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精选

2021-03-24 04:22: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精选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是一本由(美) 克劳迪娅·M·戈 尔德著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一):你真的会倾听吗?

  看过育儿书很多,但遇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仍然会状况百出,度过了幼儿园的美好生活,面对崭新的小学生活,我真是措手不及,因为学前的零基础,当面对体制内的现状时候,我明显焦虑了,而且逼着孩子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家长和老师期望的状态。

  儿子在学校坐不住,可能比其他孩子状况更严重一些,谨慎提醒我们孩子可能有多动症,我也特别焦虑,面对着他零基础的成绩,开始各种咨询,各种贴标签,就像《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所讲述的案例中的父母一样,觉得迅速给孩子找到“病因”就能借助一些手段帮助解决,而作者在此书中,从一个专业儿科医生的角度建议父母,不要着急给孩子贴标签,而是要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倾听并帮助孩子。

  “当我们能够把自己从控制行为的迫切需求中解放出来,能够把行为看作一种交流方式时,我们就有机会帮助孩子和我们自己渡过难关,从疗愈中得到成长,并培养出具有心理弹性,拥有真实自我的下一代。”作者在书中这样说,我把这段话分享给群里焦虑的妈妈,深以为然,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对于如何避免自己被大环境左右,而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让自己也得到疗愈,真的是太难了,我们要摒弃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强大影响力,不断修正和反思自己,还要在大环境和小家庭中找寻平衡点。

  我们大部分父母被当下的问题所困,无法放眼长远去看审视今天的行为后果,虽然在各种心理问题频发的现状下嘘唏,但远没有抵达修炼到不被焦虑所困的状态,每天应对各种作业和麻烦,从习惯到作业,无一不操心,如果工作上再不尽如人意,那可能真的和自己过不去,和孩子过不去。

  倾听,不仅仅是听对方如何说,更重要的是一种姿态,一种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方式下的解决之道,需要耐心。“对于一个正在快速发育的孩子来说,时间显得相对更短一些,但是对于父母来说,这种不确定性也许漫长得让人无法忍受。在我们这个想要快速解决问题的社会氛围中尤其如此。”所以作者在书中认为,按照自己的创造性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而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是一种疾病状态。我们目前的状态,没有留下时间和空间去倾听孩子的故事,所以诊断为精神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

  与其给孩子贴各种标签,不如用这些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这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感谢我在这个阶段遇见这本书,让我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至于迷失方向。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二):倾听,让孩子更健康

  “你怎么苍蝇都怕?”“你怎么总是不听话?”“你怎么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父母发现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期望有偏差,常常会采用这种指责与质问的方式去教育他们。

  这样的教育,在美国儿科医生克劳迪娅·M·戈尔德博士看来,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教育。这样做,往往是父母对孩子一种精神上的打压,一不小心就会令孩子关闭自己的内心,不再与父母交流。

  因缺乏交流,造成孩子心中的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而无处释放,他们有可能变得如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所说:悲伤若不说出口,就会向负荷过重的心窃窃私语而令其破碎。

  作者在《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这本书中,从大量的故事和临床案例中得出:孩子的“行为问题”代表着强烈的情绪,无论这种情绪是愤怒、沮丧、恐惧、焦虑,还是悲伤,都是因为在情绪失控时无法表达自己。

  事实上,孩子在表达的时候就是寻找真我的时候。但由于父母的无知,不懂得用心倾听孩子,更没有为他们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把心中的情绪说出来,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释放,越来越多的“问题孩子”就这样产生了。

  当父母能够静下心来去倾听孩子时,就会发现孩子的很多“叛逆”行为,其实都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里面深藏着他们不被理解的申诉。

  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 才能养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作者指出,倾听孩子,应从婴幼儿开始。他说婴儿虽然很不成熟,但已经具备了高度发达的社交能力。他们看似脆弱却很有力量。婴儿时期的宝宝如有哭闹、烦躁等表现时,其实是他们一种内心的诉求和表达,如果照顾者具备充足的能量,懂得宝宝行为背后的需要,及时满足他们,那么,宝宝就会获得更多的平和满足而变得温顺。

  作者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也许是得益于大量的临床案例吧,他主要从病理方面去阐述倾听的重要性和其发挥出的巨大能量。

  所有的故事和案例都告诉父母:对于孩子,哪怕是短暂的倾听,都能让彼此间的情感关系发生巨大的转变。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这一时期,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追求个性独立。这时与孩子相处,父母更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耐心去倾听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他们才愿意把自己的少年心事与烦恼与父母分享。

  父母希望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首要就是学会真心、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内心,才能与孩子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养育出更健康的孩子。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三):听孩子的世界

  我觉得大人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就是大人要学会去倾听孩子的一些想法。也许,小孩子的想法有时候在大人眼中看来是多么的可笑,又没有根据,而且又浪费你的时间。但是,也许,有的时候我们去听了,才会发现孩子的世界是那样的天真无邪、完美。我们成人世界总是致力于去追逐,不愿意停下来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意见、别人的故事,只是揣着自己的行囊,朝着自己的目标一味的前进,而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忘了自己还是一个人,人需要的是群居生活,而不是独立的个体屹立于这世界当中。 孩子,作为未来的大人,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人世间对待他们,也许跟我们一样,他们承担着这个世界的责任与使命。不要小看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体,但是他们也会给予我们很多东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的发展,作为大人的,就应该学会去听听孩子的想法,而且也要注意倾听的艺术,而不是一味的强加给孩子自己的看法。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必要为了谁而强加自己的思想。 孩子的成长路上有着许多的变化。例如,生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是尤其重要的。作为家长,更应该学会倾听,学会与孩子进行交流,然后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路上,避免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健康成长。 在现代社会,心理问题与心理压力已经成为一个隐形杀手。不仅仅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还控制着人们的生命,导致人们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来。也许,真的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倾听他人的世界,而让这些人固步自封,在自己的世界中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导致这些悲剧的发生。 作为小孩子,他每天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不断的接触着这个世界的新鲜事物,他就像一个“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不断的向你提问题。我们就要学会去倾听孩子的问题,去为孩子解答问题,然后向孩子展示这个他所未知的世界,让他对这个世界逐渐熟悉起来。这就是作为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分析孩子的疑问,为孩子解答,然后让他们逐渐的走进这个社会,走进这个世界。 也许,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但是你可以从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开始,逐渐的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四):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听众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遵从“权威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最有“发言权”和“执行权”的。在现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持证上岗,开车需要考驾照…各国有各国的驾照,做老师需要考教师资格证,医生要医师证,编辑要编辑资格证,建筑师要建筑证…各行各业,好像都要有资格证才能上岗,才能走得更远。却没有一场考试是针对父母的,没人在夫妻备孕时去测验他们的能力、资格、耐心、精力,而当父母却是世上最难的职业。

  是的,这便是我想说的开头。受到西方教育观念和文化冲击的当下,中国父母也开始从儿童心理学和发育敏感期等方面开始学着如何育儿?如何能更好的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然而祖父辈,父辈们的各种“言传身教”,又时常让我们深受着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因此就更应该调动各方面的能力让我们晚融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比如说家长首先需要学会倾听,这是所有育儿中的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个举动。

  在传统的观念中,言传不如身教,与其父母整天叨叨叨,不如以身作责,做孩子的榜样。正所谓三等父母当保姆,二等父母当教练,一等父母当榜样。而这个榜样,同样也是需要和孩子处在同一位置上的平等关系,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中,缺乏这样的一种对等关系,似乎家长就是会自动站在上帝视角,然后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以自身仅有的一些生活和成长经验“教育”着自己的子女,总是向孩子倾诉应该如何如何,不能怎样怎样,说的比做的多,往往自己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却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完成和实现。等到孩子长大了,他同样延续着这种方法继续教育着下一代……

  而这本书中就以西方心理学为出发点,从孩子成长发育的需求为角度,让我们放下身姿,撕下家长的人设,以平等的关系对待亲子关系,将孩子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将他们的身心发育做为成长中最重要的支柱,让家长得以重视。事实上,孩子的世界里有时候会有比我们更加纯真的想法和大胆的思考,而我们只需要满脸期许地听他们对我们的诉求,听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听他们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听他们对自我的不断要求和成长。

  健全的人格代表着什么?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健全人格,也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认知是否正确,对自己奋斗的目标是否明确。了解过儿童心理学的人应该都清楚,原生家庭对于儿童时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而让孩子学会表达,勇于表达,擅于表达是让孩子成就健全人格的途径之一。因为有好的听众,才会有更贴心的表达和倾诉;因为有好的听众,才会有更亲密的传递和分享;因为有好的听众,才会有更正确的态度和感恩。是的,有时候,孩子只是一句随口的抱怨,他并不需要任何建议,而家长,只需要当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因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听众。

  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倾听,当一个好听众,我相信不止能成就孩子健全的人格,更是传递我们这个社会的正能量。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五):倾听亲子关系的真实

  身为母亲,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孩子,如何与孩子实现沟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过度强调主动沟通的有效技巧,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那便是倾听,而且要有效的倾听。

  倾听对亲子关系的养成多么重要,有助于解决很多养育问题及矛盾,这些困惑都可以在戈尔德的《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中得到答案。

  倾听的重要性一直被忽视,倾听的技巧也未被强调,在亲子过程中,倾听却是一项能够有效建立亲子情感链接的渠道,也是能够有效缓解亲子交流的情绪压力的有效方式。

  情感链接和养育焦虑之间的关系,是《倾听》中强调最多的一个点,我们解决亲子问题,出于效率性和有效性的需要,通常会去寻求儿童行为管理的相关办法去解决问题,更糟糕的是使用药物或病理标签来掩盖这些背后的情感问题。

  很多养育问题或焦虑的产生,是由于孩子自身的情绪管理未能得到有效发展,是由于孩子未能在一个稳定安全的教养环境中长大,或是由于父母自身的焦虑或行为管理的问题。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中提出一个重要的点,养育过程中父母容易主动将问题过错推到孩子身上,却未能从家庭或父母根源上寻找问题。实际很多焦虑都要去父母的童年回忆或经历中寻找父母所面临的难题,才能明白现在的父母都有怎样未能安抚的焦虑。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中附带各式案例说明,那些亲子养育的问题,都和倾听有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

  1.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倾听,那么亲子双方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包括母亲的产后抑郁症,孩子的多动症,孩子的生理性肠绞痛等生理性疾病,孩子的情绪管理失当或自闭症等问题。

  2. 如何练习倾听的有效技巧,帮助孩子成就健全人格。包括从婴儿期的早期限情感倾听和接纳的方式,区别认识处理问题和处理情绪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差异,寻求外借群体力量的支持缓解亲子双方的压力,协助亲子双方通过运动或瑜伽等方式来改善身体力量,有效倾听孩子的悲伤和希望等。

  倾听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法?通过倾听,亲子双方可以得到什么有效反馈,这些都是要实践才知道的。但唯一确信的一点,每个人都希望被听到心声,不论是深陷焦虑的父母,还是无法建立情感链接的孩子。

  能够听到彼此的真实需求,真好啊!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汪星人爱星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54072783/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六):这世上如果有一劳永逸的育儿法,我信这两个字

  神医华佗的名声最大,医术却在他的家里排行老三。

  连魏文帝曹丕听了都不信:“为什么你的名声还比他们大呢?”华佗倒实在,坦言道:“术业有专攻,我们三兄弟针对医术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也各有所长。但医术最高明的是大哥,其次是二哥,最差的是我。大哥治病,讲究防患于未然,在一般人还没发觉生病的时候,他就铲除了病因。二哥专长于发病之初,病症不明显,一般人自以为是轻症。我治病于最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起死回生的例子,自然以为我最厉害,还帮我撺掇出神医的名声来了。”

  对于关照我们身体的人,一般人都有这样错误的认知,那么关照一个人的成长,我们又有哪些灯下黑的错误行径呢?克劳迪娅·M·戈尔德著的《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书中准确地把脉道:

  “对于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在一个充满鼓励和轻松的氛围中成长,而总是被贴上各种问题标签。人们总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这是对孩子感情的一种镇压,会给孩子的未来留下巨大的隐患。”普通人以为能治重病的才是神医,我们以为能纠正孩子的行为问题才是好教育。

  身为医学博士、美国医学委员会认证的儿科医生,作者克劳迪娅·M·戈尔德倒是有着华佗一样的觉悟,他提倡采用一种预防的模式来关注儿童精神健康。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倾听,加强和稳固亲子间的情感关系。让我们能够把自己从控制行为的迫切需求中解放出来,能够把行为看做一种交流方式,帮助孩子和自己度过难关,从疗愈中共同成长,培养出具有心理弹性和真实自我的下一代。

  为什么倾听被作者奉为健康育儿的圭臬?因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作为每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被了解和理解。世界如此缤纷,每一个人都是夏娃捏出的具有独特因子的泥坯子。在不了解他特性的前提下,如何谈教育呢?这也是医生在行医之前都需要望闻问切一样,倾听就是给孩子、给自己、给彼此一个了解的时间和空间。

  戈尔德虽然从事普通儿科和行为儿科25年,但不拘泥于对儿童身体的关注,更倾向于儿童心理健康。因此,全书也较多基于心理学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的观点。比如观点一从“足够好的母亲”的角度肯定父母对于育儿的天赋和能力。温尼科特认为:母亲在这项基本职能中总能有足够好的表现,任何不承认这个事实的理论都不可接受。另一个观点是对真我的探求。戈尔德鼓励父母和孩子之间,通过倾听,释放自我,让环境包裹下的真心在情感交流中自然流淌。

  在《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书中,戈尔德在第一篇的四个章节里重点分析了倾听的价值,它怎么被忽视,被哪些因素所取代,进而对孩子的叛逆与失控形成了一种社会化的偏见。在第二篇的六个章节里重点剖析了如何正确地倾听:

  1、倾听,越早越好。

  孩子,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被了解。对于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健康的儿童比修复一个破碎的成人更容易。这与治病的原理一样,最好的治疗就是锻炼身体。最好的倾听,就是从婴儿阶段开始了解自己的孩子。亲子互动的质量会让大脑逐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压力反应、思考能力和社交能力。

  2、通过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并教会孩子管理情绪。

  父母是最初的精神建筑家。当孩子正处于悲伤、焦虑或过激行为之中时,父母的“镇定自若”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照顾者能够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而不是行为本身做出回应时,孩子就可以学会情绪管理,而且心理健康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3、尊重倾听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戈尔德提出父母及孩子周边的成人需要被倾听,才有机会倾听孩子。在丹麦,人们重视并保护不用带孩子的自由时间,美国的母亲平均每天只有36分钟的时间属于自己。这一点,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职场妈妈们也非常重要。拥有一个孩子之外的独立世界,是为了有更好的心境和心情来倾听和呵护孩子。

  4、倾听悲伤后的故事,让不确定性自然流淌。

  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提供建议,让人快速解决问题,这种文化并不鼓励人花费时间去听完整个故事。然而,正如莎士比亚说:悲伤若不说出口,就会向负荷过重的心窃窃私语而令其破碎。戈尔德认为:想要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就必须改变我们的感受方式。为宣泄悲伤提供时间和空间,当右脑的情感区域保持活跃时,就能鼓励我们采取这些改变。

  约翰·鲍比在著作《安全基地》中,准确表达了倾听在育儿上的独特价值:一个得到关心和倾听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独立自强的人,对世界勇于探索,善于与他人合作,即便遭遇挫折,也仍然能偶给予别人同情和帮助。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七):每个妈妈都需要十足的耐心去倾听孩子

  看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想起一直困扰我的王宝宝的睡眠问题。

  王宝宝一直由我妈和我带。她每天都睡得晚,我很着急,怕影响她长身体,我妈安慰我说:她是不想睡,她要想睡你就是开着电视声音再大,她照样睡的着。

  但是后来有一个月,我妈回老家休息了。每天一过八点,我准时给王宝宝换睡袋喂奶,然后熄灯、关电视,我发现慢慢地王宝宝睡觉时间竟然提前了。

  这时,我才发现,其实每个孩子对睡觉条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相对于那些大大咧咧的孩子,王宝宝对睡觉要求比较高,她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妈妈陪着入睡。

  你可以说她怪气,但她就是那样的孩子,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一点,你就会很焦虑:为什么自己孩子就和别人家孩子不一样。

  就像这本书写的那样,有些孩子挑食、太安静、哭闹,大多数不是得了某种病症,而是她在表达某种需求。

  书中写了这样一个孩子。他很安静,几乎没哭过,跟家里两个爱吵闹的哥哥实在太不一样了,以至于母亲觉得他得了自闭症。心急如焚的母亲带她来看医生,医生却什么也不说只是邀请母亲坐下来一起静静地观察孩子。一个小时过去了,每当母亲试图凑过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时,孩子从来都不回应。母亲很紧张,也越来越焦虑。但是医生告诉母亲:请再给孩子一些时间。

  孩子一直坐着安静地玩耍,医生轻轻地跟孩子说话,慢慢地医生注意到孩子把舌头伸出来。医生模仿着孩子的动作,慢慢地孩子竟然回应医生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母亲也学着医生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孩子竟然也回应了。

  于是,母亲马上明白了,孩子喜欢安静,不喜欢吵闹,也不喜欢有人大声说话。所以,不是孩子不愿意回应大人,而是他不喜欢家里吵闹的环境和母亲的沟通方式。

  但是,如果没有医生创造的这样的沟通环境,大人可能永远发现不了孩子太过安静的原因,误以为孩子是得了自闭症。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这样孩子便成了问题孩子。

  那为什么父母会给孩子贴标签呢?书中是这样说的:

“人们在初为父母之后常常会手忙脚乱,这种忙碌的生活很少给父母留下沉思的时间。无论是肠绞痛、睡眠问题、分离焦虑、过激行为,还是年幼孩子可能发生的其他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时,父母也许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日子熬过去,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的文化能为父母做的就是提出一大堆建议,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解决问题。但是提供时间让他们说出故事,也许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那怎样克服这种错误的判断方式呢?书中所提的建议就是提供时间让他们说出故事,也就是这本书的主题——倾听。

  就像长期困扰我的王宝宝睡眠问题,我们一直认为是她不想睡觉,可事实上,我们没有倾听她内心的需求——她想睡觉,只是她睡不着,因为太吵了。但是一个小婴儿怎么让人听懂她要表达何种需求呢?这个我以为非常难。不过,她的揉眼睛、打哈欠则暗示了她想睡觉。这就是她的语言信号。那她为什么睡不着呢?大人就要猜测了,一个个因素去排除。但如果我们按自己过往的经验去推测,认为她就是不想睡,那势必对于睡眠这个问题来说,永远也无解。

“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保持冷静的能力,随时应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让自己受到过去经历的干扰。当孩子的行为与自己过去的经历发生共鸣时,要想做出正确应对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了解自己的过去,可以提高成功应对孩子问题的可能性,帮助他们建立真我。”

  每个妈妈都应该拥有不带评判的倾听,这样孩子的问题才能化解。

  而事实上,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源于父母带着评判的倾听。因为作者是精神科医生,所以特别提示我们:

“那些在过去一个月中服用精神类药物的青少年,有将近一半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这说明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而在药物中得到安慰,失去了洞察自己的能力,从而也失去了真正疗愈和继续成长的机会。精神类药物似乎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不满,对这些药物的依赖让我们失去了其他选择。考虑到药物的风险和可疑的长期有效性,我们需要做得更好。”

  那么我们该如何回应孩子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行为呢?

“当照顾者能够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而不是行为本身作出回应时,孩子就可以学会情绪管理,而且心理健康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面对无法避免的人生压力,如果孩子在苦苦挣扎时可以得到认同而非否定,那么他们的心理弹性就会得到发展。但对于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在一个充满鼓励的氛围中学会应付压力,而是被贴上各种“病症”的标签,并且通过药物治疗快速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区域也许就无法得到适当的发育。大脑发育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值得信赖的照顾者可以理解孩子的感受,正确面对孩子稚嫩的情感,那么孩子大脑中负责情绪管理的区域就能正常发育。”

  原来,合理冷静的回应,可以让孩子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区域得到适当发育,这样一个心理健全的孩子就成为极大可能。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当妈十分不易,需要十足的耐心,任何的狂躁都有可能带来武断,那样孩子的问题便真的成为了问题。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八):你真正倾听过孩子的内心么?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

  悲伤若不说出口,就会向负担过重的心窃窃私语而令其破碎

  -威廉 莎士比亚《麦克白》

  早上上班前快要迟到了,但孩子还在磨磨蹭蹭的穿衣服。压着十万分的火气,告诉他快一点,结果孩子直接崩溃了,哭闹着愈发不肯穿衣服。

  晚上回来,在厨房里着急的准备着晚餐,客厅里孩子歇斯底里的喊着妈妈快过来,结果一看满客厅被玩具弄得一片狼藉,中间还站着一个满身彩笔的娃娃,河东嘶吼开始了~

  睡觉的时候到了,躺在床上哄了一个半点,孩子依然到处翻滚,毫无睡意。明天有重要的会议,想象带着两个黑眼圈和混乱的思绪参加会议的场景,一股无名之火冉冉升起。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有孩子的家庭上演着,温柔的妈妈不知道何时就会爆发为面目狰狞的魔鬼。

  孩子真的是在故意捣乱么?不是,他们只是在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时,用行动来表达他们的心愿。不过很可惜孩子的这种声音很少被倾听到。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是一名儿科医生从专业的角度,用理论和实践的案例来讲述一个个倾听的故事,让我们更好地愿意了解孩子,也更好的成全自己。

  一:初为人母的紧张和慌乱

  新生儿出生后的喜悦很快就会被孩子的哭闹声所代替,尤其是前几个月患有肠绞痛的孩子,频繁不间断的夜醒和哭闹会让母亲感觉分外无助。

  “为什么孩子会一直哭,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我照顾的不好”,一连串的问题和焦虑压着初为人母的妈妈们。如果周边有得力的协助照顾孩子的人,压力会很大的缓解,如果是自己每天一人面对着孩子,孩子的不间断哭声真的会让妈妈崩溃。

  前几年流行的哭声免疫法,让孩子独自在房间内哭泣,而父母不管不问,殊不知这是孩子在向你倾述。但父母却在孩子最需要爱和安全的时候,选择了远远地躲在了一边。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不哭了,因为他发现他不愿意信任这个世界了,哭是没有用的,他得不到他的安全感了。

  孩子拒绝睡觉,夜醒无数,实际是在表达着分离的焦虑。他们在承担着父母的压力。

  正如书中所述,很多家长带孩子去见儿科医生,总是同一个问题“我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呀,为什么他~~~~~” .但经过和作者一段时间的沟通后,他们便会发现症状的所在。或者因为妈妈怀孕了,孩子担心妈妈不再爱他了。或者因为最近搬家,妈妈有压力。

  孩子自已对大人的情感状态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焦虑。 可是如果没有长时间,安静地坐下来倾听,我们没有办法了解每个看似“问题孩子”背后的故事,简单的开一些治疗情绪的药物,只会让真相掩埋,成就更加怪戾的孩子。

  我们首先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愉悦,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爱。

  每一个崩溃的父母在事后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其实引起情绪崩溃的绝不是孩子的哭闹而是自己累积已久的心理压力。丈夫整日在外挣钱,在照顾孩子上无法给予一点帮助,长期的劳累让妻子如陀螺一般到达了崩溃的边缘。而孩子的哭闹,只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父母能早就意识到孩子挑起了自己的情绪,而自己愿意找机会再一个安全的,包容的环境中让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结局会大不相同。

  实事热点中看过太多暴躁的父母或者老师。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把孩子当成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当父母们再说孩子多叛逆的时候,是否能静下来,找找背后的原因呢。

  二: 先解决父母的情绪问题

  很喜欢《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这本书中下面这段话,每位父母其实都可以考虑一下,当你对孩子大呼小叫的时候,是真的是孩子的行为单纯的惹怒了你么,还是孩子的哭闹,触动了你的某个敏感点呢。

  “年幼的孩子难免会哭闹,这是成长中正常而健康的一部分,但当孩子的行为触动了父母的敏点时,父母也许就不能保持头脑冷静了,他们可能会发脾气或者在情感上自我封闭”

  但是如果父母意识到孩子挑起了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约束,不放任情绪的恣意流淌,能够找到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中让自己的悲伤得以宣泄,那么他就会放过自己的孩子,稳定自己的情绪后,在安抚孩子。

  反之,如果自己的情绪不稳定,便会将所有的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表面看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深层次看,完全是家长自我的问题,孩子成了父母无辜的泄气工具。

  倾听,让更多的“问题”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让更多的父母更好的了解自己。

  也许目前这个社会更适应快餐文化,更善于提建议,而非花更长时间去聆听。

  但为人父母们,请有的时候静下来,静静的感受一下孩子,很多解决的问题将随之而解。

  感谢倾听。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九):做那个温柔而坚定的陪伴者

  我到底能够带给孩子什么,到现在我也说不清,对于孩子的未来,我们都无法预知,但我始终有一种感觉,如果我能带给孩子很好的性格素养,和一些基础的人格培养,可能会对他的成长有帮助。但健全的人格培养我是没有概念的。我甚至也不相信谁能告诉我,或许内心存在这种期待,一旦触及一些对自己这一期待有所启发的信息,就会明晰自己内心的努力方向。遇到《倾听,成就孩子的健全人格》这本书,我是希望了解蕴含在儿童行为背后的信息,我想要更懂我的孩子。

  《倾听,成就孩子的健全人格》这本书,首先,编辑已经非常体贴地将重要核心内容,以黑体字突显。但是,请千万不要忽略书中案例的描述,毕竟是很多方面的结论都是通过具体案例总结的,更便于理解作者的观点的。如果看了作者简介——克劳迪娅,医学博士,且是认证的儿科医生,那么就不难理解书中频繁有药物出现的理由。作者关注儿童精神健康,并对儿童行为科学有长期研究,作者不仅善于病理分析更注重精神分析,并致力于帮助家长看向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解读。倾听孩子,切要全面倾听孩子。

  作者清楚地告诉读者,孩子不可思议的行为就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交流方式。而父母有责任解读孩子这些这些行为背后的含义。我相信所有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会急于要解决掉,但是作者告诉读者,“在充满不确定的时期中,保持耐心,并不等于不做任何事。”友善的面孔和温和的声音对孩子很重要,非常重要!!!

  可能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或者是自己认知局限,我感觉国内通过药物干预的儿童精神状况的并不多,除非是病情已经确诊的。虽然探索孩子行为背后的信息,家长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从注重教育,逐渐过渡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现在大多数家长的重要课题。也因此家长需要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中,需找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家长搞不懂孩子的时候,很容易抓狂,总是想要需求“药到病除”的速效方案,来帮助孩子。要记住,作为医生的作者也认为用药物控制症状,对孩子的内在成长没有实际意义的帮助。显然“药到病除”,这并不好使。一个有着临床医学经验,且对儿童行为探索研究的学者给出这样客观的结论,是到了该反思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了,家长抓狂时通常采取的是愤怒,呵斥甚至是疏忽和虐待,这样情绪下教训孩子的家长内心也并不坦然,但还是会随着时间淡忘掉这种不坦然,而是因为孩子的恐惧,停止一种行为,就造成有效控制了“症状”的假象。

  可是属于孩子的表达不止在于语言,眼神或易懂的身体语言,还有那种交织在孩子心中,有感知的却道不明的困惑、期待、问题,孩子也在费力地寻找表达方式,以求得到理解和帮助。其实想想,我们成年人也是常有这种不能或不肯直言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我们是多么渴望,懂我们的那个人快快出现。

  读亲子教育类书籍的过程里,我脑海里常常会因书里提到的某个观念或案例联想起我的孩子的成长中的类似情况,从而知道那些不治而愈的问题,为什么会不治而愈;那些屡治屡败的问题,为何如此顽固纠缠。哪怕是只关乎自己孩子的一个问题,也能觉察自己的成长,知其所以然毕竟令人喜悦!

  孩子成长的过程里会遇到很多困难,家长需要教会他面对困难的态度,而不仅仅是解决方法。每次孩子发现我看亲子教育类的书籍,他就会说,又在看教育我的书,我说,当然要看,因为我本来也是从孩子长大过来的,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做个好妈妈,可是我想做个好妈妈,学习也是帮助我当好妈妈的方法之一。至少他会有印象,用学习的态度,也可能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同样,当家长若能够做到倾听,了解到孩子真正需求的同时,无疑也是给孩子树立了倾听榜样,毕竟不会倾听将很难做到有效沟通。

  而就在当前,我正焦虑的就是孩子不愿意写作业的那个劲儿,他不是抗拒,也不是抱怨,只是那么竭力磨、拖、躲,直到最后不得不拿起笔,可是已经开始困了。我觉得他在跟我的督促打游击,而且很用心思。还有,我发现他遇到学习中的困难很焦躁,容易产生放弃念头,我突然觉得这还真的有点像我啊,该怎么引导呢?请注意:家长也需要倾听,作者的每个案例中,都是把视线放在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上,注重家长控制情绪,通过游戏、音乐、舞台剧,用故事改变感受方式,我的理解就是,想要教会孩子管理情绪,首先自己要能够很好的管理情绪。

  倾听孩子的身体,我觉得米雪儿的案例很让人庆幸,这个差点就被确诊为自闭症的孩子,因为父母及时倾听到孩子身体的特殊情况,并坚持把她放置到孩子能够承受的环境中。尽管幼儿园老师发现并确认她有自闭症倾向,但父母坚持给她正常的成长环境,而不是贴上自闭标签。最终,米雪儿在正常的环境,得到健康的成长。试想,如果米雪儿的父母当时给孩子贴上自闭的标签,那么米雪儿面对的则是“科学”的治疗方法,这就回到了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精神治疗系统,治疗系统注重是“什么”,而不注重“为什么”。而养育孩子,我们通常需要知道孩子的行为所表达的意思。就如同牙牙学语的孩子,他可以借助手式和呀呀来表达他的需要和情绪。那个时候家长猜孩子的心思乐此不疲,随着孩子长大学会说话,家长就失去了猜孩子心思的耐心,忽略了那些,孩子不肯直接表达或不知道如何表达的问题,简单地把问题标签话,而没有理解到孩子的内心。

  我一直都渴望自己是那个面对孩子各种问题,都能镇定自若的家长,但当孩子真的来了,才意识到,要做到真正的镇定自若并不容易,真的需要修炼自身诸多方面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学习能力,快乐能力……而现在我明白,只有克服了倾听障碍,经过不断练习,倾听才有力量支撑更深入的表达。因为倾听是要随时捕捉孩子行为中的信息,这是通过更细节,更感性的陪伴,才会做的孩子期待的倾听者。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十):叛逆的“锅”,孩子不背:学会倾听,学会化解家庭矛盾

  家长常常给孩子安各种各样的“罪名”,叛逆这个行为,算是最能触动家长的情绪之一。

  【“把孩子的行为看作病症或障碍,需要用药物来控制或消除,而不是把孩子的行为看作一种需要倾听的交流方式就体现了这种偏见。”】

  以前我常常不理解一些家长口中的“熊孩子”叛逆的举动,这本书却让我对叛逆有了新的认识。倘若细细思考,所谓叛逆,不过是孩子试图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交流方式,而这种方式,恰好难以被家长理解。

  归根结底都是家长习惯了用大人的口吻,打着过来人的幌子,强行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罢了。

  当孩子的教导方式,从企图控制转向可以认真倾听的时候,教育或许就初见成效了。

  读这本《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让我更加明白了,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说教,而是认真倾听孩子。

  这本书的作者克劳迪娅·M·戈尔德,作为一名医学博士,美国医学委员会认证的儿科医生,用25年的经验关注儿童精神健康,当她将自己的问诊时间,从每次的15分钟延长到了一个小时之后,很多来访者反而更容易放下戒备,表达积蓄已久的问题。

  正是长达一个小时的倾听,辅之以精神治疗,帮助越来越多的孩子、家庭走向成长、疗愈、修复之路。

  一、学习倾听这件事,应该从婴幼儿时期开始

  孩子来到世界上的最初几个月,看似一无所知,却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

  这个关键时期,倘若家庭没有给到足够的支持和安全感,这段原本喜悦的时光就会充满焦虑和孤独感,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

  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的一系列行为障碍,和少年儿童的行为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作为父母,及时感受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在“倾听”她们的世界。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妮可自己本身患有抑郁症,面对孩子的哭泣,时常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内心充满了巨大的愧疚和无力感。

  直到她在医生的引导下逐渐安静下来,努力认真倾听孩子才认识到,孩子绝大多数的哭闹,都是对声音和光线的敏感。

  于是在孩子再次哭闹的时候,妮可不再将责任归结于自己的问题,而是运用瑜伽的技巧调节呼吸、保持平静。

  孩子也在妈妈的引导下逐步安静下来。

  【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早期儿童研究也表明去,父母对婴幼儿的照顾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影响着孩子对压力的健康反应,还有基因的表达和大脑的功能。】

  可以说,婴幼儿时期的倾听,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影响甚至伴随孩子的一生。

  二、孩子很多问题,都源于缺乏倾听

  劳伦每天都要把她三岁的孩子送到房间反省好几次,甚至仅仅因为孩子想看电视,都要让妈妈大发雷霆。劳伦总是很困惑“为什么他就不能乖乖听话”。

  孩子做错事,父母总是希望用惩戒的手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于是衍生出了“思过角”“关小黑屋”,以为这样的方式,绝佳且有效。

  人际神经生物学奠基人丹尼尔·西格尔,在他的一本《去情绪化管教》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要把一个情绪失控的孩子单独留下,否则不但不能让孩子好好反思,还会让他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将对他造成潜在伤害。

  对于孩子来说,愤怒的情绪和失控的行为都是一种交流方式。父母却错误的将其归结为孩子叛逆,或者只是单纯的喜欢和父母对着干却不去思考自己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问题。

  【如果父母有机会得到倾听和支持,那他们就不会陷入这个误区。】

  就像上文提到的劳伦,她之前一直在和抑郁症作斗争,面对无法掌控的孩子,常常会有焦虑感。所以孩子的情绪的表达,对于劳伦来说,似乎是一种挑战。所以一旦面对孩子的问题,劳伦内心立马呈现攻击状态。

  作者戈尔德认真倾听之后,让劳伦逐渐放松了自己,也让她终于开始在孩子失控的时候倾听他的需求,而不是留他一个人在思过角,他们的关系明显好转。

  只有父母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作出倾听者的态度,才会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解决问题。

  三、药物不是万能的,比起药物的治疗,精神的治愈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重压的生活,很多孩子开始出现各种焦虑症状,家长们的做法大多是马上寻找自己认为靠谱的机构,及时对孩子的行为定性,并迅速配合医生制定方案。

  企图用最快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却恰恰忽略了,也许我们所谓的“被消灭”的问题,只是表面化的现象,而真正行为背后的根源,却因为无法倾听被掩盖。

  关于药物性治疗尽管弊端很多,却受到很多家长认可的原因,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来自于社会的压力。

  也许面对孩子的“难题”、“冲动”“叛逆”,家长们都清楚,这只是孩子表达的一种方式。

  面对这种特别的沟通方式,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将压力源化解。现实不允许这样的时间甚至资源,相比较而言,使用药物可能是唯一的资源。

  比如孩子的睡眠问题。

  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很难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睡眠不足反过来就又会影响孩子情绪的控制。恶性循环的后果,就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会焦躁不安。

  是不是孩子有了多动症?是不是有什么样的睡眠障碍?家长开始迫不及待的“处理问题”,殊不知,“处理这种睡眠问题不只是简单地让孩子上床睡觉,还要看到父母与孩子在睡眠时间之外争取控制权的斗争”。

  【拒绝睡觉和经常夜醒常常是在表达分离焦虑。】

  要想真正解决睡眠问题,就必须关注三个重要因素:睡眠伴侣、独立与控制问题、分离的问题。

  只有真正倾听孩子的需求,在精神方面给予理解,睡眠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