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也很可能是最贵的
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为广大读者塑造了一个具有立体形象的曾国藩,我在书里也了解了一个以前不知道的新名词“薄俸制”。
清代,在给官员和军队的薪水支付时,遵循的竟然都是“薄俸制”。
每位官员都要顾及一大家子的日常生活,还要顾及同僚间的人情往来,“冰敬炭敬节敬别敬”,名目繁多。
这种情况下,朝廷支付的有限俸禄,常常是入不敷出,于是很多“灰色收入”的渠道随之产生。
但在清代,这种“灰色收入”竟然是被清王朝默认允许的。
表面上,这是一种貌似精明的成本控制。
但实际上,贪污腐败导致的管理层品德败坏、不务正业、人心涣散,却是这种成本控制方式造成的最大恶果。
在军队中,也实行“薄俸制”,因此军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
为维持温饱,每个士兵还保留着其他的副业作为收入来源。比如,除了当兵,他还可能是个卖鱼的,杀猪的或是在对面街上开着一家茶馆。
当兵的薪水非常有限,因此士兵更关心他们的副业盈利如何。操练成了儿戏,能躲就躲,或是雇人代替,即使参加也往往都是敷衍了事。
这样一支军队,怎么可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呢?
“一叶知秋”,从这些信息中,我们也不难猜测到大清王朝必然走向覆灭的命运。
如果知道这貌似省钱的制度,可能带来代价如此昂贵的后果,不知道清王朝是否会改变当初的主意。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前几天,我们附近园区的一家生产车内地毯的工厂还发生了一起事故。
起因是老板在视察车间时,发现成品区的地毯整理工作是由两人来完成的,要求改成一人操作。
当巨大的碾轮转动,成品的地毯就会从碾轮下慢慢下滑。因为地毯幅宽达3米之多,有时碾轮压住地毯,就需要两侧的员工一起合作,才能把压在下面的地毯拽出来。
在只剩下一名员工的情况下,地毯就不那么容易被拽出了,结果弄伤了这位员工的两节手指。
最后,工厂支付了该员工住院休养期间的所有费用几万元。
本来是想省掉一个人的工资,但却损失了数十倍,真的是得不偿失。
你是不是也见过这样的情景?
公司里,决策者两眼只盯着成本,把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放在重要岗位上。这个人一个错误的决定,就损失了一笔大订单或是一个重要客户;
购物时,趁双十一商家打折,买回一大堆东西。但最后能用上去的不多,浪费了钱还占用了家里的生活空间?
生活中,说好了要陪年老的父母过个生日,却又心疼起了时间,最后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中留下无尽的懊悔?
那些看似最便宜的,其实才是最贵的。
学会付出该付出的,舍弃该舍弃的,珍惜该珍惜的,生活才会在这些充满智慧的选择中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