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Our Kids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Our Kids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5 04: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Our Kids读后感精选10篇

  《Our Kids》是一本由Robert D. Putnam著作,Simon & Schuster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8.00,页数:4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Our Kids》读后感(一):书评 读《阶级世代

  作为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作者本人在1950年代的俄亥俄州小镇长大,他虽然出身普通,但成为哈佛教授。这除了他本人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宏观社会支持,当时的美国经济迅速扩张,蓝领和白领的相差并不是特别大,社区凝聚力丰沛,教育社交并没有在阶级间隔离。大多数人不论出身为何,多能过着比父母辈更好的生活,从社会的较低阶层上升到较高的阶层。

  然而五十年后,这种情景不再普遍,通过个人努力,超越出身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你是富人家的孩子,你在成长道路上会一路顺利;如果你是穷人家的孩子,你则处处遇到荆棘,甚至难以完成学业,更遑论未来人生道路——美国梦变得越来越难实现

  为什么年轻世代的流动机会呈现越来越大的剪刀差?(有钱人家小孩愈来愈富有贫穷人家的小孩愈来愈贫困)?用中国现实来说就是: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本书试图给出了答案:从社会大局来说,宏观环境关键因素之一,,整体社会的经济财富变得更为有限而且分布不匀,资本愈来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美国拥有大学学历、有小孩的家庭,财富的净值从1989到2013年增长了47%,但是仅有中学学历的家庭,财富净值在同一时间则是下滑了17%。

  这里我想也不用赘述,钱有什么用?美国和中国类似,好学校不好学校的区别很大,好的学区房的房价也是普通房价的数倍。小朋友补习班,参加课外活动,日后上好的大学,都需要金钱的支持。作者还解释:父母的财富对于社会流动特别重要,因为家庭的财富提供了一种非正式的保险,让子女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去寻求更多的报酬。家庭财富也允许子女花大钱读大学,不需要背负庞大的大学贷款,以免影响到他们毕业后所能选择的机会。

  此外,经济能力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也有密切关联,因此作者在讨论富裕家庭的时候,他所指的也是教育水平较高的父母。学历背景较高,经济能力较好的父母也会花更多的时间精力与孩子相处。在1970年代,母亲父亲陪伴小孩的时间事实上并无阶级差异。但是到了2013年,大学学历的父母每天花在婴幼儿身上的发展活动(developmeng activities),比中学学历的父母多出一半,也就是说,每天会多出45分钟的互动活动。

  新的教养哲学理念,在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家长之间,传播的最快也最彻底。中产阶级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心力也更多,包括了培养小孩的认知、社交与文化技能,因而增加孩子生活上成功几率

  例如课外班,虽然总有人说:“学那么多有什么用?”可是我觉得那是不一样的,孩子天生都有强烈好奇心,有许多才能可以发展,把他们局限在学校课本之内是很可悲的。即使是我们大人,如果学习和保持一些兴趣,也可以帮助我们过一个不枯燥的人生。

  书中表明,小孩持续参加课外活动,对于他们在校或毕业后的各项表现,都有很强的正面影响,例如学业成绩较高,工作习惯较好,品行不良比例较低,心理韧性较佳等等。对于课外活动对小孩未来为何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大家对此提出不少解释,例如这会影响自信,时间运用,与他人相处的技巧等。

  富裕,教育背景比较好的家长懂得课外活动的好处,因此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及金钱,支持自己的小孩参加课外活动。比如私人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以及各种运动团队等。

  根据统计显示,不同阶级参加课外活动的比例也相差较大,比较贫穷的学区会减少课外活动,而富裕的学区则是引入私人资源,维持甚至扩大课外活动的机会。每一位出身优势家庭的小孩都可以通过活动中学到许多软技巧,这些能力不仅能吸引大学入学的审查人员,也能让未来的老板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作者也没有忽略最重要的milestone:大学。不可否认,大学教育是一个人达到阶级流动最有效经历。但是这方面也和陪伴时间,课外活动一样,对贫穷孩子非常的不利。虽然从表面上看,大学的入学率提高了,高等教育似乎平等了,但其实,它仍然在分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根据经济学家Bailey与Dynarski比较1980与二十年后进入大学就读的小孩的报告,前面的一个世代,所得前1/5的富裕家庭,58%的小孩读了大学,最贫穷的后1/5家庭,只有19%读大学。到了20世纪末,两种家庭进入大学就读的比例分别是80%与29%。

  虽然贫穷家庭的小孩上大学就读的比例增长较快,但是因为富裕家庭上大学的比例原本就比较高,所以阶级的鸿沟从39%升到51%。仔细检视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就可以发现与之前讨论的要素息息相关,像是中学与小学的学业准备,家庭与同侪的支持等。并且,还有一些不好的消息

  贫穷小孩进入大学的人数增加,并不表示他们进入杰出大学的人数增加。贫穷小孩上的大学渐渐集中在社区学院。1972年的时候,读大学的贫穷小孩中,有14%就读社区学院,而2004年的时候是32%。

  而且,进入大学与大学毕业也是两回事。例如2004年毕业的中学生,经济地位在前1/4的富裕家庭有92%从中学毕业,而后1/4的家庭有64%毕业。而申请大学的比例是90%对59%,顺利毕业的是58%对12%。每往上爬一级,对于贫穷家庭的小孩负担就越沉重

  除了之前提到的几点,作者的访谈与研究也表明,教育程度比较好的美国人也有更多的“弱连带”也就是说连接到更广阔,更多元的人际网络。这种社会连带的渗透力及多元性特别有价值,它让教育程度高、富裕的家长能够取得丰富专业资源与支持,而这正是弱势家庭的父母与小孩难以企及之处。

  调查显示,拥有大学学历的家长交友比较广阔。如果他们认识的人有着影响孩子前途职业,比如教授、老师律师医疗人员、企业主管,弱连带的优势就会特别明显,来帮助他们找工作,进大学,或者处理健康问题。反之,中下阶级父母的社会连带则是不成比例地集中在自己的家族之中。看看现在国内的高考填志愿现象,你大概明白作者在说什么了:有能力的家庭会比较清楚行业利弊,哪些行业赚钱多又不脏不累,如果孩子对某个专业感兴趣,他们也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找到内行的人请教详情,而比较低等级的家庭呢,恐怕两眼一抹黑,让孩子看着学校和专业名称就填报的情况也不少见吧。

  这本书是我近日看的比较触动的书,他把这个社会现实的一面没有回避,没有美化的呈现在我们做父母的面前,对数个富裕和贫穷家庭的访谈,鲜明展示了两种家庭在不同道路上的对比,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是多么巨大。对于我们这种伪中产阶级来说,你今天的努力,不但是为了你自己,还会影响到你下一代命运,只要你稍有松懈,你的孩子可能就会走上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如果社会不公平,只能靠我们父母的个人之力去努力了……

  《Our Kids》读后感(二):请让希望看到希望

  说到孩子我们常联想到鲜艳花朵、初生的太阳未来的希望......多么美好词汇用在孩子们身上都不为过。孩子们的身上承载父母的殷殷寄托,承载着社会的发展大计,他们经过岁月洗礼之后必将成为我们,接替我们手中的责任棒继续前行,这是一种传承之美,但是现在这种美好在书中的描述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作者从上个世纪50年代谈起,那是一个“our kids”的年代,孩子们一起玩耍,每个孩子的父母似乎都在扮演着别人孩子父母的角色,他们照看邻居的小孩,他们带领孩子们一起玩耍,他们自发承担监护者的责任。在那个年代,贫困者和富裕者可以是邻居,他们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他们有着共同的机会可以实现人生阶梯的攀登。但是这样一幅画卷在今日美国已经渐渐褪色直到再也看不清最初的模样

  在美国,种族问题始终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黑人白人在社会上总是面临不同的境遇,不过在阶级分化的严峻形势下,种族分化似乎不那么扎眼了。正如书中所说,目前在美国,黑人和白人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差距在缩小,上层阶级的白人和黑人的差距在缩小,下层阶级的白人和黑人的差距也在缩小,唯有阶级差距在扩大。在今天的美国,“人以群分”盛行起来,而这个“分”的标准不是种族和肤色,而是金钱、权力和地位,说白了,就是社会阶层。那些富裕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有着他们的生活区,那些贫困的、未受教育或只受过低等教育的人们有着他们的栖息地。明显的分界线使得他们互相陌生起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他们似乎彼此不知道对方存在般过着自己的生活。其实也对,穷极了想象,他们也无法真正了解对方的生存状态。因为无法了解,所以开始无视,从而同理心开始缺失。而伴随着这一切的是,作为缓冲桥梁的中产阶级开始衰退,于是阶级分化更趋严峻。

  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成长起来。不同阶层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

  从家庭(families)来看,富裕者的孩子们大多是被计划着来到世间的,这意味着他们的父母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思想物质准备。他们有着父母提供的荫庇,他们有着稳定的家庭,他们可以享受与父母共同进餐的温馨,他们接受着良好的早期教育。而那些贫困者们的孩子呢,他们的出生要么属于意外要么属于半计划中(他们的父母很难有完全计划好的时候),父母可能没有开始一段婚姻便将他们带来世间,而之后他们也不停更换着父亲或母亲,他们不知道与父母共同用餐是什么概念,他们的童年在一团混乱中度过。

  从养育(parenting)来看,富裕家庭的父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他们会参与到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学校的决策从而为自己孩子争取更多的权益。他们是父母也是良师益友,他们在孩子困惑时点亮明灯,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倾向时及时介入,他们是孩子们的role model。贫困家庭的父母何尝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常为了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在生活都难以为继的时候谈及其它任何都是一种奢侈。在生活的重压下,那些父母们常倾向于于酗酒、吸毒和家庭暴力,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学会照顾自己照顾父母照顾兄弟姐妹,他们在生活的大染缸下很难一尘不染,于是新一轮循环从他们开始,他们开始吸毒、斗殴、滥交……

  从学校(schooling)来看,富裕家庭的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的老师很负责同学很优秀,家长们也会不断投资给学校,他们能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学习到更多的软技能(soft skills)从而为走向社会做准备。贫困家庭的孩子则不然,他们的老师凡是能有更好出路的都离开了,剩下的老师也只是充当一个保姆角色,孩子们旷课、逃学、打架、斗殴,课外活动是什么他们没什么概念,因为如今的课外活动也是需要砸钱的,于是他们又落后一步。

  从社区(community)来看,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寻求到额外支持,他们的邻居可能就是学富五车学者从而能帮他们答疑解惑,他们父母有着大量的人脉资源能为它们提供咨询和帮助,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每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是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以选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求助渠道就非常狭窄了,他们生活的地方充满了危险、犯罪与不确定性,他们缺乏足够安全感从而彼此不信任,他们唯一的诉诸渠道可能就是宗教,然而宗教在近年来的表现确是乏善可陈。于是,他们慢慢沉淀下来,继续留在社会底层

  本书就是从这么四个方面描述了美国的阶级分化对孩子们造成的影响以及带来的“美国梦”危机,例证与数据结合即有感染力又有说服性,最后也是给出了一些建议,有短期措施也有长期政策,关键在是否能真正落实,而社会责任的重建也是必不可少的,“For America’s poor kids do belong to us and we to them.They are our kids.”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我国前些年一篇很火的文章《寒门再难出贵子》,文章很长,没有看完,但是突然就感觉到那些字里行间流露与本书一些观点不谋而合的,而另一篇文章《您没钱,就不要掺和“素质教育”这事了》更是以其毒舌风格引发了人们深思。文中的大致观点是,大谈“减负”其实并不一定是有益的,减负之后有钱人家的孩子花钱去买更多的教育资源而穷人的孩子们只能接受缩水了教育,从而阶级差距越发加大,所以如果你没钱就应当对孩子们忙碌的学校生活心存感激,因为那样说明了你以低成本购买到了更多的教育,有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去跟有钱人家的孩子比拼。文中观点虽有偏激但不得不说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去年BBC一部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引发了社会关注与热议,大家都在谈论欧美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游戏的课堂教学……这几乎是我们梦想中的素质教育范本,但是BBC没有告诉我们的是,正是在这种貌似宽松的教育背后欧美偷偷完成了社会的分层。不是隔三差五就放假吗?不是三点钟就下课了吗?是的,可是只有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跑跑跳跳回家了,富人的孩子们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也就是说教育内容的缩水实际上是在逼迫家长们投入更多的金钱去购买教育资源,无力购买的孩子们要么被沉淀下来,要么只能通过自己的勤奋来弥补资本上的差距。所以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这些问题,切莫让教育的改革堵住了平民子弟上升的通道。

  当然美国有美国的问题,我国有我国的情况,许多东西是不能照搬照用的,但是总有那么一些问题是共存的,也总有那么一些问题是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的,不管怎么样,我们说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首先我们应该让他们看到希望。

  《Our Kids》读后感(三):old tales, nothing new

  全书对美国现在社会分层固化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讨论: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环境。总结了这些方面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然后针对每一个专题专门采访了正面负面各一个家庭做例子,并以这些家庭的故事开头,给枯燥的统计数字带来些直观的感受。总的结论很简单,就是贫富差距的加大和固化,社会底层在各个方面都全面落后、且处于劣势,也因此没有赶超的机会。Putnam对社会科学的文献自然是掌握得浑熟,这些研究也很广泛、深入、科学,这一点倒是中国社会科学界远远没做到的。但这些研究得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些常识性的发现,比如说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有益、一个学校里同学的成绩和家庭背景越好对个人的成绩也有下面影响等等。相比之下,此书还不如几年前Putnam哈佛的同事Charles Murray的那本Coming Apart写得好,没有敢像Murray那样把有争议的、政治上可能不正确的观点说出来:也就是下层社会里家庭伦理的败落对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的影响。

  《Our Kids》读后感(四):《不平等的童年》与《Our Kids》

  最近读完了2本书: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及Putman’s 《Our Kids》,恰巧讲得是同一个主题:美国教育的阶级差异。两本书都采取了类似的研究方法:通过选取十几个家庭作为样本进行访谈与观察,并对样本家庭父母所处的社会地位(可获得的社会资源)作为分类,总结出了当今美国社会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状。因成书时间不同,拉鲁的家庭调查在90年代,而后者社会调查时间约在此之后10年。

  拉鲁详细剖析了协作培养与成就自然成长这两种儿童教养方法的关键元素、日常生活组织、语言运用、对公共教育机构的干预、结果与代价。并进而分析了社会公共机构对协作培养模式的推崇而导致的不平等。并在全书结尾最后掷地有声地写到:“阶级地位很重要,在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如此。”而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这种不平等,进而为缓解不平等而行动,正是作者通过这本书做出的努力。

  utman也以相同的方式做了相同的努力。他也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同样按中产阶级、工人与贫困阶级揭示了不同阶级教养方式的不同,并试图进一步分析了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父母婚姻状况、育儿理念、父母受教育程度、学校因素、社区因素等。最后Putman还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在这两本书中描述的家庭教育情况都充满着熟悉的味道:紧凑的课外活动schedule VS焦虑的老母亲;两代人对于教养方式的冲突;当然不得不面对的因评价与选拔机制偏好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目前国内的升学改革走的哪条路感觉越来越清晰了。教育成本飙升也有目共睹。

  还是那句:父母就是孩子的天花板,鸡娃不如鸡自己。

  《Our Kids》读后感(五):美国梦的破碎

  这本书听了两周。比以往的速度慢了很多。原因有点神奇,在听到这本关于我们的孩子的书的一半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怀孕了。 然后n多天节奏完全打乱,每分钟都用来去接受这个消息,转换角色,应付无数不受控制冒出来的感受和想法。 应接不暇的去认识未曾了解的自己。

  utnam 是美国很有名的政治学者,他的Bowling Along算得上是引用率很高,在学术界和社会都有深远影响的著作。这本书很好看,语言流畅,主题明确,而且建立在质性研究智商的故事性本身也会让阅读一点都不枯燥。本书建立在一个研究团队两年来在美国选取十几个发展特点不同城市,对来自于upper middle class 和working class 一共107个(如果没记错的话)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的采访智商,结合了大量关于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组成了整个故事。主题非常明确,美国社会的分层加剧,社会阶级流动性,美国特色的机会的均等性都在过去2,30年大幅降低。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从一切,一切角度,包括学校,学区,家长投入,小区,等等等都扩大了阶级差距,阻碍了贫困家庭孩子的上升。美国曾经应以为傲的凭借个人奋斗实现美国梦的路径现在已经离我们远去。作者呼吁加强对贫困社区,贫困学区的投资,因为社会分层,贫困孩子以后造成的社会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负担,而绝非是局限在他们内部的问题。 造成这样的是结构性的社会原因,贫困家长和少年个人能做的太少了,他们太辛苦了。

  主要有几点感受。

  - 过去几乎是毫无疑问的支持liberal的价值观,感情不好就离婚,一个人想要孩子就去生,女性不要呆在家里要有自己的事业等等等。但是当我知道对孩子至关重要的是稳定的家庭,和谐的父母感情,相当可观的经济和时间投入,最好在孩子幼年妈妈有长时间的陪伴,宗教曾经起到很强的稳定婚姻,减少婚前性行为(也就是少年单身妈妈)的作用等等。我逐渐给之前的绝对打了一个问号。 理念上,那些观点没错,更文明,更尊重个人选择,但是在没有配套社会政策的支持下,成年人的一切潇洒,后果都是孩子在承担。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太大了,不负责任或者无法负责人就把孩子带到世界的父母也太多。曾经我只是一个成人考虑问题,无条件我认为对的,自由的,更先进的理念,但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当角度转化从孩子去思考,我理解一些宗教对家庭稳定的意义,宗教给你激励也好约束也好去维持一个稳定的父母家庭。我明白为什么微博上我跟的女权,单身,不婚主义为什么大多是年轻女生,因为无所畏惧无所挂牵。我懂得一些母亲为什么在我们小时候和父亲有巨大矛盾的时候也要咬牙撑下来,因为她怕,她不敢冒一丝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的后果。当然,想法依然在变化,而要加强的也是公共政策,但这总是更慢的。但是这本书和我现在角色的转换,让我理解了一些东西,或者说事情的另一面,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总是不一样的。

  - Putnam 说到他写这本书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让我们都看到社会上另一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贫穷家庭和富裕家庭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我们不能想当然的以为知道全部。当富裕家庭的孩子参加各种国际旅行团,兴趣班的时候,贫困家庭的单亲妈妈可能才一身疲惫的回到家中,竭尽全力把食物放在桌上,要保护自己和孩子不受酗酒的父亲的伤害,而毒品交易和充斥暴力的破败社区可能让孩子坐牢或者丧命。我见过太多同龄人,似乎无所不知却也一无所知。对世界的观察,无论横坐标上多么广阔,但纵坐标却始终在一个阶级,一种消费模式。我也多少有这种问题,有了孩子,一定不能让他只往上看,局限他的眼界在一个阶级,要带他认识不同的群体,参加各种社区活动,让他认识到他的privilege, (说的好像自己已经中产阶级了是的也是够不要脸). 让Ta了解他的人生不能只是想周围或者向上看,而是要肩负缩小这中间的差距的。题外话,今天又看到微博上提到某亚投行掌门人的女儿,”出身比你好, 比你聪明, 还比你努力”。哑然失笑,更好的教育从来培养的都不只是高分数而已,更重要的是品质,学习的能力,性格。而毁了贫困家庭孩子的也并不只是成绩不好,同样也是学习的动力,能力,和性格的缺陷。

  - 这本书也属于一个适合广泛阅读的“学术研究”成果。 国外有很多这样的书,比如最近群里常说的Pollan, Gladwell,和这本的Putnam. 他们把学术圈的最新发展,大量的广泛的跨学科的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大众,推动社会认知的改变和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文章里引用的动辄是跟踪几年,十几年的研究。而也许是我孤陋,中文书里很少看到这样的。散文,博文改写,小说都很多,翻译国外的此类或者科普书籍,或者是“万万没想到”或者果壳丛书那样的几十篇小科普文拼成一本书。但是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建立在大量近年来学术研究之上的,集中讨论一个主要社会问题的书,非常少见。人文社会学科写的好的却适合大众阅读书很少。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是学术圈的研究不给力,没有养成这样的一类作者群体?还是其他原因,这很有意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