们彼此之间和谐,愉快的时候,觉得孩子真是天使,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尤其是上小学之后,各种学习任务接踵而来,面对的压力与挑战也越来越多,就单单是作业这一项,就让我们之间产生了无数的摩擦。这时候顿感,怎么教育孩子就那么难呢,怎样才能让我们恢复到和谐快乐的关系呢?

  如果不了解孩子情绪发展的规律和常识,我们甚至会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正常表现。很多人又会问,为什么这个阶段的大多数孩子听到这首歌并没有太多反应呢?难道这些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正常发展吗?家长产生这些疑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把孩子的情绪读懂尤其是婴幼儿阶段的孩子。   要读懂孩子的情绪,我们就必须对孩子的情绪发展规律有一定了解和认识。下面我就根据儿童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研究,对孩子的情绪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便于家长更好地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情绪发展特点和规律。什么是情绪?最早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情绪的应该算是达尔文,他在《人与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中指出,人的面部表情是本能而非习得的,这一点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是共通的,也包括动物的情绪。从今天来看,仅仅强调人类发展的生物性一面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不过,如今的心理学界仍然认可情绪的面部表情有很强的生理基础

  情绪的分类,在情绪的发展研究中,一般把人类情绪分为基本情绪(或初级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或次级情绪)两大类。基本情绪是指那些存在于人类和其他动物身上的情绪。这些情绪被看作是“基本的”是因为它们有很强的生理基础,这些情绪在生命早期就出现了,并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基本情绪包括愉快、愤怒、悲伤、惊讶、恐惧和厌恶等六个方面,可以简称为喜、怒、哀、惊、惧、厌。这些情绪在孩子出生后的六个月内就出现了。自我意识情绪是指那些需要自我觉察的情绪,有时也被称作次级情绪。它们的出现晚于基本情绪,在动物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自我意识情绪包括同情、嫉妒、尴尬、自豪、羞愧和内疚等。这些情绪需要等到孩子的自我意识出现之后才会逐渐出现,一般都要到1岁半到2岁左右。因为当自我意识情绪产生后会涉及到他人的情绪反应,也有人把自我意识情绪称作“他人意识情绪”。当家长对孩子的情绪分类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就能根据孩子的各种表现更准确地区分情绪类别,并且知道六个方面的基本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再看到任何一个6个月大的宝宝表现出喜、怒、哀、惊、惧、厌中的一种或几种情绪时,不但不会感到惊奇,甚至还可以清楚地辨别究竟是哪一种或几种情绪。

  孩子的不快乐,向来都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即使孩子不想上学、迷恋网吧,也都是以孩子牺牲自己的成长为代价向父母做出的警示。然而,大部分父母读不出孩子这些症状背后的意义,从而导致孩子的问题在父母的“关照”中逐渐严重,孩子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1.从小就特严肃,总显得很懂事,有少年老成之嫌疑,父母有明显的成就感。 2.不喜欢做作业,总是到万不得已如被父母监管甚至暴打之后才肯做,不过,几天之后又变回原样,且父母有强烈的无奈感。 3.上课喜欢做小动作,老师总是说他不专心听课,经常是与其父母取得后,孩子不专心的情况仍没有好转。 4.经常咬手、做、不断把作业涂抹成黑团团。 5.不想上学,对学校和作业不感兴趣,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6.经常被老师批评,也常常被父母批评,自己也感觉自己不行。 孩子常见的“不快乐外衣” 孩子不快乐时,就像身体不舒服时一样,都会有的。孩子不快乐时,多会发出各种各样的以引起父母注意,比如多动(因生理引起的多动除外)、是典型的要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症状。父母大多时候会把问题直接推向孩子,责怪孩子不听话,自控力不强,甚至认为孩子有病,带孩子去吃药。当父母用了这样的方式来面对这些孩子时,孩子的问题症状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而快速发展,有时会转变为其他症状。 读不懂孩子孩子就不会听你的话 其实教养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在方法上存在着是否适合孩子。 一个来郑打工的父母,带着即将被学校开除的8岁儿子来到室。他们非常希望孩子继续读书,而孩子死活不愿去学校。 读不懂,孩子就不会听父母的,就会想办法反抗。 在了解了他们的教养方式后,给父母制定了一个适合孩子的教养计划与方法,四次后,孩子的情绪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也变好了,上学成了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期末考试时,孩子的成绩提高非常大。 教养方式与孩子是否匹配决定孩子快乐的能力 教养方式与孩子是否匹配,决定了孩子的不快乐有多少,也决定了孩子快乐能力的高低。 教养方式: 1.学会了解孩子的需要,并学会尊重孩子的需要。当孩子发生什么事时,与孩子交流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干什么去了,你怎么会这样”等质问和埋怨的语气,而是探索孩子发生这件事时的内在状态,如“发生这事时,你心里怎么想的?”“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问题的出现?” 2.学会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极需被尊重,只要有可能就要慷慨地认可孩子、尊重孩子。一个自的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自然会比自卑的孩子要好。 3.学会鼓励孩子,而不只是表扬孩子。 鼓励与表扬的区别在于前者更能让孩子心里充满愉快和希望。 比如表扬的话:“你真棒,你真是好孩子,妈妈真为你自豪!”听了这话的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自己给妈妈或是周围人带来的成就感,表扬过多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带来压力。而鼓励的话:“没想到我儿子这次表现这么棒,只能证明一点,最近我儿子掌握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知道,都是我儿子自己靠自己的执著精神换来的,非常不简单!”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可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优质部分,从而从自己的行为中看到自己的力量,自信油然而生。 贴士: 定期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孩子与心理老师沟通,而是父母。父母获得充足的教养孩子的知识和方法是帮助不快乐孩子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将关注的重点不是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放在自己的教养方式与教养思路上,从自身的改变来影响孩子,这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读懂孩子的情绪》读后感(四):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

  孩子放学,你兴致勃勃的去接他,孩子见到你之后特别开心。突然孩子说了一句“妈妈,我想喝酸奶”,你轻声地跟他说“不行哦!快吃晚饭了,我们晚点再喝好吗?”。

  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孩子生气了,他大吼大叫地说:“我就要喝!我现在就要喝!”幼儿园的其他家长和老师小朋友全都看着你。你心想:奇怪了,我又不是不给你喝,就是晚点等吃饱饭再喝,发什么神经。

  然后你憋不住了,冲着他喊道“你再吵,再吵就都不要喝”。孩子更加愤怒,边哭边大叫说“我要我要我就是要”。你忍不住要爆炸:天啊!养个孩子到底是想折磨死谁呢!回家我一定揍你一顿!

  这种情况下,家长一般在开始阶段还是希望能和孩子好好沟通,但是现实中,一旦说不通,家长就无法平心静气了,很快就失去耐心,陷入与孩子的争吵。

  但让我们倒个带,把时间回到今天早上。

  因为公司要开会,你一早就把孩子拎到学校去。到了幼儿园,孩子很开心地想拿他昨天做的手工给你看,但因为你急着走,就敷衍他说“妈妈下班再看”,就匆匆忙忙走了。

  孩子失落地回到教室。早上做活动的时候,孩子很努力地想要表现好,但老师就是没有点他发言,活动做完了也没称赞到他。

  到了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想继续把手工做完。结果刚好另一个孩子边打闹边冲过来,居然把孩子的手工给弄破了。孩子跑去找老师告状,老师说:“哎呀,他不是故意的,你是好孩子不要计较,好不好?这没关系,我们要放学了,你明天再做哦!”

  孩子积了一整天的委屈,但乖巧的他,硬是把这些都给吞了下去,咬着牙一心等亲爱的妈妈来。等呀等,等到望穿秋水,终于等到你来了。见到妈妈,他跟你说了他仅剩的微小的愿望,“妈妈,我想喝酸奶”。然后,你说:“不行”……

  如果那时候,你对孩子情绪能够敏锐一点,问一句“怎么了,告诉妈妈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如果孩子的情绪表达是好一些的,他说“妈妈,我今天好难过,我可不可以喝一瓶酸奶?”一切都会不一样,是不是?!

  正确读懂孩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读懂,就是听到孩子在情绪中包含的想法以及诉求。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作为家长的我们要有足够的思考力——不仅关注孩子如何帮助孩子成长,还要关注如何让自己通过不断的觉察和思考收获成长。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力呢,那就要看看朱芳宜的这本《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指南,它会教给你如何了解孩子不听话的背后的心理情绪。通过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及认知、情绪及发展特征,给出了我们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朱芳宜,是亲子沟通专家,国家卫建委"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培训讲师、国家卫建委"科学育儿"项目专家。也是金宝贝国际教育专家团特聘专家,美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课程培训导师。在这本书中,她结合了多大量的案例之后告诉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跟他生气,而是去了解孩子的情绪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孩子行为背后有哪些原因

  1情绪的生理机制

  这些年对大脑的研究发现,人类情绪主要并不在高层次的大脑皮质区运作,而是在边缘系统这些比较低层次、比较原始的脑区运作。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情绪运作可能比动物好不到哪里去。

  换句话说,在大脑皮质区运作的,我们可以通过处理、学习,可以很好地做出回应。可是在这种比较低等脑区运作,就基本近似于本能或反射的方式在做回应。

  那什么叫做反射?

  反射就是如果拿一个手电筒去照眼睛,我们瞳孔会收缩;如果拿个锤子敲击膝盖,小腿会不由自主的反弹。它是自然的反应,不经思考地就回应了。这时候你可以尝试思考,就是用意识去控制它不能收缩,结果你发现,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当情绪是以一种接近于反射,或是本能的方式在做回应的时候,我们在情绪处理上,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难题,叫做“情绪一来,就淹没了理智”。你来不及思考,你也很难由意识去掌控它。于是,你明明知道不该生气,可是你就生气了;你明明在知识上知道我应该要怎样回应,你就是做不到。

  2行为背后的目的

  还在学走路的小孩因为淘气而被妈妈责骂,其实就很无辜,因为这个年龄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要求的程度,他们的语言或社会技能,也还不能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正想法。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也不是他们故意这么做。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曾经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因为他发现,当孩子们对自己失去信心时,他们行为的目的就会出现四种错误,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在孩子们眼里,寻求过度关注和寻求权力,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报复则是他们希望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如果孩子选择了放弃,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失去了信心。

  3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有哪些

  第一种是哭泣。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哭泣表现得很烦恼,甚至暴躁不安。但其实,哭泣只是表象,是孩子因为痛苦、生气、委屈或者愿望不能实现时,情绪外泄的表现形式。

  面对孩子的哭泣,我们要及时给予关注和满足,帮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建立起良好的亲子依恋。家长看到孩子哭泣,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理解同情,其次应该倾听他哭泣的原因和心情,不要用大道理去批评或无视孩子的感情。

  第二种是撒谎。关于撒谎,家长们经常会使用一些手段来避免孩子的撒谎行为的发生。但是我们真的知道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么?

  孩子说谎的很大一部分目的是想要辩解或者引人注意,不属于真正的谎言,不至于发展成性质恶劣的行为。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说谎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和诉求是什么。很多时候,越是孩子出现了错误的行为,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越发重要。

  第三种发脾气。其实这应该属于孩子的一种逆反心理。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有自己的主张,但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规范会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限制,偏偏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能力应对外部的限制,因此家长就会发现,孩子时常有一种“故意作对”的意思。

  在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行为,也能大大缓解我们自身面对这种行为时愤怒和无奈的负面情绪。只有家长情绪平和,才能对孩子做出恰当的决定。

  其次具体事件需要讲究方法,不要用“我说你听”来训导孩子,而应该以宽恕、尊重为主。父母要坚持底线,事后讲清道理,让孩子了解父母也是会生气的,让孩子明白行为都是有限度的。

  其实,我们发现孩子的本性其实并不坏,他们都是可爱的。但是他们的行为不像成人。在我们不理解的行为背后,孩子往往有很多原因,但是孩子往往又不会正确表达,因此只能以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告诉你。作为家长,既要理解孩子背后行为的原因,也要学会正确倾听孩子,建立正确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2究竟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当你的孩子在外面与别的小朋友起了争执,回家开始在你面前一直哭的时候,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怎么做呢?

  有的家长不问原因,直接责骂孩子哭得让人心烦。而有的家长呢?则会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批评自己的孩子或者对方的孩子。还有的家长呢?则会倾听孩子自己主动说出事情的经过,然后再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对这件事情的判断。

  很明显,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家长采用的这三种方法,一定是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倾听孩子的效果最好。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正确地倾听孩子呢?作者在书中给出我们一个便于实际操作的系统方法——“RULER沟通模型”,即情感联结、读懂需求、积极引导、重复练习和正向强化。

  也就是首先专注孩子表达的内容,然后感同身受地体验孩子表达时的情感,最后合理地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首先,专注是正确倾听的重要前提。在倾听孩子表达的时候,我们必须专心地面对孩子。在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的全部注意力必须都放在孩子的身上,这时候不能有其他的工作来分散你的注意力。很多家长在倾听孩子表达的时候,往往手里还在忙着别的事。如果这时候你匆匆忙忙、心不在焉,那么就不要尝试倾听。因为你需要集中精力来判断,孩子的每一句话里是否有他背后的情绪。

  此外,适时地对孩子的表述做出适当的评价,让对话持续下去,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表述,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如果你主动挑起话题,孩子正打算敞开心扉,你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他们,他们很快就不再信任这样的对话。正确的倾听需要你实实在在地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而不是根据片面的信息给出简单的建议、批评和指导。比如当孩子抱怨说:“我烦透了那个语文老师!”你就不能马上进行要尊敬老师的说教,而是要让他具体地讲出不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什么行为被老师批评了;再比如当孩子说“我不喜欢我的同桌。”你最好也不要去马上教他怎么跟朋友相处,而是要专心地听孩子表达完他们想表达的内容,然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次,学会感同身受,能够帮助你在倾听的过程中正确地感受孩子的情感。有的父母可能不理解什么是感同身受。其实就是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家长,不能想当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尽量控制自己不去强加给孩子一些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孩子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听孩子讲话的时候,先不要去思考你应该给孩子说什么,而要尽可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孩子的谈话内容以及感受上,尽可能地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对孩子的感受做出自以为是的判断,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

  比如有一天,孩子突然不想起床去上学,原因是今天第一节就是数学课,而数学老师很严厉,上课有很多规矩,这样的束缚让孩子觉得特别烦恼。这时候作为家长,不能想当然地去批评孩子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进而把原本不愿意上数学课这个问题,放大成了不愿意上学这个大问题。

  现实中,孩子的确对数学课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这时候如果家长感同身受,跟孩子讨论其他课的美好体验,再幻想一下如果今天没有数学课是不是特别开心,就会让孩子把对数学课的排斥,转移到对上学的兴趣中,然后才能放松地接受上学这个行为。只有你感同身受地与孩子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才能更快地接受你提出的建议。

  为什么孩子会对家长的感同身受这么敏感呢?

  其实不仅仅是对孩子,我们成年人在倾听的时候一样会对倾听者的感同身受非常敏感。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发现各种情绪信号的边缘系统与前额叶皮层。这里面,边缘系统是人神经系统中的社交和情感中枢,它负责让人感知自己身边人的情绪。就像雷达一样,边缘系统会持续地发出探寻的波流,来感知身边的一切。同时,前额叶皮层也在分析这些情绪信号。当孩子通过大脑边缘系统感知到你的情绪,他的前额叶皮层就会运作起来,去分析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当这些信息经过整个神经系统的分析后,就会得出你是不是在真的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的结论。如果你没有感同身受,孩子就会做出自我保护的反应,也就是不相信你说的话,拒绝与你进一步的沟通。

  当然,我们正确地倾听孩子,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接受孩子的意见,当我们发现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要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这是我们正确倾听的第三个要点。

  有些时候,孩子确实会无理取闹,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对他说“不”。只有在你拒绝他之后,他才能认识到他做的是错的。但要注意,我们这里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你要斥责或者打骂孩子。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说的那个场景,当孩子在商场里看到喜欢的小汽车玩具想买,你说不买,孩子就开始哭闹,你可能会觉得很没面子,把他强拉硬拽地拖走,孩子不但会产生情绪,甚至可能会因此恨你。这是因为在孩子眼中,认为爱他就应该满足他,而你的直接回应“不买”,会让孩子理解为“妈妈不爱我了,她不给我买我喜欢的玩具”,所以心里难免会有情绪。

  因此在我们正确地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之后,如果确实要拒绝孩子的要求,可以在回绝的同时,把你拒绝的理由和原因告诉他。注意这时候虽然拒绝了孩子无理的要求,但我们拒绝的是他不恰当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说一些“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你太讨厌了”之类的伤害孩子的话。

  正确地拒绝不合理要求,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也能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同时也仍然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我们在拒绝时一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是对孩子本身有意见,而是对事情本身有意见,对事不对人,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到亲子关系。无论是怎样的拒绝理由,一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还爱他。

  有很多家长和孩子相处得并不好,经常是大人训斥,孩子哭闹。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其实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人来看。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如果要想和孩子相处得愉快,首先要给予他尊重。

  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意思,目的是为了引导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将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这本书系统的梳理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工具书,根据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具体问题,查找目录,学习具体的应对方法。

  教育孩子时,应给予孩子人格上的认同,将他们视为和我们地位平等的人来相处,这样才能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读懂孩子的情绪》读后感(五):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

  孩子放学,你兴致勃勃的去接他,孩子见到你之后特别开心。突然孩子说了一句“妈妈,我想喝酸奶”,你轻声地跟他说“不行哦!快吃晚饭了,我们晚点再喝好吗?”。

  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孩子生气了,他大吼大叫地说:“我就要喝!我现在就要喝!”幼儿园的其他家长和老师小朋友全都看着你。你心想:奇怪了,我又不是不给你喝,就是晚点等吃饱饭再喝,发什么神经。

  然后你憋不住了,冲着他喊道“你再吵,再吵就都不要喝”。孩子更加愤怒,边哭边大叫说“我要我要我就是要”。你忍不住要爆炸:天啊!养个孩子到底是想折磨死谁呢!回家我一定揍你一顿!

  这种情况下,家长一般在开始阶段还是希望能和孩子好好沟通,但是现实中,一旦说不通,家长就无法平心静气了,很快就失去耐心,陷入与孩子的争吵。

  但让我们倒个带,把时间回到今天早上。

  因为公司要开会,你一早就把孩子拎到学校去。到了幼儿园,孩子很开心地想拿他昨天做的手工给你看,但因为你急着走,就敷衍他说“妈妈下班再看”,就匆匆忙忙走了。

  孩子失落地回到教室。早上做活动的时候,孩子很努力地想要表现好,但老师就是没有点他发言,活动做完了也没称赞到他。

  到了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想继续把手工做完。结果刚好另一个孩子边打闹边冲过来,居然把孩子的手工给弄破了。孩子跑去找老师告状,老师说:“哎呀,他不是故意的,你是好孩子不要计较,好不好?这没关系,我们要放学了,你明天再做哦!”

  孩子受了一整天的委屈,但乖巧的他,硬是把这些都给吞了下去,咬着牙一心等亲爱的妈妈来。等呀等,等到望穿秋水,终于等到你来了。见到妈妈,他跟你说了他今生的微小的愿望,“妈妈,我想喝酸奶”。然后,你说:“不行”……

  如果那时候,你对孩子情绪能够敏锐一点,问一句“怎么了,告诉妈妈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如果孩子的情绪表达是好一些的,他说“妈妈,我今天好难过,我可不可以喝一瓶酸奶?”一切都会不一样,是不是?!

  正确读懂孩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读懂,就是听到孩子在情绪中包含的想法以及诉求。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作为家长的我们要有足够的思考力——不仅关注孩子如何帮助孩子成长,还要关注如何让自己通过不断的觉察和思考收获成长。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力呢,那就要看看朱芳宜的这本《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指南,它会教给你如何了解孩子不听话的背后的心理情绪。通过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及认知、情绪及发展特征,给出了我们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朱芳宜,是亲子沟通专家,国家卫健委"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培训讲师、国家卫健委"科学育儿"项目专家。也是金宝贝国际教育专家团特聘专家,美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课程培训导师。在这本书中,她结合了多大量的案例之后告诉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跟他生气,而是去了解孩子的情绪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孩子行为背后有哪些原因

  1情绪的生理机制

  这些年对大脑的研究发现,人类情绪主要并不在高层次的大脑皮质区运作,而是在边缘系统这些比较低层次、比较原始的脑区运作。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情绪运作可能比动物好不到哪里去。

  换句话说,在大脑皮质区运作的,我们可以通过处理、学习,可以很好地做出回应。可是在这种比较低等脑区运作,就基本近似于本能或反射的方式在做回应。

  那什么叫做反射?

  反射就是如果拿一个手电筒去照眼睛,我们瞳孔会收缩;如果拿个锤子敲击膝盖,小腿会不由自主的反弹。它是自然的反应,不经思考地就回应了。这时候你可以尝试思考,就是用意识去控制它不能收缩,结果你发现,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当情绪是以一种接近于反射,或是本能的方式在做回应的时候,我们在情绪处理上,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难题,叫做“情绪一来,就淹没了理智”。你来不及思考,你也很难有意识去掌控它。于是,你明明知道不该生气,可是你就生气了;你明明在知识上知道我应该要怎样回应,你就是做不到。

  2行为背后的目的

  还在学走路的小孩因为淘气而被妈妈责骂,其实就很无辜,因为这个年龄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要求的程度,他们的语言或社会技能,也还不能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正想法。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也不是他们故意这么做。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曾经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因为他发现,当孩子们对自己失去信心时,他们行为的目的就会出现四种错误,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在孩子们眼里,寻求过度关注和寻求权力,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报复则是他们希望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如果孩子选择了放弃,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失去了信心。

  3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有哪些

  第一种是哭泣。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哭泣表现得很烦恼,甚至暴躁不安。但其实,哭泣只是表象,是孩子因为痛苦、生气、委屈或者愿望不能实现时,情绪外泄的表现形式。

  面对孩子的哭泣,我们要及时给予关注和满足,帮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建立起良好的亲子依恋。家长看到孩子哭泣,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理解同情,其次应该倾听他哭泣的原因和心情,不要用大道理去批评或无视孩子的感情。

  第二种是撒谎。关于撒谎,家长们经常会使用一些手段来避免孩子的撒谎行为的发生。但是我们真的知道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么?

  孩子说谎的很大一部分目的是想要辩解或者引人注意,不属于真正的谎言,不至于发展成性质恶劣的行为。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说谎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和诉求是什么。很多时候,越是孩子出现了错误的行为,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越发重要。

  第三种发脾气。其实这应该属于孩子的一种逆反心理。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有自己的主张,但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规范会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限制,偏偏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能力应对外部的限制,因此家长就会发现,孩子时常有一种“故意作对”的意思。

  在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行为,也能大大缓解我们自身面对这种行为时愤怒和无奈的负面情绪。只有家长情绪平和,才能对孩子做出恰当的决定。

  其次具体事件需要讲究方法,不要用“我说你听”来训导孩子,而应该以宽恕、尊重为主。父母要坚持底线,事后讲清道理,让孩子了解父母也是会生气的,让孩子明白行为都是有限度的。

  其实,我们发现孩子的本性其实并不坏,他们都是可爱的。但是他们的行为不像成人。在我们不理解的行为背后,孩子往往有很多原因,但是孩子往往又不会正确表达,因此只能以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告诉你。作为家长,既要理解孩子背后行为的原因,也要学会正确倾听孩子,建立正确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二、如何与孩子沟通

  当你的孩子在外面与别的小朋友起了争执,回家开始在你面前一直哭的时候,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怎么做呢?

  有的家长不问原因,直接责骂孩子哭得让人心烦。而有的家长呢?则会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批评自己的孩子或者对方的孩子。还有的家长呢?则会倾听孩子自己主动说出事情的经过,然后再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对这件事情的判断。

  很明显,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家长采用的这三种方法,一定是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倾听孩子的效果最好。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正确地倾听孩子呢?作者在书中给出我们一个便于实际操作的系统方法——“RULER沟通模型”,即情感联结、读懂需求、积极引导、重复练习和正向强化。

  也就是首先专注孩子表达的内容,然后感同身受地体验孩子表达时的情感,最后合理地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首先,专注是正确倾听的重要前提。在倾听孩子表达的时候,我们必须专心地面对孩子。在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的全部注意力必须都放在孩子的身上,这时候不能有其他的工作来分散你的注意力。很多家长在倾听孩子表达的时候,往往手里还在忙着别的事。如果这时候你匆匆忙忙、心不在焉,那么就不要尝试倾听。因为你需要集中精力来判断,孩子的每一句话里是否有他背后的情绪。

  此外,适时地对孩子的表述做出适当的评价,让对话持续下去,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表述,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如果你主动挑起话题,孩子正打算敞开心扉,你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他们,他们很快就不再信任这样的对话。正确的倾听需要你实实在在地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而不是根据片面的信息给出简单的建议、批评和指导。比如当孩子抱怨说:“我烦透了那个语文老师!”你就不能马上进行要尊敬老师的说教,而是要让他具体地讲出不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什么行为被老师批评了;再比如当孩子说“我不喜欢我的同桌。”你最好也不要去马上教他怎么跟朋友相处,而是要专心地听孩子表达完他们想表达的内容,然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次,学会感同身受,能够帮助你在倾听的过程中正确地感受孩子的情感。有的父母可能不理解什么是感同身受。其实就是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家长,不能想当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尽量控制自己不去强加给孩子一些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孩子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听孩子讲话的时候,先不要去思考你应该给孩子说什么,而要尽可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孩子的谈话内容以及感受上,尽可能地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对孩子的感受做出自以为是的判断,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

  比如有一天,孩子突然不想起床去上学,原因是今天第一节就是数学课,而数学老师很严厉,上课有很多规矩,这样的束缚让孩子觉得特别烦恼。这时候作为家长,不能想当然地去批评孩子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进而把原本不愿意上数学课这个问题,放大成了不愿意上学这个大问题。

  现实中,孩子的确对数学课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这时候如果家长感同身受,跟孩子讨论其他课的美好体验,再幻想一下如果今天没有数学课是不是特别开心,就会让孩子把对数学课的排斥,转移到对上学的兴趣中,然后才能放松地接受上学这个行为。只有你感同身受地与孩子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才能更快地接受你提出的建议。

  为什么孩子会对家长的感同身受这么敏感呢?

  其实不仅仅是对孩子,我们成年人在倾听的时候一样会对倾听者的感同身受非常敏感。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发现各种情绪信号的边缘系统与前额叶皮层。这里面,边缘系统是人神经系统中的社交和情感中枢,它负责让人感知自己身边人的情绪。就像雷达一样,边缘系统会持续地发出探寻的波流,来感知身边的一切。同时,前额叶皮层也在分析这些情绪信号。当孩子通过大脑边缘系统感知到你的情绪,他的前额叶皮层就会运作起来,去分析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当这些信息经过整个神经系统的分析后,就会得出你是不是在真的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的结论。如果你没有感同身受,孩子就会做出自我保护的反应,也就是不相信你说的话,拒绝与你进一步的沟通。

  当然,我们正确地倾听孩子,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接受孩子的意见,当我们发现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要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这是我们正确倾听的第三个要点。

  有些时候,孩子确实会无理取闹,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对他说“不”。只有在你拒绝他之后,他才能认识到他做的是错的。但要注意,我们这里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你要斥责或者打骂孩子。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说的那个场景,当孩子在商场里看到喜欢的小汽车玩具想买,你说不买,孩子就开始哭闹,你可能会觉得很没面子,把他强拉硬拽地拖走,孩子不但会产生情绪,甚至可能会因此恨你。这是因为在孩子眼中,认为爱他就应该满足他,而你的直接回应“不买”,会让孩子理解为“妈妈不爱我了,她不给我买我喜欢的玩具”,所以心里难免会有情绪。

  因此在我们正确地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之后,如果确实要拒绝孩子的要求,可以在回绝的同时,把你拒绝的理由和原因告诉他。注意这时候虽然拒绝了孩子无理的要求,但我们拒绝的是他不恰当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说一些“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你太讨厌了”之类的伤害孩子的话。

  正确地拒绝不合理要求,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也能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同时也仍然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我们在拒绝时一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是对孩子本身有意见,而是对事情本身有意见,对事不对人,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到亲子关系。无论是怎样的拒绝理由,一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还爱他。

  有很多家长和孩子相处得并不好,经常是大人训斥,孩子哭闹。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其实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人来看。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如果要想和孩子相处得愉快,首先要给予他尊重。

  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意思,目的是为了引导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将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这本书系统的梳理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工具书,根据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具体问题,查找目录,学习具体的应对方法。

  教育孩子时,应给予孩子人格上的认同,将他们视为和我们地位平等的人来相处,这样才能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