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精选

2021-03-03 00:50: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精选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由卡伦·霍妮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精选点评:

  ●我就是喜欢疏远人的孤独型人格啊……

  ●读到最后会把自己和身边人对号入座

  ●看完后,有很多感同身受的感觉,整个人都提高了很多。变得更加强大了。

  ●我看的第一本精神分析的书,很失望。全书对神经症患者产生的原因,心理冲突分析,外在表现,类别划分,后果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对同行充满了鄙视,不断纠错,相当的自负,让我对作者的解决办法充满了期待,结果真是大失所望,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呵呵。这就是作者要说的

  ●说白了就是别拧巴。

  ●下次买书前好好想想

  ●好书

  ●暗示感很强

  ●此书篇幅不长,却短小精悍,干货十足,看得出作者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精神分析专业,对于大部分神经症的分析总结十分精确,清晰明了的指出平时对于自身和他人怪异性格和行为的形成原因,读来对认识自身多有裨益的,但局限性也颇为明显,一则是全篇几乎皆为思辨性的论述和经验之谈,缺乏科学的量化实证数据作为说服,二则是某些概念的论述反复性赘述过多,三则未能给内心冲突的解决给予建设性的建议。

  ●这版不好,原版可能更好。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这是一篇一本正经的读后感

  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面对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孤立无援的我们在成长中形成了一系列带有强迫性的策略,其中最主要的有亲近他人、对抗他人、疏远他人,对于正常人来说,一个人应该能对人让人、与人对抗并独处,三者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三者缺不可共存,要么极端的讨好他人卑躬屈膝,要么极端的蛮横自私对抗他人,要么极端的冷漠孤僻,再或者就是三者间歇性的交替出现,他们的人格极不稳定,他们的立场极不坚定,他们毫无责任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冲突,然而这些冲突非但没能解决,反而通过自身的防御机制隐藏了起来,主要通过“外化”将内心冲突转移到了外部环境,还有构建理想化形象来自欺欺人,这些使得内心冲突进一步加深,并逐渐发展成神经症。由此要想解决神经症,必先揭示理想化形象的虚假的自我,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是由于强迫性力量迫使而非自己的真实意愿,解开防御机制,认清自身真正冲突所在,逐步接受真实的自己,建立完整的人格,统一的价值观,知行合一,承担起人生的责任。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认识矛盾,在最大限度内解决矛盾。

  第一本正经读完的心理学书籍,读的速度很慢,翻译本再加上心理学术语所以不是很好懂,勉强读完了还是有一丢丢收获的。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矛盾、冲突,每个人也是在解决冲突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究了各种心理存在的背后原因,以专业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改善自己,以便更好的在冲突中游刃有余。

  认识矛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定是有先决条件的:

  1.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愿望是什么,或者更重要的,意识到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想要什么。

  2.认识冲突先要有我们自己的一套价值观。

  3.必须心甘情愿地把两个矛盾问题中的一个舍弃。(断然取舍)

  4.做决定要有为这种行为负责的意愿和能力。做决定难免会出错,错了就错了,甘愿担责,不怪罪别人。

  有意体验冲突,虽说使人痛苦,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越是勇于直面冲突,寻求解决办法,我们的内心就会得到越多的自由,我们就会变得更为坚强。只有愿意承受打击,才能靠近那个理想的形象——成为生命之舟的掌舵人。装出来的平静源于内心的愚钝,绝不值得羡慕。

  读书益处颇多,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培养信念。若能认识到与选择相关地诸多因素的意义,就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生命中也有了方向。

  所有的绝望从根本上讲都是无法做自己的绝望。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如若演员不快乐

  读到第六章“理想化形象”,想起另一本书里讲到的“理想化”/“理想型”的概念。这本书是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里详尽描述了以社交生活为舞台的我们是如何演戏的,而“理想化”就是我们希望通过各种符号管理而输出的人设。“前台”是展示“理想化”自我的场所,而“后台”是为这些“理想型”的展示做准备的地方。如果后台和前台发生冲突,那么人设可能会崩。人设崩了之后戈夫曼提到了各种补救措施以继续完成“表演”,但他没有考虑到的是,发生冲突之后,如若演员不快乐。

  不快乐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会患上神经症。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是神经症患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冲突就像吃饭走路一样平常。面对冲突,我们会用不同的人格/人设来应对(亲近人——对抗人——疏远人),但这些人格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不同时期或者面对不同冲突时采取的自我保护策略。人是复杂的,生活也是。洞察人性的复杂世界的复杂也是心理学的魅力之一。神经症冲突的解决最终的理想状态是“完整的人格”,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永恒的动态平衡。“完整的人格”和“冲突”之间的动态平衡。我很喜欢书里提到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很好的治疗师”(P206),对于大部分非精神症患者而言,确实如此。在漫长又琐碎的生活中,带着对“完整的人格”的憧憬,学习和“冲突”和谐相处。

  冲突是不快乐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而不快乐是神经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简单来说,有冲突不一定会不快乐,但神经症一定会不快乐。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取决于各人的消化功能和解题思路。生活是一个大剧场,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我并不认为所谓的“演戏”或者“人设”就是不好的,就是虚伪的,有时候只是不同的游戏需要不同的规则而已。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能自以为是也是种恩赐。当然,有时候“自以为是”不下去了,演员不快乐了,希望生活中还有能治愈你的地方。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我们内心的冲突》--自我的分裂与整合,真的需要勇气

  每当我们对人生感到迷惘,看似最泛泛却也最实用的一句忠言就是:“做你自己吧”。--然而,若是经人指点方才发现,那个我们不很喜爱却也达不到认为“半点存在意义也没有”的自己,那个看似只是有点“选择困难症”的自己,内心原来早就被各种力量撕裂,才时而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看似“人格分裂”、“情绪化的一塌糊涂”。那么,就算现在有人愿意以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又是否能够诚恳地面对自己的“本心”,融合自己内心的力量,费尽力气进行一番“大整合”呢?

  说到底,剖析自我的内心冲突后,你愿意尝试改变自己,如果失败也不介意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吗?

  作者卡伦·霍妮在本书中,将人的内心冲突展现在他人面前的强迫性驱动力引发的症状,统称为神经症倾向。因此,她合理地质疑了弗洛伊德学说中,一些忽略文化因素得出的结论(人们不见得每时每刻都只想要自己过得舒服,但基本上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安全感);也提到荣格学说中将神经症患者看作是“陷入部分对立因素片面发展的窘境”的人(比如外在的女性化特征意味着内在的男性化特征,外表的外向性格意味着隐藏的内向性格),但作者认为,“这些因素脱胎于神经症冲突”,“因为它们代表着为解决冲突所做的尝试”。所以,作者在此基础上,将道德价值观引入心理学方面进行研究,并可以在此层面相对清晰地看到人们内心种种不可思议的冲突的根源。原因说简单也简单:每个人因为各自的人生境遇不同,即使同时听取多种学说,也未必能有非常清晰的选择倾向,尤其是没有过类似的亲身经历的情况下,更多地会简略记住每一种学说中,自己更加认同的一部分,在适当的时候,作为自己进行选择的支持。而道德价值观,常常是在此过程中,与现实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作者的理论中,潜在地包涵了“与时俱进”的特质,因此,也就更能涵纳多种内心冲突的人的想法,也能更为科学地为其分类。

  作者将每个人的精神成长分类三条主要的发展轨迹,即:亲近他人、对抗他人,或者疏远他人。“亲近人”可能会变成屈从型人格,妄自菲薄,对他人产生整体依赖性;“对抗人”则可能演变为攻击型人格,具有强烈现实主义倾向,自我评价严谨,价值体系以丛林法则为准;“疏远人”不能以孤僻型人格统称,人际关系与他人相比并不十分紧密不是“疏远人”的专利,他们之所以看似与自我也颇为疏远,是因为他们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有些明显,甚至由他们自己刻意用招牌动作帮人们强化了这种印象(实际上每一个有神经症的人都与自身多少失去了联系),因为他们只是更喜欢“带着某种客观的兴趣观察自己的能力”,以孤独寻求自己内心的优越感,并压抑自己的情感,某些有此倾向的人在与他人建立紧密关系的尝试失败后,选择独自闭关,反而能够以大量的作品产出释放情感。而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不只拥有一种倾向,从而会产生内心分裂、倍加痛苦的感受,为此,人们又不自觉地为自己建立了更为理想化的形象,并在“客观找原因”,为自己内心的冲突引发的痛苦找更合理的解释。但是,一旦他们开始恐惧,干脆拒绝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甚至任由自己的人格“衰竭”,或者干脆对自己感到绝望完全不配合,则可能会产生施虐倾向,这对他人、对自己,都无疑是灾难的开始······

  鉴于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位大师级人物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及本书的成书时间(1945年),不难想象他们各自的学说建立,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在为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精神重建而进行探索,而这些学说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价值,乃至现实中可对应的“对象”,也是因为当前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对越来越多的人的经历(比如“怎么做人”)和能力(比如是怎样获取学历、获取工作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当前人们内心的冲突,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在思想的各个方面的冲击。只是,能力可以再次提升,由经历建立起的道德价值观未必马上就需要、就可以转变。何况,能够勇于接受自己多年来算得上“颇为虚伪”地存活,从而立意寻求改变,去寻找内心真实的自己,改变真实的自己,也并不容易。阅读本书,需要对自己的百分百坦诚,需要专业人士帮助的,更需要在看过之后选择相信他们--就当这是带着足够的勇气去“做自己”的第一步吧,因为,大家共同的目标,是比“没有蛀牙”更精密、也将有更长远收益的“做最成功的自我”。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五):《内心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卡伦·霍妮[美] 北京时代文化书局 冲着封面买来的一本书。 心理学相关的一本书。 全书围绕我们内心的冲突,对三种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亲近人、对抗人、疏远人。 全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神经症冲突及回避冲突的尝试。第二部分是未解决的冲突引发的后果。 1.1神经症冲突之苦 我们越是直面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解决之策,内心就能获得越多的自由与力量。 1.2基本冲突 然而,想要发现冲突绝非易事——部分原因在于其本质上是无意识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神经症患者竭力否认冲突的存在。 互不兼容的心态导致的冲突构成了神经症的核心,因此可以被称为“基本”。 1.3亲近人 这种人对自己的心态的特征:充满了虚弱无助感、妄自菲薄的倾向、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为自我评价。 屈从型人格的特征大部分有双重动机。比如,若患者放低身段,那是他为了与他人避免摩擦。 荒谬之处:他把自己对情感的需求及其相关感受当做真正去爱的能力,把自身攻击性、甚至破坏性的倾向完全忘在了一边。 1.4对抗人 他们的自我评价非常严谨,因为在他们看来无情便是力量,不照顾他人感受便是诚实,冷酷的追逐自己的目标便是现实。 1.5疏远人 疏远别人。 疏远自己——任何一个患有神经症的人都像一架远去的遥控飞机,必然与自身失去联系。 1.6理想化形象 处理冲突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压抑人格某一方面,而将其对立面引上前台。其二,保持自身与他人的距离,确保不引发冲突。 一个人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是因为他无法容忍自己的真实模样。理想化形象看起来是对这一痛苦对症下药,但自己一旦登上了神坛,就更难容忍真实的自己,他开始痛骂真我,鄙视自己,在无法实现自我要求的桎梏中烦躁不已。 1.7外化 外化本质上是一种主动自我消灭的过程。其可行性根本上在于与自我的疏离,这种疏离也是神经症病情发展中固有的。自我消灭后,他自然不可能认识到内心冲突。但是,外化使得患者更爱指责他人,报复心更重,也更吓人,也就把内心冲突转化成了外部冲突。更具体地讲,外化严重恶化了冲突:原本推动整个神经症病情发展的冲突,演变成个人与外界的冲突。 1.8实现伪和谐的辅助方法 围绕基本冲突建立防御机制。 2.1恐惧 害怕改变其实是害怕事情变得更糟,换句话说,就是害怕失去自身的理想化形象,变成已经被拒绝的自我,变得和别人一样,或被精神分析掏空灵魂、只剩躯壳;害怕未知、害怕被迫放弃既有安全机制与满足感,尤其是害怕追逐那些自称能带他解脱的鬼影:最终,患者会害怕无力改变。 所有恐惧都源自未解决的冲突。但只要最终目标是整合人格,我们就不得不直面这些恐惧。此外,这些恐惧也会阻碍我们面对自我。 2.2人格衰竭 2.3绝望 2.4施虐倾向 施虐者会满足对方的某些需求,不过,从精神上而言,往往以受害者所需的最低水平为限,他会让受害者感到自己的付出独一无二。 施虐者的认知:因为自己无法达到理想化形象的要求,那对方就必须做到。如果对方在这方面稍有差池,他对自己无情的怒气便都撒在了对方身上。 他常常把施加在对方身上的压力合理转化为“爱”或对对方个人成长的“关注”,毋庸赘言,这根本不是爱。 2.5神经症冲突的解决 要想解决这些冲突,就只有靠改变其人格中滋生这些冲突的条件。 幸运的是,精神分析并不是解决内心冲突的唯一方法。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很好的治疗师。 ﹎﹎﹎ 有些内容确实不知所云,但总体结构很好把握,书中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只是理论性的阐述一些可行性,举的例子不多,而且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所以读起来趣味性不强。 我们很多人要么意识不到自己内心的冲突,要么不愿承认内心的冲突,它解决起来实在是太困难了。 所以我才觉得很多人一生都在整合自己的人格,而可悲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