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底层的人生,距离我们有多远?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底层的人生,距离我们有多远?

2021-10-27 05:51:34 作者:严飞 来源:现代阅读 阅读:载入中…

底层的人生,距离我们有多远?

  寒门难出贵子

  我在清华大学教书,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都是“人生的赢家”,应该没有什么烦恼了吧。但事实上,学霸们的世界里,人生迷茫的不少,有些学生就跑来和我说,认为“自己不够好”,自我价值感匮乏。有人抑郁,有人甚至休学……

  我接触到形形色色、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从偏远农村、小县城来的学生,他们到了北京、到了清华后才发现自己和大城市的孩子不一样。这里的不一样可能是包含了见识、家境、教育背景、对于未来人生的梦想与期待等。比如北京中产阶层的孩子,他可能在大一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周游了世界,在海外有交换项目,读过很多课外书,等等。但是对于一位来自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他可能是第一次来北京,从来没有出过国。

  2017年北京高考的文科状元,一名18岁的高中毕业生,就说了这样一番话:“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这番听起来真实得有些让人心头一颤的话,被很多网友评论为是大实话。一个青涩的18岁少年,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属于“中产阶级”家庭,有着如此明确而肯定的“中产阶级”意识,知道自己可以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为什么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甚至更加富有的家庭,就可以天然享受到优渥的教育条件;而出身贫寒的孩子,却越来越难以得到平等的教育,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马克思的阶级观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阶级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以无产阶级为核心。

  实际上,阶级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在马克思的时代,“阶级”是一个用以观察、描述社会与经济行为的新兴工具,并沒有被赋予今天那么多复杂的色彩和含义。

  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形成是与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紧密相连的,是由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

  具体而言,阶级指的是人类生产分工中所出现的垂直化分。比如,盖房子这件事,你打石头,他砌砖,你和他的劳动是水平划分;但你打石头,他砌砖的同时,还有包工头负责指挥管理你们,那么,工头和普通的石匠、砌墙工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垂直分工,这就是阶级。也就是说,你介入生产活动的方式决定了你的“阶级”,而你的阶级反过来也影响着你看待生产活动的角度,这就是“阶级”带来的“阶级意识”,不同阶级的人无法跨越彼此的阶级立场,并找出统一的利益主张或运作模式。

  马克思认为,仅当人们意识到他们和别的阶级的矛盾时,一个阶级才会真实地存在。

  到了现代,由于马克思的提醒,资本体系会注意到“游离者”,也就是介于工人和资本家之间,既非此亦非彼,尚未确定阶级属性的人。今天我们社会的大多数劳动者其实是处于这片区域的。

  今天我们虽然没有了太多阶级对立,但社会分层依旧存在。而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层的情况可能会愈来愈明显。

  从纽约精英到北京蚁族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名为《我是一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的人类学著作,作者是耶鲁大学的人类学博士,书里主要描述了纽约精英妈妈的育儿焦虑。作者原本住在纽约的西区,是一个典型的中产家庭,然而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她和先生咬咬牙,决定搬到拥有更好学区的上东区,也就是贵族聚集区。这一搬,看似只是移动了几条街而已,实际的生活却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孩子入学的种种残酷经历,到作者一心为了融入精英妈妈圈层,不得已买了一只象征身份门槛的铂金包……可以说,作者彻头彻尾地陷入了精英育儿战争中。

  上东区的人们对于自我甚至对于智慧和外在美,都时时保持着热烈的追求与强大的自律,某种程度上,这种状态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的动物本能,甚至有些超乎人性。美国作为先富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消费主义至上、效率至上,阶层意识也比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强烈很多。

  中国今天的社会结构中,所谓阶层又是如何划分的?

  社会学家陆学艺在其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中,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作了说明。他发现人们凭借社会经验和主观感受对人群进行分类,分类主要依据3个方面的标准:是否有钱(收入高低或拥有多少财产),是否有权(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中的职位高低),是否有文化(学历高低)。在今天的中国,经济资源、政治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量,决定着人们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着他人对某一个人的社会性评价。

  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拼命想要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这个残酷的世界上证明自身的价值。为了完成梦想,一些没有背景的农村大学生选择住地下室或是城中村,就好像前几年我们在新闻报道中读到的“蚁族”现象。

  折叠的北京

  对阶层的描述和想象,也是很多文学作家关注的题材。离我们比较近的,是作家郝景芳2016年写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

  在《北京折叠》里,作者用物理空间的方式把北京分为第一、第二、第三这3个空间。第一空间主要是权力和经济资源占有最多的人,第二空间可以说是中产阶级,第三空间就是底层的劳动人民。虽在同一座城市生活,不同空间的人却有着严格的几乎不可逾越的划分和隔阂,仿佛生活在不同的物理空间里。从阶层空间角度来说,北京折叠是确实存在的。

  当然这个情况放到许多城市都成立,比如也可以说“香港折叠、上海折叠、广州折叠”。越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来自全国的甚至全世界各地的人越会蜂拥而至,想在大城市里赚到钱,改善自己的生活。在大城市生活和生存的人拥有的能力类型和大小本来就是不同的,这也意味着不同阶层的社会分化会越加明显。

  我们看到在北京最底层的劳动者,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到底是谁?他们可能是你早上买煎饼果子时问你要不要多加一个鸡蛋的阿姨,是街上随处可见的穿着黄马甲天不亮就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人,也可能是藏于街头巷尾帮你修鞋的修鞋匠,是每天为你送外卖的小哥。

  我也曾经和在菜市场卖菜的菜农聊过,他告诉我他在老家辛辛苦苦种田一年的收入还比不上他在城市半年的收入,在北京打工虽苦,但因为收入高了,他觉得可能人生还是有希望的,自己多赚钱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资源,希望孩子未来可以超过他,不再当卖菜的、不再送外卖,可以有机会实现社会地位的上升。

  而有房有车、看起来生活优渥的中产家庭也对自己的境遇无法停止焦虑。在行业裁员面前,极度担忧可能失去自己现有的工作,沦为失业者。在高价学区房与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中产家庭也将期待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于是我们看到了家长眼里一场又一场输不起的育儿之战。在这种种现象的背后,实际上都源于人们对于自身所处圈层的不满足,源于人们一种想要向上流动、努力超越的欲望。

  我们学习马克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透过马克思分析世界的视角,去重新认识我们的社会,看到社会中不同的人,以及他们的故事。

  (摘自上海三联书店《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严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