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习惯读后感摘抄
《小习惯》是一本由吉井雅之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020-12-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习惯》读后感(一):用小习惯改变自己的人生吧
许多人都想早起一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却输在起床这件小事上,懊悔不已。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要你定好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就可以了。有了这两个时间,会让你晚上无法找理由无限拖延睡觉和早上为了赖床找借口。渐渐的,你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真的不容易,有的人会在中途就掉队了,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真的好可惜。 想要习惯长久的坚持下去,只需要坚持5个原则。 1、明确“理想中的自己”,“理想”要尽可能远大。(尽可能具体的想象出理想中自己的模样。) 2、明确“现在的位置”,不知道“现在的位置”,就不可能抵达“目的地”。(明确“现在的自己”,把握其与“理想中的自己”之间的偏差。) 3、明确“为了什么”,行动必须有目的才能坚持下去。(“为了××”,是把习惯坚持下来的原动力。) 4、明确“想让谁高兴”,如果是“为了某个人”,就能战胜困难。(如果目的是“为了他人”,则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坚持下去。) 5、不要强迫自己,总是“想做”和“不想做”的感情。(与其强迫自己,不如遵从心中“想做”的感情。) 掌握这5个原则,从此告别“没有时间”“没有动力”“没有毅力”“总是想不起来要去做……”,从此告别、懒散、拖延、完美主义,养成好习惯,收获理想的日子。 这5个原则,出自日本作家吉井雅之新作《小习惯》,这本书是关于“习惯力”时用类自我提升,职场励志书,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做些小改变了使用指南。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95%以上的行为都是习惯性行为,好习惯能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更好的规划,能帮助我们摆脱负能量,强化正能量,健康生活,提高效率、行动力,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今天开始,就用小习惯改变自己的人生吧。
《小习惯》读后感(二):为什么早睡早起这么难
今天已经是2021年的第3天,前几天跨年时,朋友圈里掀起一股“年终盘点”的小风潮。我也早早盘点自己这一年,好好复盘了一下。
经过一番盘点,发现工作方面的大部分flag和目标我都基本实现了,但偏偏是看起来最容易坚持的“早睡早起”,flag倒了又立,立了又倒,让人泄气。新的一年,无论如何我也要扭转乾坤!
吉井雅之这本《小习惯》里,作者分析了大部分譬如早睡早起这样,明明挺简单就能做到乃至坚持的事,却频频崩盘的原因,不是因为个人意志力薄弱,不是因为缺乏干劲,更不是因为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和性格有什么缺陷,真实原因在于——不知道养成习惯的方法。
每每我羡慕地问那些健身狂魔:“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对方总显得云淡风轻回答道:“习惯就好啦!”害,这谁还不知道,这不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养成习惯嘛!
在这本书里,作者解释道“在无意识中做的事,才是习惯“。从最初需要父母提醒才不情不愿去刷牙,到经历成千上万次重复刷牙动作后,刷牙这个动作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于是到如今,我们根本不需要过多提醒自己,早上起来迷迷糊糊也会在元神尚未归位时自己进行刷牙动作。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让某个动作能够变成”无意识状态“也能完成的动作,假以时日,自然它就会形成一个新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重复次数足够多才能做到——这其实并不算得上是什么新观点了,只是道理虽然大概都明白,要做到总是很困难。
刚从大学踏入社会时,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都非常细碎,且经常会有临时事件发生,打破自己原有计划,多数工作也基本都需要进行交接才能顺利进入下一步。
为了避免工作发生疏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那时候起,我就习惯了每天早上工作前开始列今日工作计划清单。
将每日要处理的事项按紧急程度列成待办清单,每完成一个进度即刻进行标记,若一日工作结束仍尚未完成,则再标清下一步何时进行、需完成到哪一步,如何进行等等。
这样一来,工作基本不会出现疏漏。它们无一例外都逐一被我标注在当天的工作清单里,如果需要和第三方交接,只需要附带一份我当天的执行情况清单发给对方就省了很多交接的麻烦。
另外,每天工作结束后,我会在睡前对当天的工作情况简单做个复盘,主要针对当天完成效果不佳的事项进行复盘:当时怎么做的、效果如何、还可以怎么做效果会更好......努力琢磨出改善措施,下次遇到同类事情马上就能找到最优解了。
这样的小习惯我整整坚持了7年,直到现在,多忙我还是会坚持写完当天的工作日记总结。
但为什么我们坚持一件像早睡早起这样的小事都那么难呢?
作者认为,那是因为”人类只能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坚持不下来,或许是因为从中找不到愉悦感。也就是说,想把习惯坚持下去的关键,不是去强迫自己做正确的事,而是要努力让正确的事变得快乐。
根据作者后续的解释,他认为人类的感情被过去的数据控制了,而这又紧密影响着未来人类做事的偏好。
如果你对一件事的印象是”很难做到“,并且因此时常感到挫败,大脑会自动将它识别为”不快乐“,有了这样的先天印象,要想再能将这件事坚持下去势必相当困难。
因此我们可以将它细化,将目标逐个分解为比较容易达成的小目标。每次达成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目标达成的成就感。这样重复几次达成任务后,大脑就会将它识别为”快乐、易达成“,那么后期的坚持直至养成习惯就容易多了,这一点与《微习惯》中的主要观点不谋而合。
但让人快乐的事,并不见得总是正确的事——比如说困扰我很久的奶茶。喝奶茶多幸福啊!但是也是多么的,令人发胖啊!所以喝奶茶这个动作完全不需要刻意坚持,自己也总不自觉地去完成。
这样快乐但并不正确的习惯,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去规避的,而这也正是改掉坏习惯最难的地方。对此,作者认为,要想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就必须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反应模式切换为“接近有必要的东西,回避没必要的东西。
可惜,针对这一点应该如何做到,作者在书中没有详细说明。
将宏大的习惯目标拆解成小习惯来维系,日日坚持,想必自然就能自然养成了吧!
那么,今年的年度目标依旧是:早睡早起!
《小习惯》读后感(三):培养小小习惯 实现美满人生
关于习惯,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末期的荀子,就在其《劝学》中形象地提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鼓励通过日积月累的好习惯,实现人生目标。相比古人智慧的高深博大,日本“习惯形成咨询师”吉井雅之推出了《小习惯》一书,通过5个章节70多则通俗易懂的建议,倡导通过脚踏实地的微努力,培养实现顺境人生的小习惯,从而走上一帆风顺、美满幸福的人生道路。
01. 塑造基本概念
本书坦言,“习惯决定人生”。我们过往人生习惯性的思维和做法,造就了今天的工作、生活、健康等状态。日积月累的惯性认知,操控了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亟需重新理解“习惯”的概念。这就需要尽快掌握“养成习惯”的方法,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应用于人生出现的各种情况。习惯是改变未来的最佳手段,书中认为“习惯是比资格证书和教养更加强大的武器”,改变习惯无异于改变人生。精心养成的各种小习惯,必将汇集成为正力量的汪洋大海,泽惠我们今后的人生。养成习惯越早越好,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开始培养习惯,明天人生就会发生改变。而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
02. 扭转惯性认知
本书认为,习惯存在于潜意识中,我们无意识流露出的习惯最容易被人关注。而习惯最能反映人类的本性,为此非常必要掌握“习惯等于本性”的方法。书中明示,人类在构建习惯的过程中是有选择性的,即“大脑只能坚持快乐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坚持不下来”。种种习惯的弊端,是我们的情感被过去的记忆和数据控制了,“记忆决定情感,情感决定行动”,只有转变认知,变痛苦之事为快乐之事,自然而然容易接受基于良性发展的人生方向。这种意识确立后,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就提上了工作日程。因此,强烈意识到“究竟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养成习惯”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书中答案是“轻松”欲是消极因素,“充实”欲是积极因素。书中给出了养成习惯的原理,即“习惯=决心的坚定度×重复的次数”。
03. 锻造科学技巧
本书确信,小习惯的日积月累,会变成巨大的能量,最终能够改变人生,所谓“水滴石穿,聚沙成塔”。那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量变到质变呢?
首先,简单开局。好习惯的培养,应该有一个低难度、低标准的开始。因为客观来说,人类在心智上是“软弱的生物”,低标准的门槛设置是好习惯养成的开篇之局。
其次,持之以恒。要把养成好习惯作为“快乐的、有激情”的事情。在这个过程里,要创建一个机制。书中给出了创建机制的两种方法:一个是“决定时间和地点”,在特定或者不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做某项事情;另外一个是“将其他人拉进来”,利用涉及别人从而不得不做的心理尴尬,来做某项事情。当然,持续的习惯养成过程需要关键节点由点连成线,形成前后贯通的管廊,达到“要想坚持一件事,就必须考虑好前一件事”的效果。
第三,认真执行。一切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认真的执行过程,好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无论多好的习惯,如果不真正仔细去执行,听任蔓草堙路,久而久之就会变质成为坏习惯。
养成好习惯的最大敌人是失败。为此,书中给出了5条“不失败的秘诀”:第一,树立远大理想;第二,明确目前状态,例如优缺点、特长、外界对自己的评价等等,直观测量目前状态和终极目标之间的距离;第三,查找培养某种习惯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第四,思考培养习惯的受益人是谁,构建高标准视角,建议用高级目标(集体、社会、他人)替代自我目标;第五,变被动为主动,但不采用强迫规则,在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增加自我关爱的筹码。
04. 擅用大脑力量
本书强调,要“利用大脑的力量让习惯变得更加强大”。在长期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强调了着重养成“接收、语言、思考、行动”四种习惯,介绍了人类大脑接收和分析讯息的神速,分析了负面思考束缚导致习惯培养失败。同时,针对大脑力量对好习惯的培养,提供了若干条切实可行的思路。
第一,增加积极动力,强化大脑正面思考;第二,利用“关键词”迅速实现大脑输出,不给大脑检索负面记忆的机会;第三,通过改变语言将大脑认知中的“不快乐”变为“快乐”;第四,强化正面思考,掌握负面输出变为正面输出、将负面信息清除出大脑的秘诀;第五,提高大脑兴奋度,充满激情地造就未来梦想;第六,采用“未来年表”和“未来日记”提高兴奋度;第七,与充满正能量的朋友交往;第八,养成确信习惯,向大脑提出正面问题;第九,转变“坏的错觉习惯”为“好的错觉习惯”。
05. 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提出,要“用习惯的力量改变人生”,活学活用“习惯养成术”。作者坚信“只要改变习惯,人生的一切就将随之改变”,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健康情况,都会向一个良性方向发展。为此,作者着重介绍了10多项应该普遍坚持的好习惯(早起、写作、减肥、健身、工作、学习、阅读、储蓄、人际关系、家庭、心理健康、卫生、育儿),力主改掉4项坏习惯(吸烟和酗酒、赌博、暴饮暴食、电子游戏)。
06. 后记
诚如作者吉井雅之坦言,“人与人之间没有能力上的差异,只有习惯上差异”,小小的好习惯养成,对于我们打造幸福美满人生是至关重要的。我想,终章那句 “请养成好习惯,度过完美的人生”,是本书在细腻、周密的理性分析过后,呈现给读者的最完美和最衷心的祝福吧。
《小习惯》读后感(四):新的一年,让优秀小习惯,成为撬动“成功人生”的重要支点
1.优秀是一种习惯
要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多少有点炫耀的成分。这似乎是成功者对于庸俗众生的一种藐视,带着居高临下的意味。
尽管如此,优秀习惯的养成,确实是成功人士走向高峰的一大利器。很多对成功人士有所研究的书籍都纷纷表明,虽然这些成功者的事迹我们不能完全复制,但他们成功的原因,那些已经渗透到骨子里的好习惯,却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参考。
比如说,锻炼身体,从每天一个俯卧撑开始。书写《微习惯·瘦身篇》的作家,斯蒂芬·盖斯,就是这样开始自己的健身生涯的。
看似很寻常的一个决定,却如同一个启动人生动力的杠杆,让人走向了更积极的方向。
2.《小习惯:简单可行的自我管理法则》
指导大家养成好习惯的书籍有很多,但日本的作家,尤其擅长把一件抽象的事情具体化。这是他们的优点,但也常常是他们的局限。
日本作家吉井雅之在此领域就颇有自己的见解。《小习惯:简单可行的自我管理法则》就是他的最新力作。作为日本习惯形成咨询师,吉井雅之在2005年,还成立了以“帮助每一个人创造人生成果”为目标的咨询公司。前前后后15年的时间里,他奔波于全国各种人才培训的场合,同时还多次进行习惯方面的演讲,并组织举办了多场研讨会。
很多成果,就在这期间不断沉淀,让吉井雅之对此有了更多系统化的感悟的同时,他也帮助更多的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仅如此,她还举办了“父母和子女一起实现梦想的习惯术研习会”,这一活动,就是为了让她的理念,感染到更多的人。
3.用习惯的力量改变人生
我们当下的人生,都是过去习惯不断累积的产物。不管是健康方面的,还是生活方面的,我们当下的困境,都不是一天造成的。所以,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从改变细微的习惯入手,且不能奢望生活一下子就此扭转,但改变会慢慢渗透到各个维度,进而,我们通过小习惯的养成,撬动人生的大成就。
作者吉井雅之在《小习惯》这本书中,通过五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如何通过小习惯的养成,来达成最简单的自我管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也是作者第一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习惯决定人生,作者给出了10个习惯的关键提示,其中,第三个小贴士,我认为内容是最为核心的,那就是“哪怕是一件小事,只要坚持下去也能改变未来。”没错,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取决于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决定,这是我们重视习惯养成的前提。
第二章,作者为我们详细阐述了习惯的概念。要想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理解它的概念就变得特别关键。只有我们知道了“习惯”是什么,我们才能从根源上让自己养成好习惯。知道自己为什么坚持不下来,知道我们养成好习惯这条路上的主要障碍,我们就能做好心理准备,轻装上阵。
第三章,作者为我们解读养成习惯的关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从养成“小习惯”开始,降低难度,不要想着坚持,要想着办法开始,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剩下的,就是不断执行下去。让执行变得更容易一点,才是我们的智慧所在。当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明确了“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自己的差距,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执行也将变得更容易。一旦我们不再坚持中攀比,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认知,收获更好的自己,只是或早或晚的事儿。
第四章,大脑和习惯的养成,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大脑的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习惯养成中的种种困境。不断强化大脑的正面思考,让大脑感受到执行的快乐,这是智慧的做法。我们的大脑在面对正面信息的时候,通常也最高效。
第五章,作者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从早起、读书、减肥、理财等生活细则入手,为我们细致剖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这些习惯养成术,都是非常实用的,也是吉井雅之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并最终确认的。
总之,关于习惯养成的所有内容,吉井雅之的这本《小习惯》中,都有所涵盖。如果你只是在某一个方面遇到了困难,也可以翻到相应的页面,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不管这样,作者在养成习惯这件事情上,有了一个系统的输出。作为读者,我们该去粗取精,把真正能为自己所用的精华,留在自己的脑中,而不仅仅是笔记本上才好。
4.实践为王
不管是什么样的理论,终究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差距。我们该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关键。
在阅读吉井雅之的《小习惯》之前,我就已经开启了自己的精进之路。从养成一个个小习惯开始,我制定读书计划,2020年,一共阅读了158本书。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如今的我,时间是远不如从前的,但因为习惯的养成,我不必整天纠结于如何努力,只需要按照自己的习惯,顺着惯性去实践就可以了。
写作也是如此。今年我写作超过了34万字,字数上算是完成了一部《悲惨世界》。这样的成就,不是我一天做到的,而是通过养成写作的习惯,我每次读书或者深有感触的时候,就会把观点和感想分享出去。
如今是一个信息飞速增长的社会,唯有我们坚定自己的目标,坚决地执行这些习惯,我们才会不偏离既定的轨道,不断向前。
这一点,可以学习日本人,吉井雅之的《小习惯》是这其中的一个优秀范例,值得我们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