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个人与组织的未来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个人与组织的未来读后感1000字

2020-12-05 01:41: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个人与组织的未来读后感1000字

  《个人与组织的未来》是一本由查尔斯·汉迪著作,人大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个人与组织的未来》精选点评:

  ●过于散淡……

  ●如作者所说,是对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随笔集,蛮有启发。特别是考虑到作者写作的那个年代,已经很超前了。

  ●Common sense is not so common.

  ●2007

  ●管理学总是如此混乱吗?

  ●大约是这本书让我决定坚决远离传统行业

  ●人生非常宝贵,不能因为不敢质疑过去或不敢梦想未来而失掉它,组合式人生的发展就在面前,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自己。要使生命有意义,必须有能超越生命本身的目的。

  ●汉迪的远见不仅仅在于他选择的主题,而且在于他对趋势的预见和思考。很有启发。

  《个人与组织的未来》读后感(一):我喜欢这个老头儿

  我喜欢这个老头儿,大象和跳蚤/个人和组织/工作和生活/公司和社区,聊聊几个词却可洋洋洒洒,汉迪的作品总是那么简单的深刻、意义深远。也许让我们打工者,也让所有的人们对工作对未来对幸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美好的描绘

  《个人与组织的未来》读后感(二):《觉醒的年代》的雏形

  是“推荐”还是“还行”,我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打了推荐。

  主要是因为我看过《觉醒的年代》。这本书的很多理念,在《觉醒的年代》中更成熟,所以如果看过那本,这本可以只是翻翻,或者说,如果二者选其一来购买,《觉醒的年代》就够了。

  如果研究汉迪的思想,可以看到他的管理思想成熟的过程。

  《个人与组织的未来》读后感(三):《个人与组织的未来》书摘

  相比于汉迪的其他几本书,这本书水了不少。

  1. 未来属于“非理性的人”——向前看而不向后看得人;只确信一切都不确定性,且有能力及信息进行全然不同思考的人。

  2. 不能满足于“够好”,而要以“尽量最好”为目标;必须在设定自己的目标时,就把眼光放到自身之外;尽量和不同类的人交谈,借此避免自满与虚假的安适感

  3. 职业经理人成功的因素:良好的教育、早期接触的学习对象、年少时承担责任的经验、伦理与价值观、自我发展

  4. 要求一个人解释为什么以目前的方式做目前的工作,似乎就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使“概念”源源不断。

  5. 个人可以在群体中出头,但不能一直强出头;组织可以全心全意追求某一目标,但不能出于自私的理由

  6. 生活不是例行公事,过去绝非未来的唯一模式,这是一种健康的不满足态度

  7. 黄金年华始于退职后的第三阶段,要在这个阶段过得好,先决条件有三个:健康、财富以及良好的教育。第三阶段的四个支柱:公司养老金、个人储蓄、兼职以及政府养老金

  8. 公司将朝着社区发展,公司不是交易商品,公司需要的是”治理“的规则,而不需要”拥有“的规则

  9. 组织的虚拟化,信任是关键。

  10.办公室变成社会会所。

  11. 价格和质量战迫使企业削减人员,留下的核心工作人员,企业唯一的功能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留下的核心经理人员,唯一的任务变成寻找并留住客户。

  12. 不应该急着寻找一个组织阶段来往上爬,或者沿着一条专业路径前进,而是应该去发展某种产品、某项技能或服务,再把这些资产汇集起来,然后再为自己的”资产组合“寻找客户。

  13. 追求工作生涯的第二春

  《个人与组织的未来》读后感(四):寻找平衡的哲学

  “我写书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回答工作、生活和管理中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转而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最近又在讨论“我们为何要这样做”。在现今的中国,这些问题想必也都是需要解答的。”

  这是查理斯•汉迪在《个人与组织的未来》的中文版序言所写的一段话。这段话似乎暗示了读者,关于“工作、生活和管理”各种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他有说这种话的资格。

  在彼得•德鲁克去世以前,查尔斯•汉迪与他在管理学上的声誉不相上下。德鲁克去世以后,人们似乎更加关注和珍惜这位当代管理大师的声音。而《个人与组织的未来》一书的确也充满了智慧的火花,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答案或者思考的线索。

  这是一本关于变化的书。汉迪认为,这个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首先变化的就是变化的规则。过去,变化是“直线延伸”的,而现在,变化则是不连续。因此,过去的经验不再那么有效,他说,“我们真正必须学习的功课,是学会以某种新方式来看待人生”。

  面对员工与企业关系从终身雇佣的亲密转向疏离,汉迪建议大家应该自己寻找出路,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并且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为自己的孩子铺路。这种说法摈弃了可能得到企业和社会外援的念头,看起来有些悲观。

  不过另一方面,汉迪也在思考企业存在的价值。他认为企业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基业常青;企业并不是归股东所有、任其处置的财产,而应该是一个社区;权力需要平衡,而不是集中在塔尖;成为智力资产的员工应该更大程度参与到公司的权力体系中。

  查尔斯•汉迪似乎想寻找一种平衡,终身雇佣制的僵化与松散雇佣关系的活力之间的平衡,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他所构想的“联邦制”12条原则,包括“权力补贴”、“信任为基础”等,似乎也能在现在的企业中看出一些端倪。但是,在2006年末、2007年初,西门子手机的破产裁员,英特尔、摩托罗拉、辉瑞制药接二连三的大举裁员,不无显示着汉迪所追求的平衡依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同时,这还是一本关于未来的书。即使作者成书时,微软的市值刚刚赶上当时的通用汽车,也并不妨碍他预见到通信网络将对个人和企业的工作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汉迪认为人们也许能够通过追求“组合人生”而回到“全人式”生活。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发展某种产品、某项技能或服务”,使之成为自己的资产组合,从而能与企业建立起合作但是更为独立自由的关系。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将生活与工作的“结界”打破,回到人们最初时的生活状态。

  现在,这一预言一步一步成为现实。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人的生存体验,变革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同时也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不过,查尔斯•汉迪没有在此书对企业的未来做出过多预测,因此无从得知他是否也预见到在web 2.0 浪潮中出现的各种个人和企业的传奇。

  显然,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开卷有益且好读。不过前提是,千万不要被充满学术味道的书名给吓倒。

  《个人与组织的未来》读后感(五):公司社区:从德鲁克到汉迪

  让我们回归公司这种古老的制度来看看它是否有可能变为社区。

  实际上,提醒我们公司也可以成为社区的人正是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先生。更准确的说,他是目前在世的最积极倡导商业界和公司法研究界反思公司这一古老制度背后的逻辑是否依然合理的人。在他之前,对社区研究最多的管理学大师要算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了。

  在我粗浅的阅读经历中注意到,德鲁克除了最早预见到大公司组织的崛起并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将管理提升为一门可以习得的学问,第一个提出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社会之外,被许多评论人忽视的是,他还是最早涉及现代社区研究的人。德鲁克曾经说过自己年轻时有过一个为期18个月的自由阅读时期,他用那段时光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知识积累。那时他每日泡在图书馆,凭兴趣任意选择阅读领域,过了没多久他就发现,最令他着迷的是一本德国社会家滕尼斯写的《社区与社会》(中文版翻译为《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

  在《工业人的未来》中,德鲁克给出了两个社会理论,一个是一般性的功能社会理论,一个是工业社会如何建立一种功能社会的特殊社会理论。德鲁克认为滕尼斯试图寻找回工业化摧毁的乡村社会,同时,他先知般的洞见到工业化的不可逆转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将瓦解更多以农业为基础的帝国,他意识到滕尼斯试图恢复昔日乡村社会的空想注定失败,但滕尼斯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德鲁克用这个框架来解答如何在工业人的世界中重建一种社会秩序。这一命题伴随了德鲁克一生的研究,他会永远感谢滕尼斯对他的启发。

  通过滕尼斯看德鲁克,我们看到了作为社会生态学家的德鲁克,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德鲁克后来的一系列研究的出发点,比如为什么1940年代初期他一直在试图分析一家大型公司而正巧通用汽车向他发出了邀请他立即接受,为什么他能提出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社会等概念。德鲁克后来的研究都是基于他早期的两部著作《经济人的终结》和《工业人的未来》,第一本书中他预言了一个重商主义社会的终结(这里重商主义是指以财产所有权的多寡决定社会地位),第二本书中他阐述了一个功能社会将如何建立。

  德鲁克指出以财产的所有权为社会地位和身份基础的社会是伴随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而产生的,公司制度也是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属东印度公司那种最初的国家所有制变成资本主义文明发达阶段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期间还有合伙人制等无限连带责任的形式。而目前欧美企业普遍以有限责任的公众公司为最成熟的公司形态。但是汉迪指出,在德国和日本情况却并非这样。

  汉迪在德国和日本看到了更接近社区的公司形式,这些公司以永续经营为目标,他们受到投资人、员工、客户、供应商、环境、社会等六大主要力量的牵制,但并不对其中任何一种负完全责任,而是只对自己本身负责,这便是汉迪所说的“存在主义公司”。这种公司很多并不求扩大规模,利润只作为维持其存在的手段和不是上市公司那样以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目标。这种公司还有相应的法律保护,比如德国的企业之间如果收购几乎都会事先取得对方的同意,并保证不关厂、不裁员。

  社区公司背后实际上有一种假设,即股东把他们的钱变成一家公司之后,公司就应独立于股东,而不能被视为股东的财产。汉迪引用了1944年珀西法官的一段话:

  “在法官和政治家所提出的政治创见中,以眼前这个挑战最为急迫。在人类社会中负责实际生产及分配财富的团体,也就是由劳工、经理人、技术人员、董事所组成的团体,竟然不是法律所承认的团体。法律所承认的,是由股东、债权人、董事所组成的团体──那样的组合既无能力执行生产或分配,而法律也不期待他们来履行这些功能。我们必须将法律地位赋予真实的组织,而撤销虚构组织的无谓特权。”

  这段论述其实和德鲁克洞察到的问题殊途同归,德鲁克发现,现代公司从被少数富人持股到被更分散的公众、养老基金、投资基金所持有,而后者并不关心公司的实际业务,甚至尽量放弃经营管理权,而坐等收益,这实际上就是在经历一个“去所有权基础”的过程。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崛起正是迎合这种变化。

  因此,不论是德鲁克还是汉迪,他们都认为一个更具有合法性的公司应该是社区公司,而不是作为私有财产的公司。德鲁克给出“社区提供个人以身份,社会提供人们以功能”的社会理论,汉迪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指出公司这种组织应该社区化,实际上,两个人从社会和公司两个不同角度说了同一个观点。

  中国的现实情况实际上经历过一个原始的“社区公司”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但是并不成功,后来这种模式被叫做“企业办社会”和“平均主义的错误”等还有许多叫法。思考原因,可能是我们当时急于实现更美好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理想,而忽视了推动这种进步的物质力量,比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而且封闭让我们不能掌握这些欠缺的要素。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大规模引进技术和学习管理知识,经历了高速发展的30年,下一个30年,我们将继续这轮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带来的高增长,我们也必须考虑现在发达社会所考虑的问题,到底学习现在看来更有效率的欧美公司治理模式,还是德国或者日本企业,在或者走一条独特的道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技术,德鲁克后来承认,他曾认为养老基金持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股份,会导致大企业越来越大,职业经理阶层崛起,管理主义盛行证明了这点,因此他担心初创公司将没有资金支持。但是,后来初创企业缺乏资金的问题并没有发生,80年代,随着新技术的商业应用,风险投资为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直至上市的模式,一下子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而且这种模式又引发了资本的迅速膨胀,资本主义在全球得以扩张,私募基金又活跃起来,资本的意志又一次被我们深刻领教,重商主义似乎又卷土重来了,这将对未来的公司组织造成什么影响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