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影评精选

2021-12-11 08:10: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影评精选

  《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是一部由周迅 / 阿雅 / 李雪琴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影评(一):都市丽人浮世绘:世界是很复杂的

  谁能想到,公认最浮躁的短视频和最下里巴人的头条系平台,做出了最慢节奏最具有反思精神的当代都市丽人浮世绘呢。谁又能想到当时那个在机场赶路精彩发言“我不想直播”的周迅,那个手机都玩不利索的周迅,现在已然成为拥抱互联网直播和新兴媒体力量最有态度的大花呢。

  节目开播的这一天,刚好官宣了周迅女士代言粒子狂热的新闻,配合了一则神奇的《超星预报》,颇有Balenciaga2022SS广告的架势,只不过用一种近乎神经质的戏谑和荒诞消磨了后者的光怪陆离和吊诡。

  世界就是很复杂的。这种复杂在上海这座中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更显突出。一方面他是粗中带细,疏而不漏的抗疫模板,另一方面它又是藏污纳垢的扫黑重镇。上海孵化出了无数的风尚与潮流,野营,打卡,网红,飞盘,脱口秀,旧派新潮,觥筹交错,热闹非凡。但是同样的,越是热闹的大都市越是容纳了更多两点一线,三点一线的当代都市人。

  小人物的动荡离不开大时代的巨变。

  第一集只是开胃菜。脱口秀、飞盘、摇摆舞、泡吧、追星,各样的生活方式展现,各式的性格爱好人际交往究竟是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和方式,还是让我们变得更加无所适从,焦虑不安,其实问题的答案都在我们自身。

  后续爱情、生命、蜗居、事业的命题逐渐深刻,也印证了当代都市丽人的愈发力不从心。

  三金影后变身表情包天后,“好多人啊”成为破圈名作,众多沙雕热搜助力她成为公众宠儿。离婚,恋爱,装三天,爱买书,不理解,都成为她可爱的一部分,印证她的魅力无限。由她来开启这个关于当代人社会生活的反思与审视,显得格外充满思辨价值。

  《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影评(二):从“世外桃源”到聚焦城市,哪个才是真正的乌托邦。

  做了两季的《很高兴认识你》有一个slogan,直面生活设问,寻找生活的“通关密码”,第一季聚焦点,可以说是一种“世外桃源”,周迅、阿雅与来到节目嘉宾一起,了解远离闹市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回到家乡开民宿,有的是拍摄星空的摄影师,还有坚守陶瓷艺术的手艺人,通过远离城市的普通人,用故事和旅行来治愈现代人的焦虑。 相比于《很高兴认识你》的第一季,第二季来到了城市,将目光聚焦在城市中的年轻人。通过第一期的节目给我们展现了年轻人鲜活的生活方式。在城市中拼搏的年轻人,也许没有办法做到不顾一切的去“追星星”,但是他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快乐。 他们会去玩飞盘、会在繁忙过后的夜晚一起在小酒吧中,畅谈人生甚至躺在一起仰望星空、还有追星、剧本杀等等。我们常说现代年轻人生活的很累很辛苦,如何让自己快乐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第一期节目,虽然在讲社交,但是我更欣喜于聚焦点的变化,让我更期待后面在城市中的素人嘉宾们带来的不同话题内容下的惊喜。

  有人说要逃离城市喧嚣,淳朴乡村才是生活乌托邦,也有人说始终热闹鲜活的城市才是精神的寄托。其实无论在哪儿,心安的地方,让你快乐的地方,才是精神的乌托邦。

  《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影评(三):打破社交偏见,寻找社交舒适

  《很高兴认识你》第二季终于等来了,这次和第一季不同的是,回归城市聚焦城市年轻人必然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体验和观察。 MC依然是老搭档周迅和阿雅,这对老朋友的默契合作,让人觉得舒服又安心,仿佛也是自己的老朋友一样,坐在一起拉家常,聊闲天。

  第一期的主题是城市年轻人们的社交,说到社交,想必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有人跃跃欲试,有人避而远之,有人给它取了几个新名字——社交牛逼症、社交恐惧症、社交懒惰症。 李雪琴作为第一期嘉宾,和周迅阿雅产生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三个人展现了不同的社交方式,将“社交舒适圈”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有很多年轻人喜欢玩飞盘,他们会在上班前、下班后都约好一起玩,热爱运动的阿雅加入其中乐此不彼,但李雪琴看了却表示,很有意思,但并不是很想加入,因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很喜欢运动的人,但这样的李雪琴,却在摇摆舞中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并且沉浸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爱好圈子。

  从上面小小的对比就足以见得,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各种社交症,只是因为每个人擅长的社交领域和方式不同而已,所以表现出来的社交状态也不尽相同,所以找到自己的社交舒适圈也很重要,在舒适的前提下交友,才是真正的有效且愉悦的社交。

  《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影评(四):没有所谓正确的社交方式,只有适合自己的社交舒适区

  《很高兴认识你》第二季终于开播了,赶在第一时间看了首期,是关于城市年轻人社交话题的讨论。谈到城市年轻人的社交,我们总是会想到各种各样新奇的社交方式。果不其然节目中给我们展现了很多当代年轻人的新潮社交,比如飞盘社交,比如火爆了的剧本杀,又比如追星认识的好朋友,相信每一个年轻人都能从第一期节目里的找到自己的共鸣点。

  但是,这个节目的本质是纪实真人秀,并不是社会探讨和调查,它尽可能真实地在记录大城市年轻人的社交现状,比如喜欢玩儿飞盘的年轻人,他们可以每天7点起床运动,9点再赶去上班;喜欢玩剧本杀的年轻人,他们热爱烧脑的剧情推理,可以每个休息日都泡在剧本杀里;享受聚集在酒吧的年轻人,在热热闹闹的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社交舒适区,也可以一起躺在马路上看星星;追星的年轻人,在追星的过程中也一起变成更好的自己。

  就像李雪琴说的,不管是社牛还是社恐,本质上都是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基于这个目的,有些人选择拼命跟人接触,一些人选择不跟人接触。

  但是有一个本质是相同的,这些年轻人,他们都热爱生活,真诚待人。他们拥有并喜欢着不同的社交方式,但并没有什么正确与否,高低之分,有的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交舒适区。

  看完第一期节目,感觉留下了很多思考和共鸣给我们观众,期待接下来关于居住、代际、亲密关系、解压、职业、生命的话题探讨。

  《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影评(五):学会享受社交,并不是一件难事

  很多人一听见社交就头大,包括我本人也一样,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喜欢以社恐自居,每当看见一些“社牛”就会投以羡慕或敬佩的眼光。

  《很高兴认识你》第二季终于回归了,还记得当时第一季到给我的治愈和感动!第二季以全新视角起航,把当代城市年轻人作为对象进行深度调查,呈现最真实年轻人生活面貌,而第一期节目就是讲的社交这件事。

  第一期的嘉宾李雪琴针对自己的情况,提出了社交懒惰症这个词,其实这个词反映出了很多年轻人的社交现状。有时候很想去社交,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想到要维系一些关系就觉得很累很痛苦,于是干脆放弃,但是看完节目我发现,本质原因是没找到自己适合的社交方式。

  看到飞盘活动的李雪琴选择静静围观,虽然看上去很有意思,但是因为自己平时就是一个不爱运动比较懒的人,还是选择了本能抵触,阿雅却乐在其中,和年轻人们一起玩的不亦乐乎。又比如当李雪琴和周迅和阿雅还有三姐妹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会舒展一口气说道,因为只有六个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很舒服的状态,所以不会产生恐惧心理,自己不太喜欢十几个人的大聚会,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说的过来。当镜头转向下一个社交活动——摇摆舞,李雪琴选择尝试,没想到自己竟然对此产生了兴趣,要知道,她对自己的定位是学校新生舞会都不会去的人。

  这也是社交的奇妙所在,只有你去尝试,才知道你适合什么样的社交方式,不适合什么样的社交方式,不适合的也不用勉强自己去接受,只要选择合适的就好了。

  其实有时候我们抵触社交,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有恐惧症,而是因为这种社交方式,可能不是我们所接受或者擅长的,一旦找到了自己适合的社交区域,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游刃有余。多走走多看看,希望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自己舒服的社交方式。

  在生活里,社牛们总是充满活力与自信,他们和身边的人在一起侃侃而谈,和不熟悉的人在一场酒局上就能成为朋友,随便发条朋友圈就能收获很多问候和点赞……但其实,社交方式和审美一样,是很私密也很主观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社交方式,也有避而远之的社交方式,无需强迫自己和别人一样,所以更不用去羡慕别人,找到自己的“社交舒适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每一种行为活动都有适合它的人群,比如阿雅喜欢飞盘,周迅喜欢摇摆舞,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把社交这件事,放在最舒适的状态,在舒适的前提下再去拓宽自己的社交区域,才会收获志趣相投的朋友。比如节目里一起玩飞盘的年轻人,一起追星从线上走向线下的小姐妹……还有像李雪琴说的,当一个饭局在3-6个人的时候,自己就不会“社恐”,在舒适的前提下反而更容易交到朋友。所以不用去着急改变自己,更无需过度焦虑和担心。

  拿我自己来说,我的社交舒适圈就是工作之余宅在家里看电视看电影,周末和两三个好朋友一起出门吃顿大餐,也因为兴趣爱好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其实有时候自己不是真的恐惧社交,只是处于一个不舒服的状态里,会有本能地抵抗而已。

  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舒服的状态,相信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社交圈。

  《很高兴认识你 第二季》影评(六):害怕人多的“李雪琴们”,一定要走出社交舒适区吗?

  它来了它来了,最能让斯文在累成狗的社畜生活里平静下来变快乐的节目,《很高兴认识你》第二季终于开播了!

  我火速前往抖音看了第一期节目,发现这期讲的是当下年轻人可能最喜欢,也最头疼的话题——社交。

  什么社交恐惧症啊、社交牛X症啊、社交牛杂症啊…用来形容这届年轻人社交状态的词汇越来越多,在相关社会热点的驱动下,市面上讲“社交”主题的节目其实已经有很多了。

  但说实话,斯文以往看过的类似话题,很多都在强调社交的重要性,试图告诉年轻人应该多亲近自然、多接触社会、多交朋友。而这期《很高兴认识你》却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社交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社交这件事其实也有舒适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社交方式,如果年轻人想要通过社交认识一些新朋友,其实大可不必非要逼自己走出舒适区。

  比如第一期邀请到的飞行嘉宾,是众所周知懒懒散散热爱“躺平”的李雪琴,带她去跟别人玩飞盘的话,远远看着那些参与者的身影,她就会觉得“他们好酷,但看着这样的人我就害怕”。

  不爱运动的姐妹应该都懂这种“被迫营业”的尴尬,即便飞盘其实非常好上手,对技能要求并不高,一起玩的同伴还夸她“很有天赋”,李雪琴也仍然无法从运动中获得一丝快乐。

  阿雅明显就很享受玩飞盘游戏,哪怕她自己摔倒过几次,周迅和李雪琴都因为体力不支退场休息了,阿雅还在人群中跑跑跳跳。

  这种局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可以预见的。因为阿雅并不排斥人群,她喜欢跟不同的人接触,平时就有运动习惯,飞盘局这种容易入门且需要团队协作的运动,一看就是她的“菜”。

  而李雪琴这个人呢,简直满脸写着“能躺绝不坐,能坐绝不站”,她当然可以理解别人为什么喜欢玩飞盘,但哪怕亲身参与过,她也实在无法因为这个“觉得嗨”。

  如果说李雪琴的“死穴”是运动,那么周迅的弱点就是剧本杀。真性情如她,很难接受自己和身边的人之间存在欺骗和隐瞒,而玩家为了保证剧本杀的趣味性,互相撒谎、算计都在所难免。

  阿雅觉得剧本杀太烧脑,周迅没办法骗别人,反而是李雪琴在剧本杀环节很快找到了乐趣。看着她给周迅讲解玩法的时候,斯文很难不感慨,果然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同,适合的社交方式也会不一样。

  听过李雪琴讲脱口秀的朋友,应该对她的“社恐”或多或少有点印象。周迅和阿雅去听李雪琴的开放麦,她也提到自己很难和人面对面交流,跟合租室友的沟通方式就是发微信,有人把门敲得震天响,她俩还要在微信上聊,“你听到敲门声了吗”。

  这段看得斯文在屏幕外疯狂点头,线上交流表情包乱飞感觉好像很活泼,线下见面又怂又害羞,不仅不敢大声说话,就连跟别人对视都需要鼓起勇气的,一定不止我一个人吧?

  看完第一期《很高兴认识你》我悟了,像我们这样的人,会对人多感到恐惧真的很正常。像李雪琴跟周迅、阿雅一起去一间小酒吧,她俩跟酒吧的老板、常客聊得津津有味,李雪琴就只会坐在二楼,不远不近地旁观她们聊天。

  “一群人围坐在那里,你就知道聊天是我们今天晚上唯一的目的,我很害怕”,这句话简直说出了无数社恐人的心声,而李雪琴的做法也很有参考价值,此处建议所有害怕和不熟的人面对面交流的朋友反复学习。

  要么咱就把聚会人数维持在三四个人的舒服状态,彼此熟悉且都能照顾到,避免人多尴尬。要么就在人多的时候找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既不会毫无参与感或者显得没礼貌,又能保持一个安全的社交距离。

  不过我也没想到,李雪琴竟然会喜欢上摇摆舞。毕竟她是一个连大学新生舞会都懒得去的人,摇摆舞需要盛装打扮,既算运动,又需要跟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怎么看都不太像她能够接受的社交方式。

  包括李雪琴自己最初也这样认为,当她推开大门,看到一群人在那里跳舞,刚要代入自己就开始慌了。她愿意欣赏别人的舞姿,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欢乐氛围,但一旦让她去跳舞,她就会立刻“欢乐不起来”。

  “蹦迪、酒桌游戏、跳舞我真的不行,我觉得非常恐怖”,还没开始跳人就已经慌了的李雪琴,后来逐渐被一位温柔可爱的弟弟带领着、鼓励着,在舞池中摇摆、旋转、穿梭,慢慢get到了摇摆舞的乐趣,就是能够让人放松和愉悦。

  这一幕不仅打破了跳舞在李雪琴心中的刻板印象,也消除了斯文对“社交”这件事长久以来的偏见。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社恐”,但现在想想看,很多人恐惧的可能并不是社交本身,而是那些自己不喜欢的社交方式。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社交方式和不喜欢的社交方式,有的是一听到社交内容,就知道自己绝对无法接受,比如酒吧聊天之于李雪琴,那就大可不必勉强自己。

  有的是只有尝试过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比如飞盘局之于阿雅,摇摆舞之于李雪琴,能发现一项新爱好当然算意外之喜,但如果已经试过了且明确自己不喜欢,大不了咱以后就排除这个不合适的选项嘛。

  (摄影:Wenjei Cheng 郑文絜)

  这也是斯文从《很高兴认识你》中得到的启发,我们这代年轻人其实有很多选择,大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社交,至少先从尝试更多的社交方式开始,找到自己在社交领域的“舒适区”。

  之后不论是在自己的社交舒适区里活动,还是试着再去拓宽舒适区都很好,因为大家都比从前更了解自己,在有“社交舒适区”这项共同爱好的基础下,想交到新朋友就会容易许多。

  不得不说《很高兴认识你》真的很能戳到我的审美,这是斯文从第一季就开始追的节目,现在第二季节目播出,不仅节目质量一如既往的好,内容上甚至有了“返璞归真”那味。

  每期节目同样是由周迅、阿雅两位姐姐邀请一位明星嘉宾,通过他们的视角去探寻生活。这一季请到的飞行嘉宾除了李雪琴,还有井柏然、杨丞琳、周雨彤、彭昱畅、周深、窦靖童,甚至还有天外来客李诞即兴加入。

  看完这期节目就能感受到,如果说第一季《很高兴认识你》探访的大多是全国各地有趣的年轻人,那么第二季则更倾向于去接触城市中生活的普通人。

  这次周迅、阿雅、李雪琴遇到的,都是那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平时大家上下班路上、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都有可能擦肩而过的人。

  跟她们一起玩飞盘的年轻人,有的前一天加班到凌晨三点,有的固定在十一点前休息,但都会在飞盘局结束后,再次赶往公司上班。其中有个叫瑞秋的女孩,之前有机会参加线下活动,如果别人跟她合完影就走,她甚至会有一些不开心。

  这是习惯面对镜头的公众人物不会有的情绪,周迅表示“跟人合影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但瑞秋觉得跟人合影会让她显得像个“打卡点”。“如果大家已经从线上走到线下了,为什么不珍惜这个机会,坐下来聊聊天交个朋友呢?”

  她们仨参加剧本杀也是拼桌,拼到的年轻人有第一次来实景剧本杀馆玩的、有每周固定都要玩剧本杀的,有就是奔着交朋友来的、也有单纯享受解谜乐趣的,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游戏上,没有人因为“有明星在场”而过于兴奋紧张。

  李雪琴窝在二楼听大家聊天的酒吧,就是几个年轻人共同坚持运营,“为了让大家都能找到舒适的一角”而存在。现在的酒吧老板本来只是在这里兼职,还是那种下班都不和同事约宵夜的“酷女孩”,却在原先的老板提出要转让酒吧时果断买下了这家店。

  因为她和她的朋友们在这里过得自然舒服,可以在门口一起弹吉他唱歌,也可以并排躺在马路边看月亮。哪怕每个月只能赚到两三千块钱,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简直算“收入微薄”,他们也会一起努力,共同维护这个珍贵的“净土”。

  还有让李雪琴get到摇摆舞乐趣的男孩,是店里年纪最小的弟弟,平时在学校上课就穿着平平无奇的格子衬衫、牛仔裤,几乎没什么人知道他在学跳舞。

  店里年纪最大的哥哥也不到四十岁,看似平平无奇的他,其实是个会因为想在舞台上表现好一点而偷偷练习,甚至在三个月里瘦了50斤的“狠人”。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一期嘉宾们在各种社交场合遇到的,都是真正的普通人。他们并不被观众熟知,面对镜头甚至还会有些尴尬害羞,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故事,生活方式也很有代表性。

  观众隔着屏幕看他们,会觉得就像看到了自己。因为我们最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又各自拥有自己的美好。

  而节目也不是想要鼓励像“李雪琴”这样的人,一定要跳出社交的舒适区,而是要鼓励每一种生活方式,让他们以自己舒服的方式,过好每一天。现在很多人的“社恐”,很有可能恐惧的不是社交本身,而是自己不喜欢的社交方式。

  或许我们可以从《很高兴认识你》中得到一些启发,年轻人大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社交,或者先从尝试更多社交方式开始,找到自己在社交领域的“舒适区”。

  (摄影:Wenjei Cheng 郑文絜)

  而这一节目初衷,也是抖音“记录美好生活”理念的另一种表达: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值得被鼓励。将美好生活的内容与综艺的形式结合,通过纪录真人秀的方式,不但是一种内容的创新,也是通过更有温度的方式传达正能量。

  12月8日起,每周三中午12:00打开抖音,搜索“很高兴认识你”,就可以通过节目组的镜头,去到我们未曾去过的城市,体验更多元的生活方式,收获一份足不出户就可以拥有的心灵疗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