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二章 古树盘根,渊源流传 (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第二章 古树盘根,渊源流传 (一)

2022-04-06 06:47:59 作者:老闯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二章 古树盘根,渊源流传 (一)

  出了家门,别忘了回家的路!

  第二章古树盘根,渊源流传 (一)

  从金川小镇旅游回来已经有几天了,林然老人的心跳还没有平静下来,这些天的夜里总是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沉思的坐在写字台前,借着柔和的灯光下,爱不释手的欣赏着从金川小镇带回来的秋叶,一片是金黄色的银杏叶,一片是鲜红的枫叶,这一片金黄,这一片鲜红,艳丽的色彩刺激着林然老人的眼睛,同时,也刺激着林然老人遗留在金川小镇八搭伙牧场,那里二十多年的往事烟云,虽然,往事中充满着痛苦与伤心,现在,看来那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应该记载下来,其实人生就是一本书,自己就是这本书的记录者,是自己亲手记录的,而且,自己还是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哪怕这本书是长篇大作,还是短小的故事,字字句句都实打实凿的记录着自己曾经一生一世的过程,当然啦,每个人记录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辉煌灿烂的一生,有的人是身背骂名的一世,莫谈论好与坏,只要真实就好,只要自己看着满意就可以了。

  这一天吃过晚饭之后,林然老人一个人坐在了窗户前,他一边饮着清茶,一边思索着,这一次和老伴秋艳旅游去了一趟金川小镇之后,想着此生不可能再去金川小镇了,如今,人已经是过七十多岁了,腿脚不灵活了,行动也不方便了,但是,在心里还是常常的想念那个自己出生的地方,心里略微的也有了一些老来将至叶落归根的情丝喽!金川小镇也是常常云雾缭绕般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有时林然也常常的傻傻的问着自己:

  “未来的岁月里,金川小镇那里的山林,那里的龙湾湖水,那里的河流,还有那里的亲戚了,他们都将该是怎么样的呢?”

  然而,将来已经是没有人会来告诉林然老人这些了,自己也只能是心里的瞎想着,每当想起来会是这个样子的时候,林然老人的泪水就会流了出来,心中跟着就会荡起一阵阵的乡愁,自己常常的望着天空中漂浮的云儿,感情凝重的思念着,不知道哪一朵的云儿,是从自己出生的那边的山沟中飘来的,云儿是一朵接着一朵不停地飘过来了,然而云儿是默默地无语的飘过了眼前,飘过来的云朵儿忽薄忽厚的如一丝丝的愁絮。看久了林然老人的眼睛就渐渐地疲惫了,他低下头来想着心中故乡的风景虽然已经是模糊了,可是仍然的还是在脑海中飘来飘去的,一幅一幅都是踌躇的徘徊,也都是徘徊的踌躇。如今,留下的只是一腔满满逝去的幻想,这些幻想永远的离去了,甚至连在梦里都不会回来了!因此,趁着自己头脑还清晰,马上动笔记载这二十年前拼搏在故乡金川小镇的一段经历。

  公元一九四九年,在那个极为不平常的秋季中,林然出生在金川村子里一个普通的五间茅草老房子的农家院子里,他人生的第一个脚步就是从茅草老房子那里开始学起的,他人生的第一个故事就是茅草老房子那里说起的。

  回顾一九四九年,那是翻天覆地更改着中国历史命运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黑暗的旧社会,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年,林然的生命是和祖国的命运同系着紧连的,可以,说林然是有福气的一代人赶上了新的社会成立。

  刚刚解放的金川村,那个时候还称不上是一个小镇子的,人烟稀少,交通蔽塞,乡野偏僻,几十户人家清一色的茅草屋顶黄泥墙的老房子,三三两两的稀稀拉拉的座落在这块黑土地上,进出金川村子的人们是不断的行走在那一条羊肠子般的小道上,村子里的人们是起早贪黑的在这里跑山,伐木头,开荒,种地的谋生,辛苦的繁衍着他们的生活。

  在金川村子的东头,在一排木棒子围起来的老院子中,有一幢黄泥墙茅草屋顶的五间房子,这里就是林然出生的老院子。那个时候,林然八十多岁的爷爷带领着一家子二十几口人住在这里过日子的,当时,这个大院里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爷爷是一家之主,老人家在这个家庭中固守着老一套的规矩风俗。

  在这道篱笆院墙圈起来的茅草老房子中,坐北朝南五间房子里东西的房屋里面都有南北的大土炕,虽然,东北大山沟里冬季寒冷,因此,在南北的大土炕上一年四季,总是放着一个泥土烧制的火盆,火盆里面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装满从大灶坑里拔出来的热炭火,冬季是来烤火取暖,夏季就作为抽旱烟的火种,大火盆旁边还放有一个牛皮纸粘糊厚重的旱烟箥蒌方便着抽烟的人,谁来坐在热炕上谁就顺手抽一袋老旱烟。

  茅草老房子家里人口多,生活不富裕,在爷爷的主持下,老房子里的日子过的倒也是和和睦睦的温温饱饱的,一大家子的生活也是井然有序,分工干活也是很明确的,除了小孩子们和上学读书的学生们之外,全家的人都在干活,都在为这个篱笆院子辛勤的劳作着,他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他们同吃着一锅的热乎乎的饭菜,他们同住在这暖暖的茅草老房子里,这样的生活已经延续了许多的年头了,林然的四个姑姑相继的就是从这一座茅草老房子里出嫁的,她们走出了自家的篱笆院子,去往了别人家的老房子里,成了别人家的好媳妇了。爷爷的四个姑娘们出嫁了,打那以后在茅草老房子里,就剩下了爷爷和他的三个儿子,七八个孙子们生活在这里了。

  林然的父亲是爷爷最小的一个儿子,爷爷是偏爱父亲的,林然还有两个伯父,他们都比自己的父亲大了许多的岁数,这老哥三个都是非常的孝敬年迈的爷爷,他们哥三个之间也是和和气气的如手足,他们辛勤开荒积攒了许多的土地,每年秋天打下来的粮食自给自足,日子过的不是太富裕,但也是知足的了。

  林然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他是爷爷的第八个孙子,林然的出生,当然是给了已经年迈的爷爷晚年的生活中带来了极大的喜悦,林然也就成了爷爷掌上的明珠。当林然明白事理的时候,自己的心里就有了一个疑问,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奶奶,奶奶去哪里了?林然也是常常的听到家里的人们念叨着,奶奶是一个慈善和蔼又会持家的女人,后来林然知道了,奶奶自从嫁到茅草老房子里以来这么多年了,精心的替着爷爷管理着这个家庭的所有过日子的事情,爷爷就一心一意的带着儿孙们在大山上,在土地里劳动着,然而,这么一位慈善的奶奶她是什么模样?林然没有见到的,很小的时候,林然一次问过自己的父亲:

  “爸爸,我的奶奶去哪儿了?”

  父亲搂着刚刚懂事的林然,一边伤心的,一边还是流着眼泪的对着林然讲着:

  “我的儿子,你的奶奶,她不在了,那是在你还没有出生的头二年,爸爸在县城里的中学读书。一天不知道你的奶奶她是从哪里听说你的爸爸得了伤寒病,当时,你的奶奶听到是自己的老儿子得病了,急的奶奶非要去县城里看望着爸爸,你爷爷怎么的阻拦,倔犟的奶奶就是不肯听劝的,她仍旧一心的要去城里看望爸爸,弄得家里的人没有办法了,只得让你的二姑夫,还有你的谭大爷套着马车,拉着你的奶奶去往县城,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那个时候,正是深秋过后不久的早晨,你二姑夫和你谭大爷赶着马车,车上还装上许多给爸爸带来好吃的东西,马车拉着你的奶奶出了家里的大院门口,就向着县城的西边的山道走去。

  那个时候进出金川村,都是要走去西山垭口的那一条爬陡坡的老山道,老山道陡峭弯曲路面又是窄窄的,那个时候一年到头是没有几辆马车走过那里的,山坡老道上还长满了高高的茅草,这些茅草基本上也把路面给掩埋掉了,不熟悉路的人是很难找到这一条上下山的老道,而且,那个时候咱们这里才刚刚的解放,常常会有一些小股的土匪出来骚扰着老百姓,走这一条的山坡老道,还要特别的提防着土匪们的打劫。

  咱们这里山区深秋的清晨时,道路上没膝盖高的茅草上都是落了一层厚厚的霜雪很凉也很滑,马车爬过了山垭口在下坡的时候,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你的二姑夫,还有你谭大爷,他们两个人没有坐在马车上,而是一人手握着鞭子,一个人手牵着拉套马的缰绳,小心的赶着马车走在下山的老道上,他们脚上的鞋子,裤腿都被霜雪打得湿透了,他们没有顾得上这些寒冷,仍旧小心地赶着马车下山,当他们赶着的马车走到一处转弯下山坡的时候,突然一只大灰狼从草丛中穿跑了出来,拉车的骡马一下子掠橛,它们就撒野的就跑了起来,这个突发的情况,你的二姑夫和你谭大爷没有能够控制惊恐的马车,这时坐在马车上的奶奶不幸掉下来,摔得很重当时就咽了气。”

  林然的父亲含着眼泪讲到这里就再也讲不下去了,听完父亲讲着奶奶因为车祸死去的经过,这在林然幼小的心里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暗影子,思念奶奶的心情,常常的让林然仿佛一次又一次的看见了奶奶那慈祥可亲的样子,他心里想奶奶了,可是,今生他从来没有看见过奶奶。

  记得还是林然在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的夜里,林然做了一个梦,那是林然第一次梦见了慈祥的奶奶,奶奶一头花白的银发,腰间系着围裙,手里端着一个葫芦瓢儿,奶奶是刚刚从鸡窝那里捡了几个大鸡蛋回过头来,她对着林然笑着,然后奶奶走到了灶膛边,把捡来的鸡蛋洗一洗放在了铁锅里,盖上了锅盖奶奶弯下腰往灶膛添柴火,小小的林然蹲在奶奶的跟前,一边拽着奶奶的围裙,一边嚷着:

  “奶奶,鸡蛋煮好了没有?我要吃鸡蛋!”

  奶奶把小小的林然搂在怀里亲亲地说着:

  “乖乖,别着急,一会儿奶奶把煮好的鸡蛋剥了皮,就给然儿吃的,吃了鸡蛋,好让然儿,快快地长大!”

  谁知奶奶正和小小的林然正聊着时,院子里大狗“汪!汪!”一阵子的叫唤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林然,梦醒的林然哇哇地大哭起来,坐在炕沿上抽烟的爷爷扔掉了旱烟锅子,他连忙的拍了拍哭叫中的小林然问道;

  “小八儿,你怎么啦?”

  林然趴在爷爷的腿上,抽泣的说:

  “爷爷,我想奶奶了!”

  听到这里,年老的爷爷没有再多说一句话,他背起了小林然,气喘吁吁地走出了屋里,走出了院子中。是的,奶奶突然的去世,给这个平淡的和睦的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失去奶奶的爷爷就再也没有续弦,爷爷是固守着奶奶的灵魂,一直到爷爷老死咽气的那一刻,他都是爱着奶奶的,珍重着奶奶一生一世操持家的功劳。

  林然的爷爷是一位满族旗人,一生也是坎坷不容易的,坎坷的命运造就了爷爷倔犟坚毅的性格,爷爷不是金川本地的人,他出生在辽宁省凤凰城一个清朝后期没落的官宦人家,他出生的时候家道正在衰落,但是,在外人的眼里认为这瘦死的骆驼比马还要大的,认为他的家庭虽然落破了,他家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

  清朝的末期,在凤凰城一带是鲜族,汉族,满族三个民族杂居的地方,民族矛盾经常的挑起,而且,闹土匪,闹胡子也是蔚然成风的,尤其是这些土匪们,胡子们,都知道凤凰城钱家堡子的钱家是这里的一个大户人家,虽然落破了,手里还是有钱财可以勒索的,所以,他们常常的盯着钱家不放,时不时的就跑来钱家敲诈勒索一些钱财,在林然爷爷三岁那一年的夏天,一伙胡子把林然爷爷的阿玛抓去了,非要勒索钱财,爷爷的额娘听到胡子们传来的回话:

  “钱家,快一点拿钱,来赎人!”

  听到这个坏消息,急的爷爷的额娘哭着喊着的求着亲戚邻居们帮忙,到了第五天,好不容易的才借到了钱,一大早,爷爷的额娘去胡子的老窝拿钱赎回被抓票的阿玛,心毒手狠的胡子头斜着疤瘌眼睛,看到爷爷的额娘长得年轻又漂亮,就起了歹心,他掐着腰手里拿着枪,站在爷爷的额娘的面前恶狠狠的说:

  “你个臭老娘们,真他妈不会办事的,你来晚了!”

  爷爷的额娘抹着眼泪,哭着喊着急忙的问道:

  “俺,俺这是才筹够钱来的!”

  胡子头狞笑地说:

  “票子,已经撕了!”

  爷爷的额娘听到这里,她疯了似扑向胡子头,她怒喊着:

  “什么?什么?你说什么?”

  “哈,哈!你还没有听明白吗?”

  这个时候,没等胡子头说完,爷爷的额娘的头脑翁的一下,眼前一片漆黑,差一点跌倒下去,挺了好一会,才稳住了脚跟的额娘便立刻的冲了上去,伸手就给那个胡子头一个耳刮子,然后愤怒的骂道:

  “你们这一群杀人不眨眼的王八蛋,还俺的男人!还俺的男人!”

  被打了嘴巴子的胡子头立刻恼羞成怒,随后他还是狞笑的说:

  “还你的男人,屁!老子今天连你都要了,明天,就去杀了你的儿子,让你全家都死绝了!”

  胡子头说完,喊着手下的人:

  “把这个娘们,给我捆起来,扔在柴房里!”

  被打得的昏厥过去的额娘半夜才醒了过来,她拖着遍体鳞伤的身子,逃回了家里想到胡子头说的话,额娘浑身直颤抖着觉得这里是呆不下去了,就抱起三岁的儿子,在亲戚们的帮助下,娘俩个连夜的逃走了,孤儿寡母的就是这样的离开了辽宁的凤凰城钱家堡子,她们一路的来到了吉林省东丰县的一个远房亲戚家,终算是有了落脚的地方,背井离乡的孤儿寡母,她们真是太不容易了,后来好心的亲戚,看到她们生活的艰苦,就给额娘找了一个男人嫁了,额娘是一个大家闺秀的女人,她知书达理,待人处事都有学识,只是眼下遭了劫难,她不得不低下头来寄宿人家的屋檐下,好人总会有好报,额娘后来的丈夫也是一个有善心的爷们,待额娘她们娘两个也很好。

  这逃难的日子总算是结束了,然而,额娘却没有忘记丈夫被杀害的冤仇,她常常的给爷爷讲诉阿玛被害的事情,让爷爷从小就记住这笔仇恨,常常听到额娘的讲诉,在爷爷幼小的心灵中也牢牢的记住了这个仇恨。虽然,额娘改嫁艾氏人家了,艾家的丈夫对爷爷也很好,可是忠诚倔强的额娘,仍旧没有给随娘改嫁的爷爷改名改姓,爷爷依然还是姓钱,这也是额娘给冤屈死去的丈夫一个交代,留下了死去丈夫的一根血脉!寄人篱下的日子虽然是温饱的,可是必竟那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额娘常告诉儿子说:

  “儿子,后爹,是一个好人,是他收留了咱们娘两个,你在记住先父死的仇恨时,更要记住后爹的恩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心不要忘记呀!”

  额娘到了艾家又生了孩子,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不免会吵嘴打架,年幼的爷爷吃亏的时候多,爷爷也常常听到邻居小孩子背后指指点点的说:

  “他是一个带犊子 他不姓艾!他姓钱!”

  爷爷听到了这些话,只敢瞪着眼睛,不敢伸手打人,额娘说过:

  “儿子,你还小,没有力气反抗,现在只能把委屈记在心里,等将来你长大了,就没有人敢欺负你了!”

  有额娘的教导下,也是在那个特殊环境下,造就了爷爷早熟的心灵,小小的年纪就背负着人生的苦难,在这苦难中他知道了人生的艰险与困苦。也许是家族基因遗传,爷爷从小就聪明伶俐的精气神,被后爹喜爱着,看着爷爷是一块料子,有心培养他,后爹便跟额娘商量之后,让爷爷走进了私塾,开始读书识字,可是那个时候,清朝已经进入腐败的末期了,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长大成人的爷爷也看清楚了那个时局,选择了自己的一条路走去,在成家之后的爷爷离开战乱的是非之地,带领全家人来到了深山老林里的‘八人帮’这个地方,这就是现在的金川小镇这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