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08 21: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精选10篇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元,页数:21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一):理想与有趣的生活

一、思维的乐趣(杂文)
1.1沉默的大多数
  “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
  “有一件事大多数人都知道: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中选择。”
  “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既是捐献,又是税金。”
1.2思维的乐趣
  “某个人被剥夺了学习、交流、建树这三种快乐,仍然不能得到我最大的同情。这种同情我为那些被剥夺了‘有趣’的人保留着。”
  “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世界因多元而美好
1.3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1.4知识分子的不幸[w1]
1.5花刺子模信使的问题
  故事:国王杀掉坏消息的信使,奖赏好消息的信使
  有时候我们生活在故事之中而不自知。
1.6积极的结论 1.7跳出手掌心[w2]
1.8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做两件事:其一,创造精神财富;其二,不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后者我国知识分子爱干的事。
1.9论战与道德[w3]
1.10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二是在这些取向上取得的成就。”[w4]
1.11我看文化热
  文化是一种创造性的人文成果,而非一种简单粗暴的操守。
1.12文化之争[w5]
  强调中国难以离开中国传统学术其实是两个问题:其一是儒学人离开了就没有高高在上的存在感;其二是中国芸芸众生离不开。不过似乎好多人心里想的是前者,嘴上说的确实后者。
1.13“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一经歪曲,任何陋习陋规都会获得合理的解释。
1.14极端体验[w6]
1.15洋鬼子与辜鸿铭[w7]
1.16我看国学[w8]
1.17智慧与国学[w9]
1.18理想国与哲人王[w10]
1.19救世情结[w11]与白日梦
1.20百姓·洋人·官[w12]
1.21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w13]宣传
1.22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w14]
  “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到来之前,在物质生活方面有这么一种倾向,不是人来驾驭自然力、兽力,而是以人力取代自然力、兽力;这就要求人能够吃苦、耐劳、本分。当然,这种要求和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诲甚是合拍。”
1.23人性的逆转[w15]
  条件:无价值劳动+暴力威胁+人性的脆弱
  崇高的缘由不应当是反对者为不崇高者。
1.24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下,难以承受之后反而会将该痛苦视为幸福
1.25有关天圆地方 1.26优越感种种
1.27东西方快乐观[w16]区别之我见
1.28肚子里的战争[w17] 1.29一直特立独行的猪
1.30椰子树与平等[w18] 1.31思想和害臊 1.32体验生活
1.33皇帝做习题[w19] 1.34拒绝恭维 1.35关于崇高
1.36谦卑学习班[w20]
1.37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1.38京片子与民族自尊心 1.39高考经历[w21]
1.40——1.45盛装舞步 有关错误的故事 迷信与邪门书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生命科学与骗术
1.46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劝外甥莫玩摇滚,理由是艺术来源于痛苦,但痛苦是别人的痛苦[w22]。
1.47[w23]对待知识的态度
1.48—1.50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诚实与浮嚣
1.51—1.54不新的《万历十五年[w24]》 《代价伦》、乌邦托与圣贤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掩卷:《鱼王》读后
1.55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w25]》
1.56王朔的作品 1.57《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1.58从《赤彤丹朱》想[w26]到的
[w1]多点理性,少点道德说教
  [w2]知识分子要面向未来,寻求超越
  [w3]道德袭来,吾只能败退~~
  [w4]前者是根本但是总被忘记思考,而忘记根本后口水吐在了狂热的运动之中,社会能否受益就只能看运气了~
  [w5]权力之争!
  [w6]少数享受变态的人也许会往死自己,而吾辈仅求平安。
  [w7]SM与当今自甘为奴的对应
  [w8]无所不包~~放屁可耻
  [w9]莫将点滴智慧自我膨胀为超级智慧
  [w10]哲人不应为自己封王,而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理想国实现了很可能是独裁国
  [w11]意淫
  [w12]《李太白醉草吓蛮书》
  [w13]半疯不傻 快感
  [w14]作者,你似乎忘记了自春秋以来铁器、犁、筒车的发明了!!
  [w15]结论可能同意,但是例子使用难以沟通,毕竟三跪九磕维系了一个权威,而该种权威是政府运行之必须品。
  [w16]自激
  [w17]借酒撒风
  [w18]向上或向下强制平等,但是聪明只能呵呵呵
  [w19]浩然之气抵不过技术实用啊
  [w20]You are an asshole.
  [w21]愚者背,智者融
  [w22]好一个自黑
  [w23]海德堡与法军 八国联军与北京城墙
  [w24]数字亦可造假!制度需善,也需更需要实事求是
  [w25]如果您只会明辨是非,那么你绝对是“天才”,只有政客适合您~
  [w26]写自我,是将自己当做subject还是object?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二):放下手中的瓜,别再做“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说过:“作为一个有过幸福和痛苦两种经历的人,我期望下一代能在思想方面有些空间来感到幸福,而且这种空间比给我的大得多。”
遗憾的是,在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似乎丧失了思考的兴趣。
上周我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条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生抨击龙应台港大演讲的消息,这篇文章里不仅通篇把龙应台的反应过度解读成“抹黑大陆遭遇打脸”,还在评论中把《大江大河1949》这本书说成是“抹黑大陆的集大成者”。下面还有无数吃瓜群众表示恍然大悟后悔自己当初被龙应台的《目送》等文感动
 
我转发之后鲜明地表达了观点——哀其盲目。这种做法对于疏远朋友圈已久的我来说有点反常,毕竟现今的朋友圈早已脱离了“朋友”的范畴,大多都是并不熟悉的人。这么旗帜鲜明,正是因为前一晚我正读了王小波《思维的乐趣》中的《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文中提到,“蛊惑宣传虽是少数狂热分子的事业,但它能够得逞,却是因为正派人士的宽容”。虽然我并不够格当“正派人士”,但是我觉得我有义务发出理智的反对的声音。这篇文章来自朋友圈,分享的朋友并不担心冠以“没想到龙应台竟然是这样一个人”这种言论,我又何必羞于发表我的愤怒呢?
 
《大江大河1949》是一本禁书,豆瓣书目里面也检索不到,我在香港读书的时候买得一本,每次看都会深受震撼。对这本书的评价并不全部是赞誉,但是至少她能够带我们更细腻地感受历史书本里没有体现的、关于1949之前的那一段历史。因为这本书,我知晓,有那么多家庭因为战火,颠沛流离、分崩离析,“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一个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
 
几年前我陪父亲去台湾跟团旅游,行程非常无聊,大多时间都是大巴车开在沿海公路上。而车上放了很多国民党老兵的采访,提起大陆的家人,老人家老泪纵横。导游说有很多当年随着国民党来到台湾的老兵现在都住在养老院里,我们的车也停靠过一个养老院,确实有那些路都走不利索的老人家前来搭讪,他们看到这些旅行车非常激动,知道是大陆的同胞,想听听有没有同乡。犹记得车上一个个纪录片看得我眼泪汪汪,成了对那段旅行最深刻的记忆
 
我并不太理解为什么这本书要被禁,我没有觉得它更偏向哪一派,而是更多地通过个人、家庭的遭遇去折射战争的残酷。龙应台自己在序言中说道“在一个防堵思想的社会里,未出版等于得了文学奖”。确实如此,哪怕我们现在已经GDP位列全球第二,对于思想的管控仍未松懈一毫。
 
有人说这种管控是正确的。虽然我并不认同,但是看了那篇朋友圈下面盲目抵制龙应台的云云大众,实在也为我国的民智感到担忧。我们受过那么多煽动性言论带来的动乱之灾,却并没有从那些磨难中学会理智。
与正派学问的无人问津相比,煽动性的歪理邪说总是特别有市场。王小波对这种邪门的现象也进行了剖析,认为蛊惑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它总是半真半假并疯地说出来,正如文化大革命时流传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第二点就是蛊惑宣传能够带来快感,纳粹的千年帝国、文革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都是有些人爱听的言论,自然受众颇多。最后一点就是前面提到的正派人士的纵容。
 
无独有偶,《TIME》杂志给他们的2016年度人物——川普的颁奖词中也提到了煽动(demagoguery)一词。其实刚开始知道年度人物是川普时,我还觉得美国媒体也不过如此,非常“识时务”,可是阅读了整篇文章尤其是颁奖词,真心佩服起这本杂志。颁奖词这么写道:
 
“For reminding America that demagoguery feeds on despair and that truth is only as powerful as the trust in those who speak it, for empowering a hidden electorate by mainstreaming its furies and live-streaming its fears, and for framing tomorrow’s political culture by demolishing yesterday’s, Donald Trump is TIME’s 2016 Person of the Year.”
 
我看了几个版本的翻译感觉不太确切,我自己的翻译:“为了提醒美国人民煽动往往根植于绝望的时代,真理只有由那些受人们信任的人说出时才具有力量;为了激怒选民们,让“沉默的大多数”表达他们的恐惧;为了颠覆沉疴来塑造全新的政治文化环境,《时代》周刊2016年度人物授予唐纳德·特朗普。”
 
其实无论是从品行还是价值观来说,川普并不被认为是合格的总统人选,但是他能够成功上位我认为就是对选民心理的把握非常精准:
始终锁定经济振兴,虽然并没有提供实际可行建议;
熟练使用社交媒体,通过不断炮轰主流媒体对他的失实报道引发人们对主流媒体的不信任,最终夺得话语权;
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民粹主义迎合了部分人的阴暗心理。
《TIME》直接将川普定位为“煽动者”,可是纵使媒体再不待见,川普也已经成功上位,可见煽动者是多么令人头疼的存在。而我们这些群众,如果只“吃瓜”不说话,都做“沉默的大多数”,那世界只会更加疯狂
-------------------------------------------------
其实刚开始读《思维的乐趣》时有点痛苦,我觉得王小波也管的太多了吧,可是当读完这本书,看他不带任何功利性质的以思考为乐,关注社会思潮、关注人性,崇尚科学,反对煽动、迷信,虽然他的观点并不一定都对,但也让我很受触动。在这个公众号阅读的时代,我们绝不缺乏信息,但大多数是八卦、娱乐、时尚、吃喝,略微有思考一点的是职场、人生号,功利性质仍是太浓。并不是说关注这些内容不好,只是我们在过分碎片化的阅读中,丧失了思考,尤其是思辨的能力
 
《思维的乐趣》中最出名的两篇文章是《沉默的大多数》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觉得这也是最能代表王小波想表达的思维的乐趣所在。而我写这么一篇文章,或许无人问津,毕竟我也只是一颗平凡无奇的松子,但是我也想用王小波很喜欢的福柯的那句话来激励一下自己:“通过写作来改变自我”。
希望2017年,我也能够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感受思维的乐趣。
此文也发在个人微信号:土拨鼠笔记 ,一个关于 怀孕育儿 | 读书 | 生活 的个人号。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三):理性与有趣的生活

一、思维的乐趣(杂文)
1.1沉默的大多数
  “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
  “有一件事大多数人都知道: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中选择。”
  “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既是捐献,又是税金。”
1.2思维的乐趣
  “某个人被剥夺了学习、交流、建树这三种快乐,仍然不能得到我最大的同情。这种同情我为那些被剥夺了‘有趣’的人保留着。”
  “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世界因多元而美好!
1.3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1.4知识分子的不幸[w1]
1.5花刺子模信使的问题
  故事:国王杀掉坏消息的信使,奖赏好消息的信使
  有时候我们生活在故事之中而不自知。
1.6积极的结论 1.7跳出手掌心[w2]
1.8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做两件事:其一,创造精神财富;其二,不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后者我国知识分子爱干的事。
1.9论战与道德[w3]
1.10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二是在这些取向上取得的成就。”[w4]
1.11我看文化热
  文化是一种创造性的人文成果,而非一种简单粗暴的操守。
1.12文化之争[w5]
  强调中国难以离开中国传统学术其实是两个问题:其一是儒学人离开了就没有高高在上的存在感;其二是中国芸芸众生离不开。不过似乎好多人心里想的是前者,嘴上说的确实后者。
1.13“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一经歪曲,任何陋习陋规都会获得合理的解释。
1.14极端体验[w6]
1.15洋鬼子与辜鸿铭[w7]
1.16我看国学[w8]
1.17智慧与国学[w9]
1.18理想国与哲人王[w10]
1.19救世情结[w11]与白日梦
1.20百姓·洋人·官[w12]
1.21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w13]宣传
1.22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w14]
  “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到来之前,在物质生活方面有这么一种倾向,不是人来驾驭自然力、兽力,而是以人力取代自然力、兽力;这就要求人能够吃苦、耐劳、本分。当然,这种要求和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诲甚是合拍。”
1.23人性的逆转[w15]
  条件:无价值劳动+暴力威胁+人性的脆弱
  崇高的缘由不应当是反对者为不崇高者。
1.24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下,难以承受之后反而会将该痛苦视为幸福。
1.25有关天圆地方 1.26优越感种种
1.27东西方快乐观[w16]区别之我见
1.28肚子里的战争[w17] 1.29一直特立独行的猪
1.30椰子树与平等[w18] 1.31思想和害臊 1.32体验生活
1.33皇帝做习题[w19] 1.34拒绝恭维 1.35关于崇高
1.36谦卑学习班[w20]
1.37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1.38京片子与民族自尊心 1.39高考经历[w21]
1.40——1.45盛装舞步 有关错误的故事 迷信与邪门书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生命科学与骗术
1.46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劝外甥莫玩摇滚,理由是艺术来源于痛苦,但痛苦是别人的痛苦[w22]。
1.47[w23]对待知识的态度
1.48—1.50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诚实与浮嚣
1.51—1.54不新的《万历十五年[w24]》 《代价伦》、乌邦托与圣贤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掩卷:《鱼王》读后
1.55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w25]》
1.56王朔的作品 1.57《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1.58从《赤彤丹朱》想[w26]到的
[w1]多点理性,少点道德说教
  [w2]知识分子要面向未来,寻求超越
  [w3]道德袭来,吾只能败退~~
  [w4]前者是根本但是总被忘记思考,而忘记根本后口水吐在了狂热的运动之中,社会能否受益就只能看运气了~
  [w5]权力之争!
  [w6]少数享受变态的人也许会往死自己,而吾辈仅求平安。
  [w7]SM与当今自甘为奴的对应
  [w8]无所不包~~放屁可耻
  [w9]莫将点滴智慧自我膨胀为超级智慧
  [w10]哲人不应为自己封王,而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理想国实现了很可能是独裁国
  [w11]意淫
  [w12]《李太白醉草吓蛮书》
  [w13]半疯不傻 快感
  [w14]作者,你似乎忘记了自春秋以来铁器、犁、筒车的发明了!!
  [w15]结论可能同意,但是例子使用难以沟通,毕竟三跪九磕维系了一个权威,而该种权威是政府运行之必须品。
  [w16]自激
  [w17]借酒撒风
  [w18]向上或向下强制平等,但是聪明只能呵呵呵
  [w19]浩然之气抵不过技术实用啊
  [w20]You are an asshole.
  [w21]愚者背,智者融
  [w22]好一个自黑
  [w23]海德堡与法军 八国联军与北京城墙
  [w24]数字亦可造假!制度需善,也需更需要实事求是。
  [w25]如果您只会明辨是非,那么你绝对是“天才”,只有政客适合您~
  [w26]写自我,是将自己当做subject还是object?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四):从《关于崇高》想到的

引用原文:
“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正如他有权拒绝下水去捞一根稻草。假如这是对的,就对营造或提倡社会伦理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顾浪漫煽情,要留有余地;换言之,不能够只讲崇高,不讲道理...”
“...再比方说,在七十年代,人们说,大公无私就是崇高之所在。为公前进一步死,强过了为私后退半步生。这是不讲道理的:我们都死了,谁来干活呢?在煽情的伦理流行之时,人所共知的虚伪无处不在;因为照那些高调去生活,不是累死就是饿死——高调加虚伪才能构成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从历史上我们知道,宋明理学是一种高调。理学越兴盛,人也越虚伪。从亲身经历中我们知道,七十年代的调门最高。知情为了上大学、回城,什么事都赶出来了... 现在又有人在提倡追逐崇高,我不知道是在提倡理性,还是以为煽情。假如是后者,那就是翻了老毛病。”
“与此相反,在英国倒是出现了一种一点都不煽情的伦理学。让我们把这相反的事情说上一说——罗素先生这样评价功利主义的论理学家:这些人的理论虽然显得卑下,但却关心同胞们的福利,所以他们本人的品格是无可挑剔的。然后再让我们反过来说——我们这里的论理学家既然提倡相反的伦理,评价也应该是相反。他们的理论虽然崇高,但却无视多数人的利益;这种偏执还得到官方的奖励,在七十年代,高调唱得好,就能升官——他们本人的品行如何,也就不好说了。我总觉得有煽情气质的人唱高调就是浪费自己的才能:应该试试去写诗——照我看,七十年代的政工干部都有诗人的气质——把营造社会伦理的工作让给那些善讲道理的人,于公于私,这都不是坏事。”
最近重读鲁迅的杂文,再看王小波一九九几年写的杂文,再对比一下今天,恍然觉得我们中国社会,几十年了,还真是没有多少思想上的重大进步,只有思维上的转变。而思维上的转变更像是经济社会的衍生品——七十年代的时候搞社会主义经济吃大锅饭,也就没什么经济,于是大家只好用“精神胜利法”,只有不停地忆苦思甜,把物质上的缺乏美化为精神上的崇高才能感动自己,忍辱负重地继续活下去,不然我们现代人恐怕真是很难想象苦成这样了还有什么可“忆苦思甜”的。而今,我们更像重商主义社会,大家都从巨大的全社会性癫痫中恢复过来,自然不去搞什么精神胜利法,反而矫枉过正,大约根本不要什么精神了,虽然当然还是有不少人在唱高调煽情,并且写进教科书里面。而教的人固然不信,听的人也无心,却没有真正有价值的思想被教授给学生们。当思维上荒芜的时候,只有从物质上来满足。于是我看我们中国人的社会,往往在精神上无限偏执和精神上无限荒芜的两极上摇摆。而这摇摆的根本原因,我想恐怕在于它们本质上都是维持统治者的地位和稳定。而也许其起源正是几千年来我们奉为经典的儒道学说罢。儒规范了所有人的行为举止,造成全社会的精神性偏执;道告诫统治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于是缔造了全社会的精神性荒芜。而七十年代我们既然批林批孔,儒自然没了,但是我们还有道嘛。所以我们依然禁这个禁那个,封这个封那个。用王小波的原话说,“他们本人的品行如何,也就不好说”,因为他们的动机,自然是“为了得到官方的奖励,而不是为了同胞的利益”。
重读了一些书,就不免得有点沮丧。前几日果壳网和煎蛋都分别报道了哪种语言的文学最快乐的研究,最后发现,最快乐的是西班牙语,最不快乐的是中文。我当时就很奇怪,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然有克己复礼,伤春悲秋的一面,自然也有怡然自得的一面。现在想想,大约是几十年几百年来,有价值的文学关注的还是同样的社会问题,并且痛心疾首地反思吧。这就更让人悲凉了:几十年几百年的文学,也许或多或少丰富了国人的思想,却并没有帮助同胞们改变几十年几百年来的问题。问题只是换了一身外衣又卷土重来了。这就不免让人想“我们究竟有没有进步”这个伤自尊的问题。这也大约是为什么鲁迅的文章被从课本里面删除掉得原因罢,免得有好学的书呆子追着苦恼的语文老师屁股后面问:老师老师,鲁迅其实是当代作家罢?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五):教人智慧的书

1. 基本每篇都值得精读,是一本教人智慧的书。即,傻逼读完也会变正常,正常人读完只能更聪明。
2. 王小波应该不是民族虚无主义,但他对中国的传统批的太狠了,有时候几乎已经强词夺理了。
3.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一文,真的是王小波作品吗?为什么立场怪怪的,而且又偏激?举一个槽点满满的段落,基本一句一槽点:
“这篇文章一直在谈语音语调,但语音又不是我真正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是,港台文化正在侵入内地。尤其是那些狗屎不如的电视连续剧,正在电视台上一集集地演着,演得中国人连中国话都说不好了。(这不就是王小波批判的孟子式“禽兽”言论吗?推己及不了人就说人家“狗屎”。)香港和台湾的确是富裕,但没有文化。(呵呵哒。)咱们这里看上去没啥,但人家还是仰慕的。(哪来的自信?)所谓文化,乃是历朝历代的积累。你把城墙拆了,把四合院扒了,它还在人身上保留着。(王小波那么多杂文批判文革,却认为文革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没什么严重。)除了语音,还有别的——就拿笔者来说,不过普普通通一个北方人,稍稍有点急公好义,仗义疏财,有那么一丁点燕赵古风,台湾来的教授见了就说:你们大陆同学,气概了不得……(自己夸自己也是王小波曾经在杂文中批判过的。)”
4. 小波如果活到现在一定会更包容,更聪明。就不该对摇滚乐有偏见。做青年思想工作一文,他违心教育他外甥只追求世俗的成功,故意抹杀其的艺术梦想,这样真的好吗?而且他仍认为这样对其是好的,并由此产生一种沾沾自喜。
5. 老人与海篇简直就是中学生手笔。与小波后来的文章不可相提并论。
6. 小波杂文论及时代热点。若他还在,能看到他对当前问题的思考,该会多好啊。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六):永不过时的王小波

《王小波全集》是我2016年阅读书单中的一套。
我目前刚刚读完第一卷《思维的乐趣》、第二卷《我的精神家园》,一遍。
这两本都属于杂文,是王小波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文章合集,尤以《思维的乐趣》知名和受推崇。
杂文这种文体,多跟评论相关,意在论述和表达观点见解。
《我的精神家园》着眼具体,从衣食住行读看写等方面来讨论人的价值观。
《思维的乐趣》概念更大,探索更深,是王小波个人思维和价值观的大集,更多的表明了王小波对“为人一生当如何”的看法,是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论述传递。
有人说《思维的乐趣》初看可能艰深不合时宜,应该阅读完他的其他所有文章,再来看这一卷。
我确有阅读时的辗转回视,然对他的观点推崇备至,为他的幽默和自嘲的语言佩服不已。
“罗素先生曾说,对伦理的问题无法做科学的辩护。我同意这个观点。”
在序言中王就提到这一点,而在之后的整本书里,他仍继续对伦理的问题阐述着自己的见解,并以种种例证来支持。
知识分子是需要跨越时代看时代的一类人,也因此冒着别样的危险。
王小波聪明,用幽默和自嘲簇拥着自己的观点,又像小孩一样揭穿皇帝的新衣。
你要问我从王小波的杂文里学到了什么,我还真没法一一列举给你。
读书如观己。王的书使我照见了自身的自私、无知、愚蠢、狭隘、短视,也将夜的帷幕拉开,向我指出星光的美和宇宙的浩瀚。
一个人活得明明白白是不易的。
活得有趣是不易的。
有清晰明定的追求是不易的。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是不易的。
高高兴兴聪明万分地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更是不易的。
王小波的思想到现在还长盛不衰,是因为时代到如今还是那般,我们的长进也是慢的很。
和菜头在《忘记王小波》中写到:“王小波用文字放出一束光,太多人如同猫咪一样追着那束光玩了二十多年。现在是时候了,需要继续前进,和人生的虚无对抗,和人生的庸常对抗,和人生注定了的衰败对抗。拿上你的胰岛素,拿上你的救心丸,拿上你的降压药,我们得继续逃亡,继续寻找人生的真相,寻找存在的价值。”
我也希望有一日,我们能真正的拥星光入怀,与浩瀚的宇宙为伍,而不再是仰视,不再是追求。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七):继续贫嘴

这种感觉我不陌生。即使王小波再贫——比如说这篇里说老乡请假,想把屁股写成臀部,结果写成电布,最后被王小波看成龟头,被人认为性能力出了问题传遍全村。但我读完总是有点感动。他就是一个有点破破烂烂,但真诚到顶的人,就像个簸箕,叉开腿坐在门槛上。看着往来世人,嘟囔着啥。
      我也喜欢写说理的文章。比起说给别人听,更多时候我需要的是说给自己听,"理不辩不明",在舍弃这种说法,涂改那个措辞中,往往让人前进一步。我喜欢引用,但又很警惕。不是的确贴切的,我不会因显示"博览"而滥用。同样是一个意思的也不堆砌。是"我"说给你听,而不是我拖着"孔子曰,毛姆曾说,陀氏说过……"一群易拉罐,把听众吵的忙捂住耳朵。”我”被淹没了,"权威"登场,皆大欢喜。你吓得匍匐在地,连说"对对对!"我站在圣人背后,看到这俯首称臣,犹疑也就成了盲信。
     而且我写东西很直白,人不可能完全直白,但完全可以努力直白。直白以是真诚做底子的,不拐弯抹角,真想让你赶快知道我这个理,而不是让你觉得我很厉害,当然前者最终也会让你觉得我很厉害。但出发点不同,本质不同,说理的效果也因纯粹度而不同。我写东西也不喜欢用很吓人很摆架子的词。"xx主义,笔者…"当然王小波是有架子不摆架子,我是本来就没架子,说是不用,若是逼我想,我压根不知道有哪些"架子" 。但是我追求平易,这种单个单个的字是纯洁而独立的。没有被人用烂,用烂了也就成了术语,成了一出现你就撂下思考的的担子。那么这个词就是危险的,污浊的,模糊的。人是极其懒惰的,一有机会不思考就赶紧变白痴。并且是固执的白痴。我不希望我的文章如此油腻。简直像我捡了些小破烂堆成大破烂给你看。我不想浪费你的时间,既然你看到我的文章,我就有了责任。"时间就是金钱",你在我身上浪费了钱,你本来用这钱去买素包子,到我这儿,我想让你吃到肉末粉丝包。这样说来,在同样是钱买商品的领域,作家似乎最不称职,简直是"黑心卖家"。
    我经常说,我这样的写作风格是一种策略,是让读者放下戒心,收起即将被教导而产生的自尊心受挫的尖刺,是一种晚饭吃撑后散步时的闲聊。但实际上这不是策略,这就是我的本性。如果一个人不加思考靠歪倒在沙发上,以一个倒挂金钩,脑部充血的姿势。事后她解释这是经过思考的姿势。她肯定在撒谎,她只是觉得到底不雅,(这是携带基因般的文风自卑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严肃文风占主流地位所带来的)比起本性不雅,精致不雅更能挽回面子。但就是她的本性,因为这样歪倒在沙发上是最舒服的,没人有人她都这样歪。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经常有这样的问题?——王小波被过誉了吗?王小波是二流作家吗?王小波只会搞笑。"他嘛,就是很有趣,别的倒没什么。"搞笑写作,荒谬写作往往比严肃写作,高端写作,苦大仇深,老摆架子式写作不受重视。一搞笑就让人放轻松了,就醉醺醺的听你讲话了,就当成乐子了。中国人读东西看文章,好像总期待有种被虐的快感。那种艰深的,两眼呆滞,鼻翼张开的跳入思考深渊的被虐欲。让我们既忘记了我们原本可以简单讲话,也忘了我们本应习惯直白表达。确实,翻开古书,到处都是圣人们要开金口讲圣言前的一声清嗓子的大"咳"。吓得我们一激灵的坐直了身子,准备"不幸地"听不懂或"万幸地"受教了。看得人写得人都没有了平常心。现在,我们一拿到王小波的书,如此直白,如此好理解,把我们当成什么了?我们要困难的!被甩入深渊般的思考!要不,怎么证明我们读者的牛逼呢!
     但别忘了,世界上真的真的无所谓"艰深",没啥大道理,只看说理人采取的姿态和打住的时间罢了——他话只说一半,谁听得懂?当然艰深了。这是种不真诚,这是种不急切,这是炫技,这是戏剧王子,这是小丑。他没有王小波急,没有王小波真诚,没有王小波真的爱我们——我们这愚昧不幸的,亟待拯救的众生。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八):不明觉厉,理解之后便不那么神奇

       
       总觉得读书不写点东西来加深一下,等于白读。本来没读过几本书,最近才看文学的我,写个书评显的高大上,说是读后感更为贴切。上学的时候作为工科生,只知道做题算数,还有蹉跎时光,毕业才有闲余读书。目前也就知道钱钟书,冯唐,王小波这类作家。
       首先我是咬着牙读完的,倒不是难读,而是有限的阅读量还没能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稍微不顺自己兴趣或理解不了的,就想扔到箱里让它落灰。开始读起来有点晦涩,说什么道德思辨,逻辑哲理,人性哲学,非常的高大上,而且还引经据典,说了一大串国外名人名言,明显感觉作者的知识量丰富,见多识广,而我只能默默的啃书。咬文嚼字的看了会,一会感觉自己顿悟,一会陷入沉思,精神都不正常了。当我看完时,忽然觉得很多东西和现在互联网上的知识异曲同工,只是说法形式上略有不同,自然也就不觉得多么的神奇。
       那么很多人就会说王小波写的东西很浅,几乎人人都能理解看懂的大白话,大道理。其实,客观来说,我们不曾经历动乱那个年代,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普及,联想小波当时的阅历和年代背景,能保持特立独行,坦直的思想,实属不易。当时,估计受的批判和讥讽肯定是少不了的。很多人站在现在的立场和角度,来对过去的观念进行批判是不公正的。就想“活着”里面那个家家户户大炼钢铁的场景,现在觉的愚昧,可要在当时能有当下觉悟的能有几人?而且短短的几十年,很多风气现在依旧存在,也是值得借鉴的,当然也有一些旧念已不符合当前。
    至于文笔,这么主观的东西,只能说喜欢他直白略带俏皮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丝丝幽默,尤其是特立独行的猪。其中还有不少我喜欢的段句。
中国文化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想,提倡用肩膀扛。
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痛苦的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一边使自己好过一些。
我们必须有改变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才能把握未来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起码要说你“事儿”,要是个女的,就说你“事儿妈”,不管你多大岁数,够不够做他妈。
你可以分享别人快乐,同情别人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么怎么样,有违人性。
 
就说这么多,个人狭隘的阅读只能有这样的感悟,不过个人还是觉得 ”主观的东西,”自己喜欢就好,没必要非要让别人喜欢,或者看不起那些自己厌恶的。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九):思维的恐慌

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这篇杂文,已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属于那种真正每嚼一次就能嚼出点儿新东西的文章。最近一次嚼出点东西,大概是在刚才。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一辆大卡车,就如同王二在文革之后工作的那个腐厂一样,我们在大卡车上生活。王二的豆腐厂被厕所散发出来的浓厚又粘稠的、凝胶一样的臭气所笼罩着,而我们的这辆大卡车在某个时候突然挂了倒挡。我不是开车的人,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就挂了倒挡。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挂倒挡和厕所里发出的臭气并没有什么区别。

关于这团臭气,我们又可以解释如下。王二七四年在豆腐厂开始工作,而厕所和臭气都先于王二存在于豆腐厂,于是我们知道了,这团臭气虽然不是有机物,但它无疑具有生命力,不仅寿命颇长,而且就像孙悟空一样还有七十二般变化:大炼钢铁的时候是天空中那一团紫红色的云,文革后它就变成了厕所的臭气,臭气一直绵延到了二零一七年。它还能影响人的神经和决策,所以现在大概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开车的人挂了倒挡。

我一直不觉得我是一个会思考的人,尽管从记事起就一直在思考。七八岁的时候爸妈叫我不要和某些小伙伴玩,因为我的小伙伴做了寻常意义上的大人所认为的坏事,那时候我在思考我为什么不能和他们玩儿?因为我们是一个院儿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们;十三四岁时我开始觉得很不快乐,因为作为一个品学兼优--是的,那时候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我觉得父母并不怎么关心我,而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看上去却挺快乐,于是我模仿他们成了一个“坏学生”。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我唯独在这个问题上犯了蠢。一个人绝不该放弃自己拥有的好的东西,比方说学习的能力。后来现在我听到有漂亮的人说“漂亮有什么用啊,还是找不到男朋友”的时候,我知道如果叫他们放弃那张脸,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漂亮总比不漂亮好,并且漂不漂亮和找得到恋人与否并无关系。遗憾的是那时我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以为放弃成绩父母就会关心我,就会开心一些。如前所说,在这个问题上我犯了蠢。脸变丑了还想变回来,就需要付出代价。

现在我二十一岁,依旧在思考。不同的是,大概是我的脑袋产生了一些病变,有时想发太多,思维太过活跃就会异常痛苦。关于思考让人痛苦这件事,在暑假已有了深刻的体验,更遑论思考的乐趣。

所以在我难得平静的思考的时候,比如就在打出这段文字的现在,我就体验到了思维的乐趣。每时每刻我都能冒出关于某件事情的想法,比如刚刚在买意大利面的时候我在思考关于思考,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我甚至思考过我自己的存在,这也会让人苦不堪言,所以这里不打算写它。如果是在以前,我会让这些想法一闪而过,而现在我会在第一时间将它记录下来,手机就成了我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还有一些问题,我一时找不到答案,便会有空去翻阅相关的书籍,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问题,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源源不断的解答催生源源不断的问题,我便有了源源不断的思维的乐趣。这方面我要感谢王小波,他说过:如果你讨厌一件事就要把他弄明白,否则就不知道为什么讨厌它。实话说我特别讨厌我自己。

现在我依旧会感受到一阵思考的痛苦,不是源自大脑的病变,而是来自卡车。王小波说如果罗素被派去插队,那他很有可能就要自杀,那是因为在插队的时候不能自由的思考。思维的限制对普通知识分子都是致命的,更可况对罗素先生这样的大思想家。想象一下如果罗素整天只能看小红书,看样板戏,早请示晚报告,那他绝不会成为一个大思想家。现在我们生活的卡车就是一个这样的情况。卡车上的网络被屏蔽掉,社交网络被监视着,舆论被管控着,思维被闲置着。作为卡车上的一员,肉体凡胎的我虽然还能生存,但我也爱思考,如前所说我体验到了思维的乐趣。我不愿意思考这件事儿变得让人恐慌,肉体上我得活着,精神上更要活着。

现在我终于嚼透了《思维的乐趣》里边的这段话:“我们这个国家里,只有很少的人觉得思想会有乐趣,却有很多的人感受过思想带来的恐慌”。我不知道很多的人到底是多少人,但至少我是其中的一员,这种恐慌和王小波害怕看红宝书,害怕样板戏,害怕早请示晚报告同样没什么区别。“我不认为自己能够在一些宗教仪式中得到思想的乐趣,所以一直郁郁寡欢”。谁知道未来我们会不会被强迫参加某种宗教仪式呢?

王二还能在豆腐厂的塔顶上寻得一丝新鲜空气,但是现在在卡车上我却还没找到出路。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读后感(十):读书随想

(3.2)读 思维的乐趣 一文时,时常笑。读后佩服王小波前辈的特立独行,不与世俗。自己也被他讽刺到了,"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事实上,这是希望使自己看上去比实际上要好",感觉自己被披露的淋漓尽致,而这个连自己也没有想过。看到这个我也是笑的,笑自己的世俗。小波的思想真的很独特先进。佩服。《思维的乐趣》
(3.3)越看越喜欢王小波。他敢于反对所有他认为不对的人或事,也许和他深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我觉得他评价马基雅弗利的话来评价他很合适:"赤裸裸的谈利害,就接近于理智"。但他又说他不当马基雅弗利派,是墨子的门徒来防万一。是怕国内文化人对他攻击?还是文化大哥敏的后遗?《中国知识分子与古代遗风》
总之,这本书真的值得我一读再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