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寒夜》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寒夜》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01 04:49: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寒夜》经典读后感有感

  《寒夜》是一本由巴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82元,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寒夜》精选点评:

  ●悲惨的命运,其实这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每次看到这本书就想起赵黎明老师推荐的《寒夜——一个消耗性结构的悲剧》。这篇文章和BBC的纪录片《神秘的混沌学理论》一起对我的某些固有观念开始消解和颠覆

  ●民国时期的真实写照!!!

  ●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一直发着一股霉味,熏得我有些难受。上个世纪的故事总是更吸引人些,大概是没有经历过的原因。这本书是选修课老师的推荐,非常好看。我能够补脑出山城不散的浓雾,破败的城市街道和汪文宣孱弱的身影以及凹陷的脸。

  ●想起老师的神态

  ●婆媳一直在吵,男人说不要再吵了罢,看的我憋得慌

  ●有点不知道该如何打星。反倒是觉得巴金的后记写得比正文来得中肯⋯⋯

  ●想看下别人怎么写将死之人,家里正好有这本书,好像有人跟我说过这是巴金写得最好的小说。没想到读出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小说的味道(后记里作者也说自己受了果戈里《外套》的启发》,但感觉巴金只学到一点皮毛,宗教意味全无,社会批判无力,爱情里的纠结也一直浮在面上……印象比较深的是他经常写“过了一两分钟之后她又说”,“两三分钟之后他才说”……不知道是巴金对“一分钟的沉默”没什么概念,还是那时候的人更擅长沉默。

  ●看来我的确不适合读他的东西,挺装的

  ●给8正好~不高不低

  《寒夜》读后感(一):痛苦的根源

  半个月时间看完了巴金先生的《寒夜》,不得不说巴金先生真的是把人的痛苦描写到了极致。然而他却在谈创作中表示,小说的人物虽然是杜撰的,但是确实是在当时大环境下的善良无知的小人物。

  我们可以发现,正如树生所说,汪文宣是个老好人,善良、老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他把所有的一切不平,不满意,不喜欢都靠自己一个人忍耐。他不去抗争、表达、发泄,于是所有的负能量都积聚在他的身体里,终于他被这些孤独寂寞痛苦无助打倒了。

  巴金先生对现代女性非常的喜爱,小说中的树生爱着汪文宣,即使没有和他真正的结婚,却和他在一起生活了14年。不仅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还能独立工作和汪文宣一起养家。她的离开其实是她自己对现状的一种解决方式,她和汪文宣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她仍然会与痛苦抗争,会争取更大的幸福。所以,这两人不管在什么时代,可能最终的结果还是和平分手。

  而小说中汪文宣的母亲肯定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她对自己的儿子汪文宣呵护照顾,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另一方面又对媳妇非常失望,时常冷嘲热讽,大声吵闹,一点都不能理解汪文宣对妻子的需要。于是在她的嫌弃和抱怨中,终于导致了树生和汪文宣的分手。所以爱孩子并不是独占他,而是放手让他去寻找他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寒夜》读后感(二):寒夜旅行人

  田晓菲有句话:“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巴金一直说他对于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是怜悯,但在我看来,是慈悲。很明显,巴金笔下的男主人公都是胆怯的,巴金似乎很擅长写那种软弱无能的善良人,觉新与汪文宣,就是这类典型。谈谈汪文宣,他爱妻子,同时又爱母亲,但他没有判断力,他没看出,妻子与母亲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母亲的自尊心与她固有的传统观念,是容不得一个没有结婚证与爱跳舞打扮的女人,做她儿媳妇的。

  另外,曾树生实际上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女人,她口口说追求自由,追求热闹,但化妆,舞会,吃饭聚餐就是真的自由吗?自由的代价实际上需要承受相当的努力与自律,它需要来自内心深处的勇敢与坚定。但曾树生身上,是没有这种精神力量的。

  再谈谈汪文宣,从他身上,我看到职业与环境对人的迫害有多大。因为要谋生,要工资,不管周主任的聚餐,大家多排斥他,还是要出份子钱,他在职场里的日子一定是压抑难受的。在家里又面对婆媳之间没完没了的争吵,他同样是感觉压抑和无能的。但他敢反抗吗,敢辞职吗,敢得罪母亲与妻子之间的任何一人吗,不敢。越长大,越发现人生从没有两全,别人不会按照你的想法来,同事之间的交好更多是表面现象,家庭里的争吵更多是价值观的矛盾,处理不好,无法处理。可这就是人生啊!做事是幸福的,但事里就有人,有人就有情绪和争执,这就是人生的困境吧。

  《寒夜》读后感(三):社会的危机还是人的危机?

  看寒夜就像看最近大行其道的家庭伦理剧。好像也改成过了电视剧。如果抛弃其中的政治背景,一个小职员和现在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区别。汪文瑄、曾树生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利益群体里的人物,汪母不过就是“现实”的代言人,她即使不说,爱情也不可能超越他们各自的核心价值。

  就像当初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共同的理想一样,他们的分歧也根本就在于千山万水阻隔的对生活的不同追求。汪文宣总说,等到抗战胜利了他就能够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汪母也说等她儿子找到更好的工作有钱了,就能另选称心的媳妇。可是,殊不知社会层级流动中的艰难?一个不受人重视的小职员,他的工作随时都可能别人顶替,而不得不看人脸色,生活亦因此朝不保夕,他出卖劳力和生命的分秒都注定了他的命运——他没有能力向更上层的阶层游弋。他楼下的摊贩,冻死于大门外的乞丐都是如此。他企图留住曾树生的愿望就是建立在这种跨越利益群体的妄想之上,他的责任,他的自尊都不允许他正视现实,他只能默默忍受,这不是性格的懦弱,而是无路可退,别无它法。

  曾树生也是一样,她所在的阶层就是这样一个趋附于男人的地位,她却不知,只一心要“获得幸福”。她不肯认清必须牺牲自己而保全丈夫的家庭现实,又不肯与“不爱”的经理结合。以至于到最后她还在犹豫。

  每个社会都是如此,可以改变阶层,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更重要的前提是了解自己所在的境况。在各个利益群体的搏杀之中,社会在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个体在其中却渺小的可怜。当今的汪文宣也不过如同于连一样,幻想着资产阶级向他飘飘然的挥手罢了。

  《寒夜》读后感(四):读《寒夜》有感

  是目前为止看的巴金老爷爷的第二部小说,第一部是初中时看的《家》。那时体会的悲凉境意不及现在的深刻,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会的丰富,很多事情只需要只字片语的描述便能够做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了。对于疾病、贫困,也是有所体会的,虽然还不至逼至生存,但也能对书中的人物的生活有所领悟。

  每次都是在看完了一整天的教科书后,在深夜这个点儿,在一站黄色灯管的小台灯下看着泛黄的书页,顶着疲倦的双眼去阅读凄厉、带血的文字。

  一直所以为的,只要抗战胜利了,一切所期盼的那个希望的就会到来。然而,抗战的胜利没有让故事的人物们的生活有所好的变化,依然是无止境的黑暗的生活,而真正的解脱,只有死亡。

  看完后,有种精疲力竭的感觉,如果我说看书也是件体力活,会不会有人想要啐我一口口水?

  有时候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就是处在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黑夜迷雾模式,虽然我确定会有迷雾散去的一天,却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我也知道,也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打败所有的僵尸,看到太阳升起,拿到那个奖杯。

  曾经有个大叔做生意,有段时间很低迷,以至于影响的生活问题,我跟他讲,他现在在一个黑暗的隧道里面,但是只要坚持前进的步伐,就一定能看到光明。经历越久的黑暗,才能越深刻体会阳光的美好。我是否,该拿这段给他的话给自己自勉呢?真实说易做难啊~

  《寒夜》读后感(五):寒夜里的孤独

  寒夜里的孤独

  巴金说他写这部小说时写时辍,我读的也算是曲折。因为刚看的时候没看出他有什么好。确实如巴金在后记里所说:我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只写了一个渺小读书人的生与死。汪文宣的生活似乎是受到诅咒,一天天单调的重复,即使是变化也只不过是接连不断的打击与失意。染上肺病,被迫辞职,妻子出走,最终病死在胜利的鞭炮声中,手里握着仅剩的两个亲人的手,最终解脱而又不甘心的死去……

  重复的寒夜,重复的对话,重复的没有意义的挣扎……没有一丝生机,有的只是逼仄的寒冷,还有让人窒息的孤独。

  杀死汪文宣的是他的性格,是家庭里无止无尽的争吵,是两个女人对他的爱,是中国沉闷的大环境。巴金在这一部小说里只用了寥寥的场景,却写到在压迫人自由的环境里知识分子的出路,婆媳两代人的冲突又有意无意的关照到传统与现代意识之间的断代,小宣的形象看似模糊,在我看来是巴金对中国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未来出路的担忧。

  这部小说完稿于1946年,按说是抗战胜利后、与萧珊结婚后的一段快乐的日子。但是他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一个无法实现理想的知识分子、一个老好人被无主名集团杀死的事,甚至不给这个病人、给自己一点阳光和欢乐,即使是夜里昏暗的电灯光也是要被突然的停电打断,徒留长夜漫漫寒气袭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时代的独特的视角,是跳脱出主流话语圈的独语。这也是一种孤独,只有孤独才能独立思索,思索的时间久了,笔尖才会滴出血泪来。

  巴金的故事讲的不如鲁迅、老舍他们好听,甚至透着一点稚拙,但是讲的真诚而无保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