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朋友读后感摘抄
《致青年朋友》是一本由钱理群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青年朋友》精选点评:
●能教出孔教授的人,有什么好看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有两个目标,近期的和长远的”、“沉潜十年”、如今的中国大学很狗屁⋯⋯ 他说实话,分享最宝贵最有用的建议。我知道,钱老是真心爱我们!
●看钱先生的文章总想起“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话。
●钱老算是中国现实最好的观察家之一了
●现在最缺的,是“德”而非“学”
●越是读到后面越是感动,各种书信都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不美好怀着批判和改变的想法,钱理群对这个世界看的很清楚,那种对世界的黑暗,体制的压迫的挣扎和反抗他都有过,他仍然是一个保有赤子之心的人,他告诉我:我们的反抗和挣扎不是没有意义的,以内心的光明,去对抗世界的黑暗。
●老先生的建议很中肯,可惜我看的有些晚了。
●沉潜十年
●實在是大家!時代之音 振聾發聵!吾輩共勉!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一):特别适合青年人看的一本书
钱理群教授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学者。这一本《致青年朋友》是大学教授像我们推荐的一本书。大学里该干些什么,读什么书?认识怎样的人,对朋友,对国家,如何做一个人,对未来规划该抱有怎样的看法,都给予了指导。 “
钱教授说到青年人应该”仰望天空,脚踏大地“ 才能有健全的发展。此句已成为人生指导。此书值得重读,不同时段阅读会有不同体会。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二):不好说
思想却是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那个十年潜沉的问题,我觉得确实很有必要,没有积淀你的成功就像是流行歌星一夜走红一样。但有些思想对我来说可能没有好处,但我很认同。因为我不是强者,不像北大清华里的那些牛人,如果我不去争食,我将会饿死。现在的大形势对我们二类本科的学生很不利,首先是人家企业看不起,再次是大家很荒废,把自己的饭碗砸碎了。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出处
file:///E:/2020-07-03!18:19/大木长天/K: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pdf
P33、P34:
在我看来,真正的精 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也是上次我在北大中文系演讲时所提出的, 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 承担。这是我所理解和期待的精英。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 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 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 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指什么呢?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 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 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四):温暖我心底言语
哥哥送给我这本书的时候,我知道这里寄托着哥哥的关怀。
在这之前,我有想过去看各方面的书,拓宽自己的视野,但是很多时候,我都不是看书,很多时光无聊的过去。因为很多人和我说以后要这样才能够找到好工作,才能够立足于这个社会,要考证,要拿奖学金,要当干部来证实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我也随波逐流,成了一个实际主义或者是利己主义、虚无主义,但是这样的生活让我感觉很空虚,我不知道上大学为的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大学里要这样去充实自己。
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梦,对生活还是有希望的吧!
知道看了钱教授的《致青年朋友》我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清醒的思考,钱教授带着体温的言语温暖作为青年的我。
从此,我开始沉潜,开始去看各门各类的书,开始用婴儿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还真是奇妙啊。
生活也在这样的发现中变得充实有意义的,我的心情舒畅!
钱理群教授给我希望,给我梦想,给我创造的勇气,希望更多人关注这本书,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也有人说钱教授说话过于直接,我不认为是过于,我敬佩钱教授这样的直言,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这样的精神需要继续发扬!
《致青年朋友》读后感(五):一次至真至誠的交談
这本书共由钱老的16篇演讲稿和50封信稿组成。
由于他出生重庆而祖籍杭州,让我对其更有有种莫名的亲切。
此书完全是一位历经沧桑的智慧老者与我们青年的倾心交谈
全是以最恳切的语气给我们以忠告和勇气
此书绝大篇章是针对当今大学生的
一方面切中要害的提出当今教育的失败之处、社会体制的病根。
从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角度分析如今大学生所呈现的种种病态
此书充满了一位竭力发挥余热的真学者的温度
我想每一个人还尚存理想与自由的人翻开此书都会获得极大的正能量
钱老花费几十年光阴研究鲁迅并取得很多成果
然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不只是研究鲁迅的作品(还未拜读),而是其将继承鲁迅之精神作为人生的课题
虽然现实让他万般无奈,虽然他受到全国性批判,虽然禁止他北大公开讲座,但他依然充满激情,热衷于和青年朋友在一起。退休之后关心中小学教育,关心支持农村发展。
另外一点书中少量篇幅关于描写回顾民国时期北大那些有着魏晋风骨的大学教授,着实太有趣太有趣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教育方式也是与我们大大的不相同,完全刷新了我对于教传统教育的浅薄印象,这是此书十分有意思的一部分。
最后五十封信稿是青年人同钱老的书信交流,有中大学生甚至博士。其中许多他们的疑惑我想大家也许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作者都以过来人最中肯的经验给与建议和指导,十分具有借鉴和思考价值。
全书没有一处生涩之处,因为这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致青年人的话,大家有空不妨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