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色的起点》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色的起点》的读后感10篇

2017-11-08 21: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色的起点》的读后感10篇

  《红色的起点》是一本由叶永烈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4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一):有韵的建党史

       这本《红色的起点》是“红色三部曲”的第一部。去年读了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和第三部《毛泽东与蒋介石》,现在阅读这本第一本,颇有回到起点,追溯中共兴起的源泉之感。
这本书是经作者叶永烈先生精心打磨而成。1988年冬,作者开始着手准备这一题材的创作,1990年5月完成了初稿,1998年6月完成了二稿,2014年6月24日完成了这个定稿。可以说到此为止,作者总算完成了这个题材写作的定本。近几年来,叶先生陆续完成了中共党史写作题材方面的相关著作的修改。从中共的创建开始,一直写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期间他间或又写作出版了《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陈云全传》等著作。他的关于中共党史题材的这类纪实文学作品都是资料详实,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现在可以不夸张地说,叶先生现在是中共党史纪实文学领域的第一支笔。
    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领导核心。不管你对中共如何看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党员人数达到八千六百多万,绝对是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多年。要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个政党,起初只有五十多个党员,为什么能够发展成为数量这么庞大的政党,其中的秘密在哪里?了解一个政党,很有必要观察一下它的成立历程,特别是它的诞生过程。叶先生的这部《红色的起点》就是全景式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始末,从它的前奏、酝酿,到初创、响应、聚首,到最后正式成立,一一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和其他类似的建党史著作不同的是,在这本书中中,作者添写了中国“一大”代表及与中共“一大“有关的重要人物的从”一大“召开后到去世这段时间人生的重要的人生轨迹,这样的写作处理方式使得这本作品增添了历史的纵深感。在这本书的尾声部分,作者大致勾勒了中共的发展历程,也使得一些读者对中共的发展有一个框架式的了解。
    在这本书中,作者借鉴了学术界最近的考证成果,加上自己长时间的细致采访资料,使得这本书的很多论述是站得住脚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为读者解答了很多历史问题,诸如,陈独秀、李大钊为何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中共一大代表中的两名外国人是谁?共产国际援助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等等。这样的纪实长篇作品,在我看来,近乎信史,是非常难得的。它生动地再现了中共早期领袖人物的命运起伏,还原了很多建党过程中的细节。再加上叶先生的文字功底了得,整部作品写得生动活泼,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少阅读上的愉悦感。
    鲁迅先生把史学大家司马迁的《史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我看来,叶永烈先生的这部《历史的起点》可称为“有韵的建党史”。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二):寻找最初的起点

       最为经典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是以写伟人名人纪实文学闻名的、勤奋多产的、畅销作家叶永烈的作品。在拿到《红色的起点》这本书时,我总算是把“红色三部曲”配齐了。
      历史是色彩最浓的一笔,也是下手最重的一笔。如何真正的去了解历史,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是个问题。长篇大谈,理论的东西,并不适合时下的年轻人,那样的东西略枯燥,压不住他们浮华的心。最为可心的是作者的这系列,是真实的为年青人所写,写得慢,写得清,看得懂。从最初读《毛泽东与蒋介石》就受到作者的影响,到现在《红色的起点》爱上这种风格。
      《红色的起点》介绍的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从而何来,如何成长,以致最后的成功成立。记得有人曾说过,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前的准备工作,成立后,这些详细的事情,急需一本书来详细介绍,要不然这份珍贵的遗产,就会掉进历史的长河里。
      本书开篇引用毛泽东的话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既然是这么大的事件,为何一直没有人来写呢?作者也进行了一一说明,因为受到大环境的限制,很多着手准备的人,都最终放弃了,也让作者在得天独后的条件下,进行了本书的创作准备工作。
     本书第七章锤炼,讲述的是曾经围坐在大桌四周的15位代表以及早期先行者,后来的人生道路。世一难料,谁能想到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会碰撞出如此厉害的爆炸,谁又能想到聚后的分离,所走的路线,又是如此曲折,如此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从最初50多个党员,到发展成为今天世界第一大党,是势不可阻的。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作者以地利优势,以独特的视角,客观的为我们重现这一伟大的历史,还原历史细节,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他没有进行任何评论,没有加上过多主观的想法,而是把思索权利留给我们,仅仅是告诉我们这一切。
      本书除了详细介绍,文中也配有很多珍贵的照片,通过这些照片足以让我们看到历史的重现。作者对于历史的准确真实性十分的负责,许多话都是从回忆录,报纸等真实资料摘录而来,每一段的出外,都极详细的做了标注,有据可查
      这本《红色的起点》,女儿一如之前的二本,十分喜欢,常常在我读的时候,请我给她读一读,偶尔她也会提出想要了解的,我就照目录,仔细去阅读,然后再细细读给她听,突然就是觉得历史这样来读,蛮有味道。对于我们生长在红旗下的孩子,她们应该了解我们的共产党从何而来,当初的建立是如何的艰辛,才能让她们体会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历史类书,并非枯燥,而是我们没有选择适合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天亮,而我们中国共产党终于从黑暗迎来了明亮,破云而出,光芒照耀大地。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三):历史是什么?

叶永烈先生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叶永烈虽然是以写“红色”题材为主,但他的作品行文客观、语调冷静、内容翔实、逻辑严密,基本都是娓娓道来地叙事,很少有假大空式的抒情。在对史料的使用上也很少人云亦云,都是通过大量的走访、调阅,力图形成第一手资料,即使不能形成第一手资料,也要形成自己的资料体系。所以叶老的书让人读来觉得特别扎实,他都是通过史料告诉你曾经发生过什么,怎么发生的,影响如何,却很少去评价某些历史人物多么伟光正,有一些又是如何矮小黑,就像我很早读过他的《陈伯达其人》,叶老从头到尾没有骂过陈伯达一句,但是读者却会对陈伯达之卑劣恨之入骨,只因为读者会从这本书中知道陈伯达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也就知道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红色的起点》这本书从书名就可以知道,它讲述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本书在1991出版了初版本,之后香港和台湾接连出版了港版和台版。港版的书名为《中*共之初》,名字还算中规中矩;而台版的名字则变成了《大机密》,在宣传上做尽机密状。而除了名字改了之外,港版和台版在内容上一字未易,“只是删去了原卷首语‘谨以本书献给中国共*产*党70华诞’。”(叶永烈 《红色的起点·序》 2014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由此也可见,叶永烈的这本书是可以供持任何政见者,哪怕是持敌对政见者无障碍阅读的。因为本书就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前后后,这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而这个事件又对当下的中国和世界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这段历史应该让人们知道。
本书是从寻找“一大”会址作为切入点的。这个过程作者写得非常详细,甚至琐碎,因为这个过程本就很细碎,连一个会址的确定过程都是如此纷繁复杂,可见这段历史的尘封程度。之后,叶永烈先生用了一个T型结构来构架本书,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的行文是横向的,即分头去写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各个人物的活动:维经斯基、马林、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等,作者力争把他们都写得很详尽。当然,这种横向里也包含着纵向,比如在写到《新青年》的时候,毛泽东也曾短暂出场。而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则是简要叙述了参加“一大”的与会人员和关键人物的生平及结局。其实对于“一大”,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参加“一大”的人的名字,也未必都能说得全,而至于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当时为马克思主义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活动,最后又为什么会“有人成钢有人成渣”,则很少有人说得清楚。而叶永烈先生的这本书,则让那些在历史书只以一个名字存在的人物一个一个鲜活起来:王尽美,是一个全能型的文人,写诗演戏绘画演奏演讲无一不通,可惜英年早逝;刘仁静,“一大”与会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也是最后离世的一位,如果不是一场意外的车祸,这位心胸豁达的老人没准能活一百多岁,而且,他还曾是托洛斯基的密友;很多人都知道周佛海和陈公博这两位参加过“一大”的人物后来都成了臭名昭著的汉奸,却很少有人知道周佛海在“一大”期间还走了桃花运,而陈公博则经历了“夜半枪声”的险境……而不论这些人后来都经历了什么,最早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正是这些人。
除了这些人物,本书还写了一些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相关的一些事件。比如《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是在两条凳子搭的一个板子上翻译出来的,而译者陈望道的名字如今却鲜为人知了。再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战略构想是用一件衬衫传达给陈独秀的,而传达者马林则正是国共合作战略的设计者。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是高度概括出来的事件,是一些风干了的时间地点人物。但历史也是一些细节,是一些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是一笔一笔地写作,是一句一句的发言,是一个一个的行动,是一日复一日坚持。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正是这些坚持不懈,才有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正如本书的台版封面勒口上说的那样:“70年前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馆所召开的中*共‘一大’,虽只15个人出席,却影响深远……”所以,不要小看一个小事,一个小人物,一个小团体,没准,历史正在这些人的推动下发生……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四):读红色的起点努力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

  时光流转,孩提时的记忆历久弥新的香料在空气中发散,朗朗的读书声伴着红色宣言在耳畔回响。而今,手捧这本《红色的起点》书卷,色彩斑斓的历史画面徐徐铺展,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历历在目可歌可泣……
  1921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毛泽东语),面貌为之一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追求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产生的。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是毛泽东概括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而提出来的。“为人民服务”的提法,最早见诸于毛泽东关于文化战线、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的论述中,起初是用来强调无产阶级的文艺方向。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和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第一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写下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用于悼念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全面阐明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后,“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就成为共产党人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45年5月,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进一步提高到党和军队惟一宗旨的高度,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首次在为人民服务前加上“全心全意”四个字,进一步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制定的党章中第一次申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共产党人的宗旨观。党章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还强调了每一个党员都要树立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系列科学的论述标志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的完全确立。
  忠实践行“根本宗旨”, 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练就过硬本领,争创一流业绩,体现时代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共产党员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同时也是社会劳动者中的一员,因此,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标准”,即:党员与劳动者,党员标准与职业标准。
  首先,党员标准与职业标准是相互联系的。党员都是来自职业领域,都有相应的职业。职业活动是党员的主要活动,也是党员为人民服务和为党做贡献的主要途径。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共产党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实践和业绩,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敬业奉献,忠于职守,踏实肯干,开拓创新,模范遵守带有各自行业特点的职业标准。
  其次,党员标准与职业标准的相互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两者约束的对象不同。第二,两者的规范范围不同。第三,两者的先进层次不同。
  再次,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员要做到职业标准与党员标准的完美统一,用党员的标准统领职业标准。党的执政理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毋须讳言,同样也会在职业标准里有所体现。诸如: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开拓创新等。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不仅有职业标准,而且有党员标准;除了遵守职业标准以外,还必须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共产党员不仅要用职业标准规范自己的职业活动,更重要的是要用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职业活动。对于共产党员来说,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标准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决不能将自己的要求仅仅停留在职业标准的层面上,将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共产党员对于自己的职业活动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指导,规范自己的职业活动。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是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产党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意味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因此,共产党员要把本职工作岗位作为履行全心全意人民服务宗旨的主阵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一行。既要做一名好职工,更要做一名好党员。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五):追朔历史的印记,了解建党的艰辛

    一直以来,对政治类的书籍并不是非常热衷,充其量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而且,有些书籍带有个人主义观点,无法全面的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有些党史中的记载也有偏颇,这个有关文献也承认过。
  对于我党建立的历史溯源,基本上还是有一致的观点的,这个也就不必重复了,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成立,这也代表着共产主义这个星星之火在祖国大地上的燎原之势,这也是后来能够打败国民党在北京建国的原因。
  书中,叶永烈老师直陈,这本书的难点在于有些共产党的创始人,后来都与共产主义的理想背道而驰,有些都走了不同的道路。这点确实是一个问题,就拿我们党最初的领导人陈独秀来说,他是最早在上海组建共产主义小组的,也是我们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在描写历史时,需要的时直言不讳,全面的描写一个人,评价一个人。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曾就读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
  就连毛泽东也说过:“毛泽东是这样说的:“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如果应为后来与共产主义的理想目的不一致,分道扬镳,走了不同的道路,这也是全面评价一个人的不同思想时期的一个好的借鉴。我们有一些党史,往往在没有得到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就贸然主观的将一个人的攻击抹杀,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党史的不负责任。
 
  仔细全面的审视这本书,对于所有出现的人物都是抱着严谨的态度去调查和写作的,这点值得欣慰。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六):回首那段激荡岁月


                                      回首那段激荡岁月
                                             文/泊南
         这本《红色的起点》,算是我读的最久的一本书了,当初《毛泽东与蒋介石》都没有这本读着久。因为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始末,用毛泽东的话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所以,这一部洋洋洒洒逾四十几万字的《红色的起点》终于与众多翘首以盼的读者见面了。
        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始末,在历史书上也不过寥寥几页,记忆最多的是在嘉兴的一条画舫上举行的。参与者也仅仅十几人,到后来还有诸多道不同不相为谋者,最后坚持共产主义并且能坚持到延安的一大只剩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而这其中,共产主义如何从苏联传入中国,中国的布尔什维克又如何慢慢壮大,成长,共产党,无党人士,国民党,这些党派之间的纠葛,则需要慢慢讲来。建国之初,一大文件材料不止去向,一大旧址因为时间和历史的变迁,也是如同大海捞针,还需要借助周佛海之妻来慢慢寻找。这并不是大问题。
      从马林进入中国的那一刻起,中国已经开始悄然开始变化和成长,因为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客士”和“里林”已经开始被昏睡的泱泱大国开始苏醒。中国终于可以建立自己的共产党,尽管当时有的人还会把共产党写成“共党产”,现在谁也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但是,在当时,共产党确实是一个新鲜事物,进步的男女青年的才会知道的新鲜事物,大多数群众,恐怕连这几个字都不晓得会写。幸亏有李大钊这样英语、日语精通的非等闲之辈,他“广泛阅读日文版、英文版的马克思著作,成为中国最早、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与之相对应的陈独秀,这位交友广泛,性格外向的革命早期领导人,作者在描写他的时候,并未避开著名的北大“陈独秀嫖娼事件”,反而详细地分析了缘由和过程,并且指出,在陈独秀为离开北大之前,其实就已经是有布尔什维克的倾向了,而并非是在被开出以后。这也是本书作者的观点。在陈独秀被捕以后,书中说多方营救,运用舆论施加压力,然后当时政府不得不放人,其实,这其中还有汪精卫不大不小的功劳,当然还有被时人诙谐称呼大声要嫁给汪精卫的胡适先生。但是本书中并未提及。
在为读这本书之前,我有一个猜测,想这本书毛泽东会占几成的篇幅,原想怎么也有三分之一,看来我错了。这里对绝大多数的参加过共产主义小组的人员都有加重了笔墨,是以是实实在在的红色起点的追寻,并非之前想的是又一本毛泽东的传记。李大钊,陈独秀,李汉俊,李达,董必武,陈潭秋,甚至是陈公博,张国焘,周佛海,也一一加以描述。还有茅盾这个比较尴尬的人物,也未曾遗漏。相反,毛泽东的篇幅反而不多。书中更是对杂志《新青年》,觉悟社,以及一些进步组织和杂志尽量历史还原,那些来中国进行宣传的苏联进步人士在中国如何发掘有生力量,如何带动中国的社会主义力量,一步一步建立起与苏联相呼应的有生力量,都做到客观描述,尽量考察原地,还有与之相关的人物。作者这种敬业态度令人佩服。
本书内容真实详尽,符合历史原貌,真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始末,文中有许多历史价值的真实照片,比起百度来的那些照片,更值得可信。是一本红色资料的小百科。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七):信仰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应该历来是世界注目的焦点,但是也同时是我们口耳相闻置身其中与我们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的一个政党,在94年的风雨历程中走过了艰辛与坚持,背叛与渴望。相对于今日的辉煌,有多少人了解建党之初的情况?
我想叶永烈先生的这本书为我们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这本书胜在资料翔实、考据清晰,叙述全面,这同样也是作者传记文学的写作特色。在写作本书过程中,作者深入采访了大量当年历史的亲历者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力争拿到了第一手的新鲜资料,同时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最终创造出了这样一种兼具吸引人眼球的纪实性与事实准确的考据性的写作文体。这样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有贴近历史的即视感,也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深藏在历史中的真相。
同时这本书的写作结构也很有趣,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大的召开,同时也为我们集中展现了1921年前后,中国的、世界的以及共产党人的发展历程,而在最后一章中,则是以历史人物命运为线索,为我们交代了一大参与者的命运浮沉。前一部分侧重历史的瞬间,为我们描画了决定历史的瞬间,而后一部分则布满时代的沧桑,从两个侧面为我们描绘了当时的历史画面,并且让我们了解到在那个时代,先驱者是如何暗夜中坚定的寻找到光明。
而回看这段历史,也是让人感慨万千的,在当时风雨如晦内外交困的中国,有多少人在努力寻找着中国的出路?又有多少人前赴后继的追寻着真理?而如何才能救中国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让人迷茫的问题,与现时代强大的中国比起来,那个时候的祖国似乎有很多条道路可以走,又似乎没有一条走的通,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却有一群人,他们散于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身世经历,却能够同时认准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并且坚定的走下去,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同志”情谊,因为共同的理想,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即使将近百年之后的今日,看罢依然会觉得热血沸腾,我想这本书在探究史实总结党史之外的意义也是为我们展现了一段热血之旅,让我们的青年在今时今日依然能够感觉到爱国的力量、青年蓬勃的力量以及强权暴政也无法压制的信仰的力量。
这本书的文字通俗易懂,观点不偏不倚,厘清历史疑点,力争为我们还原出一个最精确而又真实的红色的起点,我想不论是如我一般想一窥历史真相的普通人,还是对于历史有所论证的学者学人,这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八):那条嘉兴红船,载着中国人民,驶向幸福安康

孙德振在一首七律《红船颂》中写道:“红船辟浪渡关山,万里长风从未还。勇举高樯擎日月,敢教大纛胜危艰。云天漠漠行无止,航路茫茫只等闲。柳岸仓前帆影在,歌声渔火照瀛寰。”这里的“红船”写的是: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7月30日晚,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8月2日上午,“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多年以后,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红船”上的这一幕历史:“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著名作家叶永烈代表作“红色三部曲”之一的《红色的起点》,用客观真实的笔法,细腻生动地披露了中国共产党从孕育、诞生到摇篮期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叶永烈,是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教授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作家以“地利优势”,在沪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笔调,创新的“T”字型结构,即既以写横剖面为主──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断代史,也写纵剖面──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后来命运,娓娓道来中国共产党之由来……这是首部真实展现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的纪实长篇,运用大视角揭秘了中共早期领袖人物的命运沉浮,通过还原历史细节再现了90余年来党史尘封的纷纭真相。
通读全篇,感觉有三:
第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第二,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新中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1921年的当时,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企图进一步宰割中国。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和争夺更加激烈,各霸一方,实行诸侯割据政策。政体软弱,民不聊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群众的优秀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才有了以后的峥嵘岁月和幸福安康。
第三,没有共产党人(革命领袖)就没有新中国。早期共产党人(革命领袖)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雷与电的洗礼,保存下了珍贵的星星之火,才成就了后来的燎原之势。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中国内地每近二十人中就有一名中共党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并且深度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进程。当然,作家叶永烈在书中也披露了:有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最后与共产主义的理想背道而驰,走了不同的道路。比如陈独秀,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就连毛泽东也说过:“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这样的披露和评价都是真实客观的,也是对史实负责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早期共产党人(革命领袖)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与不易,也反证了早期共产党人(革命领袖)探索革命道路的忠诚与坚守。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红船。“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价瑰宝,是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习近平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与砥砺中,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同进步、共成长。共产党人的勤劳、智慧、坚毅一代代薪火相传,正气凛然、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大无畏气概成为铭刻在人们灵魂深处的烙印,党员们“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抛头颅洒热血”的担当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决绝,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人民奋勇前进。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耳边,想起了《红船颂》的旋律:“你从浩渺南湖毅然起航,旗帜鲜明神圣使命勇敢担当。风云变幻卷巨浪, 任凭风雨狂,信念坚强 ,意志如钢。历尽沧桑见曙光歌飞扬,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挺脊梁。你领航,充满希望,紧跟你,满怀豪情谱写新篇章!//你正承前启后扬帆远航,科学发展神州大地和谐阳光。减免田税兴低保,何惧灾害降,爱心传扬 ,中国力量!抗御冰霜迎春光,花芬芳,中华儿女齐心协力铸辉煌!你领航,充满希望,紧跟你,满怀豪情谱写新篇章!谱写啊——新篇章!”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大时刻的点点滴滴

社会上常说,现在的中国青年不喜欢读史,尤其不爱读近代史、红时,个人感觉这绝对是一种偏颇,中国不缺乏热血蓬勃的青年,更不缺少对近代史迟迟入迷的青年,缺少的讲述近代史的好书。中国人从小学开始便学习历史,上中学继续学,上大学仍要学,每个阶段为了应付考试都在背书,而市场上更是充满了这种教科书般的历史书。怎能不让人反感。
而本书就是小编心目中讲述红史的好书,“一大”是个伟大的时刻,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背“一大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意味着...,宣布了...”,而本书不然,以“一大”前后各重要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讲述了这伟大时刻出现的必然性,同时本书引用大量现存档案,更给本书增加了真实性、可靠性和可读性。作者在文中尽量少的发表自己对某历史时刻、具体事件的评价,而读者却能在大量引用的档案中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一般人(一大出席人员)未来的命运。不禁让人感慨:这不仅是历史选择了他们,也是他们性格决定了他们命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