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专访了100位妈妈,发现成长需要宽广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专访了100位妈妈,发现成长需要宽广性

2021-03-17 07:30:46 作者:慈怀兹心 来源:慈怀读书会 阅读:载入中…

我专访了100位妈妈,发现成长需要宽广性

  慈怀韦娜对谈一亩宝盒创始人宋鹏宇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一个每天和书打交道的人,做了妈妈后,选书这件事,是真的非常困扰我。中国每年上市的新书中,其中,给孩子们的书是4万多种。

  怎样让自己在很少的时间里选书,怎样让孩子们在很少的时间读好书,真的是一门科学。

  我采访了那么多人,有的是妈妈,有的是老师,有的是作家,领读大咖。所有的人里,我觉得这一位妈妈的回答最精彩,也最专业,她就是一亩童书馆的创始人——宋鹏宇。

  她曾是奥美广告的总监,在大厂里拼杀的高知女性,后来创业,她从北京搬到杭州,和身为IT专家的先生一起创立了杭州最大的私立儿童图书馆——一亩童书馆。

  让我们一起听听,她选童书的标准,以及做原创童书绘本内容的创作理念吧!

  作者:韦娜

  寻找孩子可以阅读的书,是我的难题

  去年11月13日,上海国际童书展,我去专访一位绘本艺术家,意外听到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在演讲中推荐一亩宝盒。

  他说,一亩童书的意义在于,它具有强大的语文学习辅导功能,他们的创始人是第一次专门为分级,写了一套书,画了一套书,他们为分级阅读在中国成为事实创造了可能性。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

  在一亩新书发布会的现场演讲

  我被吸引到,立刻去查阅一亩童书馆的资料。发现它的创始人是孙冰和宋鹏宇夫妇,孙冰是阿里云早期重要的架构师,也是写下核心代码的工程师之一。

  IT专家孙冰在一亩新书发布会的现场演讲

  2016年,AlphaGo战胜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之后,作为父亲的孙冰陷入了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现如今的教育是否能够陪养出合格的“未来人”?之后,他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原来熟悉的领域,进入儿童教育领域,这就是一亩童书馆的由来。

  我对“如何培养合格的未来人”产生了好奇。会后,我特意从上海跑到了杭州一亩童书馆,专访了联合创始人宋鹏宇女士,淘妈。

  那天下着雨,气温零下,是上海最冷的一天,我带着两个摄影师风雨无阻地开车过去了。

  创业路上,

  最珍贵的是彼此的陪伴和支持

  一亩比我想象中要大一些,它的样子就是我理想中的书房模样。落地窗很漂亮,藏书四五万册,有中文,也有英文。

  在一亩童书馆,我看到很多孩子围着,站着,坐着,都在安安静静地读绘本。

  其中一个老人安安静静地在那里读书,我专访了四个小时,来的时候他在,走的时候,他还在,真的感动到了我。如果有书陪伴,何惧衰老。

  他是一亩的常客,

  年轻时是个军人,特别喜欢读书

  一亩的每一本书都是宋鹏宇老师(淘妈)和一亩专职的阅读分析师认真读过,并挑选出来的,她活成了我理想中的样子。

  她那种感性的细腻,理性的逻辑,对孩子爱的那种宽阔,对绘本极其认真的精神,都感染了我。

  创业前,淘妈是奥美广告公司的总监,先生是IT专家。他们分别从阿里和奥美辞职后,面临一个选择——是移民国外,还是继续留在国内,做点儿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事情。

  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从北京搬到了杭州,开始创业。做难而正确的事,是他们的生活理念。

  最初一亩创业团队仅有四五个人,她们都是妈妈,大家一腔热血,非常投入,想把一亩童书馆建造起来。

  当时困境很多,书架要跑去工厂联系定制,书架的摆放,书要怎样拉过来,一件件困难的小事摆在了淘妈面前。

  淘妈就把自家的车打造成工程车,一箱箱书往书馆里拉。每次都搞得灰头土脸,忘记自己也曾是体面又得体的大厂总监。

  

  一次,书装得满满当当,儿子像蝙蝠一样贴在书的上面,一动不动,那个读书时被称为天才的老公在前面当司机,淘妈没有觉得辛苦,反而感到幸福又满足。

  一家人建童书馆,齐心协力想把这件事做好

  图书馆就这样一点点建造起来,带着淘妈的爱,期待,努力,转变,一家人的支持,以及对原创童书的执念。

  和童书馆一起长大的孩子,

  看书等父母下班,有时等到晚上九点多

  童书原创内容最难的是,

  能不能让孩子看懂真实的世界

  我和淘妈探讨了很多话题,每一个都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最关心的问题,是淘妈对原创童书内容的创作理念是什么。

  淘妈说,做内容的创业者,是痛并快乐的一群人。

  创业早期最重要,他们要打造一个阅读的框架,最终的内容是要出版的,要形成一套教材。他们做了很多的主题,让很多适合的人去写。

  文字团队的创作者,有资深的一线老师,有教育心理学老师,有认真到轴的原创作者,每一本的文字稿都要修改几十遍,最后终于通过了,然后再去找插画师画插画,反复沟通,又要修改几十遍。

  这群内容创作者经常为了一句话,一个字,一幅画而有不同的意见,争执不定的时候,他们就会调研童书馆的小朋友们能不能看懂,而淘淘是首当其冲被调研的那个孩子。

  和淘妈的交流过程中,我丝毫没有感到一个女性创业者的强大带给人的那种压力,反而能看到一个妈妈对孩子成长的思考,以及她感性的智慧。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她把每个孩子想象成一棵树,这棵树有很多的根须扎在土壤里,根须吸收的养分越丰富,他就会越茂盛。

  现在我们整个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很高,因为他们面临一个明显的问题,他们生存技能的获得渠道越来越少,他们没有机会去爬树,没有机会去种地,锯木头,去探索,他的整个成长是围绕学习和学业发生的。

  一亩想创作的内容,就像插到土壤里的根须,那些根须可以教给他们很多除了学习之外的生存技能,让他们更为真实、科学,连接地去看这个世界。

  和孩子读同一本书,是做朋友的基础

  我最关心的第二个问题,一些专家学者经常说要和孩子做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和孩子做朋友呢?

  她说,其实和孩子做朋友,是一种能力,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要求你的性格很好,本身就可以跟周围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友善,本身控制欲就没有那么强,跟孩子能有一种平等关系。

  如果从小就出生在一个高压的环境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喜欢用控制的方式,也很难与孩子做朋友。

  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不停地在成长变化的人,三岁,四岁,五岁,他们每个阶段都不一样。我们要改变养育方式,来配合孩子的变化。

  做朋友这件事上,淘妈说自己的经验是,不如交给童书,分级阅读的童书,让好书成为孩子心灵的朋友,那些书中的人物和知识会不断地为孩子赋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育的本质像是农业,当你种下一颗种子的时候,你只能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长。

  等他开始发芽,你才可以认识到他的属性,再去有条不紊地施肥,管理,让他去读更多的适合他的书,给他看更大的世界,书和世界就像是阳光雨露,让他成长为更好的萝卜,苹果,或者是梨。

  分级阅读,就是去理解孩子的认知层面,了解他们的年龄层的喜爱,用他们听懂的语言,把成人浓缩的世界分享给他们看。

  阅读,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淘爸和淘妈是大学校友,他们在大学是通过创办校报认识的。

  那时的他们,用纸张和油墨来告诉别人这个世界的真实和美好。兜兜转转,多年后,两个人创业,又要用类似的方式,来传播儿童阅读。

  与其他创业者觉得辛苦不同,淘妈觉得自己是特别幸福的一个创业者。

  在一亩童书馆开设英文分级阅读课程后,孙冰和宋鹏宇发现当时只有四五岁的儿子淘淘已经可以借助分级阅读的方式实现自主阅读,

  

  但是他们翻遍童书馆的馆藏,找不到几本适合淘淘自主阅读的中文书籍,更不用说可以像英文分级阅读那样,一直把孩子的阅读能力往上送的读物。

  他们决定自主研发一套中文分级阅读课程,包括教材和教案,后来觉得既然中国这么缺,而它又真的是大家需要的,那不如把它变成大家都可以用的阅读产品,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一亩宝盒。

  虽已至不惑之年,年轻和锐气逐渐减少,但是智慧和淡定却随之而来。难得可贵的是,她并没有急功近利,反而一直踏实地在做原创内容,在做一件对中国儿童大有利的事情。

  专访结束后,我非常感动。

  从杭州回上海的路上,我们走错了路,所以多花费了一些时间。就像我之前给儿子选的读物,也像这弯路一样,就要停止了。

  去读儿童分级读物,让他在阅读教育的敏感期,就可以实现自己独立阅读,用自己主动获取一手信息的方式,一步步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也让我重新认识他,陪伴他。

  *注:配图来自一亩童书馆

  *作者:韦娜,作家,慈怀访谈录主持人,著有《所谓世间,不就是你吗》等散文集和小说。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

  中文分级阅读,

  让孩子在阅读教育的敏感期,

  实现自己独立阅读,

  用自己主动获取一手信息,

  一步步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一亩宝盒的这套书可以帮助到你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一亩宝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