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学生必须要活起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学生必须要活起来

2022-06-18 22:24:19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学生必须要活起来

  昨天浏览了五年级前两年的期末考试卷,越发感觉到学生必须要活起来,学生的脑子不活,知识学得不活,在如此灵活的试题面前只会捉襟见肘,被动受伤。

  首先选择题只有几分的分值,而主观题则占了绝对优势。完全考查死记硬背的东西已几乎绝迹,但又要求你必须有很多的积累。如按要求写句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乡的情感总能让人有无尽的美好回忆,这样的诗句我们耳熟能详。例如,“————,每逢佳节倍思亲。”还有,“——————,————————”现在试题当中,让你死记硬背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即便是默写课文里的诗句也会给你转个弯。

  另外,试题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必须要有深入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在浅层次的表象面前再往前多走两步,再稍微深挖一点。在第三篇课外阅读《水》中有这样一个题,划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原因。这篇文章将的是在一个水源极其匮乏的沙漠地区,一头老牛冒着生命危险去为小牛争取到了救命之水,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很多同学画出来的句子都是老牛欣慰地看着小牛喝水的场景,在写原因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写出来的仅仅是:老牛拿命争取过来的水源,自己不舍得喝,却留给自己的孩子喝,而有三、四个同学在此没有止步,他们还联想到了母爱,这便比别人深刻、比别人突出了。要想比别人优秀就得在别人止步的地方再往前多走一、两步。

  现在的语文试题,特别是大考,考的是真正的语文素养、拼的是海量的阅读和积累以及敏捷而活跃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上要改革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不注重能力,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则和这个大趋势相左,我们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总是觉得学生的思考差强人意,还未等学生完全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会迫不及待的把所谓的参考答案出示出来,让学生一起读,然后拣紧要的让学生做笔记,笔记没少做,可学生主观的学习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未培养出来,却越发得不动脑子、越发得依赖老师的答案了。而且课堂上很低效,我们一个学期上了那么多语文课,可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的很少,看看我们在课堂上都干了什么?我们把一篇篇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还怕学生不明白,反复的拿过来讲,每一课的生字词,我们让学生掌握的黄金法宝就是反复地一遍一遍地听写、默写,经过这样几轮的狂轰乱炸之后,学生对生字掌握得确实理想了一些,依据还是听、默,明显的嘛,错的没那么多了,我们在心底滋生出一丝得意的同时却没有意识到这一丁点的所谓的得是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失望乃至绝望换来的。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啊。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真得好好想想语文课我们到底该干些什么了。

  前几天看《中国教师报》,2016年1月16日的报纸中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报道的题目叫《圣陶学校蝶变的几个谜》,讲的是河南洛阳圣陶学校的神奇蝶变史。这个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没有固定教材;课前无预习,课上无笔记,课后无作业;同样的学习内容,小学五年级能考过七年级;初二学生参加中招考试能被当地优质高中录取;高一学生参加全市高中联考,包揽全市前19名……这一系列辉煌成绩取得的秘诀是什么呢?

  看完了之后,我觉得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真正当作了学习的主人,真正地完完全全地实现了我要学,充分地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潜能。

  我们对老师逼着学生写作业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怪,小子唉!你不是不写作业吗?那别人一遍你五遍,写不完,放学不准回家,不写作业,好啊!一次不写作业罚本五个,哼!看谁狠?而在圣陶学校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做作业是浪费生命,会了不必做,不会做什么?”我估计学生要听到这句话都会大呼万岁了。学生乐于去学、善于去学的时候,真正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我们现在的课堂的常态有三种:

  老师是死的,学生亦是死的;

  老师是活的,学生是死的

  老师是活的,寥寥几个学生是活的,可课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更不是几个优等生霸占一切呀。

  圣陶学校的一系列还值得我们去推敲、去实践,但有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就是谁能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谁就是高手;谁不仅能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还能让学生在心甘情愿中有满满的收获,谁就是专家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学生必须要活起来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