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朱自清散文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100字

2021-01-05 02:33: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100字

  《朱自清散文》是一本由朱自清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4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朱自清散文》精选点评:

  ●现在不是很喜欢了

  ●看过不多散文,写得极好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民国散文作家中绝对是前几名。他的散文,平实质朴中流露几分作家心绪,读之赏目动心,久久不能忘怀。

  ●真正的作家。

  ●高一向赵老师借书,他借给我两本书。一美好回忆。

  ●还是喜欢散文,杂文什么的不高兴看。。

  ●我小学时候的生日礼物。

  ●初中读的,没什么影响了=。=

  ●典型的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

  ●可能是那些比喻都被小学生用烂了吧,看着简直没法忍。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一):铅华洗尽

  很久很久不读散文了,在豆瓣上发现了这么多早期读过却快被忘记的书,朱自清的散文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中学的时候就看完了他的作品,当时并未觉得有什么好,那时候喜欢华丽的辞藻,喜欢诡谲的词句,喜欢另类的思想。觉得朱自清絮絮叨叨,语言又平,甚是无趣。

  年纪大些,才知道,平淡的语言才是大家之风,才是铅华洗尽。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在时间里都慢慢丧失了光芒,惟有平实的语言,朴素真实的情感,才能读的久,才贴近人的心。梁实秋如此,朱自清如此。

  再看朱自清的《冬天》,短短几段,极淡的文字,自己却几乎要落泪。前一段时间在家晚上听收音机,《财经夜读》的主持人念起了朱自清的《看花》,念到他们划船由西湖去岳坟赏梅花的那段,当时就屏息倾听,父母都睡了,只有自己,守着一个收音机和亮的台灯,坐在那里,潸然泪下。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二):有关冬天的一小锅豆腐及其他

  对朱自清先生最早的印象缘于《背影》和《荷塘月色》。中学的课堂上,我们是如此这般庖丁解牛的解析着父亲爬过月台的身影,和婷婷的舞女的裙子。

  总觉的我们的中学语文在通识教育的同时,抹煞了很多年轻人对文学的向往与憧憬。幸好遇到了儒雅恳切的陈老师。于是我通往文学的门没有过早的关上。

  初读这本书好像是在初三的寒假。每天晚上伴着她入眠。《匆匆》虽惊艳,但我更醉心于《冬天》那平淡无奇的一小锅豆腐。蜷缩在被窝里,读到“热腾腾的白烟”,仿佛自己也暖和起来了。

  总以为情到深处,才能以最朴素的方式流淌。一如王道乾先生那句“我已经老了”,道尽其中“无限沧桑”。

  喜欢这本集子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喜欢游记。伦敦的小餐馆,旧书摊,几十年前的世界。昏黄温暖的台灯下,读到这些,我的思绪于是无尽的走远。

  朱自清,汪曾祺,沈从文……一袭长衫,一代佳话。这个浮躁的世界,可能再也不会有这种平和的文字和平静的胸怀了。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三):《匆匆》--------

  在时间的匆匆里,诗人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四):《荷塘月色》:怀古风流与精神归乡

  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综观全文,《荷塘月色》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亦即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以游踪来逐步说明作者心灵的三个世界

  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欧阳修《秋声赋》),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夏洛蒂的代表作《简爱》),“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

  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有的资料把这在文中的体现概括为“荷月世界”),她常能使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得到暂时的排解(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中学教材中的古有柳宗元、苏轼等)。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清净、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

  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世界)。

  《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

  《人,诗意的栖居》 荷尔德林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

  仰天而问:难道我

  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

  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

  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真想证明,

  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

  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

  这也正如荷尔德林在《远景》中所描述的:“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诗意地栖居亦即诗意地生活,而诗意则源于对生活的理解与把握,尤其是内心的那一种安详与和谐,那一种对诗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其实,荷尔德林写这首诗的时候,差不多已是贫病交加而又居无定所,他只是以一个诗人的直觉与敏锐,意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将使人日渐异化。而为了避免被异化,因此他呼唤人们需要寻找回家之路。荷尔德林在工业文明中遭遇困惑无法可解,因而开始怀念人类早期的农耕渔牧生活。这其实是一种精神返祖现象。其实呢,朱自清的内心与荷尔德林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是朱自清是精神返乡。无论是《西洲曲》,还是《采莲赋》,都紧紧将文中着墨最多的莲花与故乡的江南结合起来。

  如何理解朱自清的精神返乡现象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朱自清的生活背景与教育经历。

  朱自清1898年出生,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朱自清在私塾读书。他1912年入高等小学,于1916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也就是说14岁之前朱自清接受的大部分教育是传统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31年8月,朱自清33岁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也就是说留学时间不到一年。回国后朱自清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学主题——思乡。这是我们学了多年的语文课程都能了解的。小学时的《静夜思》,中学时纳兰性德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唐代的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我们知道,柳宗元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进步诗人。早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的柳州。这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当时,他正当壮盛之年,政治上不断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使得他心情愤激不平,终年生活在忧危愁苦之中。柳宗元借山水以消遣愁怀,特别是那秋天季节,草木变衰,自然界一片荒凉,登山临水,触目伤怀,更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海畔尖山”,正以见地处西南滨海,去故乡之远。身在贬所,“望故乡”而不能归,当然是痛苦的;然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乐府《悲歌行》),却又能从痛苦中得到某种满足。于是在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情的支配下,他就尽情的望去,唯恐其望得不够。这无数的象“剑芒”一样的“尖山”,山山都可以望故乡, “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柳宗元自己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不至葬身瘴疠之地。

  这些都如同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那样:“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对于远在家乡千里之外的人来说,除了父母亲友最重要的就是故乡了。生活中碰到了挫折,内心极其痛苦,人往往不自觉的就会寻找最初的依靠,比如生活中我们摔了一跤会喊“我的妈呀”。朱自清和荷尔德林都是在回溯本原,从最初的地方来做一场梦,一场纯净美好的梦,这便是他们的理想世界。

  朱自清没有直接表达他对故乡的特别喜爱,而是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这又是为何?这使我想到了生活中的我们,往往对一件事物极其喜爱却觉得自己的言语无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可能会引用文笔更好的作家们的话。这恰恰印证了朱自清对于故乡的重视。“可惜我们现在已无法消受了”一句,这种听上去淡淡的实际上极其无奈的遗憾,更说明作者对理想中的故乡深深的爱恋。即便眼下,因为某个不为人知的原因,你还无法踏上精神的故土,那也可以站在与它相连的精神之路上,那时你便会觉得,你依然像在精神故乡的臂弯里。即便生活中还在飞着雨飘着雪,不停不歇,只要精神的故乡还在心里,那些故鄉的花草樹木的馨香美麗就足以通向你的內心,撫慰你的灵魂。总有一种东西,哪怕,十年,百年,千里,万里,它都依然在,一直在。

  而文章结尾,作者在怀古思乡中背手踱步、踯躅徘徊,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轻轻地推门进去”“ “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这也是生活中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心理过程,现实总会有些许烦恼,通过某些契机进入理想世界,朱自清借这一片荷塘返回江南的故乡,苏轼借由大江东去的江景远离贬谪的苦闷。但这些都是暂时的,所有人都会回到现实。理解了这种人类的普遍心境变化,我们对于作者朱自清的心情想必也有所体会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