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21堂大师写作课》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21堂大师写作课》的读后感大全

2022-02-24 00:0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21堂大师写作课》的读后感大全

  《21堂大师写作课》是一本由汪曾祺 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1堂大师写作课》读后感(一):《21堂大师写作课》与市面上火热的剧本杀写作

  前两天,朋友圈看到一个剧本杀写作培训的广告。还配了一些大额的转账红包,金额一次四五千。我心想剧本杀这么赚钱吗?就加了那人的微信,一番了解说得我春心欲动。比如学员某某某经过培训,一个剧本卖了好几千,直接开启财富自有之路云云。我不动声色,去了知乎一搜,关于剧本杀的帖子还真多,吹得是天上少有,地下难寻。我更加困惑了,既然这么赚钱,那还不麻溜的闷声发大财发个卵的帖子。

  转了一圈,来到了B站,总算收获不错。黑白熊日记本几分钟的视频,搞笑又揭发黑幕。一句话概括,所有文学性质的东西,你要不就是天才型选手可以写出前所未有的设定,要不就老老实实学东西记素材后期努力,速成是不可能的。放到网文圈,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梦入神机,写出《佛本是道》这样开宗立派的小说。 剧本杀一次没玩过,写作可是心头好。三寸笔尖为起点,开启副业自由之路。为此书海沉浸式学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最近读到《21堂大师写作课》,印象最深且最有用的乃沈从文、梁实秋、老舍几位前辈的一番话。 沈从文。文学创作,乃一种集大成者。在故事形式上,人生形式上,文字形式上,末了还要加入一点坚持不懈的个人努力和热爱。故事是世界和读者的要求,没有好的故事,再华丽的文字也不过一部毫无新意的好莱坞大片,虽有感官刺激,看过也就遗忘。好的人物支撑着整个小说,带给你无限哲理。读《红楼梦》、《水浒传》、《飘》、《儒林外史》、《白鹿原》,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武松以暴制暴,斯嘉丽对艾希礼的执著,杜少卿携妻夜游,朱先生一言劝退二十万大军,无一不感动着我们。《离骚》《诗经》,汉字的魅力已经绽放了几千年。想要掌握,使得文章朗朗上,口有余味,便要从发声入手,从推敲琢磨。加以利用的天赋才叫天赋,江郎才尽之例比比皆是。如此这般,一朝功成,犹如黄河之水天上而来,又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梁实秋。文章三阶段:不知下笔、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割爱。 不知下笔我觉得有两种情况。要么是毫无头绪,完全不知道写啥,面对题目脑袋一片空白,跟电脑死机差不多。要么就是对自己自视甚高,想要学习杜甫落笔惊风雨,结果是憋了半天一句没有。到了第二阶段,就是另一种情况。不是不知下笔,而是洋洋洒洒落笔千言,辞藻华丽跟个暴发户一样。结果不是说了一堆废话,要么就离题万里。最终知道作文要修修补补,懂得舍弃。就算文字写得再好,跟主题不符合,也要坚决删掉。 老舍。老舍先生不亏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具体、实在。比如他建议的向人民学习,意思贴近生活。一切文章的根源,无不从生活的一点一滴积累而来。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亲切,让人信服。又比如创作小说,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很多时候,平凡的故事因为人物的丰满,成了好作品。罗伯特.麦基说,好故事必定意味着里面的人物带给了我们深刻的影响。 创作总是件不大容易的事。

  《21堂大师写作课》读后感(二):21堂大师写作课:写作这件事,向大师学什么

  现在各自媒体平台贡献的内容,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自媒体写作。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写着写着就爱上了写作,我手写我心,写作成了自己最好的倾诉方式。也因为要输出,必须有输入,让自己停不下来的看书,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听到了更新奇的观点。 但回到写作上,总感觉不上不下,即使参与过一些写作培训,更多的也是练着,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如何提高。 《21堂大师写作课》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收入了7位作家关于写作的一些感悟和总结,颇受启发。我们向大师学什么?

  01.学习技巧 首先说学习技巧有多重要,沈从文老先生在文章里说:就“技巧”一词加以诠释,真正意义应当是“选择”,是“谨慎处置”,是“求妥帖”,是“求恰当”。 写得多了就要追求写作的技巧,善于吸取前辈的经验。比如汪曾祺老师在文章里提到:看来凡是描写,无论写景写人,都不宜用成语。 成语过于精炼和提炼,就失了特点。而景色和人物之所以让人以记得住,就在于他有自己的特点。 还有就是小说的写作要有呼应和含藏,含藏主要指小说不宜点题。 这一点就我个人平时的写作当中也需要注意,即使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过于直白和琐碎也是没有意义的。

  02.学习态度 梁实秋先生从历史上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战中,警醒后来人:文学里可以不要规律,但是不能不要标准。在艺术里态度是最要紧的,所以讲起文学的纪律,首先要讨论文学的态度。 自媒体的门槛很低,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但写得久了,特别是要长期写下去,还真是要遵守一些规律,对自己有一些标准。 听了老先生的话,让我这个自媒体的参与者也顿时有了责任感,有了方向。 对自己的文章每次都要有一点标准,让自己满意才发出来。 03.学习责任 人人都可以写作自媒体,我们也看到有很多键盘侠。虽然内心里我们不希望自己是这样的水军,但没有理论的积累,也很难避免。 梁实秋说:情感不是一定被诅咒的,伟大的文学者所该致力的是怎样把情感放在理性的缰绳之下。文学的效用不在激发读者的热忱,而在引起读者的情绪之后,予以和平的、宁静的、沉思的一种舒适的感觉。 或许听到或看到一些不平之事,激发起自己的情绪,就忍不住地想要表达,但我们要写作的人一定要养成习惯,像梁实秋老师所说的要回归理性,抒发的情感要在理性调控下。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因为片面的信息,产生不当的情绪而影响别人。

  《21堂大师写作课》,七位大师每人三篇关于写作的文章,甚是过瘾。向七位文学名家学习如何写作,不仅是专业作者的需要,更是每个从事自媒体写作的人值得学习的途径。

  《21堂大师写作课》读后感(三):大师手把手教你学写作

  罗兰说:“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知真理的路,只要你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写。”写作是一门艺术,一门技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很多时候,文字比语言更有力量。新文化运动之时,鲁迅用他的笔控诉对旧文化的不满以及对新文化的向往。他用犀利的文字告诉广大人民自己的意愿,同时也用自己的笔杆子在文坛中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看到这些大师写的文章,你是不是觉得怎么他们会将一篇文章写得如此之好,而自己却半天都写不出一句话呢?

  因为写作是有技巧的。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技巧是什么?

  《21堂大师写作课》这本书收集了7位文学名家的写作秘诀,分别是沈从文、汪曾祺、梁实秋、老舍、苏童、冯骥才和史铁生。当你打开这本书读起来,你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7位文学大师将会传授你如何写好文学作品的技巧。

  1、沈从文谈创作:一个作品的成立,需要从技巧上着手。

  如何写好一本小说呢?我们都知道沈从文写的《边城》,小说里面文字优美,主人公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我记得我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我被文中的翠翠吸引了,也被大老和二老对翠翠的感情感动了。

  这本小说发表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实就是沈从文先生有着高超的写作技巧,才能将小说写得如此之好,让人看了之后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沈从文在《21堂大师写作课》中说到,写作的技巧是要注重安排文字,达到作者的目的。达到亲切、妥帖、近情、合理的目的。如果你在写作的时候懂得安排文字,这些文字用得恰如其分,一个字一句话,全部发展,整个组织,都恰到好处,看上去不多也不少,一切都刚刚好。

  那么这部小说就是成功的。艺术同技巧不可分开,千万不要轻视技巧。

  2、老舍:文学语言是一个作品的灵魂

  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一生中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的《骆驼祥子》还曾上过孩子们的语文课本。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老舍说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工具,如果你想写好一部文学作品,那么就必须把语言这个工具运用好。

  写东西如果想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就要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色。要把语言写好,不只是“说什么”的问题,也是“怎么说”的问题。

  所以在写东西的时候就要把语言安排好。

  老舍给出了他的建议:第一,写东西,要一句是一句,不要一句写很长。

  第二,写东西时,用字、造句必须先要求清楚。就是说要老老实实把话写清楚了,再要求生活。要少用修辞,非到不用不可的时候才用。

  第三,应该像人民学习。用人民常用的语言。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千万不要说两句话。

  第四,用浅显的语言讲深刻的道理。尽量不要长篇大论,也不要写一些很深奥别人看不懂的东西。

  老舍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语言浅显易懂,但是却意味深长。老舍教会我们大家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最伟大的作品。

  3、汪曾祺:用语言文字捕捉人物的神情——传神。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汪曾祺说写小说是写人的。写人,就免不了给人物画像。用语言文字画像不如用线条颜色画像那么真切。但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捕捉人物的神情——传神,这个事情比较容易做到。

  就像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描写翠翠,他并没有刻意地去描写翠翠的外貌,而是去捕捉翠翠的神气。从侧面去反映出翠翠的机智和聪慧。

  还有就是人物描写时,眼睛的描写很重要。因为传神离不开一个人的眼睛。所以描写眼睛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鲁迅在《祝福》中两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将祥林嫂怨妇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传神描写还可以从侧面去烘托,就是不直接写这个人有多美或者多丑。而是通过描写旁人看到他的反映来表现他的美或者丑。

  这个方法很大众化但是也是最实用最有效的。

  《21堂大师写作课》还有很多关于写文学作品的技巧,这些大师都是在文坛上有着一席之地的老前辈,他们将自己的写作技巧写在书上,让后人收益。如果你也想学习如何写作,赶紧一起来读读吧!

  《21堂大师写作课》读后感(四):7位当代文学大师 写作的衣钵之传

  一直很好奇一件事情:文学大师们是如何写出优秀的作品,他们拥有怎样的写作秘诀? 有幸获得《21堂大师写作课》一书,打开封面的一瞬间,一种怀旧的气息迎面扑来:7位令人敬仰的文学大师的名字赫然纸上,隐约可见做旧的封面夹杂着碎草屑的痕迹。

  7位当代文学大师中5位已经离世了多年了,最年轻的苏童也年近60岁了。在浩瀚苍穹和时间面前,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百年也不过是白驹过隙。 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否少走弯路,借鉴文学大师的写作秘诀,突破思想、语言、节奏、结构等难关,写出精美绝伦的小说,惊艳四座的散文? 答案是肯定。 在文学上享有盛誉的7位文学大师,他们站在各自不同的文学视角,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亲身的写作技巧,定会给我们写作之路以心灵的启发和指引。 好作品也需要技巧 沈从文大师对”技巧”一词的诠释,真正意义应当是“选择”,是“谨慎处置”,是“求妥帖”,“求恰当”。 好作品的需要用恰当的文字去表达,懂得合理去铺排故事,主次分明,中心突出,有价值有吸引力。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附近的小裁缝店,一位经营多年的中年男裁剪师,每次他是边铺平布料边思考,然后排版布局,用五彩的划粉定几个点,连线、快速剪裁出几个衣片,至此,衣服的雏形已经初具定型了。 好的裁缝师在节约布料的同时,还能剪裁出最适合顾客的版型,顾客穿在身上让人眼前一亮,凸显出优点隐藏缺点,这最考验一个剪裁师的技术和铺排能力。 平时善于多积累经验,善于排版布局,胸有成竹才能剪裁出完美的衣服。 沈从文大师认为创作先要多看书、多写作,在生活中多积累素材,有丰富无比的常识,懂得使用文字来安排故事。写出的作品有种亲切感,真实感和共鸣感。

  对于景物的描写也是有技巧可循的,沈从文大师的弟子,著名文学家汪曾祺老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在书中告诫哪些地方可以用成语,哪些地方不宜用成语。甚至普通话和方言在写作中如何运用;首尾呼应、照应和埋伏、写作留白等手法,他在书中都有解释并且配合事例来进一步说明。 技巧固然重要,如果写作只注重技巧,就会让文章跌入空洞、杂乱、生硬的地步。好的文章应注重思想,言之有物,主次分明,有价值有启发,才可能是一篇好文章。 如果轻视技巧,不注重技巧,会让文章效果大打折扣,不要过犹不及,恰到好处的运用技巧是最难驾驭的。 艺术和技巧是融合在一起的,好的作品是化有形于无形之中,给人浑然天成的感觉。

  “传神”比写形象更重要

  沈从文是汪曾祺的老师,他们师徒二人的文笔才情在文学史上也是有目共睹的。

  汪曾祺从老师沈从文的作品里,得出写作的另外一个秘诀: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人物的描写,传神比写形象更重要。

  能准确地捕捉到一个人的神气,用恰当的文字予以描写,是优秀的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

  人物写的传神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描写外貌是为了凸现人物的个性,同时人又是环境的产物,描写环境也是为了凸现个性。能活灵活现地描写人物静时或动时的眼神和下意识的行为,传递出来的信息,再用一两比喻句来凸现一下人物的个性,就是成功捕捉到了人物的神气。 塔克曼说过一句话:眼睛说话的雄辩和真实,胜过于言语。 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传递出来的某种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物的真实想法或者人生遭遇。 南北朝画家张僧繇的画龙点睛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相传张僧繇在墙上画了四条活龙活现的龙,但没有画眼睛。人们奇怪他为什么不画眼睛,于是非要让他画上。 谁知道他刚刚画完其中一条龙的眼睛,天空突然就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这条龙破墙而出,一跃而起,消失在人们的眼前。 对人物的描写,这本书中汪曾祺大师还传授了其他几种描写手法,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实用的启发和指引作用。 对于景物的描写,汪曾祺大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也在书中告诫哪些地方可以用成语,哪些地方不宜用成语。甚至普通话和方言在写作中如何运用;首尾呼应、照应和埋伏、写作留白等手法,他在书中都有解释并且配合事例来进一步说明。

  写作原来有这么多的技巧,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实施呢? 首先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所有写作中都离不开人和事。在生活中多积累素材,多读书,让你拥有丰富无比的常识,只有积累十分的素材,你才可能有一分优秀的输出。 巴甫连柯有一句名言:作家都是用手思索的。 把你观察的人或事情独立思考,冷静分析,得出结论,用准确形象的文字写出来。平时多练习,多读书,才能触摸到准确的语言和语感。写日记、随笔等等,都当做是一次练习。 《21堂大师写作课》是一场当代文学名家分享写作技巧的视觉盛宴: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让我们酣畅淋漓享受盛宴的同时,不忘细嚼慢咽去品尝每一道美食的独特风味。 7位当代大师毫无保留地真诚分享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和技巧,给我们心魂的引领,让心魂去引领大脑,探索我们心中的陌生领域,经旷日持久地涤荡,终有一天我们也能写出独具风格的优秀文章。

  《21堂大师写作课》读后感(五):《21堂大师写作课》:如何才能写出爆款文?看看文学大师们怎么做!

  法国作家罗兰说:“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 写作,是这个时代对自己最好的投资。通过写作,你可以记录你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你的喜怒哀乐,在写作和回忆里,读懂自己,调整人生方向。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写作,越来越多的网络写作教学课也应运而生。流水线式的教学内容,方式化的写作套路,语言虽华丽,却没有心灵的触动。 那到底如何才能写出让我们心灵震撼的作品呢? 《21堂大师写作课》收录了沈从文、汪曾祺、老舍、史铁生等7位现当代文学名家的创作技巧。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每人三堂写作课,与写作者真诚分享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写作技巧。既有发人深省的创作观,也有具体可行的方法,让你一本书掌握现当代颇具代表性文学家的写作技巧,是一部值得写作者参考的创作指南。 01 谈创作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问沈从文:“怎样会写‘创作’?” 沈从文想了很久说出一句话:“因为他先懂‘创作’。” 问的人听了他的回答,很窘迫的转身离开了。 等年轻人走之后,沈从文开始思索起自己所给答案的分量。 他认为,所谓懂“创作”,并不是你读了很多书,可以书中的故事人物都剖析的很透彻,懂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传递的含义,但这并不能称为懂创作的人 一个懂创作的人,也应当看很多书,但他不需要去记忆那些内容。他所需要的是从无数小说中,明白小说是如何写成的。开始、结果、过程是如何叙述的,事与事之间是如何串联起来的,写到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时,他又使用了些什么文字去描述说明的,他所用的这组文字是不是合理的。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懂得如何去创作的方式方法。 但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技巧这个层面,那写出的小说将只是浮于表面的,而没有灵魂。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在小说里去学习体验那里面的一切人生。跟着里面的人物,去体验他们的人生,去琢磨、去思考,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去做,又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人生轨迹。然后走出去,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去看人们在他们习惯支配下所发生的一切。 当他从说明人生的书本上,养成了对于人生一切现象的兴趣,再用实际人生体验的知识记录人生的得失。随着人生岁月的累积,慢慢的他就懂创作了。 02 谈语言 语言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对于写作者来说,语言就不只是工具,而是艺术。 有一个评论家曾这样评价过汪曾祺的作品,每一句话都很平淡,但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 老舍先生的语言也是如此,很口语化,但组合在一起就很特别,气韵生动,互相映照,顾盼有情。 语言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语感”。对写作者来说,就是要锻炼自己对语言的感觉。 那如何来锻炼呢? 汪曾祺说使用语言,譬如揉面。 他在《揉面》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团弄。 汪先生在做文章时,喜欢先打腹稿。开头、结尾、每一段每一句话都先想好了,想到几乎能背下来的程度才开始写,然后一气呵成。写出后。如果不满意就把原稿扔一边重新来写。他不喜欢改稿子,觉得会使自己的思路不顺、文气不贯。 老舍先生的方法与汪先生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每写一句话,都要先想好这一句话到底说明什么,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对后面的情节起什么作用,逻辑是否清晰,一句是一句,每一句话都立得住。 写完之后,还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一两千的字有时候需要写两三天。 正是他们这种对语言、对文字的严苛态度,才有了他们手下的妙笔生花。 托尔斯泰曾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写文章时,语言一定是要和人物贴近。这里不单是指对话,就是叙述、描写使用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也就是说,写小孩时,要用小孩子的语言,写农民时,要用农民的语言。 你不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一张口就是之乎者也。你也不能让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孩子,满脑子是苍茫、浩瀚……很多时候语言不是越华丽越好,它必须符合你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年龄、经历等等。 语言决定了文章的风格,你对所写的人、事总是有感情的、有态度的。 正如恩格斯说:“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 你所要表达的价值观、人生观、喜爱憎恶等倾向性的态度、感情,都不需要跳出故事单独来表现,而是融化在你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写中,流露在字里行间里,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才是写作者的语言魅力所在。 03 为什么写作 为什么写作? 我想,每一个写作者心里都会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答案,也许不止一个答案。 当代作家苏童的写作理由最为纯粹,那就是热爱。对文字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 这种热爱是从小就镶嵌在骨子里的。 小时候,因为身体原因他不能过多的运动,只能静卧。于是,对贴在墙上的报纸上的文字产生了兴趣。识字了,对书本上的故事世界又产生了好奇。 这些少年时期的积累,在上大学时那个精力过剩的青年时期得到了倾泻。身体的精力通过打篮球倾泻,思想的精力就通过文字的运动来倾泻。 苏童说:“文字本身的运动感,是他在大学青年时期对于文学的迷恋的原因,也是他坚持写作的理由。” 写过《神鞭》《俗世奇人》的当代作家冯骥才的写作理由则是出于无奈。 他在写作之前的专业是绘画。70年低初那个特殊时期,他因为出身受了不少苦。 当他的心承受不了,他就用他的画笔来抚慰自己。可渐渐的,他觉得他的画笔是那样的无力。一次,他悄悄的写了一个他朋友的故事。朋友被迫与出身不好的母亲断绝关系,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那个故事最终被他烧掉了,但他却从这一次的创作中,体会到了全部身心冲动的快感,感受到了写作给他带来的自我震撼。 他觉得,写作给了他一个出口,让他那被幽闭的、被抑制的内心有了一个出路。 对于苏童来说,写作是心的出路。而对于作家史铁生来说,写作就是灵魂的出口。 作家史铁生的写作原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最为接地气、也最实诚,那就是谋生。史铁生因为得病,只能坐在轮椅上,他很难去做健康人所做的工作,写作成了他谋生的手段。 但写着写着,理由发生了变化,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他认为写作是一种价值的体现。通过他的文章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让他有了被表扬、被人尊重的美妙的体验。 到了第三个阶段,他又觉得写作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命运。 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 写什么和怎么写更像是一种宿命,与主义和流派无关。一旦你心中的那个没边没沿、混沌不清的声音要你写下它们,你就几乎无法去想任何问题了,一切都已成定局……那一团混沌,就是你的灵魂所在,你怎样设法去接近它,那是大脑的任务,你能够在多大程度去接近它,那就是你作品的品位所在。 04 这样大师级别的层次,我们普通写作者可能永远也达不到。 但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那一片混沌之处,试着去接近它,通过文字语言将它表达出来,你也同样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占有属于你自己的一片思想天地,它被不被别人接受、被不被别人识知,都不重要。 聆听内心那个声音,活出最真实的自己,那才是生命的意义。 总之,写作,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儿,坚持写作,让心灵有一个依靠,技巧便是锦上添花的事了!

  《21堂大师写作课》读后感(六):《21堂大师写作课》:7位名家的写作秘诀,离不开三点灵魂对答

  为什么我们读过很多书,甚至能脱口而出一句书中名言,或是讲解其中一段情节,却无法写出一部精彩的小说呢?

  《21堂大师写作课》里写道:“一篇小说的开头很难,难在定全篇的调子。”可见万事起头难,但并非无章法可循。

  《21堂大师写作课——7位文学名家亲授写作秘诀》是由沈从文、汪曾祺、梁实秋、老舍、苏童、冯骥才、史铁生等当代文学大师,亲自传授的21篇文学指导课。

  本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七位大师从创作、写作技巧、写作框架、写作目的,以及如何突破瓶颈等几个主题,提出了他们的分析与心得,为喜欢写作的人们提供一条通往文学世界的桥梁。

  在创作一部成功的作品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优秀的文学大师是如何开启他们的写作之路。

  沈从文在他的创作之路上,察觉到一种现象。那就是写小说的人,会将自己代入到书中的人生,去洞察与思考故事中人物的经验。但他们缺乏对自我的认识与分析,没有自我批判的意识。因此,作品缺少灵魂。

  所以,在写作之前,应当从读者的立场出发,仔细拆解一部作品的结构,分析作者在什么时候采用怎样的文字描述,以及如何布局故事逻辑。只有拜读过更多优秀的作品,弄懂作者的写作手法,才能有方向地进行训练。

  那么,在创作技巧上,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要点呢?汪曾祺在书中分享了两点技巧上的关键要素:

  第一,从文字上精雕细琢,表现作品的亲切感与人情味。也要避免累赘与空洞无物,尽可能精炼,突出作者的思想和内容。

  第二,从语言上提升把控力,突出传神之处,正如有些作品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比如捕捉人物的神韵,而非具体全面的刻画细节,可将重点放在眼神或表情的描述上。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创作者,不能缺少对自我的观照,同样还要着眼于技巧。

  在了解完什么是创作之后,你必须问问自己,你写作的初衷和理由是什么?

  苏童在2009年与笔友的文学论坛上,曾提出一个灵魂拷问:“写作需要理由吗?”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从事写作的人来说,其实是一道自我解答题。尤其是当你在写作路上遭遇困惑时,正视这个问题有助于你跨越障碍。

  那么,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而写作呢?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真实的故事,而这些事件本身就是一场文学创作的最佳素材。

  其次,热爱文字,喜欢幻想,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这是触动写作的开关。把胡思乱想落实到文字里,将梦境投射到小说里。

  再者,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而文字创作就是一场精神上的运动。通过写作,反思过去,探索自我,追逐精神世界的韵律。

  当然,写作不是每个人必须要走的路。就像冯骥才所说,写作是一条最苦的路,他随便选一行,都能成为行家,但为什么他要写作呢?

  因为对他来说,写作是心的出路。他需要一种倾诉内心的方式,而写作可以使他心境平和。

  写作是心灵的对话,但如何将自己内心所想融入到小说中呢?

  汪曾祺在谈小说技巧时,称写作中所使用的语言,应像“揉面”一样,把两样属性完全不同的东西,掺揉在一起,从而发生形态和质的变化。

  在他看来,小说是写给人看的,不是写给人听的,所以在语言处理上,要注意其艺术的表达形式。

  一方面,需要平日的积累,从前辈学者那里学习他们如何将语言和文字合而为一,如何用文字体现方言的乐趣。

  另一方面,需要多读多看,特别是名家之作。品读他们如何精准地使用文字,如何巧妙地利用文字的力量。

  就像素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舍,他用笔杆子创作过很多经典作品,如《四代同堂》《骆驼祥子》《离婚》《茶馆》《济南的冬天》等等。

  他是如何去起草一部小说的呢?

  第一步,理清思路,他创作的故事具有什么人生价值,要给读者带来怎样的启发。

  第二步,选择简单平凡的故事,越贴近生活,更能击中读者的心声。因此,塑造一到两个人物角色,让人物把故事传递给读者。

  第三步,亲身经历故事现场,真实的体验更有说服力,能最大程度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

  正如冯骥才所说:“你对生活认识的深度,决定你对事件与人物开掘的深度。”

  无论是虚构小说还是非虚构小说,其根本都在于用生活去书写生活。把你或者你身边人在某个时代的经历,通过文学创作来诠释生活的意义。

  主张宿命写作的史铁生认为,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不妨打破常规,别让思维局限在条条框框上。你完全可以超越自身,天马行空,把你幻想中的世界写进你的创作里。

  与很多干货类写作指南相比,这本书是汇聚当代作家的写作心得,不仅仅是理论的概述,更是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们传授的是一种创作思维,是一场文学领域的灵魂对话。

  或许,我们的意识还未能抵达他们那样的境界,但他们告诉世人,多向优秀的人看齐,你的起点就不会太低。

  同样,他们用经验提出反思,写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写作而写,而是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而开启的心灵之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