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七年8》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人生七年8》观后感10篇

2018-02-03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七年8》观后感10篇

  《人生七年8》是一部由迈克尔·艾普特 / 保罗·阿尔蒙德执导,迈克尔·艾普特 / Bruce Balden / Jacqueline Bassett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七年8》观后感(一):从Angel到Nobody

  首先觉得导演Michael Apted太伟大了,几乎是用自己一生在做一个社会记录调查。每隔七年,这些被纪录者就来一次Truman Show。

  我看了豆瓣与知乎的影评,大部分评价不同阶级的人生区别、七岁看老之类。我的感受倒没有那么强烈,有些在物质上被评定为下层阶级的,生活也颇为愉快幸福,从纪录片中很难看出上层的幸福度要明显优于下层。

  如果中国拍一部70年代或者80年代的7岁儿童的纪录片,应该非常有意思。因为我相信他们的人生轨迹可能性要多样化的多。比如《一个都不能少》的魏敏芝最后去美国念了书、嫁了美国佬一样。中国的高考制度,给了农村学子和小城少年也相对来说平等机会。纵观我的家族,一个从农村来到小县城扎根的家族,教育带来的加成目前仍是最高的(可能我的家族真的没有经商基因吧)。我高中非常迫切的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唯一的欲望就是尽快离开,离开那个中学、离开父母、离开小城。后来我在北京念书,从未对家乡起过思念,直到现在依然。我父母经常觉得失落,我从不思念家乡美食、我也从不嚷嚷着要回家,只是在过年这种传统下才会自觉回家。如果在80年代记录三个农村、三个县城、三个省会城市、三个一线城市的孩子成长,相信可以看到某些人的阶级得到了极大的跳跃式发展。我

  我的县城的同学们,准确说是当时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如果目前在一线城市或者家乡省会的,大部分目前在一个中产阶级水平房子+车子+基本已婚+有了孩子或者在准备要孩子。

  成绩非名列前茅的,自小交往关注都少,散落在天涯未知状态

  我的环境中,如果说阶级开始产生的第一个因素学习成绩,那么第二个因素大约是中国特有的——有没有在早期入手一线房产。

  另,女性朋友们婚姻加成还未看出,大部分还在新婚燕尔期。

  我想像我这样成长背景的,暴富比较难吧,当然我的同龄人都还小,比较多的可能是成为中产阶级(上班、供楼、生子)。冷先生成长背景与我相似,以财富而言,混得最好的是他的一位发小,创业后卖掉公司获得了几亿身家。但幸福度而言,几次交流,并未觉得多快乐(准确说过得挺不开心的),离异两回。

  60年代的英国,经济发展平稳、失业率低,7岁的小朋友们穿着儿童制服,一个个像天使,后来渐渐的都泯然众人矣。50+岁后,基本都与自己的雄心与愤怒和解。时间如风霜,以摧毁之力push天使们成长。——所以最好有career plan来push yourself,不然等着政府社会制度优胜劣汰,会让人变得愤怒且劳累

  整体这部纪录片,让我觉得人生非常的残酷

  容貌活力失去很残酷。

  放弃抵抗与抗争,知天命的和解更残酷。

  《人生七年8》观后感(二):审视自己的N个维度

  这几天56 up忽然就在网络上火了起来,所有的媒体或者评论文章都在以穷人富人的视角审视这部意义非凡的纪录片,以至于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观察一种发达国家“社会阶层固化,垂直流动的可能性丧失”的观点来看。3集过后,才觉得如果只是因为选取了不同出生,不同阶级的范例,而把这部片子单纯看做揭示了“穷生穷,富生富”的道理,未免太过偏颇了。

  1. 我们会因为一种"stupid loyalty" 而去做自己不喜欢事情。影片中Suzy提到的观点。让49岁时打算结束这件事情的Suzy又续拍56 up的原因自然深入复杂的,但是她自己揭示的这种可能,我想这大约也是显示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吧。

  2. 人们总是倾向于追求“别处的风景”,却常常在失去了熟悉事物时候才追溯它的美好。牛津毕业的Nick在28岁已经移居美国,在U of Wiscousin做核物理研究。在一个尊重科技鼓励创新的环境下,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一个typical Englishman, 不善于感情外露的他在回忆童年失去祖母经历时也潸然泪下。大西洋的距离让他每一次回到英格兰都是过客,可是当Suzy问说如果在这里有类似大学职位他会回来么,Nick还是毫不犹豫的说了absolutely。7up的时候他说他想spend holiday in Town, 因为自己一直生活在农场。而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这种“生活在别处”的憧憬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往后的基调。其实Nick是最让我产生共鸣的,大约自己或是身边的朋友都或多或少在某个时间点经历着他对故乡和他乡的情感纠结吧。一切都是无解,而只有世界能证明一切。

  3. 童年时期的经历会对人产生深厚影响。Simon因为小时候寄宿学校里非人性化的管理而在如今想要治理于做寄养父母;也因为自己私生子而缺失父爱的经历,对能够给予子女父爱感到非常满足,甚至因为认为”他们已经得到了自己小时候没有的东西,从而对离婚这件事情减少了一些愧疚

  4.亲密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长久的关系一定需要inclusiveness. 从14 up就一直郁郁寡欢的Neil,在56岁时被问及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关系,他说曾经有过好几段,但最终自己仍然是孑然一身。情感上的失败他归结说自己不擅长维系长期的关系,却也一再强调亲密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情,大概是想说明“不只是我的错”吧。可是这大概也恰恰说明,任何一段long relationship,势必都需要足够多的tolerance和inclusiveness,让彼此成为最适合的那个人吧,任何一方放弃努力,那么就没有办法work out。而像经历了37年婚姻的Lynn说的那样,好的关系是“两个人一起成长”。

  5.接受教育是给予人改变的最重要过程。56岁的Paul说他应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因为Education is something people can never take from you. 整部片子似乎都致力于在表现经历对一个人的塑造,而不同人之间的差异又在很大程度上由教育程度和教育经历的不同塑造。因此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促进社会公平良药,那么教育定当是第一位。

  6. 父母能给子女最好的成长礼物陪伴。Bruce 7 岁的时候说他此刻的愿望是见到六千英里之外的父亲。在他很小时候就去了津巴布韦在退休时才回来的父亲,必然是给Bruce的成长留下很多永远无法弥合的遗憾吧。而他牛津毕业,在city工作一年之后选择投身教育,为做一名“普通数学教师”而感到开心,大约是可以给父亲带来欣慰。可是There is a lot to make up,还是道出很多心酸。而他对两个幼子顺其自然,不做过分期望恬淡教育观,大概也源于这种陪伴的思想吧。

  7. Peer pressure在任何境况里都是强烈的。Andrew在提到他4岁时的伙伴当上了部长,而自己一直有意愿从政,但是现在56岁的年纪上已经太晚了。而影片里John 和 Andrew, Lynn,Sue和Jackie,从7岁到56岁,是否也在各自的人生里暗暗较劲。

  8. 经济和社会地位往往决定政治主张。Lynn和Tony抱怨的是政府从他们身上拿走太多东西,捐钱支援其他国家,参与战争消耗国库然后再不断地从他们身上榨取资源。而在开始做慈善之后,Andrew意识到的是付出和给予比用枯燥法律条文赢得一场官司所带来的满足感要多得多。不带有任何立场的评判,富人所能看到的世界大约真的是比较美好一点

  9. 从7up直到56up, 每个人大约都无法不为自己的改变和这些记录而感到惊异。也无法想象这样片段式的记载反映了他们的多少人生,又通过银屏给他们的人生带去多少变化。但是时间的力量无疑是骇人的,而拥有这些记录又是何其珍贵。所以对自己的key take away是要坚持记录当下的生活和变化,record is always meaningful.

  《人生七年8》观后感(三):can't stop

  某人说她看人生七年看到整个人都不好了……

  所以,从第一集开始我就努力搜寻着蛛丝马迹

  以此来证明人生是多么荒诞的东西

  以此来证明我们的生活是注定的 终究逃不过阶级 家庭 性格等等这些无从改变的东西

  我很不幸地得不出这个结论

  整个片子最击中我的不是人生唏嘘无常,不是大家竟个个活出自己的精彩,不是好多人实现了自己的七岁时的梦想

  而是你不得不承认

  他们,每一个让你羡慕的人生

  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

  从来没有跟生活妥协

  即便年过半百他们依旧在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或许不是任谁都能像Nic 七岁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探索月球

  可是他们终归都找到了自己坚信的东西 或者是上帝 或者是其他

  在对这样浑浑噩噩的自己生气的时候,耳机里传来了艾斯的声音

  《人生七年8》观后感(四):56 UP

  谢谢潘小姐推荐的英国纪录片《56 UP》,我很喜欢。片子记录了14位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孩子的大半生,从他们7岁起开始拍摄,每隔7年回访一次,直到56岁。看毕感悟颇深。里面的孩子们性格迥异,各自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大部分人延续着自身本来生活阶层的轨迹。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层阶级的孩子都获得了不错成就,生活幸福美满;中层阶级出身的孩子大多平淡而小康;而身于底层阶级的孩子却大多庸庸碌碌无为,都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继续从事着社会底层的工作,有的甚至一直依赖于社会福利救济,而他们的孩子很多也依旧延续着父母的轨迹。这种种事实似乎说明了麻雀凤凰只是小概率事件。一个人的人生,或许在孩提时代就以定格。但也不排除今后会有大扭转的少数事例。但不可否定的是,心态真的能决定一切。乐观的心态可以使自己拥有幸福的生活。一个人需要诚实面对生活正确給自己定位,即便你只是处于社会底层,拿着微薄收入,也并不妨碍你幸福。片中那些仍处于社会底层的受访者,在被采访时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似乎生活拮据并没有减弱幸福指数。然而另一位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孩子,由于自身性格关系,却混得穷困潦倒,大半生孤苦窘迫,56岁时依旧自卑不堪,对人生满满负能量。可见拥有一个好心态多重要。其次,选择对的伴侣很重要,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互相影响,彼此前进,美好的婚姻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段婚姻若过得不幸福,也没必要为了孩子而委屈求全,在貌合神离的父母关系下成长的孩子,不见得会好于离异家庭的孩子。自然片中也不乏离异后找到合适的另一半,生活美满的例子。总之,世上众人,人生皆不同,要想改变命运,必须从自身找寻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人生七年8》观后感(五):下一个七年,我会在哪里?

  听说英国有一部很伟大的记录片,导演匠心独运用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时间,拍摄了英国社会来自不同阶层孩子的生活轨迹,以此来窥探出生和阶层的逾越性。

  怀着好奇心,把这部赞叹不已的片子找出来看了。发现,原来真实的人生其实比虚构的剧本更有趣。看了英国14个孩子的生活轨迹,也有没有想过未来已经开始在某种程度解开了谜雾。

  安德鲁Andrew

  I read Financial Times。

  当7岁的安德鲁对着镜头操着纯正的伦敦口音说自己读金融时报时,与生俱来的优越性和未来的走向已经初见端倪了。

  后来安德鲁就按照自己7岁时说的那样,一路私立贵族学校,剑桥法学院毕业,跻身于英国上流社会,过着体面优渥的生活。

  相对于同样来自上流社会一起接受采访的沙发三人组约翰,安德鲁更加平和。成年后的安德鲁比起少年时代多了儒雅从容,说话带着受过高等教育精英才有的谦和。

  28岁时,导演问怎么看待自己的成功,彼时已在法律界初露锋芒的安德鲁答专业技能律师的确是需要高技能的职业

  49岁时,导演再次问起了类似的问题,已经步入中年的安德鲁不慢不紧地回答——坚持,这一行我已经干了20多年了。

  短短数语,已经足以让还在社会底层游历的屌丝觉醒了。反观穷人,其特征之一就是几乎干什么都不能持之以恒。这一行我已经干了20多年了,看似轻描淡写,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

  除了那句我读金融时报,成年后的安德鲁还说过一句名言——不能确定可以为孩子们带来什么,但是可以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这可以让他们终生受用。

  如果没记错,这是安德鲁新婚燕尔还没有为人父时说的话。有了这样的爹,还怕以后没出路,就凭这句话就可以把穷人的后代甩出几条街了嘛。拼爹有时候也不是说着玩的。看看穷人对后代的期望,无非就是给他们一个快乐完整的家,甚至觉得能带孩子们出国旅游就很有成就感了。

  56岁的安德鲁,过着恬淡富足的生活,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后代前途可期。

  布鲁斯Bruce

  一个很感动的人。

  小时候,布鲁斯的愿望是能够见到当军人的父亲,长大后要去非洲帮助那里的人。

  在我看来,布鲁斯一字一句说长大了要去非洲搞奉献慈善事业的愿望时,其志向高端程度绝不亚于精英阶层的沙发三人组对于未来上名校考牛津剑桥的规划。

  上名校考牛津剑桥只不过是实现梦想的一种途径和方法而已,而什么去非洲让那里的人更加开化是人类多么伟大崇高的梦想。

  在后来的日子里,布鲁斯就按照自己7岁时说的那样,致力于他的奉献事业。

  牛津大学数学系高材生,放弃伦敦金融区的体面工作,跑到伦敦东区的平民学校当数学教师,因为他说教育很重要,私立学校是在某种程度上维护阶层,而来这里教书可以让平民区的孩子获得教育资源,从而有更好的发展。

  35岁时,干脆跑到孟加拉支教去了,也算是对小时候去非洲的梦想有了明确的交代。

  41岁时,终于结婚了,着实替他高兴。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应该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后来还当了中学数学组教研组长,也算事业小成。

  纵观布鲁斯的半生,没有以牛津大学高材生身份去晋升精英阶层,却成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虽然平淡了些,但也远离纷争,一路收获了幸福。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和有没有钱,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一点关系都没有。

  一直追寻自己的信念,就不会有遗憾,可以问心无愧。

  56岁的布鲁斯应该很幸福,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过着自己期盼满意的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知足常乐大抵就是这么回事。

  查尔斯Charles

  14个孩子里面唯一没长残的。小时候很呆萌很可爱,一路长成翩翩美少年成为BBC制片人,走上了文艺青年的反叛道路,浑身散发着搞艺术的慵懒和颓废。

  7岁时的查尔斯在安德鲁领衔的贵公子沙发三人组里,话最少,时常不在线,状态萌,像坐在约翰和安德鲁身边的吉祥物。安德鲁和约看起来像六七岁的小孩,查尔斯看起来只有四五岁。没想到后来长大了思想变得活跃起来,和贵公子组成员约翰在沙发上也讨论得你一言我一句。思想的活跃叛逆也体现在着装上,从童年少年到青年,头发越来越长,服饰也越来越随意。

  21岁时,导演问起他们对未来的打算,不同于三件套一丝不苟的约翰安德鲁,查尔斯说自己毕业后要去什么伦敦租地下室搞写作,那时我就震惊了,和我年轻时立志投身艺术专业时太像了,感觉他快要走上媒体文艺之类的路线了,叹息一个文艺青年就要这么诞生了。

  果不其然,7年后查尔斯成为了BBC制片人,后来又是什么电视台某4频道主编之类的,把搞文艺的道路推向了正轨。

  28岁时查尔斯退出了此系列纪录片的拍摄,不过从他后来发来的静态照片看,他基本按照他的初衷意愿发展进行着,一身文艺气息铺面而来。

  不得不感叹,贵公子三人组不管怎么折腾,都是那上名校然后有头有脸光鲜体面的一路。

  Jackie

  伦敦东区的平民女三人组之一。

  小时候脸圆圆很活泼很可爱,14岁再度出现时,已经是一身屌丝平民气质了。

  28岁时,看起来和50岁大妈有一拼。

  离过两次婚,56岁时,同辈的亲人好像都去世了,有一堆儿孙,身体不好,找不到工作好像失业在家靠儿子们工作养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超市工作的二儿子还挺帅的。

  约翰John

  精英的样板人生。

  贵族出生,和他的高富帅沙发三人组同伴安德鲁一样,一路私立贵族学校然后牛津剑桥档次名校毕业,当上大律师,迎娶白富美。中年后,可能是觉得该有的都差不多都有了,于是开始致力于贵族祖先流传下来的保加利亚慈善事业,提升社会影响力。

  年轻时的约翰,比起他的高富帅同伴安德鲁和查尔斯,思想比较激进,对自己所处的阶层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除了要跻身上流社会,还要参政加入国会。穿着谈吐流淌着贵族血统才有的傲娇和不可侵犯的优越感。

  中年后,除了继续过上流社会体面的优质生活,还开始致力于保加利亚慈善事业,人似乎也是从那时开始变得温和了起来。岁月可以改变一个人啊。

  56岁时的约翰谈起年轻时想参政的梦想落空,说和他那两个小时候就认识现在已经是什么部长的伙伴比他是不是算失败案例时,多少屌丝被虐得无地自容啊。

  不过他还是强调,他现在的一切都是自己奋努力斗来的,并不是通过什么好像的与生俱来的特权获得的。56岁时,约翰谈起自己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不得不外出工作供他上私立学校,后来靠奖学金读完大学,一起表面的光鲜亮丽都是背后努力奋斗的结构。牛津剑桥哪是什么7岁小孩一句话想上就上的,当真是超女想唱就唱?当我在日日夜夜勤奋学习备战考试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

  这与他21岁时发表的富人并不比穷人获得更多机会的言论不谋而合。21岁的约翰认为以当时英国社会技工的薪水完全可以供孩子上私立学校,从而增加以后上大学的机会,只不过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并没有去做这么长远的打算。

  约翰的观点可以在同期参加拍摄的托尼身上得到印证。开出租车的托尼靠着自己的机敏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最后在西班牙置业买了别墅全家一起度假。试想如果把搞西班牙别墅的资金弄去搞教育,后代孩子什么未婚先孕之类的破事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

  想到这,也就理解为什么少年约翰身上一副舍我其谁的贵族优越感了。

  琳Lynn

  伦敦东区平民女三人组之二。

  19岁时就结婚了,后来女儿也19岁结婚,这叫命运轮回吗?

  做了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之类的活,给小朋友管理图书。可是后来经济不景气失业了。

  小时候的琳虽然话不多,但很漂亮,五官绝对是参加拍摄的四个女孩里面生得最好的,中学时都还能看出美人胚子的潜力。

  可惜后来苍老得厉害,都不敢认了。除了容貌苍老,精神状态也不佳,眼神暗淡颓废。

  尼尔Neil

  小时候的尼尔面对镜头神采飞扬,谈起自己的梦想,眼睛闪闪发亮,觉得英国小朋友好灵光好非同凡响。

  可惜这些都只是7岁时的灵光一闪,后来就一路暗淡了。

  看着后来的采访,再回顾尼尔7岁时的片段,都觉得好可惜。那么机灵可爱想象力丰富的小朋友到底怎么了。

  21岁时尼尔考牛津大学失败去了另一所大学,读了一学期退学。28岁时在苏格兰郊区住房车当无业游民。35岁爱尔兰乡下不知道干什么浑浑噩噩度日。

  42岁在一起参加拍摄的大好人布鲁斯的帮助下,成为了议员。我以为他是大器晚成就要人生逆转了,可惜也只能这样了,7岁时可以秒杀富家公子沙发三人组的灵气再也回不来了。

  56岁时,尼尔孑然一身,在郊区当着小议员,类似于居委会那种管管左邻右舍那种,然后还去教会插科打诨一下,收入拮据。

  或许太注重精神幻想一类的东西,过于不切实际。虽然后来说的有些话还是有那么些道理,但一直都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作用于社会中,生活过得一团糟。

  我有时候觉得他会成为一个作家,可惜没有得到眷顾。看来影视剧中的跌宕起伏不大可能在现实中上演。

  而尼尔也在波折中接受了命运,不知道这些年他有没有从上帝那里得到解脱,那个7岁时像天使一样的小孩。

  尼克Nick

  励志典范。

  和贵公子三人组中的约翰一样,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7岁时想要研究月球,14岁擅长理化,后来考上牛津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

  一直怀揣梦想和热情,孜孜不倦从事研究工作,按他那时女朋友的话说是要拯救人类。

  28岁,为了投身更好的学术环境,移民美国,最后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

  谈起自己为什么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尼克回忆了很多。什么小时候错过了老师讲飞机的课啊,一个人翻山越岭走路上学一路观察云层变化,农场长大接触自然,这些在别人眼中看似劣势的资源,都被他超常发挥了,最终成为了走上研究自然科学道路的萌芽和开始。因为他说如果他在城市长大,每天看人来人往,或许他会对社会科学产生兴趣。

  后来尼克也略微遗憾地说他的研究工作没能搞出什么成果,有一种梦想落空感,不过梦想也算是实现了90%了。

  相对于不了而终的研究成果,尼克的伟大在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在追随梦想的路上,他收获了快乐,不管是哪个时期的采访,谈起他的研究总是两眼放光满腔热情。

  在追随梦想的路上,尼克冲破了社会阶层这个隐形的阻碍。出生偏远乡下的农场小孩,没有受到出生和环境的制约,华丽转身成功晋级。

  而打破阶层的力量,是梦想,是那类似于要拯救人类的crazy的伟大的梦想,还有一路追随梦想的热情和意志力。

  向梦想致敬,向一直追随梦想的尼克致敬。

  保罗Paul

  被婚姻拯救者。

  儿童之家长大的保罗小时候一脸忧伤,觉得这个小朋友好可怜,才7岁就这样了。

  后来他随父亲移民去了澳大利亚,遇上了现在的妻子。

  他妻子说看了导演拍的他小时候在儿童之家的采访,满眼忧伤,刺激了她母性的保护欲,于是他们在一起了。

  在乐观妻子的感召下,保罗渐渐快乐起来了,还被妻子送去和当地的小伙一起打篮球锻炼身体。

  看到这里,我想起那句得此贤妻,夫复何求。

  虽然一直干着不上档次的体力活,不过也算家庭美满。一起相亲相爱过了那么多年,还有一堆孩子。

  孩子们没有被重复送进儿童之家,还培养了一个大学生,也算进步了。

  不过最让人欣慰的是,7岁时的忧伤在保罗身上渐行渐远了。

  优质伴侣可以拯救一个人。

  皮特Peter

  来自利物浦郊区中产的皮特和他的伙伴尼尔一样,小时候也有过什么当宇航员之类的比较超现实的梦想。

  在28岁的采访中说了些愤青言论,迫于压力退出了后来的拍摄。

  56岁时带着自娱自乐的乐队华丽回归,容颜保持得不错,年轻时的帅气模样基本上都延续下来了。

  皮特28岁采访时是个老师,很明显对现状有诸多不满,于是愤青言论就脱口而出了。

  那时他说过去比较快乐的事就是什么欧洲杯进球还有什么乐队。

  56岁时他成了公务员,结了第二次婚,年轻时期待的乐队也搞得风生水起,事业家庭兴趣容貌一样不落,过得丰富多彩。

  皮特和尼尔年轻时都有过对社会的不满和迷茫,也有一些超现实的梦想。和尼尔不同的是,皮特选择了比较中庸的方式去融入社会同时完成梦想。

  苏Sue

  伦敦东区平民女三人组之三。

  相对于她的另外两位同伴,苏的生活轨迹要可圈可点得多。

  年轻时的访问,看得出苏有那么点脑子和主见,没有像同伴那样早早结婚生儿育女。

  35岁时,离婚,成为辛苦带孩子的单亲妈妈。

  那段日子应该很辛苦,用她后来的话说,她挺了过来。 一个坚强乐观的人不会糟糕到哪去。

  后来果然人生轨迹转折了,她遇到了“真爱”,还去大学干了个类似行政主任的差,给大学生讲点课,还参加大学里面的什么文娱活动,唱歌之类的。

  感觉临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看她接受采访时,也是幸福感溢于言表。

  受教育水平所限,苏没能像尼克那样实现阶层跨越,但其间也实现了自我进步和提升。

  小时候苏不是容貌最突出的,但是后来的每次采访她都把自己收拾的有模有样。渐渐地,苏就把她的平民女三人组伙伴们超越了。

  56岁时,另外两个伙伴容颜苍老,可以说有点惨不忍睹。唯有苏神采奕奕面带微笑。

  苏西Suzy

  要说阶层的难以跨越性,在富家女苏西身上倒是体现得比较明确。

  小时候的苏西没有看出有什么与众不同,21岁时已经辍学,去巴黎混了几天后回到英国,还抽烟,一副颓废少女的模样,前景堪忧。

  没想到28岁时人生逆转,嫁了高富帅老公,还生了两个儿子,整个人精神容貌气质大大改观。

  那时我觉得她就会走上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路线了,折腾不出什么名堂了。以她21岁以前的言论来看,相夫教子家境无忧就达到了她的人生顶点了。

  果然如我所料,在后来的28年里,她就一直这么相夫教子经济无忧地过完了。每隔7年采访一次,就是印证那句什么英国贵妇从容优雅地老去。

  小时候,苏西明显不是4个参加影片录制女孩里面容貌最突出的。但自从结了婚以后,一切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和保罗类似,苏西也是一个被婚姻拯救者。

  56岁时她自己说,也许我是一本不大好看的书,但是你打开看了,最后还不是把我读完了。

  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书,至于情节内容如何,靠自己编织了。

  要说混日子,四个参加拍摄的女孩年轻时都有点自我意识不够觉醒。可是坐拥什么苏格兰地产的苏西明显就是有点稀里糊涂地混也比那三个平民出生的女孩高端了好几个层次。

  西蒙Symon

  和保罗是同伴,也是儿童之家长大的。

  貌似还是有色人种和私生子。

  结了两次婚,和第二任妻子偕老,有一堆孩子。

  中年后,办了个寄宿之家的生意,接收类似于他小时那样的孩子。因为自己经历过,切身了解儿童之家的弊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家庭没有给予的温暖。

  他的后代们貌似没有走上去儿童之家的老路,也算心地善良回馈社会的进步型了。

  托尼Tony

  来自伦敦平民区的托尼,从小看起来人小鬼大桀骜不驯,十分好动。梦想就是要当骑师。

  后来梦想破灭,成了出租车司机,业余时间还学些表演,上上电视什么的。

  28岁时结婚,生了三个娃。

  日子看起来过得很充实。

  靠着他乐观积极有冲劲的人生态度,后来还在西班牙买了个别墅,带着全家一起西班牙度假。

  托尼算是社会大学培养的典范了,很务实。有点规划,也都基本稳扎稳打地去做了,比起那几个和他一样从伦敦东区平民住宅走出的同伴,托尼是励志型的了。

  可惜受制于教育层次,托尼也没能突破阶层的制约。他的各种冲击和规划,始终都制约在他思想阶层的所属活动范围内。他的后代们似乎也没能凭借他励志型的冲击而得到实质性的进步和提升。

  总结

  1.相由心生这句话不是白说的。小时候靠基因,长大后靠修养。

  7岁时的英国小朋友个个都挺可爱的,放在一起去动物园喂北极熊的黑白画面里,不经介绍恐怕很难分辨谁谁来自上流社会谁谁来自工薪阶层。

  但是后来随着个人成长,容貌差异就立等可见了。而且随着岁月流逝,越发明显。

  7岁版的沙发三人组,除了戴个哈利波特围巾,并没有在颜值上占领什么突破性的技术优势。可是14岁再度接受采访时,恐怕除了布鲁斯,沙发三人组的整体气势就可以秒杀其他一众小孩了。而之后的沙发三人组,整体气势也基本匹配各自的抱负和梦想还有与之对应的社会地位。

  而反观女平民三人组还有儿童之家二人组,不上档次的屌丝气质也是从那少年时候开始萌芽的。

  再到后期,Lynn和Jackie由于生活拮据靠政府救济,精神不振容颜苍老。与之对应的苏西和苏,由于物质和精神比较充实,五十多岁都还保养得当,相比年轻时还收获了岁月赐予的优雅成熟,尽管二人小时候论五官颜值一般。

  还有就是搞艺术果然可以提升整体气质形象,看看走上文艺路线的查尔斯和皮特。

  而搞奉献路线的布鲁斯,晚年一头白发,看起来平和安详。

  2.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也不是白说的。受教育层次高低极大程度影响思想水平。

  由沙发三人组领衔的牛津剑桥名校党,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说什么过几年基本就是当初说的那么回事。

  沙发三人组7岁时的私立贵族学校然后牛津剑桥三一学院宣言,不是在说大话,过7年14岁时是那么回事,再过7年21岁时也基本还是那么回事。

  21岁时约翰安德鲁立志要当律师,于是人家就干这个去了。那时走上了文艺路线的查尔斯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BBC搞制片去了。

  接受过牛津高等教育的尼克和布鲁斯也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和规划在搞科研和搞奉献的理念下分别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就是后来回归的皮特,也实现了年轻时搞乐队的梦想。

  反观其他没上过大学的同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过几年就是另一番景象。

  这几乎可以作为和上过大学一党的分水岭。

  平民组里面最有激情的托尼,对于小时候想当骑师的梦想在泛泛尝试后放弃作罢。

  相对于托尼的尝试,西蒙的情况则更糟糕。曾经说的什么电影明星电脑工程师之类的未来展望,回过头来看差不多和嘴上随便说说没什么两样。

  按照上流社会约翰的理念,上牛津剑桥绝不是泛泛而谈,那是日积月累勤奋学习的结果。于是穷人的一大特征就是不够勤奋,上大学前没有意志好好学习,走上社会后知识水准欠缺,就更不大可能去控制人生走向,有什么大的作为,于是大多数就稀里糊涂地过了几十年。

  所幸的是,他们都在家庭生活中找到了慰藉。不过话又说回来,事业不见起色,也就只剩家里数量可观的儿子儿孙撑场子了。

  3.兴趣和梦想指引人生去到最好的地方

  参加拍摄的大伙不论所处阶层都曾纷纷表示,钱只要够用就好。

  的确,钱不能带来幸福。

  尼克在追随科学梦想的路上,实现了阶层的跨越。不过这一切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追求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和与之相匹配的收入,而是对于自然科学的热爱。

  物质和金钱会被不断消耗,如果你追求的是钱,那只会欲望膨胀永远得不到满足。唯有追寻梦想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充实和快乐。

  当你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或许你并不清楚它会给你带来什么。但是你一直做下去,该有的或许某一刻就有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抵就是这么回事。

  一路追随理想收获幸福的道理也在参加拍摄的大伙身上得到了印证。

  晚年的布鲁斯平和安详,年轻时思想激进的约翰也在投身慈善事业后变得温和了起来。

  就是后来回归的皮特,也对生活少了愤青多了感怀。

  而一直有规划有激情的托尼,受训做骑师,开出租,计划开馆子,学表演什么的,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有梦想的人一定不会虚度年华。怀揣梦想的人一定不会运气太差。

  4.受访女性采样不足,不具代表性

  受访女性只有四位。我猜按照导演的意图是选了20个小孩,结果6个女孩没能进行拍摄,于是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14个样本。

  女性样本偏少,加之四个女性特色不强,很遗憾,不能有指示性地看出性别在个人发展中的差异。

  可能和当时英国社会有关。或许半个世纪前女性总体觉醒意识都不够强烈。有钱人家的女性貌似一般都相夫教子不出来工作,比如嫁得好的苏西,还有安德鲁的老婆。约翰的母亲也是在他父亲去世后不得不出来工作供他上私立学校的。

  结语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会凋零的花。

  电影把人的半生就这样7年7年浓缩在了一起。

  多少梦想随时光而逝,又有多少愿望美梦成真。

  看看自己,过了几个7年,还有几个7年,下一个7年我会在哪里?

  珍惜光阴,不忘初衷。

  和梦想在一起,无憾对流年。

  《人生七年8》观后感(六):我们一生需要关注的只有这几个人

  一、关于自己:

  1、教育很重要: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一直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可能不会很失败,但是应该不会很成功,学习永不止境;

  2、体重:体重所代表的身体情况,应该是每个人最应该密切关注的,你的体重是否超标、健康是否良好,最能控制的是你自己——你吃得健康吗?有坚持锻炼和注意养生吗?睡眠是否ok?如果一个人不重视健康,不控制体重(有自己的标准,不一定说是瘦)那么他一定不够爱自己,更没法有好的身体去爱ta想爱的人;

  3、信仰:如果你觉得事业成功很重要,如果你觉得能帮助别人是你毕生追求的东西,那都很好,甚至,最近我也认为人生要有趣比成功重要。我的信仰是身体健康和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余力能帮助别人最好。

  二、关于家人:血缘是割舍不断的。一生中跟我们有密切联系的人应该不会超过100个人,甚至30-60人这个数量级别都是正常的,亲人就是其中最密切的人之一。多爱他们一些。感谢他们。

  三、 关于另一半

  首先,觉得你是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因此面对问题能有一些解决的思路和方向,不管我俩多好,独处你还是要学会的,当然还有孤独寂寞;

  其次,我们走到一起,我想更多的是有很多目标的一致,因为爱。我也喜欢”生活搭档 “这个词, 我们是平等,互相尊重的,要考虑彼此的感受,其他的问题,我们需要多沟通,多包容;

  最后,你我是陪伴彼此最长时间的人。感谢父母给我们生命,我们应该孝敬他们,但是他们终将比我们先去,感谢孩子们带给我们欢乐,童趣,可是他们终将会长大,他们也要离开我们的家,去建造他们的小家,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彼此。

  四、关于父母和孩子:我觉得最好的相处方式是朋友。父母只有两位,孩子也不必多,教育好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五、朋友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如爱人陪你的时间长——正常来说哈,但是他们总的时间加起来,应该不会少,男人应该有兄弟,女人应该有闺蜜。

  《人生七年8》观后感(七):人生忽如寄:观 The UP Series有感

  自1964年起七年一更,共计9h34min的《The UP Series》纪录片,今天看完了2012年拍摄的《56 UP》。片中当年14个7岁的孩童,如今已是年过半百的成人,还能等到2019年已至耄耋之年的导演,扛着摄像机,去记录这群人的《63 UP》吗?或许不了,儿时梦想去大型超市上班的Lynn在2013年因病离世,总爱提犀利问题的导演Michael在《56 UP》里开始和Nick、Susie、John探讨拍摄这个片子的意义,没有再见,但可能这就是他们的谢幕。

  9h34min的纪录片很长吗?很长的,一集比一集更长,7、8集已经剪辑成3-4个part,新采访播出前,要回溯每个人的黑历史,像是滚雪球。也很短的,毕竟,我只用了4个星期、10个小时,就看完了14个人的大半生。不免感慨人生忽如寄,”We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

  其实,在看第一集《7 UP》时,我带着些许悲观情绪。导演Apted的初衷是去批判英国固化的阶级社会。伦敦东区的Tony还在认为打架最重要,John已经开始关注《金融时报》自己持有的股票。寄宿机构长大的Paul忧伤地说自己想当警察可是很难,Andrew已经在描述先入剑桥圣三一学院再做名律师的未来。不同背景孩子差距显而易见,仿佛他们各自的命运自有其要遵循的轨迹。

  quot;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真的就是这部纪律片的意义?不是的。庞大而臃肿的阶级社会体制是一颗行星,每个人都是一颗卫星X号,有的卫星轨道位置佳所以条件优越,有的卫星轨道位置偏所以总和寒冷相伴。但每颗卫星,都在试图借助大行星的引力不断加速,让自己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因为,不努力去旋转,被抛弃、被撕碎的可能始终都在。有的卫星集聚到了足够的力量,跨越了轨道,想从农场走出去城里度假的Nick成为名校物理教授;有的卫星丧失了动力,脱轨了,出身教师家庭报考牛津未果受困于精神问题的Neil很多年依靠救济金度日。这是特例?这也是常事。

  一系列的人生七年看下来,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主演们的吐槽。小时候他们被迫参与了这个纪录片的拍摄,从伦敦动物园的玩耍开始,这些记录成了一个生动的剪贴本,凝聚了很多他们的情感,可每七年拍七天的节选压缩了他们本身的生活。他们不再是自己,而是被抽离出来的样本,观众们通过他们如何演变得出一些形而上的结论,但没有保持观察者的客观性,揣测着他们的行为,评判着他们的生活。他们讨厌这个拍摄,却始终秉持着一种忠诚感和责任感,感谢14人牺牲个人隐私做出的贡献。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但人类胜于金石的地方,便是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活以何种方式在你的面前展开,很大部分仍然取决于你的选择。很庆幸,看这部纪录片时,我还有好几个七年来蹉跎。想要给下一个七年立上flag,不冀望自己被命运青眼相待得天独厚万事如意,去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缺陷解决问题做出选择把握机遇。

  《人生七年8》观后感(八):人生如戏,此片说到底还是一出戏

  如果想对每个受访者的人生旅程做一大概了解,或许这个豆友写的介绍比较简练: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665600/

  之前有看介绍,同时这个节目的采访者也说过:this series is about 'opportunities',也即不同身世背景的人,人生所获得的机遇多少,教育有多大影响,家庭有什么影响,等等。

  猛一看,如制作方想要表述的一样:出身家世背景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往往会对其人生轨迹有很大影响。

  但这一观点经不起推敲,正如豆瓣上成篇累牍的各种长评和心得、它们各有不同一样——同样一部哈姆雷特,一百人看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和完全符合后来各个受访者所说:每七年来一次采访,似乎7天里所表现的、同时也靠这 editor 所剪切的,就是你这七年的生活一样;而现实并非如此,比如其中那个一度流浪、至今吃救济、开始从政的那位受访者所说:“很多人给我写信,说ta完全理解我,可现实并非如此,他们其实根本不了解我。”

  子非鱼,安之鱼之乐?我们所看到的,是经过剪切的人生片段,我们真的能体会他人的苦与乐吗?

  另外,那些工人阶级出身、不重视教育的人的路程,和4名上流社会的孩子(3个上私立学校的男孩和那个小时候父母离异、比较内向也曾叛逆的 Susy )的人生旅途,的确差异显著。实际上,观众很容易被导向一个导演想要你相信的概念:出身和教育代表着这些孩子衔着金汤匙出生、一生顺利。我相信很多情况下这是个必然现象。

  但同时,观众也应该想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整个社会这么大、人的差异这么大,从统计学来讲,这10多个孩子,真的能构成一个有效的 cross section for sampling 吗?不能。

  但,人生如戏,如此窥视一些人的人生,的确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After all, it's a TV show. 正如当了皇家律师的 John 所说:这就是个 reality TV, 真人秀罢了。

  各个受访者所说:平白被人闯入自己的 privacy,很讨厌,讨厌这个节目;被拉出几个片段然后受百万观众随便点评,也很讨厌。片中所出现的人里唯一一个认为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受访者的妻子:“片子记录了丈夫一生中的影像,从而自己能了解到丈夫那时的样子,也可以对比出自己生的孩子在哪些地方和他们的爸爸有相似之处,这是大部分配偶所无法了解的。”

  总之,看完后的感觉就是,人生如戏,大抵如此。

  《人生七年8》观后感(九):Up to you or up to where you born?

  “我以后要去伍尔沃斯超市上班。”

  “我想读《金融时报》。”

  这两句话是影片的最开始,也是最能触动到我的地方,仅仅从这两句话来看,已经完完全全证明了阶级对一个人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固化。我们常说童言无忌,7岁也确实是童年阳光烂漫的年龄,受访者在这个时候所说的话大概是最能真是表达他们心中想法的语言。

  显然,虽然孩子们对这个社会没有什么太多的阅历,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阶级属性,上三区的三个男孩和东区的三个女孩所提出的人生目标不仅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在重复他们自身所处阶级所做的事情。简单说来不过是在完全重复他们的父辈所做的事情,而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除了因为自身精神问题而掉出中产阶级的Neil以外,这些人的人生似乎完全与导演想要验证阶级对人生的影响和社会阶级的固化的想法完全契合。上层阶级读私立小学的小孩明确知道自己将来会上牛津剑桥的商学院或法学院从而成为某个行业的顶梁支柱,中产阶级的孩子也或多或少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而贫民窟的孩子甚至能说出让爸爸不要再惩罚自己这种愿望。

  差别是鲜明的,甚至是已经被标签化的,富人的孩子就理所应当上牛津,穷人的孩子连拥有一个好家庭都是妄想,就好像你所穿的衣物象征了你的经济地位一样,孩子们的愿望似乎也象征着他们所处家庭的社会地位。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在天涯上非常火的一篇文章《关于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是一位银行的HR,在银行工作的十年间,他接待了一群到银行来实习的大学生,然后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作者从第一视角分析了这些大学生所形成性格与他们家庭背景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家庭背景并不是直接改变你的人生,而是通过从小到大的熏陶和教育从而影响你的性格和人生选择,从而决定了你的人生。这是一个相当武断相当悲观却也相当真实的结论,联系当下的社会背景,“阶层固化”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让人感叹甚至心有不甘。

  于是一时间,“读书无用论”“努力无回报”等充满负能量的言论充满了各大社交平台,整个社会陷入狂热拜金的浪潮中无法自拔,南北朝的门阀阴影似乎一下子从一千年前死灰复燃了。年轻人们愤怒、迷茫而又无力,从我们所可以看到的社会新闻来说,整个社会充满着一股戾气,摔婴、毒杀、暴打层出不穷。而走出国门,从阿拉伯之春到两年前的占领华尔街和年初的乌克兰危机再到家门口的“占中”,年轻人们占据了世界的头版,只为了抒发他们对这个社会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会阶层向上流动道路的日益狭窄,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这点从年轻人们所提出的口号便可窥见一斑。当然,这种观点不免带着把所有社会问题都归结于阶级固化的想当然,但不可否认的是,阶级固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很多我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

  而回顾片子,当受访者处于21和28岁时,和我们现如今年轻人所面对的问题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Peter,当时社会对他的评价是“撒切尔夫人时代一个愤世嫉俗的共产主义青年”。我记得片子当中28岁的他很愤怒,就想如今的年轻人一样宣泄着对这个制度的不满,而与此同时,和他同龄的受访者或者心系于工作抑或纠结于个人生活,甚至在底层挣扎着(注:Neil)。为什么只有Peter对社会的不满如此鲜明的表达出来,我想除了他的历史学背景,更多的也是受其家庭氛围的影响,包括他日后所选择的长期坚持的音乐创作,貌似都是已经被标签化的中产阶级兴趣爱好。

  当然,从整个片子来回顾,大多数受访者的人生轨迹其实在28岁或35岁这个阶段已经相对地稳固,在这之后的拍摄更多的是个人生活轨迹的延伸而非社会性的探索。而导演也已经达到了他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出身上流社会的依旧生活潇洒,中产者们也幸福美满尤其是几个中产阶级的女性,,毫无意外都是婚姻生活幸福给她们带来了成正比的幸福,如果不仔细看甚至无法准确地区分哪个故事与哪个人相对应,而稍底层一点的似乎就只好庆幸生活平稳而没有大的厄运。除了几个特例,几乎无法从片子当中看出社会流动机制的运作。

  那么到底是阶级所带给我们的什么因素对我们的人生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呢?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家庭的氛围教育以及教育所塑造的个人性格。

  在观看片子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吸引了我,所有的受访者几乎毫无例外地在42-49这个阶段发福了,除了靠补助金生活的Neil。抛开中年发福的共性,我可以看到,上层阶级包括中产阶级的受访者们都相对较好的保持了自身的身材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而几个东区出身的女性则已经可以用肥胖来形容,贫民窟出身的Paul甚至在35岁身材就已经完全走样老态龙钟了。

  近几年有一个新颖的观点正在被大众所接受,即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试想,当你看到土豪这个词的时候,脑袋所浮现的是不是一个大腹便便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而当这个词换成王子的时候,则就是身材修长面容姣好了。可见,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或者泛称为精英阶层在身体控制上是相当有讲究或者说毅力的,这一点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也正被广大的精英们所接受从而带动了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那么,这种毅力是不是就是区分精英与非精英的一个要素呢?我认为是的,自控力显然是成功的事业所不能缺少的。而我认为,这种自控力,正是家庭氛围和教育所带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例证。在同一个氛围当中自然而然很容易形成相似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理论在证明,正是这些不可触摸的细节对我们的人生造成了无法改变的影响。

  套用一句红极一时的话“屁股决定脑袋”,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间接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决定,你所生活的圈子很可能也决定了你以后所走的人生道路。最近的“两小孩众筹圣诞礼物两小时筹得两千余元”的新闻,我认为便可以极好地论证这个观点,试想他们不是生活在一个相对高档的校区而是一个老旧的棚户区,我相信很难会有家长萌生这样锻炼孩子的想法,即使想法现行,现实条件恐怕也决定了其很难实行。

  而除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性格是另一个能对我们造成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片中典型的例子便是Neil,如果不是他的性格问题,恐怕他也会中规中矩地继续生活在中产世界而非掉出这一阶级在底层挣扎。

  而让我们回到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我认为是你所生活的环境造就了你,虽然最终的决定是你自己下的,但我们谁也无法摆脱环境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们这个不争的事实,毕竟,我们的阅历就是我们的人生。

  《人生七年8》观后感(十):人生有多少个七年。

  人的一生是怎样,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而已。感觉人生的前半部分,每隔七年就变化很多,年过半百了,稳定了,慢慢的就开始思考前半生的所过的,慢慢的就开始从安稳的生活中追求平凡的乐趣。由一个小孩的异想天开,再变成一个青少年的心高气傲,在变成一个青年,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对自己的未来开始有一个美好的憧憬的目标,到步入中年,随着生活的际遇漂流着,遇到自己的爱人,组建自己的家庭,生小孩,或者再离婚,追求自己的灵魂。上流的小孩仍旧是在上流生活,下流的小孩也是过着自己的生活,工产阶级的女孩出来结婚生子。似乎大多数都跳不出他们的应在的阶层,当然里面也有例外,就是那个由农村考进牛津的小孩。可是相同的是,大家在这个长大变老的过程中,怀疑了自己之前的坚持,变了很多,不再这么的坚定某个看法。好像慢慢的都领悟了某种奥义,享受自己的家庭。真的很快啊年月,眨眼,瞅着自己由一个小不点变成一个快60的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吧,不停的向前走,不论你说过什么,规划过什么好像都没有什么作用,命运安排你要去的地方,在所有的一切一起的机缘巧合下,你就成了你。所以也不用担心明天会怎样,做好自己,明天会怎样他就会怎样的。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倾听自己的灵魂。老有所依不是很好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